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逸史-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炳坤与安平走后,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与林逸军务秘书职务的人选难产了一段时间,最后由工业部部长沈明亮转任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沈明亮早年留学西欧,原也是一位华侨,对工业技术方面很在行,这正是周炳坤所缺的。未来人民军军工企业的发展与建设需要一个懂行的人来领导,这是林逸之所以要换下周炳坤的主要原因。
  而林逸的军务秘书几经选择,最终选定了第十军参谋长顾勇(与彭辽、薛青同学,素有‘冷血动物’之称)。
  人民军对山东登州府德军实施围而不攻的战略十五天后,德军处境日益艰难,他们几次的出城企图都被人民军打了回去,而他们的海军屡遭人民军海军第一舰队的偷袭,现在也不敢单独出港了。
  一个月之后,德第二支远征部队冲破人民军海军第一舰队的层层阻挠,终到达山东,登陆上岸,但增援的五千德军援兵在人民军眼里只是多了五千俘虏而已,德军援兵的上岸都是人民军故意为之。
  有了增援的登州城德军士气大振,第二远征军带来的后勤物资暂时缓解了德军粮草弹药的紧缺。他们再度出城与人民军对战,但面对人民军水桶一般的战壕堡垒包围圈,德军的进攻显得苍白无力,加上新增的五千援兵,他们的兵力依然处于绝对弱势。
  没有上面的进攻命令,包围登州府的四个人民军师只是围而不攻,因德军援兵的到来,出现过两三天紧张气氛之后,登州府的局势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一月之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登州府德军投降,其海军部队向东而退,暂借驻于朝鲜的济州岛。之所以说是借驻,是因为他们出了钱,不然,他们得不到任何的补给。
  登州府近万德军投降后,普鲁士驻人民根据地办事处(已搬至北京)急了,他们这才紧急求见政务院外交部,要求人民军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俘德军。世上那有如此轻易的事?外交部郑重申明,需普鲁士派出政府代表团,双方展开对等谈判,方能讨论此事,不然,一切免谈!无奈,普鲁士驻北京办事处马上修书回国禀报情况。
  北京的秋天来得早,时间过去两个月,中华大地局部局势渐趋平稳,西北与蒙古地区由于人民军铁腕与怀柔政策并用,少数民族贵族与顽固的民族主义分子遭到重拳打击,渐无声息,这里面当然也有许多被蒙骗的无辜百姓惨遭不幸,但在人民党维护中华民族领土完整这一政治大前提下,却也没人去计较那么多了。而更多的则是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百姓发现除了管理他们的人发生变化外,其它并没有什么变,信伊斯兰教的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族的百姓依然还是可以信奉真主,他们不喜欢吃猪肉,便也没人强迫他们去吃;信喇嘛教的蒙古族百姓,他们一样可以信奉喇嘛天师,他们喜欢喝酥油茶,便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去喝甜茶。反而老百姓发现他们更自由了,赋税减少了,生活比前更好了!
  出使西藏的人民军总政治部和平代表团回来报告好消息,西藏不插手中原事务,谁成为中华大地主人,他们便归顺于谁。随总政治部西藏和平代表团一同来的还有一支西藏政府考察小组,名为考察小组,实为观察小组,观察中原的政治局势,好见风使舵。看清楚中华大地的政治局势后,双方达成一份《西藏和平协议》,其中包括几条主要内容:西藏归附中央人民政府;西藏高度自治;西藏活佛与班禅的选取原则需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军驻军西藏;中央人民政府设西藏省政府等。
  随着登州府德军的投降,除胶州府外,山东全境被解放。从海路逃至盛京的胜保部清军在朱宜松第十二军的围追打击下,彻底烟消云散,兵部尚书——胜保被俘。
  但上述的这一些胜利还不如一则消息对林逸的影响大,北京南单街九号后罩楼林逸宽大的办公室里,林逸伏在桌上审批教育文化方面的文件,新任军务秘书顾勇领着神情焦虑地吴命陵与朱达进来,两人肩上扛着六颗金灿灿的五角星,样子看起来威武不少。
  “林主席!东北方面有情报传来!”吴命陵报告。
  “什么情报?”林逸猜想可能是俄罗斯方面的。
  “日本人在朝鲜釜山登陆了!”吴命陵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啪”地一声,林逸狠敲一桌,惊得吴命陵、朱达与顾勇三人肉跳,顾勇初上任不久,见识了林逸的威严气势,不说顾勇,便是吴命陵与朱达也是第一次见到林逸突然这么怒气,两年前发生许仑与陈云山的叛乱事件时,林逸也没有这么盛怒过。
  “小日本还是迫不及待地动手了!”林逸厉喝一声,想到后世日本人对亚洲人民的残忍,旋又心事重重地坐下,这应该是野蛮凶残的日本人向世界扩张的开始,如没有人阻止,给予他们迎头一棒,亚洲人民将苦难矣!林逸已在争分抢秒地跟时间赛跑了,他原本预测日本人至少还需三五年才会发展起来,才会对外扩张,没想到日本人还真会抓住时机,趁中国内乱,也不顾自身国力能否吃得消,贸然出兵,日本人真是疯了。“唉!我还是对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太过优柔寡断了!错过了好时机!”他暗暗后悔。
  朱达佩服林逸的先知先觉,早让他注意日本人的一举一动,果然还未出半年,日本人动手了。但一个小小的日本,林主席也不至于如此怒盛啊?何况小日本打的是朝鲜,又不是我中国!
  顾勇的军事才能不下于薛青与彭辽,他与吴命陵对望一眼,他们俩想到的却是小小日本能吃得下朝鲜吗?他们敢对我中华大地存觊觎之心吗?
  “有多少日本人上岸?”林逸望着吴命陵。
  吴命陵走近一些,递过一份报告道:“这是日本登陆部队的情况,及他们的进程情况。”
  “吴部长!你口述一下吧!这样快些!”林逸拔开报告纸,吴命陵应该知道我喜欢听人口述的习惯啊!
  吴命陵刚被林逸的盛怒吓坏,“日本人登陆部队有一万余人,攻下釜山后,他们分兵三路正向北挺进。”他比平常小心得多道。
  “其后续兵力呢?朝鲜方面的抵抗呢?”林逸蹙眉,吴命陵平常不是这样的啊?难道还要我一个一个问题地问吗?
  “日本后续还有三万部队将陆续登陆上岸,而朝鲜方面的抵抗不堪一击,在釜山的抗登陆战中,他们损失一万人后,被迫往北撤退。”吴命陵详细了点。
  “朱部长说说日本国内方面的情况!”林逸转向同样战战兢兢站着的朱达。
  “日本内阁政府受议会压力,获日本天皇的御准,做出向外用兵的决定,这里有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的原因。日本国半年以前陆军还只有七万常规军,近三个月,突然猛增至十四万;其海军以前称之为‘四、四’舰队,自上个月从欧洲与美洲定购的三艘主力铁甲舰与三艘重型巡洋舰回到日本后,他们的舰队已改称为‘七、七’舰队了,他们还有相当数量的炮舰、运兵舰、后勤补给舰。”朱达拿出一出文件照本宣科,有不屑一顾的意味。
  “难怪日本敢不顾我人民军的反应而出兵了,原来自恃其海军强过我人民军海军啊!”林逸暗忖。
  “日本不是我人民军重点关注的敌对国啊!”吴命陵很惊讶军情部怎会有这么详实的日本近半年来的情报,他瞥一眼林逸,明白这又是林逸早一步的部署,不禁对林逸的战略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逸却知道日本绝不会只是这一点点兵力,他们有着完善的预备役征兵制度,可以短时间内组建许多的部队,现在世界还刚刚进入热兵器时代,一些武器的使用很简单,只要有人,训练二三个月便能形成战斗力。最可怕的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它等同于阿拉伯人的圣战精神,以及中国人的“刀枪不入”精神,他们的战争潜力巨大,一经挖掘,日本人可以上至五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甚至于体弱无力的妇女也可以征召上战场。
  林逸神情凝重,说出一句不搭旮的话:“是该到对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动手的时候了!”
  吴命陵与顾勇若有所思,明白林逸是想解决国内问题后,准备认真插手日本事务,但对于仅有几万人的日本军队需要这么慎重吗?想管朝鲜事务,让在盛京的第三集团军派一个军入朝就是!
  朱达却莫名其妙,不明白林逸怎么好好地又说到其它地方去了。
  “林主席!我们不用管朝鲜的事吗?”吴命陵小心翼翼地问,
  “管!怎么能不管?现在日本人要占领的是朝鲜,下一步日本人要占领的就是我中国的土地了,狼子的野心是填不饱,喂不饱的!”林逸态度异常坚决。
  “为何不趁日本人立足未稳,遣朱宜松的第十二军入朝援助朝鲜人呢?”吴命陵不解地问。
  “原因有五:国内事务还未完全解决好,有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及满清残余存在;北面有俄罗斯威胁,有情报显示,结束与英法联军战争的俄罗斯军队有向东调遣的迹象;朝鲜人还没有向我们发出邀请;人民军一经与日本人开战,绝不是一个第十二军便能解决了问题的,那将是全面的开战;最重要的一条是,现在已是秋天,过不了多久朝鲜会变冷,不利打仗,日本人的进攻最多进至朝鲜的京城附近便会停止下来,我们没必要让我们的战士去挨饿受冻。”林逸侃侃而谈,人民军入朝的最佳时机应是明年开春。“
  顾勇露出崇拜的眼神,终于见识了传说中林逸的雄才大略,天才般的军事才能。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上天给予我们的这几个月寒冷的时间,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做好一些入朝作战的准备!”林逸充满信心道,“现在的中国已不是懦弱的满清中国,我泱泱中华不许任何人对他有丝毫的冒犯,就是对他周边的小兄弟,也不许人冒犯!”
  “吴部长!总参谋部确定向湘淮联军与太平军进攻的最终方案,令古华的第二集团军、许奂的第四集军及杨诚志的第六集团军做好进攻的军事准备!”林逸命令,“令在盛京地区的朱宜松第十二军作好出兵朝鲜的准备;要朱宜松秘密招收一些亲中的朝鲜族青年,强化训练后,派入朝鲜对日作战;向朝鲜抵抗力量秘密提供部分武器弹药!”
  “军情部加强对朝鲜及日本情报的收集!派遣精英特工入朝秘密作战!”林逸转对朱达命令。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东捻军
  与太平天国和湘淮联军谈判的人民军和平谈判代表团接到总政治部的秘令,要求他们结束与太平军和湘淮联军方面的扯谈,借故返回。
  公元1859年10月25日,人民军开始封锁东南地区与山东胶州府地区,人民军海军第一舰队也开始封锁浙江与江苏沿岸,人民军首先要解决的目标是山东胶州府地区的捻军。
  捻,从捻绳的意思而来,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早在清嘉庆年间,我国北方就有了捻子活动,在淮河南北两岸广大的地区上,由于清廷官员的贪污和水灾旱灾造成的饥饿,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流亡乞食,他们烧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往往以一小撮人为一个团体,从事迎神和驱逐疫鬼的工作,此谓之为捻子,一小撮人即称为一捻。
  这样的乞食生活并不能保证百姓总是能要到吃的,在乞不到食时,这些人开始向地主富户和官员士大夫家劫掠,遭官府追捕后,慢慢演变成了盗匪,清廷出兵追捕,而他们则飘浮不定,以游击应之。
  捻军比太平军起事要早很多,只是多不成气候,最早的当追朔到公元1814年,在一个叫王妞子的女人带领下的捻子起义,而捻军发展的强盛时候,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公元1852年(清咸丰二年),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亳县一带遭大旱,迫使农民大批离开土地,加入烧香拜佛的团体,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太平军北伐时,捻子纷纷响应。
  1855年7、8月间,张乐行在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召集各地捻子首领会盟,被推为盟主,建国号“大汉”。张乐行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制定《行军条例》19条,组成捻军,建立黄旗、红旗、蓝旗、白旗、黑旗五色族,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称“大趟主”。张乐行自领黄旗,北黄旗总目,办天福、龚得树、朝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至止,分散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他们成了北方反清武装的重要力量,与南方的太平军和人民军南北呼应,牵制住了清军不少的兵力。
  公元1857年3月,张乐行等应太平军之约,会攻安徽霍丘及正阳关等地,与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并接受太平天国印信,以后,捻军蓄长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