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0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洪久看的只想骂娘,奶奶个熊,弟兄们到现在还不改匪性,喊话都是当土匪时候的黑话,这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成正规军?
王洪久没有骂出来,他要再进一步观察一下,看清楚八路军到底要干什么
时间不长,跟着许大胡子去八路军医院捣乱的一个班长跑到陈玉山牛肉糁铺来了,进门就带着哭腔报告:“王司令,不好了,八路军开枪了,弟兄们躺了一地。赶紧撤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王洪久干的坏事多了去了,胆子大,闻言厉声喝道:“是哪里的八路军开的枪?”
那班长报告说是八路军医院的警卫部队开的枪。
王洪久瞪着惊异的眼睛问道:“只是让你们去监视,不打架不骂架,八路军为什么开枪?”
班长报告说是许大胡子带着弟兄们去的,八路军医院里有女兵,许大胡子指挥弟兄们撞开了大门,八路军就开枪了。
王洪久上去照着那班长脸上噼里啪啦就是几耳光,边煽边骂:“老子让你们去监视,谁让你们撞大门了?老子难道不知道那里有八路军女兵?老子还没享用,你们就敢自己抢先享用?难道你们还想让老子喝你们的二锅汤?”
吆喝完了,王洪久才想起来许大胡子怎么没来报告,就喝问许大胡子呢?
那班长捂着红肿的脸报告说许大胡子扯呼了。
王洪久正想骂许大胡子不仗义呢,就听见了嘹亮的冲锋号声,心道“坏了,八路军反击了”
果然,随着持续不断的冲锋号声,临沂城内到处都响起了枪声和喊杀声。王洪久再也不敢迟疑了,他的人马全都是赤手空拳,就算人数是八路军的多少倍,也不可能扛得住子弹的打击,他马上下令发信号,招呼弟兄哥们向城门集中,夺取八路军哨兵武器,撤出城去。
王洪久通知撤退的手法倒也别致,既不是电台也不是电话,更不是骑兵通信员,而是燃放二踢脚。二踢脚朝哪个方向放,就是指示撤退方向。这有点象后世武侠小说里描写的情节。
等王洪久撤出玉山牛肉糁铺,才发现随着八路军的冲锋号声,临沂街上一扇扇紧闭的大门都打开了,拿枪的不是八路军就是民兵,老百姓则是掂着铡刀、大刀片、菜刀、木棍、红缨枪加入了追杀他们的行列。有些女人甚至掂着擀面杖参战,满大街都是杀土匪的喊声。
杀人不眨眼的王洪久再也凶不起来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屎尿顺着裤管往下流,神经了一样喃喃自语:“老百姓都敢杀老子?老百姓都敢杀老子?”
王洪久的警卫都是当土匪时的铁杆弟兄,一看司令怂包了,一个大个子上前背上他就向西门跑去。那里应该还在弟兄们手里。
辛十四团团长王吉文早已料到混进城里的张里元部是什么德性,才让部队分兵,以排为单位发动攻击。自己更是一马当先,提着驳壳枪,冲在前面。
看到满大街大门大开,老百姓涌出家门参战,王吉文哈哈大笑,吼道:“好,满城百姓满城兵,别说是张里元这样的游杂武装,就算是小鬼子进了临沂城,也得乖乖地给老子退出去。杀”
说句实在话,临沂城的老百姓能参战,是出乎王吉文的想象的。虽然他在军区司令部对赵鎛说的理直气壮的,但内心里他是不敢保证临沂老百姓能协助八路军追击张里元部的。因为张里元不但是国民党的第三专区专员、保安司令,还是抗战英雄,曾经为保卫临沂洒热血,在老百姓中有一定威望。临沂老百姓能在八路军和张里元的争斗中选择支持八路军,说明八路军的政策得人心,让老百姓认识到了八路军才是自己的子弟兵,张里元不过是统治者。这是人心向背的最关键的因素。
八路军的机枪、步枪在射击,满城的老百姓在呐喊、追杀,混进城里的张里元部的弟兄们这个时候才明白,他们的长官干的是多么愚蠢的事情。本来,他们可以趁乱进入民宅固守,还可以在临沂城洗劫一番,可惜他们是伪装难民混进临沂城的,根本就不可能带武器,那样他们是进不了临沂城的。因为八路军虽然不可能对难民搜身,但是那些拿着红缨枪配合八路军站岗的儿童团员们可没有那么多禁忌,查路条,检查行李,干的太认真了。一旦被那些小八路发现,八路军哨兵的枪口就会指向他们,押他们去接受检查。正因为这个原因,伪装难民混进临沂城的张里元的3000士兵,竟然没有带进来一支枪,这个时候别说是洗劫临沂城了,连民宅都不敢进。没有枪的强盗,吓唬不住老百姓。
在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四个城门口几乎是同时发生了战斗。站岗的八路军哨兵在听到号声的第一时间,就推弹上膛,开始了射击。可惜的是,由于八路军在发现张里元部士兵混进临沂城、控制临沂城时处置失当,城门口哨位哨兵旁边都有监视他们的张里元部士兵,人数是八路军哨兵的许多倍。连城墙上都是张里元的士兵。冲锋号一响,八路军哨兵开枪了,监视八路军哨兵的张里元部士兵也动手了,一拥而上,抢夺哨兵的武器,杀害哨兵,并用抢来的武器开始射击,掩护
第九一一章 坚城
临沂城内的战斗大约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以张里元部混进临沂城的部队被全部逐出而告结束。
战后的临沂城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血腥气。
王吉文没有让部队出城追击那些仓皇奔逃的溃兵,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抓那些俘虏了,他需要迅速整编临沂城中的队伍,充实防守力量。张里元能想出派几千人伪装难民混进城内,就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是看准了临沂城里兵力空虚这才祭出杀招的,说不定他的主力正向临沂城跑步前进呢
结束城内战斗后,王吉文和赵鎛干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命令五营的工兵带领民兵出城,在西门、北门、东门和南关城门外布设地雷、土地雷、炸药包,能埋多少是多少。王吉文心里清楚,张里元部和吴化文部都没有炮,顶多也就是有一些迫击炮,数量也不会多。他们攻城的话,那一定是要在四个城门上动脑筋,靠人多的优势来强行冲击。这些地雷、土地雷、炸药包能起到密集杀伤敌人、迟滞敌人进攻的作用。第二件事是下令打开军火库,给临沂中学、职业学校、临沂师范的师生分发武器弹药,按照平时军训的编组,组成部队参战,协助守城。第三件事是下令行署、县政府干部在临沂居民中进行动员,临沂城内凡是上过战场、受过军训的一律向各机关报到,领取武器弹药,由军区、行署、县政府干部率领,参战守城。第四件事是下令动员居民组成战场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负责运送弹药、抢救伤员。
早在日军第二次重兵扫荡山东的时候,刘一民就下令山东全境全部动员,所有复员军人必须向八路军和各级抗日政府报道,接受编练司令部训练,参加反扫荡战斗。八路军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民众参加抗日的政策,象鲁东南、鲁西、泰沂中心根据地这些巩固的根据地,民众动员训练机制已经非常完善,要是鲁西、鲁东南、泰沂中心根据地还有14岁以上的人不会打枪投弹,那就奇怪了。
教五旅自泰西战役结束彻底收复临沂以来,司令部一直驻扎临沂,按照师部编训民兵、动员民众办法,在临沂地区广泛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大的战役,就可以迅速编组预备部队,拉上前线投入战斗。张里元他们不知道八路军根据地已经成了铜墙铁壁,就敢伪装偷袭,注定是要碰的头破血流的。
王吉文这样做,是要动员临沂城里所有的力量参与守城,弥补兵力不足缺陷,确保牢牢守住临沂城。
临沂城里的老百姓自从抗战爆发后也只有八路军进驻以来才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再也不愿意让临沂城丢失了。刚才,阖城百姓都已经参加了驱逐张里元部的战斗,如果让张里元部攻陷临沂城,那后果大家心里都清楚。因此,干部们的动员很轻松,时间不长,就组织起了5000多上过战场的复员军人和受过八路军训练的预备兵员,进行简单编组后,拉上了城墙。这样,加上临沂中学、技术学校、临沂师范的师生,短短时间内,王吉文就在临沂城内动员起了人数超过6000的守备力量。
本来,王吉文可以把留守临沂的主力新十四团五营打散和这些人员混编,提高整体作战能力。但是王吉文没有这么做,他打仗打老了,知道手头握有一支由精锐组成的骨干力量是多么重要。他让五营把库存的掷弹筒、迫击炮、飞雷炮和轻、重机枪全部拿出来,全营变成火力支援营,在城墙上建立阵地,支援四个方向的作战。这种办法,也只有倡导一专多能的八路军教导师的主力部队能够做到,换做其它任何部队,包括115师都做不到。因为步兵改炮兵和机枪手,那都是要经过一定时间训练才行的。
临沂城墙上,此时嘈杂的很。
那些上过战场的复员军人很沉稳,按照干部们的命令,静静地爬在垛口旁,眼睛不带一丝感情,望着城外远远而来的火把队伍。他们手里的家伙也趁手,干部们分给他们的是一色的三八大盖,射程远,打的准。
拉上城墙的师生和由居民中征召来的经过训练的青壮年,虽然都经过训练,但毕竟是初战,激动、惊慌是必然的。加上手里的家伙五花八门,既有汉阳造、沈阳造、捷克式、德国老套筒、法国九连登、俄国水联珠,老套筒,也有老洋炮、章丘造、土压五、单打一,还有猎枪土炮,都是教五旅在鲁南地区收缴的,型号不统一,弹药无法批量供应,都放在仓库里,没有装备部队,这时正好拿出来用上。只有手榴弹是鲁南军区兵工厂生产的,型号统一。
山东造枪的工匠多,一般都是利用菜窖或挖个地窖,找支步枪做样本,弄截钢轨,烧红了,就丁丁当当砸起来,要是有台手摇铣床那就更好了。造枪最难的一道工序,是枪膛里的来复线,子弹最难的是底火。开始的时候工匠们造的枪比较粗糙,还有炸膛的,后来越造越精致,与被仿造的枪支放在一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而且,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山东地面冒出了数不清的草头司令,这些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武器问题,大多数都办有造枪、修枪的工厂、作坊。象鲁中章丘的高松坡,就办有一个500余人的兵工厂,可日产步枪30支、机枪2挺、手枪3支、手榴弹200枚,月产迫击炮6门。普集镇大地主翟敏蔚,在浅井庄建立制枪厂,研造出转盘机枪、捷克式机枪、掷弹筒,及各种步枪、手枪、子弹,自用并出售。当然,这些较有名声的兵工厂大多数都被八路军后勤司令部整编了。历史上115师进山东,一年之间拉起七、八万队伍,主要就是因为山东民间枪支多、造枪的也多,孬好不缺武器。
这些师生和青壮年,先是比谁的枪好,接着就是按照军训时学习的套路,练习肩枪、据枪、瞄准,…成一线。再接着是在干部们指挥下整理子弹袋、手榴弹,然后就是练习压子弹、拔枪口帽、上刺刀。
八路军干部们在进行紧张的战前集训,训练对象是学校的老师和征召的居民中的骨干,这些都是临时编组的班长、排长。八路军干部讲的清楚,打仗就是靠班长的,班长要做到五勤:一是眼勤,全班的人都得瞅到,身姿高不高、位置对不对,都要及时调整。二是耳勤,不光听到说什么,还得听到想什么,情绪变化,一声叹息,都要问个为什么,想法设法稳定同志们的情绪。只有情绪稳定了,才能瞄的准、打的准,才能不怕受伤、不怯阵。三是嘴勤,要当婆婆嘴,发现不对马上指正。四是手勤脚勤,光听光说不行,要手把手教。五是脑勤,手脚不闲,眼耳不闲,脑子也不能闲着。你得想问题,已经出现的不用说了,没出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得想,得想明白。不然就是血的教训。
八路军干部训练完老师和骨干,接着就是老师和骨干照着八路军干部说的回去训练自己的学生和弟兄:
“步枪零件多,简单分三个,枪身、枪击和枪托。”
“手榴弹,威力大,二、三十米达,杀伤人和马。”
“军人的标志不是军装、军衔,而是人与枪的结合,人枪合一。一个没有枪的军人,就像只没牙的老虎。”
“稳住心神,…成一线,瞄准了,听口令放排枪”
这是典型的临阵磨枪。不过,这些人都有军训基础,所差的只是战场磨练。
到最后,临沂师范的师生们率先唱起了老师文志远创作的《好男儿》:
激昂慷慨,
满腔怒火,
看日本一次次侵我山河。
沈阳之变占东北,
淞沪之役民遭劫。
好男儿,前线死,
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