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斯道绵绵-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明的商人,他们是用请唱戏这个办法来提高自己会社的知名度的。”戴彰勋有些似懂非懂。接着又说,“是不是什么戏都可以唱呢?”
“可不是呢!”周青山继续说,“这里唱的都是关于关公的戏,但不能唱《走麦城》这出。”
金旺似乎也听得入迷,忙问:“咋不能唱?”
周青山见刚才笑话自己的金旺也“请教”自己,便自豪地说:“是这样的。早些年,这里从京城请了一帮著名的戏班子,是唱关公折子戏的。一天,唱到《走麦城》这一出??也就是关公一生走到绝境的时候。这时,那个扮演关公的武生正在念白。忽然,后台的两个戏子不知为什么打了起来。其中一个拿起茶壶就砸向另一个。那个人一躲,您说巧不巧,‘?’地一声,茶壶正砸在台前唱戏的那个武生脸上,血流如注啊,差一点给破了相。”
周青山好像是自己亲眼见到似的,连划带比着。他顿了顿,接着道:“第二天,因为头一天的缘故,接着演。可是,扮演关公的另一个武生一亮相、一转身,‘啪’地一声,掉到台下去了。这么高的看台,能不摔断腿么?大家这才意识到,关公不爱听了!于是,山西商人们立刻停了戏,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又是上供的,从此再也不敢唱《走麦城》这出戏了。”
“原来还这么有说头。咦?怎么后面也有唱戏的?咱们去瞧一瞧!”戴彰勋奇怪地说。
周青山没有回答,一溜烟子跑了过去。
不一会儿,他又跑了出来。
“大人!不,老爷。我给您找了一个座位。那里是小戏台,是商务会会董们和达官显贵们看折子戏的地方,一般的人可不让进。”
到底是衙门的官吏。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找到座位,不容易了。戴彰勋和金旺随着周青山向后走去。
周青山边走边说:“老爷,这儿原来的商务会议事的地方,但终究是山西人的地盘,直隶人不满意了。他们说,‘我们也有直隶会馆,那规模不比你们的小。为啥商务会要设到你们山西会馆那儿?难道是我们直隶人不如你们山西人吗?’为了搞好关系,两家坐下来商谈,核计另外找了一个地方盖商务会,好显得公正一些。于是,商务会新址选在了直隶会馆对面。自从商务会盖了新房搬走后,这里就成了唱折子戏的地方了。平时,这里也议定一些山西商帮内的大事。遇到急事,他们也集中到这里。在过年、正月十五、端午、中秋时节时,他们也在这里酬神待客、联络乡情的。我的祖上就是山西人。”
金旺说:“你也是山西人?山西人好啊,都是有银子的主。”
“我是山西人,但不是有银子的主啊。”周青山急忙解释说。
“我去过你家,你是个清廉的主。”金旺说,“开个玩笑,你何必当真呢?”
说话间,三人从小偏门进入了唱戏的地方??小戏台。
“老爷您请坐!”这回,周青山彻底记住了“老爷”这个称谓。
伺候局的小二很快就在桌子上摆上了瓜子干果和茶杯茶壶等。
“你们也坐吧,老是站着,别人总是盯着我们看。”戴彰勋说。
金旺大大咧咧地坐下,顺手抓起一把瓜子嗑了起来。但周青山不太敢,欠着身子,只坐了半个凳子。
戴彰勋坐定后,打量了一下四周,这真是一个优雅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好像四合院之类的建筑,只是两侧没有偏房,而是两列长长的回廊将前后衔接了起来。小戏台对面是五间大房,打开一扇扇折叠的门后便成了大看台。两侧的回廊也设有看座,此时,这里摆满了桌子。那些山西的有钱人和达官贵人们正嗑着瓜子、嚼着干果,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西厢记》。小戏台不高,四周的人看得很舒服。
“嗯?戏台两旁摆两个大水缸干啥?”戴彰勋悄声问道。
周青山急忙接道:“老爷,那是酒缸。装的是山西杏花村运来的汾酒,其中一缸是竹叶青,是贡给关公的,闻着可香了,但没人敢喝。”
“呵呵,你要不解释,我以为那是救火用的水缸呢。”
戴彰勋也好久没看戏了。再加上走了大半个老城,有些累了,这会儿算是忙里偷闲吧。
台上,扮演张珙的小生唱道:
无限春愁横翠黛,一抹娇羞上粉腮。
行一步似杨柳风前摆,说话儿似莺声从花外来。
似这等俏佳人世间难再,真愿学龙女善才同傍莲台。
庸脂俗粉多如海,好一朵幽兰在空谷开。
俺张珙今日把相思害,再对长老说开怀。
…………
戴彰勋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忽然,小戏台对面正座上有人喝道:“停停停,什么呀这是!快唱《崔莺莺夜听琴》那出儿,要小桃红来唱。真是的,唱得这么难听。”
许多商人也跟着附和:“下去吧!别等着咱撵你……”
“唱得都跑了调了,快换人!”
戴彰勋寻着话音望去,一个衣着华丽、肥胖得都快要流出油的人独占着一张大桌子,在那里大声嚷嚷着。从有许多随声附和的人来看,他颇具势力。
戏班老板急忙跑过来,对着那个人点头哈腰地说:“是是是,我这就换,我这就换,这就让小桃红来唱。”说完,他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后台。
小桃红一登台,果然妩媚动人。她生就一副好嗓子,将戏中人淫蝶情状,演的微妙微俏,赢得满场喝彩。那个肥胖之人看得更是手舞足蹈的。
小桃红唱的这出《崔莺莺夜听琴》是戏班子自己改的,主要是为了迎合一些低级下流之人的口味,同原著并不相同。
戴彰勋见开始唱这种淫邪之戏,有些不高兴,小声问周青山:“这是什么人,如此张狂,怎么能不顾大家,随便叫戏呢?”
周青山向那边看了看,说道:“他是咱们这里的商务会会长,叫乌良义。他在多伦诺尔城有好几处买卖,是这里最有钱的人了。他的总号叫昌盛德商号。刚才,咱们在长惠大街看到的那幢两层高的大楼房就是他的商铺总号。平时这小子出必轿、衣必锦、宴必妓的,排场可大着呢。哼,神气个屁!要不,我回衙叫几个弟兄,把他带到衙门里,打他屁股十几板子,看他还敢坐着看戏不?”
金旺也生气地说:“我看这种人不修理他,他就是身上痒痒。”
“咱不跟一身铜臭的人斤斤计较,不看了。走,咱们到后面去转转。”戴彰勋说。
正要起身,几个同知署的官员发现了他们。于是,急忙奔过来:“大人??”
戴彰勋用手摆了个“停”的动作,严厉地说:“你们倒是挺有闲心的,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值守,竟然跑到这儿来听戏!”说完,戴彰勋起身带着周青山和金旺从原路折回,将诚惶诚恐的官员们扔在了后面。
周青山还在继续说着,似乎是在发泄他心中的不满:“乌良义虽是商务会会长,他肚子里的文墨却不多,这小子脑瓜聪明,又极擅长交际,无论在我们多伦诺尔商界,还是官场上,处处钻营投机、自高自大的。他们晋商一般有个规矩,不许在外面找女人,可他在这里有不少的小老婆呢……”
“别提这个人了!”戴彰勋有些不高兴。
后面是关公大殿,许多会馆里都有这个。尽管这里还有罕见的云式香炉、精美的壁画,戴彰勋只做蜻蜓点水般,随意看了看。因为他心里惦记着别的事,便往外走。
第013:第四章:察民意,戴彰勋微服访民间 '本章字数:5480 最新更新时间:20120521 00:01:44。0'
三、第一次谋面
太阳已经西斜,大戏台上的戏早已散了,戴彰勋主仆三人走出了山西会馆。来时,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现在稀疏了许多。
“看,找到了!”金旺指着嚷嚷。
戴彰勋顺着金旺的手势望去,只见山西会馆斜对面大街上第一家商号门前挂着一块大大的木制招牌,招牌上刻着“天意德茶庄”五个大字。
“可算找到它了。走,到那里看看。”戴彰勋说。
天意德茶庄是一座门脸朝东的山西式建筑,全部用青砖盖就。前脸商铺大概有五间房的样子,几根露在外面的明柱刷着桐油,显得古朴庄重。大院北门是一座券式大门洞,一块用做避邪的石敢当立在了门洞外。大门是用上等松木做成,铁条包边,也漆着桐油,极为厚重。大门虽然开了一半,但门洞里有一座照壁挡着,让人无法看清院内的情景。商号的前门却是大开着的。戴彰勋三人走进商号。商号内,迎面是一组大柜台,柜台是用朱漆油刷过的,只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已经被磨得分不清原来的颜色了。柜台后面的木制的货架也是如此,上面摆放着大块、小块的砖茶以及用竹篓装的不知名的茶叶,特别多。
“嘿,茶叶的种类还真不少呢!那就是砖茶么?”金旺指着货架问道。
“当然是了。砖茶不似其他的细茶,因为喝了发热,身处地北的人都喜好喝这个。不仅是蒙古人,连北边的老毛子都十分喜欢呢。所以,多伦诺尔茶庄大多经营这个。怎么你没见过砖茶?”周青山连答带问。
“只是听说蒙古人都喝这个,但没见过。”金旺说。
在大木柜台后面的帐桌前,坐着一位三十五六岁年纪的人。从穿着打扮来看,像是掌柜的。这个人用一只手托着下巴呆在那里,胳膊上的套袖被洗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颜色,那几块后缀上去的补丁便格外显眼。如果这个人是大掌柜的,那勤俭、不外露张扬应是这个商号的本色。
“喂,掌柜的!”金旺喊着。
中年男子没有做声。
周青山也跟着喊道:“你楞什么呀,还做不做生意?”
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二掌柜赶紧走了过来,道:“几位客官,需要哪种货物?”
屋内间一位青年女子闻声也走了出来,她回手推了推那个男人,“当家的!老盯着算盘干啥?还不招呼客人。”
这个男人抬起了头。他的脸色苍白,眼里满是血丝,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不安的神情,并且痴呆地望着货架子,一动不动,整个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没精神。戴彰勋知道了,他应该是王兰田!
紧接着,被那个女人叫回过神儿来的大掌柜赶紧从柜台里走了出来,把戴彰勋他们三人让到了柜台外招待客人的八仙桌上。
“快快快,请坐。人都死到哪里去了?招呼人沏茶啊!”这个男人说。
二掌柜的回应着:“您不是叫他们搬运货物去了么?”
“那你去沏茶!”大掌柜的下了命令
还没等戴彰勋他们反应过来,这个大掌柜的紧接着就说:“我叫王兰田,是这个商号的大掌柜。您尝尝我的茶叶,在咱们多伦诺尔,我这儿可是最好的了。您看这商号里,还有我的库房里,多得是!”王兰田显然是把穿着讲究的戴彰勋当成了大主顾,说起话来,异常急切。
看来,戴彰勋的判断没错。
“王掌柜的,您的茶叶好销吗?”戴彰勋说。
王兰田说:“那还能不好销?掌柜的您真有眼光。往蒙古草地做生意,不带砖茶可不行。这砖茶可是蒙民最喜爱的,您没听蒙民说过‘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么?在乌珠穆沁草原一带,砖茶都能替代银两流通呢。”
二掌柜的把茶沏好后,端到了戴彰勋面前。戴彰勋品了一口茶,也装得像一个生意人一般:“嗯!茶的味道纯正!”
这下,紧盯着戴彰勋的王兰田掌柜高兴了:“我说嘛,我的茶叶是最好的了。我的库房里还有不少正宗的太玉川、长裕川等‘川’字砖茶,是三六块精装的,每块三斤,专销蒙古草地。而且,都是今年的新鲜货,储存得非常好。另外,库房里还有一些‘大盛川’砖茶,那可是大盛魁的牌子。现在多伦诺尔城里只有我一家商号有这么多的存货了,不信您可以到城内的其他茶庄看看!”
话语间,王兰田显得很自信。
“是吗?”戴彰勋随口说了一句。
“您肯定是在多伦诺尔城已经转遍了才到我这儿的。放心吧,别的商号里货是不少,大都是三六块简装的,但没有我这儿的好。您打算进多少啊?”
说罢,王兰田扭头望了望金旺和周青山。戴彰勋听周青山介绍过,这老城做生意最忌讳用嘴谈价钱了,怕让别人听见,泄露商业机密。所以,商人们都用手在袖筒里“掏麻雀”。
戴彰勋说道:“没关系,他们不是外人,你直说吧!”
“那好,我就直说啦,”王兰田说,“您看,如果您要进的多的话,我就不按市面上的价钱和您交易,可以给您下两成价,好么?”
“下两成价?怎么这么低,这老城可是没有这个价钱。掌柜的会不会是有什么为难招窄的事儿了?”戴彰勋故意招引了他一句。
王兰田说:“唉,明说吧,我给您下两成价,可不是在给您栓套儿。我确实是有为难招窄的事儿了。我准备把手头的货抛出去,然后带上妻儿回老家避一避。”
“栓套儿?我咋没听说过?”戴彰勋问。
王兰田一听,哭笑不得。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