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素之一,而到11月,当芬兰人开始认识到战争并不象他们最初预料的那样很快就会结束时,促使国民经济有瘫痪危险的人力缺乏使芬兰军事计划的热情挫抑了。11月,在德军指挥下的北部芬兰军队应曼纳海姆的要求,被置于防守地位。
当芬兰军队为了“安全”的目的,开始越过1939年的边界去占领俄国的防御工事和基地时,英国政府应他们的俄国盟友的要求,着手施加压力要芬兰人撤退。美国政府虽然还是一个非交战国,却暗示他们愿意帮助芬兰人退出战争。但是芬兰人在俄国土地上获得战略基地以前不愿意停止前进,这就导致英国政府于11月28日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声称假如芬兰人不停止军事行动和积极参加战争的活动,他们将发现自己同英国处于交战状态。丘吉尔本人给曼纳海姆写了一封信,作为英国照会的补充,信中向这个芬兰司令保证说,如果芬兰能够在实际上终止活动,那也就不需要予以公开宣布。曼纳海姆的含糊其词的答复和芬兰政府的答复都未能使英国政府感到满意,英国人于是在12月6日宣战。
据埃尔富特将军说,芬兰同德国的军事关系始终只限于联络和磋商,虽然政治领袖们在1941年11月甚至参加了防共公约。12月间,他们讨论了对摩尔曼斯克铁路线采取一致的行动,但并未执行,虽然曼纳海姆是对索罗卡(别洛莫尔斯克)发动主攻的那项计划的设计师。当军事形势的变化使德军不可能接替南部的芬军时,曼纳海姆就拒绝参加这次进攻。芬军战线最薄弱的环节是在奥涅加湖以南的斯维尔河畔。曼纳海姆坚持,德军必须派遣部队先在南部防区接替他的部队,然后芬军才能参加对索罗卡的进攻。
当德军于1942年上半年在别处获得最大的军事成就时,从列宁格勒到北冰洋的这条战线却相当沉寂。德…芬战友关系由于希特勒在6月4日曼纳海姆七十五岁生日那天访问了赫尔辛基,和曼纳海姆不久以后又到德国希特勒的总部去进行了回访而得到了巩固。可是,德军未能攻占列宁格勒,证明为俄国战线上芬…德进一步联合行动的主要障碍。那年夏末,德军计划对摩尔曼斯克铁路发动一次攻势,他们指望芬军夺取索罗卡,这使军事合作面临一个危机。当曼纳海姆提到原先同德国人达成的协议,即芬兰参战要取决于德军在列宁格勒周围军事活动的胜利时,德方在8月15日送来一个粗鲁的答复,要求确切地知道芬军是否将参加这次进攻。他们答应在这种情况下支援芬军,但是说,假如曼纳海姆坚持要先在南部采取行动,那么拟议的这次进攻(即“捕大马哈鱼战役”)就不得不放弃。曼纳海姆并未直接答复,而是派他的参谋长和一个助手去讨论这件事。这场争端的结果是,到8月底,德国人已决定放弃对摩尔曼斯克铁路的进攻,而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进攻列宁格勒的一项计划上(“北极光战役”)。结果,德军在1942年秋季的几次挫败使他们放弃了对列宁格勒发动进攻的计划,并把注意力转向他们北翼的安全问题上去。在北部的德国部队奉命于10月间采取守势以后,芬…德磋商就变得日益关系到德军增援挪威各港口的运输问题了。
只要德国军事冒险运气好,特别是在1942年上半年里,芬兰人对本国政府的“战友”政策就不会有什么反对。只是在1942…1943年冬季以后,当德军在俄国和别处遭到挫败时,反对参加德方作战的情绪才开始有所发展。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曼纳海姆向芬兰政府说明,德国非遭到失败不可,但是同德国的经济关系以及芬兰北部驻扎的大量德军,使芬兰人意识到突然单独媾和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
美国政府继续以某种方式同芬兰保持外交关系,虽然他们的俄国盟友,以及至少在理论上,他们的英国盟友,都在同芬兰交战。同时,美国人还继续尽力防止芬…德联盟或芬兰进一步参加对苏俄的进攻活动。当时,芬兰人并没有对1942年苏联的和平建议有所反应。只是到1943年2月,在战事一再失利以后,芬兰人中才表现出了单独媾和的愿望。1943年,在各个友好国家劝说芬兰退出战争的种种努力所激起的那种气氛中,美国政府于3月20日向芬兰人提出了一份备忘录,建议由他们出面斡旋,为俄国和芬兰之间安排和谈。当时芬兰人没有回答,反而派他们新任命的外交部长亨里克·拉姆赛博士去同里宾特洛甫讨论这件事,结果不但同美国的关系恶化,而且同德国的关系也恶化了。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对芬兰人的这一姿态一点也不感激,却要求芬兰人不但应拒绝美国的提议,并把答复的措词通知德国,而且还应签署一个书面保证,决不单独媾和。芬兰人并没有接受这个要求,但是,当芬兰的复文于4月间先送给德国人去要求同意时,美国政府几乎同芬兰断绝了关系,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破裂始终没有完全成为事实。可是,在拉姆赛飞往柏林并在4月里引起反响以后,芬兰人和他们的德国战友之间的关系开始冷淡下去,德国人看到芬兰人中,特别是芬兰社会民主党人中,对于芬兰军政领导人在战争中一直奉行到那时的芬…德合作政策日益流露出反对的迹象,因而越来越感到气恼。
第四章 被瓜分了的捷克斯洛伐克
按照过去哈布斯堡王朝较为顽固的日耳曼人的传统,特别是按照希特勒本人的传统,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最活跃的日耳曼族总是认为,这些“历史名省”已隐秘地,因此也永远地并入了一个大德意志帝国。这种信念由施潘教授和苏台德日耳曼人党的理论家们在第一个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时代便培养起来了。这些人在自己人中总谈到元首如何不久就会来“收回”这整片领土——他们只有对外人才表现得满足于苏台德日耳曼族自治这种细微的差别。虽然希特勒本人在思想意识的运用方面既是病态地又是十分现实地反复无常,他的一生却贯串着一条线,忠于他的那些在林茨,老师所特有的日耳曼…奥地利沙文主义。因此,1939年3月15日的进入赫拉德恰尼,在希特勒看来是他生平所获得的报酬性胜利之一。对他说来,他的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在轴心国的欧洲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然而,这块领土从前一年秋季并入德国版图以后,已经残缺不全了,因为捷克人和日耳曼人都认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在其历史疆域内是不可分割的。起初,要正确看出这个支离破碎的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何以竟成为一个保护国,而不只是一个新并吞的行政区,这是比较困难的。显而易见,德国人为了宣传起见,仍然认为玩弄捷克自治这套把戏是值得的。1939年3月16日建立保护国的那项法令使无依无靠的捷克人任凭德国保护长官去摆布,而三个月以后,这个保护长官就取得权力,可以任意践踏当初设置他的职位的那项法令了。
在1939年3月15日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的头几周里,德国军方在进行着管制。然后,新任命的德国保护长官(即1938年2月不得不在威廉大街让位给里宾特洛甫的冯·牛赖特男爵)在4月5日来到布拉格。同他一起来的卡尔·赫尔曼·弗朗克,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苏台德日耳曼人领袖中最为凶恶的人,他一身兼了国务秘书、警察长官和盖世太保代表三职。捷克人听到这个消息就意气消沉,因为他们非常理解任命弗朗克的意义。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全部日耳曼人的行政长官、不那么粗野的亨莱因之所以让位于弗朗克,因为弗朗克象征着他因以取名的卡尔·赫尔曼·沃尔夫的精神。1917年在从前奥地利国会的比较温和的气氛中,就是卡尔·赫尔曼·沃尔夫主张非日耳曼人应该被当作老虎来加以鞭挞,而他所说的非日耳曼人,就是指捷克人。有一个叫做比格斯多夫的日耳曼人被任命为弗朗克的副国务秘书,还有十五名日耳曼地方长官在各行政区代表着保护长官。
3月15日,捷克法西斯分子盖达为了他本人的利益发表一个声明,要求担任国家领导。但是他的追随者的人数始终少得可笑。虽然有一时期他还不易被控制,他却几乎没有为德国人所接纳,而且很快便被抛弃了。捷克自治这出滑稽戏由于保留着哈恰而彼维持下去。哈恰的头衔是总统,他还有一个实际上毫无权力的内阁,其捷克部长大多数是曾在贝兰手下,或者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担任过公职的专家。4月27日,毫无政治经验的职业军人埃利亚斯将军当了总理;外交部和国防部全被撤掉,捷克军队实际上已被解除了武装。保护长官公署里的德国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和捷克部长彼此重叠,而且德国代表不久就出现在捷克各个部里。虽然如此,仍有必要在保护长官公署和捷克内阁之间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因为德国人对这两个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是不赞成的。这一条规则看来有一个例外:捷克司法部长亚罗斯拉夫·克雷奇却获准同弗朗克直接接触。哈恰提名的、过去曾在最高法院为总统工作过的一个叫做哈维尔卡的人当上了副总理,大家认为他采取了一种不必要的亲德态度。捷克政府就其立法责任而言,是通过1938年12月议会生活完全终止以前通过的一项法律所准许颁布的紧急法令进行工作的。
在慕尼黑会议以后,只有两个政党或政治集团可以存在。现在,这两个政党在极权主义者的眼里也成为过多的了。正象报刊被搞成了清一色那样,政治集团也就只能有一个民族阵线,国家统一党。这个组织是由哈恰本人主持的,许许多多捷克人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为的是——绝不夸张他说——通过留给他们的唯一途径来表明他们国家的统一。1941年6月,国家统一党的党员人数达到四百万以上这一高峰,但是该党同德国人经常发生摩擦,因为德国人对其工作人员始终是不满意的。1943年初,国家统一党逐渐衰微下去了。
当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对希特勒宣战时,捷克人从绝望中顿时又产生了希望,但是西方国家在波兰被消灭时所呈现的那种软弱无能,不大适合于重新唤起被慕尼黑会议那么深切地挫伤了的同情心。然而,1939年10月9日在德国保护长官公署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卡·赫·弗朗克就抱怨“解决捷克问题的种种困难”。这一次,根据弗里德里齐将军于1940年10月15日起草的一份备忘录,似乎曾考虑过对付捷克人的三种可能的办法。
1。 德国对摩拉维亚进行渗透,并将捷克民族限制于波希米亚一隅。 这个解决办法据认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捷克问题即使在形式上缩小了,却将继续存在下去。 2。
最激烈的解决办法是,把所有的捷克人赶走,但是可以提出许多理由来反对这项解决办法…… 3。
同化捷克人,即由德国人吸收大约半数的捷克民族,这项办法的重要性在于从种族或其他观点来看都是有价值的。这尤其是在德国领土上(苏台德日耳曼边境地区则是例外)增加雇用捷克人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把集中的捷克人口加以分散。
必须夺去另外半数捷克民族的力量,加以消灭,并用船运送出境……。对于在种族上是蒙古族的那部分人以及对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大部分人,这尤其适用……。
凡是抗拒德意志化计划的人应严加处理,并应加以消灭。 上述工作的开展当然要以增加德国人从德国领土上涌入这个保护国为先决条件。 事实上,元首决定采用第三种解决办法。这意味着“虽然表面上维持保护国的自治权,德意志化工作……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却必须始终如一地予以执行”。赞成同化的这项决定可能说明了大德意志帝国内这个保护国的独特性质。这个决定同一周后希特勒对波兰所作的决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波兰将被孤立,并将充作发动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跳板”。
1939年秋季给了纳粹分子一个极好的机会去推行他们对捷克人的政策。从1918年以后,捷克人就把10月28日作为他们第一个共和国的诞生日来庆祝。虽然德国人已经把这个节日取消,许多捷克人佩戴着国徽还是在捷克各大城市示威。捷克当局曾请求公众谨慎行事,但是在德国人喜欢称之为“德国布拉格”的地方,德国党卫队人员故意向人民挑衅,扯下他们的国徽等等,直到公众的反应导致残酷的德国警察进行干涉。许多捷克人遭到逮捕,被拖进设在佩切克宫的盖世太保总部去“惩处”。有一个捷克大学生扬·奥普列塔尔已经受伤,后来又遭到殴打,终于在两星期后死去了。11月15日,他的同学为他的葬礼举行了一次很有秩序的示威大游行。一辆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