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一民又说道:“我们还可以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不打大仗,不给日军集中主力发动大兵团作战的机会,而是组织部队,对小鬼子实施小部队出击。要求不高,一个排每天杀一个鬼子,开展杀敌竞赛,累计下来,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还可以集中部队的神枪手,专打鬼子军官、机枪手、炮手,时间一长,小鬼子的战斗力自然就下降了。他们会大量补充新兵,把野战部队变成守备队、新兵团。时机一成熟,就对小鬼子大打伏击战、袭击战、野战,消灭一股是一股。我估计,只要山西我军真的密切配合,小鬼子在山西一年都呆不下去,至多能坚持两到三年。”
说了这么长时间,桌上众人都已经明白,刘一民实际上已经从更高的层面间接回答了孙楚的问题,再分什么主军、客军和提什么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的事,就显得晋绥军的大局观念不强、战略眼光不够、胸怀太过狭小。而且,刘一民分析的山西我军的优势和劣势也很中肯,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老手,平时也在琢磨,只不过没有刘一民讲的这么系统、这么透彻而已。至于刘一民提的战法、举的例子,那都是教导师实践过的,但晋绥军的这些保定军校毕业的高级指挥官,学的都是正规作战,原来从没有听说过,眼前都是一亮,似乎有点启发。
要不是考虑到团结晋绥军一起抗日,刘一民才懒得给这些旧军人出身、军阀气息浓厚的晋绥军将领们说这么多呢一番话说下来,口干舌燥的。好在感觉效果不错,这些人似乎都听进去了。刘一民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满脑子反共、防共意识、时刻准备着限制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军发展的家伙们能幡然醒悟,不要重演晋西事变的悲剧,也不要重演中条山战役时日军把中央军打的稀里哗啦而晋绥军却象鼹鼠一样躲在晋西一动不动、一心和日军妥协的悲剧。
刘一民笑眯眯地对阎锡山和赵戴文说道:“阎司令长官、赵主席:咱们说了这么半天,是不是可以吃点东西了?我可是赶了一天路,饿的前心贴后心了。听说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叫做皇帝不差饿兵。你们二位长官不会让我一直饿着肚子说话吧?”
阎锡山一下就笑了:“这弄的是甚事么,放着一桌子酒菜,还让老弟饿肚子。来来来,赶快动筷子,尝尝,看看是山东的鲁菜好还是俄山西的饭菜可口。”
赵戴文也笑了,边笑边拿起刘一民脸前的小碗,给他夹菜。
慌得刘一民赶紧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接过小碗,对赵戴文说道:“赵主席,你老这么大年龄了,还和我们一起坚持抗战,不愧是抗战老人、民族模范。你给我夹菜,我怎么当得起么”
赵戴文郑重其事地说:“刘师长,如果我没有耳背的话,刚才你说我是抗战老人、民族模范。是不是啊?”
刘一民忙说:“是,这八个字你老当得起”
赵戴文咀嚼了半天,眼中神采飞动,对刘一民说道:“刘师长,抗战老人我当得起,民族模范有点过了。想不到老夫晚年在这小小的古贤村,得遇刘师长这样的少年英才,实在是大慰老怀啊来,刘师长,我请你一碗酒,喝完了我还有过小小的请求。”
刘一民知道赵戴文在晋绥军中的影响,也知道他的儿子是后来著名的地下党。不过他想不通这老先生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他可是山西省主席啊
两个人喝完酒后,赵戴文喊门外的警卫去取来纸笔,对刘一民说道:“刘师长,你是赫赫有名的抗日无敌英雄、民族俊杰,说话得算数。我想请你留下墨宝,把刚才的八个字写下来。我想让我的儿子、学生都看看,坚定他们的抗战信心,抗战到底”
刘一民一听,马上就起身离席,悬腕运笔,写下了“抗战老人、民族模范”八个大字,又在一边注到:“自山东战场返回陕西途中,至古贤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于阎司令长官百川先生席上幸遇赵主席次陇先生。七旬老人,银髯飘飘,犹自舍生忘死奔波于抗日战场。其精神,其气节,直夺星之魂、月之魄,烛照后人。感先生之义,遂题词以记之。”然后落上名款和日期,恭恭敬敬地交给赵戴文。
赵戴文看后,连道“过奖了,过奖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桌人这才又重新入座,重整杯盏,开始喝酒了。
第六0三章 壶口观瀑
与阎锡山欢宴后,刘一民见和阎锡山等人的谈话起到了效果,杨爱源、王靖国、赵承绶、孙楚、梁化之等人似乎都听进去了,酒席散后这几个人都还陪着阎锡山、赵戴文、刘一民打着手电到古贤的山梁上转悠了一圈,态度极为亲近,就想趁热打铁,第二天对随阎锡山撤退到古贤的第二战区长官部、山西省政府干部发表演讲,进一步坚定他们抗战信心。最好能视察一下晋绥军部队,与团以上干部见个面,给大家讲讲抗战形势,顺路指导一下晋绥军的战术动作训练和作战指挥。
正好赵戴文也有这想法,直接向阎锡山提出了建议,说是八路军教导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迭克名城、战功卓著,刘一民师长不但是八路军教导师师长,还曾经是红军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既有对抗日战争的远见卓识,又有山西抗战、平津抗战、华北平原抗战和山东、苏北抗战的实际指挥经验,被中外誉为我国抗战无敌名将,连蒋委员长都赶到徐州与他见面,咨询抗战方略。特别是刘一民将军对共产党陕西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都有了不起的贡献,实在是我国当世杰出的军事大家、政治经济大家。他来一趟不容易,别后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可否请刘一民将军给在古贤的党政军干部上堂课,讲讲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抗战前景,点评山西战场的得失,统一干部们的思想,鼓舞抗日斗志。
不料阎锡山口中一声声“老弟、憨娃”叫的怪亲,听了赵戴文的话后却说刘师长死里逃生、风尘仆仆赶到古贤,能和大家小酌就已经是天大的机缘了,怎么能不顾他一路辛劳让他为山西的事情再操心呢?该讲的酒桌上刘师长都讲了,回头把谈话内容整理出来,印发干部们学习讨论,从中获取教益。今天晚了,让刘师长早点休息,恢复一下面力。明日早上呢,他准备陪刘一民到壶口瀑布去看看,参观一下万里黄河最雄壮的景色,然后赶往禹门口,参观龙门胜景,并在禹门口安排蒲剧演出,慰问凯旋而归的刘一民师长,后日送刘师长渡河,经韩城返回西安。
阎锡山最后说,刘师长是共产党、八路军的骨干将领,据说得到刘师长座机被日寇拦截后,西安城里哭声一片,光是灵堂都搭建了好多座。后来得知刘师长安全脱险,西安城彻夜鞭炮齐鸣,比过大年还热闹。此刻,想必润之先生、恩来先生、玉阶总司令正翘首以盼,等待爱将回家呢可不能因为晋绥军的事情羁绊刘师长的行程,晋绥军的事还是我们自己努力好了,就不麻烦刘师长了。
刘一民听的直笑,这阎老西,说到底还是一个土皇帝的本色,生怕自己一和晋绥军基层干部接触,就分化瓦解他的晋绥军,动摇他的统治基础。再一细想,如果阎锡山同意他和晋绥军干部交流,说不定真的能让许多人脱下晋绥军的军装、改穿八路军军装呢要知道,历史上阎锡山想投降日本人的时候,第二战区长官部的干部就去找赵戴文报告,赵戴文两次见阎锡山面谏,甚至威胁说如果阎锡山投降他就跳黄河,这说明晋绥军基层干部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坚决抗日的。
考虑到晚上和阎锡山见面及酒桌上的谈话已经起到了一定效果,刘一民觉得再和阎锡山纠缠也没有多大意思,短期内估计阎锡山也不会搞什么名堂,距离历史上的晋西事变也还有一年时间呢这中间有的是机会做他的工作。万一工作做不通,阎锡山还是一心反共搞摩擦,甚至和小鬼子眉来眼去搞妥协、搞投降,嘿嘿,正好,那是想睡觉有人送枕头,以山西我军四个主力师的雄厚实力,谈笑间就可以让他乖乖地改弦更张,不得不跟着八路军老老实实抗日
想到这里,刘一民就告诉阎锡山,说他急于赶回陕西,如果有机会,他倒是愿意和晋绥军的干部们座谈交流,共商抗日大计。既然阎司令长官抗日决心如此坚决,相信晋绥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定能大放异彩。阎司令长官军务、政务繁忙,不敢耽误司令长官的时间。这壶口就不去了,他明日一早就出发,渡河西进,快速赶回西安。回头有机会,再来拜望阎司令长官和赵主席,慰问晋绥军的战友们。
阎锡山一听刘一民的话,就知道刘一民猜透了他的心事,只是不说破而已,老脸在夜色中红了又红,坚持说壶口瀑布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六、七里地,而且那里有一座铁索桥,比在这里船渡方便而且安全。明日无论如何都要陪刘一民前往壶口观赏,然后就在壶口为刘一民送行。
刘一民推辞不过,就只好答应了。众人这才分头休息,一夜无话。
二天一大早,阎锡山的侍从长张逢吉就来请刘一民起床洗漱,报告说阎司令长官等他吃早餐。
刘一民走进昨天晚上喝酒的窑洞时,就见陪客换人了,除了赵戴文外,杨爱源、赵承绶、王靖国、孙楚、梁化之都不见了,可能是昨天晚上都连夜返回部队了。取代他们的是阎锡山的二夫人徐兰森和五妹子阎慧卿。
早餐很简单,拌汤、烙饼和腌萝卜丝。
五妹子这人最擅长察言观色,说话体贴,而且还能讲一些笑话。
见刘一民一夜好睡,精神恢复了许多,人也显得格外地英俊不凡,五妹子一边殷勤地为刘一民舀汤、拿饼,一边问刘一民住窑洞习惯不习惯、晚上睡的好不好。那语气、那声音象极了大家族里贤惠的嫂子。
刘一民笑着说,他就是个劳碌命,不择床,到哪里都能躺倒就睡,一觉到天明。
五妹子就说,她不信。人都说刘师长夫人是美如天仙、一身本事的洋学生,少年夫妻,难道晚上就没有做个梦?
刘一民说,确实做梦了,不过没有梦见妻子,倒是梦见了两个儿子。大的弄得满身泥土、脏兮兮的,小的躺在床上嗷嗷直哭。
五妹子就说:“看看,这么大一个将军也不说实话。想夫人就说想夫人吧,还非得编个瞎话说想儿子。我们五台那一带的男人都是这样,喊婆姨时就喊儿子、女子的名,一提婆姨就脸红脖子粗的。难不成刘师长老家的风俗也和五台一样?”
赵戴文觉得五妹子的玩笑一点都不好,就咳嗽了一声。
五妹子一听咳嗽声,就知道老先生不爱听了,赶紧低头吃饭。
阎锡山知道刘一民跟着感情的事一直作难,也怕五妹子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牵动刘一民的愁肠,就说了句“君子食不语”
五妹子一听,抬头往阎锡山脸上瞥了一瞥,张口就是:“大哥,人家是女子,不是君子”
徐兰森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
还别说,因为有五妹子的说笑,饭桌上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吃过饭,刘一民和赵戴文告别后,就带上李红军他们跟着阎锡山向壶口瀑布进发。
这一出发,刘一民就直皱眉头,这阎老西儿,派头也太大了吧?骑着一头毛驴,毛驴两边有五、六个卫士护卫,除了卫队外,身后还跟了一大群服务人员,有提开水壶的,有拿脸盆的,连毛巾都有人专门负责。这要是让日军飞机发现,那还不是活靶子么?
可是一看阎老西那很受用的模样,刘一民就笑了,这老头,已经养成了那种讲派头的习惯。据说,他回河边村老家时,老远都停车,坚持步行进村,还和乡亲们一起看戏。自己原来在网上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还以为阎老西儿平易近人、发达不忘本色呢现在看来,那也是一种派头,是位高权重的成功人士故意装出来的那种显示自己有修养、不高人一等的派头。看上去,倒也蛮可爱的。
刘一民穿越前读书时,对这些民国军阀有一些了解,知道阎锡山、李宗仁都是军阀中的佼佼者,也可以说是上档次的军阀。这两个人对地方都有建设之功。特别是李宗仁,不愧为抗日名将、战略大家,政治胸怀也宽广一些。这阎锡山么,虽然惯于投机,但他治理山西的功绩在那放着。有时候,刘一民还感叹蒋介石不会用人,要是让阎锡山当行政院长,恐怕比孔祥熙要高明的太多太多,最起码他不会私吞援华捐款。因此,穿越后和李宗仁、阎锡山打交道一般都比较尊重。
刘一民很想提醒阎锡山,战争年代行军,队伍要精干,速度要快。但是看看阎锡山那种自得其乐的派头,再看看长官部秘书长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