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透视崔恩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集新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由综合新闻、娱乐新闻、深度报道和生活服务四大版块构成。她以独特视角报道重大时政新闻、提供政策解释、追踪社会热点、传递生活资讯,且动态的从社会、公众角度关注文化娱乐界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独家策划了一系列重大选题和活动,并以娱乐形态报道公众关注的人物和事件。先后推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力度的报道,独家策划了一系列重大选题和活动,并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版面和特色栏目。2002年2月创刊的《乐周刊》更成为同行关注的焦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2002年4月9日,报纸改扩版,更加强了报纸的贴近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一本记录信报500天发展历程,由报社全体编辑记者撰稿的《老实交代》面世,在京城形成了轰动。
创刊以来,势头强劲,成绩显著,成为北京报业市场上一匹黑马。2001年9月,北京广电集团注资信报,形成了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的强势组合,充分发挥了广电集团新闻资源的优势,这一联合发展、规模经营之举给信报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目前报纸期均发行量已达40万份,资产规模达到1。5亿,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创立了报业品牌。
第二章 王者归来第12节 《北京娱乐信报》广告经营状况
2004年《北京娱乐信报》广告经营状况
编者按:这是信报广告中心主任向市文联党组汇报的“广告经营状况”,征得同意特此披露,读者据此可了解《信报》内部运行的现状。
尊敬的各位领导:
现在我就《信报》2004年广告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广告经营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在社长的直接分管指导下,在报社各部门的通力协助配合下,四年来走过了艰辛而卓有成绩的历程。这四年《信报》完成了广告刊出收入达3。4亿元,到帐的约90%(其中2001年1000万;2002年6000万;2003年1。25亿;2004年截止9月1。44亿)广告客户多达上万家企业;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实用信息;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的广告经营情况,截止到9月30日,共完成广告实际刊出收入1。44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收入2000万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收入增长1。5倍。根据慧聪数据公司统计,2004年1…9月《信报》广告刊出额5。8亿元(编者按:广告刊出额和广告实际收入是不同的概念),位居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之后,排名第三。
《信报》广告经营在北京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既有优势,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今年,工作难度很大,主要是来自于整个报业广告市场的竞争,以及宏观调控经济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一、优势分析和市场分析
1、信报通过四年的品牌积累,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了广告界的普遍认可。
2、报社四年来一直倡导和坚持的“诚信双赢”的经营原则,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许,塑造了《信报》良好的媒体形象,从而才使信报的客户不断地巩固和扩张。(移动、联通、海尔集团、婷美等等都是我们多年来的合作伙伴)
3、积极创新的广告经营策略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为实现《信报》广告翻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去年10月我们在全国率先取得了广告服务ISO9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到现在正好1周年。这对我们广告工作中涉及的承揽、审查、设计、发布、营业收入、客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工作质量。
4、对于北京报业广告市场竞争情况,各位领导也一定非常了解。首先,是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京华时报》,这份和我们报龄相当、形态相近、发行时间,读者数量相当、广告资源趋同的报纸,一直在早报市场上,和我们针锋相对、激烈拼杀。北青、北晚在今年的广告经营中,也一改往日仅仅承接上门广告的作风,而是向市场主动出击,参与到和我们共同争夺客户资源的点头中。而且,随着一些新兴媒体的不断成熟,明年北京的媒体广告竞争会更加激烈。
5、2004年我们原计划房产、汽车行业的广告在营销策略得当的前提下,收入应该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房产、汽车等多个行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致使他们的广告投入锐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广告计划进程,特别是7…8月份,市场低靡,消费指数下降,影响了我们广告收入近3000万元。
二、1…9月广告经营情况
虽然高层竞争激烈,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通过全报社不懈的努力,我们也逐渐学会了在竞争中求发展,抓住了9月这一黄金季节,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迎来了广告市场的回升。9月份完成了3540万元的广告收入,创《信报》历史新高。2004提1…9月广告刊出收入共完成1。44亿,其中1…3月份完成2600万元,4…6月完成5600万元,7…9月完成6000万元,经营情况基本上做到了,按计划推进。
三、10…12月广告经营计划
随着国家整个经济环境的缓解,以及元旦、春节消费热潮的来临,第四季度的广告经营计划是:10…12月共完成6000万元,其中,10月份完成1500万,11月份完成2200万,12月份完成2300万元。有了九月份的基础,第四季度的计划是可行的;如果第四季度能如期完成计划,2005年信报就完全进入良性循环和高额创利期。
四、2005年预期广告经营目标:
按照社委会确定的五年规划(2001…2005年)和今年的运营状况,2005年广告计划初步确定为保4争5,即基本指标4亿,同时,努力冲击5个亿的大目标。
北京娱乐信报广告中心主任
付丹丹
2004年10月11日
第三章 运筹千里第13节 报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
崔恩卿的报业之路既有当时时代的背景,又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提出的许多报业经营观点,对后来的报业改革者都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经营观点散见于他的许多文章和演讲中,比较成系统的是他1997年出版的《报业经营论》一书,在那本书中,他对担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一段经历的经营管理理念做了初步总结。
笔者在崔恩卿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把他2000年至今操作《北京娱乐信报》的一些理念加进来,再结合其他学者、专家的报业经济观点,对他的报业经营观作一个综合分析。
在讨论崔恩卿的报业经营观与报业管理观之前,有必要对报业经营、管理这些基本概念做一个简单探讨。
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人并举,很多人并没有分清这两个概念的使用范围。这两个概念有联系,但区别也是明显的。
经营对应的英文单词是operation,管理对应的英文词是management。
经营一词在我国古书上出现较早,春秋时期的著作《诗经》“大雅·灵台”篇中有: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引申为筹划营谋。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管理是指对人、物、事等组成的某一个系统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控制行为。
广义的管理,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整个社会活动实施有序的组织,既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又涉及上层建筑,对应的英文词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狭义的管理,指的是在完成一个经济组织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行政措施,对应的英文词是management或run。
所谓经营,即有见识地运用各种手段达到既定的目的,指的是一个经济组织为达到其既定目的对组织内部的人、财、物事实有效的管理。古典管理学派的法约尔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把管理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提炼出来,他认为经营包括了六种性质不同的活动:一、技术活动,如生产、制造、加工等;二、安全活动,如对设备、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三、财务活动,如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四、营业活动,如购买、销售、交换等;五、会计活动,如成本核算、簿记、统计等;六、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等。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经营的概念涵盖、包容了管理的内容。
因此,经营并不能笼统地与管理混为一谈。与广义的管理相对而言,经营是低一层次的概念,管理是宏观的,而经营是微观的;但是,与狭义的管理相对而言,经营又是高一层次的概念,经营是宏观的,而管理是微观的。
报业经营和管理严格来说和其他的企业并无本质不同,只是由于报业特殊的政治属性和独特业态而产生了一些差异。报业的经营和管理也是两个概念,有些报业领导者善于经营,却不善于管理;有些人则善于管理,却不善于经营。报业经营和报业管理依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就崔恩卿本人而言,他曾自述:“我在《北京青年报》担任十几年的社长,说好听一点管大局,但实际上是以经营发展为主,对版面等具体的工作,我不具体涉及。到了《北京娱乐信报》仍有这样的角色。”看来,他的角色更多地放在经营发展上。
如果追溯报业经营历史的话,其实国内早有雏型。在《报纸经营管理学教程》一书中甚至提到,宋朝时就有了“报纸经营”的概念。在北平图书馆出版的《宋会要辑稿》第165册中有这样的记述:“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闰十一月,监察御史张戬奏称:‘窃闻近日有奸妄小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至有矫撰敕文,印卖都市。迄下开封府严行根捉造意、雕、卖之人行遣。’”《报纸经营管理学教程》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报纸经营史料。 虽是民间的非法小报,但其中已经涉及了报纸的发行(印卖都市)、印刷(雕)、采编(造意)等各个环节,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
当然,国内真正的报纸经营是在中国近代报纸出现后才有的,首先起自外商在华创办的报纸,他们将西方资本主义商业竞争的机制引入在华的报业。后来,中国本地商人在创办报纸时,也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营,开展了中国的报纸经营管理活动,探索自己的道路。从195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以及后来在汉口、上海等地先后创办的《昭文新报》、《申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北洋官报》、《安徽俗话报》、《直隶白话报》等,前后半个世纪中,国内的报纸经营管理工作初具规模,创造了报业经营的许多有益经验。
其中像《申报》就是研究近代中国报业经营不能绕开的一段历史。它将商业经营的原则用于报纸企业管理,通过降低报纸成本,削减报纸售价的方法,来争夺报纸的订户。直到史量才接办《申报》、担任总经理之后,更大力地发展广告业务,更新报纸印刷设备,扩大发行量,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年盈余可达10万银元。除此之外,《申报》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创办了《申报月刊》、《申报年鉴》和申报流动图书馆、申报业余补习学校等。史量才想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经营的报业集团,但由于他在新闻宣传上的进步倾向,1943年11月,他被暗杀身死,这个报业集团的蓝图也遗憾地告终。应该说,当年史量才采用的报业经营基本思路和今天也没有太大差别。
除了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报纸,当年的维新派、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等各个政治派别都做过一些报业经营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办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也都获得过很大的成功。但是解放之后,国内的报业经营活动在几十年里基本就停顿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报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不从事经营活动。报纸登的广告主要是文化体育、政府机关部门的公告和通知,很少有工商广告。在十年动乱期间,广告和资本主义划上了等号,除了“样板戏”的广告,其余几乎被荡涤净尽。这些都是业界熟知的旧事,不再赘述。
一直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报业才恢复了经营活动。1979年上海电视台出现第一个电视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其二版和三版下端刊登了两条通栏广告。
《解放日报》刊登第一个报纸广告被视为大陆当代广告业的开端。
而真正的中国报业经营活跃的年代是在20世纪9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