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风骚-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落下皇威,这样的屈辱早晚会有诛灭九族的报复啊……皇后没想到皇帝听了她的话,却干得大大过了头,不得不故作笑容,又跪倒在赵顼面前禀奏:“臣妾恭祝官家的英明决断、大度为怀。今夜王安石奉旨在此晋见,乃君臣私下议事,不拘朝礼,臣妾愿为官家传达召见之意。乞官家思准。”
  皇帝赵顼一愣,旋即明白了皇后的用心,双手扶起皇后,说:“皇后心意,朕感谢了。唐太宗不曾让长孙皇后代为负荆,朕岂敢让皇后代受屈辱。皇后放心,王安石今夜晋见,朕举措有度就是了。”
  皇帝赵顼的话音未了,宦值走进御堂,大声禀奏:“参知政事王安石奉旨晋见。”
  赵顼正要举步出门迎接,忽然看到宦值那张惊诧的脸,举起的脚步慢慢落下来,停步不前了,脸上随即浮起一层难堪的神色。这个王安石!简直弄得朕不知如何是好。他转身走向御案,坐在御椅上,难堪已为怒色所代。他瞪着一双凶狠的眼睛,厉声冲宦值喝道:“准见!”
  宦值应诺颤颤离去。
  皇后见王安石未到,皇上已乱,更不放心,走近赵顼身边,不安地劝慰:“官家……”
  皇帝赵顼打断皇后的话,把头重重地摇了摇,叹声说道:“朕咽不下这口气啊!皇后请回避吧,朕不要这张脸皮就是了……”
  皇后泪珠滚落,掩面转身,急步向内室走去。
  皇帝赵顼随手抓起御案边谢景温密合苏轼“往复贾贩”的奏表,目不着字地看着……
  王安石在宦值的引导下走进福宁殿,深夜的宁静加剧了他心情的紧张。长廊两侧廊柱上闪闪摇曳的灯光和灯光下矗立的禁军士卒,更使他心情沉重。他胸中虽筹划已定了征服皇帝的方案,此时在心中仍怦怦乱响。一切都决定于今夜的这次晋见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以松弛紧张的神经,跟着默不作声的宦值,向皇帝召见的御堂走去。
  宦值轻轻推开御堂的盘龙镂金大门,王安石定神望去,皇帝赵顼坐在御案前九枝金莲烛台下阅览文书,神情专注,似乎没有觉察自己的到来。他心头预感不好:“上主意定矣!”不禁心神又慌起来,但他同时意识到,容不得丝毫犹豫了,便大着胆子,大步跨进御堂,跪倒在御案前五尺远的明黄色锦缎团垫上。在俯身叩头的刹那间,借着金莲烛的光辉,他突然发现皇帝的“专心阅览”全是“装持”的,手中的文书只翻开一页。“上心乱而无状啊!”他心头骤然涌起一阵喜悦,胆子蓦地壮了起来,随即俯身叩头,大声请安:“臣王安石奉旨晋见,恭候圣躬康泰!”
  皇帝赵顼在王安石出现在御堂门口的刹那间,就悄悄地观察着王安石的一举一动。准确地说,他简直怕这个胆敢“撂挑子”的臣子举止无礼,开始就置他于窘境。还好,王安石的请安尚且循规蹈矩,尚且认真。他的一颗心放了下来,搁下手中的文书,抬起头来,故作热情地说:“爱卿请起,朕不及迎接,怠慢了……”
  他的话语刚刚出口,突然发现御案前跪着的王安石,穿的不是朝服,而是一件污渍满襟的长袍!戴的不是朝冠,而是用白巾绾起一团乱发!他心头一凛。但转念想到,此公形骸放荡又不是一日两日,何况深夜紧急召见,也许不及更衣。姑且容情。于是,皇帝赵顼冷冷吩咐宦值:“看座!”
  宦值为王安石移来坐椅,悄悄地退出御堂,盘龙镂金宫门闭上了。王安石却“执拗”地跪在地上,既没有谢恩,也没有站起,他使出了“征服”皇帝的第一个招数——沉默。
  皇帝赵顼面临此状,知道君臣斗法开始,心情不免紧张。
  金莲烛的光焰不安地跳着。
  “这全然不是以往的王安石啊!那个王安石,好想象,喜辞令,言论滔滔,总是以师长架势,居高临下地开导于朕……朕看你跪到几时!”
  君臣相持着,沉默着。
  这段相持的时间,也许并不那么久,但对思绪翻滚的赵顼和王安石来说,却似两个时辰一样的漫长。后来还是年轻的皇帝“持”不住了,开口打破沉默:“爱卿的病恙痊愈了吗?”
  这是一句讥讽,也是一句试探,但却暴露了皇帝赵顼的心术并不那么老道。
  王安石猛地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对着皇上,大声禀道:“谢圣上关切臣下。臣四肢无病恙,五内有重伤。二十天来,臣心在流血,肝在流泪,肺在哭泣,胆在发寒颤抖。”
  赵顼虽有戒备,还是没有料到王安石一开口就如此荒唐。他一时转不过弯来,随口挪揄:“这,这是什么病恙?”
  王安石继续:“臣所患之病,乃忠臣徒劳症,富国失望症,屈子忧怨症,贾生不遇症。臣之病恙,二十天来,有增无减,有进无退!”
  赵顼听出门道了。此公如此激昂地叫喊,是在倾诉委屈,吐露心迹,自我炫耀,发泄牢骚啊!他竟自比屈原、贾谊,而以朕为楚怀王、汉文帝,可恶可恨……但此刻朕绝不动气,看尔还有何招!皇帝赵顼的心头忽然显得平静了。他左手拿起案头上司马光的九份“辞呈”和苏轼的《再上皇帝书》,用右手指弹了一弹,说道:“爱卿请起。卿之病恙,朕已知矣。这是司马光上呈的九份‘辞呈’和苏轼上呈的《再上皇帝书》,似可医治卿那有增无减、有进无退之病症,卿可静心阅览。”
  王安石本欲站起,忽然听到皇帝说出司马光和苏轼的名字,并看到皇帝拿起两叠厚厚的奏表,立即联想到吕嘉问传递的“司马光将任执政”之说,疑心苏轼的《再上皇帝书》也许是为司马光铺路的推荐书。这二位老友确实不适宜执掌大宋朝政啊!他又重新双膝跪拢,腰身拔直,挺胸昂首,心下一横,使出他思谋已定的第二个招数——打掉皇上对司马光、苏轼政见的信任:“禀奏圣上。臣与司马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非它,乃操术不同而已。司马君实,外托糜刂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言,所与尽害政之人,陛下今欲置之左右,使予国政,是为异论者文赤帜也……”
  皇帝赵顼对王安石如此评论司马光并不感到惊奇,“朝臣相抵,常事耳”。他知道,王安石此时误解了自己的用意,不无遗憾地微微摇头。
  皇上摇头,引起王安石更大的疑惑,他提高嗓音喊了起来:“至于苏子瞻,才虽高而所学不正。其所作文字,有其父苏洵明允之风,多战国纵横之义。陛下若置之左右,托付国事,必如同儿戏……”
  政见之争的烈焰,焚炙着王安石的心,他不吝言词尖刻、偏颇,一股脑地泼向司马光和苏轼,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大有“冰炭不可同器,暑寒不可同时”之状。
  皇帝赵顼心头一震:此公心胸狭窄之处,毕露无遗啊!他心底冷笑,打断了王安石的禀奏,扶案而起,说道:“爱卿深意,朕体察矣!卿可放心……”
  皇上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安石似受到莫大的侮辱:某已说明,与君实、子瞻之争,乃“操术”之不同,决非私怨,何来“可放心”之说。他虎地站起,脸色铁青,振臂厉声,不拘形状。
  “不!臣之所语,陛下并未体察!臣二十天来,心之所伤者,非为君实、子瞻,实为陛下不聪不明之故!”
  一语雷动,使年轻的皇帝赵顼怒发冲冠,一拳捶击在御案上,厉声吼道:“大胆!放肆!好一个不知死活的王安石……”
  王安石不管不顾,继续危言狂说:“陛下决事,有如纸铺孙家所为!”
  皇帝赵顼一下懵了。他既不知“纸铺孙家”为何物?更不知“纸铺孙家所为”为何事?一时木呆地望着王安石,喝问:“‘纸铺孙家所为’,何意!”
  王安石口若悬河,语若滚珠,气若飚风:“陛下,‘变法’一年多来,大道方行,大业始肇,更张改弦者,仅‘青苗’、‘均输’、‘农田水利’、‘募役’四法而已,然励精图治之举,已益于朝廷,泽于生民。‘均输法’实施不足一年,东南六路上供米粮六百二十万石已漕运京都,节省商贾盘剥之银以百万计;‘青苗法’实施半年来,黎庶取重息于豪门之状已为取微息于官府所替代,国库空缺之弊,指日可除;‘农田水利法’与‘募役法’甫始方行,前者将根除旱涝之灾,后者将释天下之农归于田垄。似此旭日腾空、万物欣荣之状,九州声颂、田拢欢歌,而庸者目瞪口呆,佞者蚊声营营。臣以为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下之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足以创非常之业,足以成非常之功。孰知陛下今日少刚健之志,多优柔之心,粘糊调和,缩手缩脚,遇微风而颤栗,着细雨而自毁,非若‘纸铺孙家所为’而若何?陛下,你手中治理的是万里江山,而不是糊制一盏黍秸灯笼,更不是在制作纸人纸马啊……”
  皇帝赵顼毕竟是年轻、脆弱的,王安石的大声疾呼立即控制了他的思路:是啊,二十天来,朕已暗派副都知张若水、押班蓝元振出京私访新法实施之利弊,所得禀报,与王安石之言大体无异,看来,王安石是骄有所恃,骄而得理啊!他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茫然而不知如何应对。
  王安石看得出,皇上刚才的盛怒稍有缓释,一鼓作气,决定走出第三步棋。他跨步向前,走近御案,声音略低:“圣上明察。这场朝政之争的实质,乃流俗为阻挠新政圣恩而发啊。”
  这低声一语,胜过刚才的大喊大叫,准确无误地击中了帝王心中最敏感的部位。
  “圣上即位三年来,恩泽天下者,唯新法也。新法存亡,事关圣上千秋定论。新法存,则成圣恩千古;新法亡,则为暴政害民。今日之事,于臣是去留京都,或生或死,于君则是名节万世。乞圣上深思抉择。”
  朕所干忧万虑,正是这个,算是叫你猜着。皇帝赵顼此时隐隐发觉自己的命运原是和这个臣子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变法”就是拴着他俩的绳结。他心中苦笑,这真如同村言俚语所道;一根绳拴着俩蚂蚱,要止同止,要蹦同蹦啊。朕心已定,为了赵氏江山,大宋臣民,朕与你王安石暂且同车策马,“变法”图强!思忖着,皇帝赵顼的手不由自主地抓起御案上谢景温密合苏轼“往复贾贩”的奏表,推向王安石,说道:“非卿进言,朕几误大事!这是御史台密合苏轼‘往复贾贩’的奏表,卿审查处理吧!”
  王安石惊诧,他接过密告奏表,心神不安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几行看过,他不禁面容失色。这份密合奏表他确实不知,谢景温虽为“变法”,但这种暗作密报的勾当却着实可恨!王安石一时暗暗叫苦:“我何以再见子瞻?何以向世人剖白啊……”
  皇帝赵顼看到王安石也就算是开始处理朝政了,周身轻松起来,高声吩咐宫女:“上茶!”
  “梅枝雪水团龙茶”的芬芳,引来了新的一日的晨曦,黎明的光束透过雕花窗格落在御堂里仍在高声答对的君臣肩上。
  司马光将出任宰相不过是朝臣私下的传闻而已。从而王安石又一次度过了灾难,巩固了他的地位、权力。
  皇帝赵顼以自己理解的“权变”,也达到了目的。王安石还得为他所用。
  司马光的九份“辞呈”,成了流俗言论的代表。他呼喊的“匡正缺失”,成了为吕诲、吕公著等人的公开呜冤。他的存在,成了保守因循的象征。他必须离开京都了。但贬往何地呢?皇帝赵顼不愿司马光离开京都太远,应当带着书局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埋头在古书堆里,为自己题赐的《资治通鉴》而竭尽才智。王安石也许出于对友谊的考虑,建议仍赋与部分地方实职。君臣各说各的想法,但没有争论,似乎都在避免“顶牛”。
  苏轼的《上皇帝书》和《再上皇帝书》,成了居心险恶的诽谤。他的“欲速则不达”的论点,成了反对“变法”的借口。他的《论专断》,成了心怀叵测的煽动。谢景温密合苏轼“往复贾贩”一案,恰好成了苏轼人格伪劣的暴露。皇帝赵顼提出要严惩这个“以权谋利”的无德臣子。王安石也许为了保护朋友,建议先行“立案勘查”。皇帝赵顼这回依从地点了头。
  韩琦的进宫谏言,成了老一代臣子反对“变法”暗地活动的证据,并牵连到久已无权、久已无言的范镇、欧阳修、张方平等人。他的返回京都,被视为“晋阳之甲”的前奏,并牵连到为皇帝谋事析理的同修起居注孙觉。韩琦的兵权被削。
  拥护司马光和苏轼的朝臣们也在“梅枝雪水团龙茶”的芬芳中得到判决。他们都将离开自己现任的职位,离开繁华的京都,分别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过那种空有仇恨而又无可奈何的生活。
  王安石是这场较量中的胜利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