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学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粽子只敢让弟弟吃一个,多了不消化。
  去看马戏,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带孩子去的。那大人两块小孩一块的门票,可的确不便宜。
  孟翔飞是男孩子,往年的时候,他和姐姐都吵着想去看马戏,但妈妈一次都没同意过。
  倒是有好几次,姐弟俩从人家马戏团的帐篷边上,偷偷地掀开一个角,隔着围栏,看了一点点,就被人家马戏团在外面巡视的人给赶走了。
  原本这次,孟翔飞还不抱什么希望的,却没想到,吃过了东西,姐姐竟然直接带他去看马戏!
  买票进去,终于能光明正大地看了。
  虽然这里面的空气超级无敌差,虽然这舞台效果让人不忍直视,虽然那些所谓的马戏孟时连第二眼都不愿意多看……
  可姐弟俩还是看得很开心。
  看着孟翔飞快乐天真的笑容,孟时觉得很满足。
  小满过后没几天,学校就放麦假了。
  其实这个时候,有的麦子成熟得早,已经可以割了,但有的成熟得晚,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孟时家的,就属于稍微要晚几天的,其实今年,大多数的麦子都跟孟时家的差不多,要稍微晚点收。
  别看就这早几天晚几天的差别,麦粒的饱满干燥程度不同,卖的时候价格当然也不同。这也是为何,人们都宁肯多等几天再收割的缘故。
  虽然说暂时不割麦子,可也不是没别的事情要做。
  家里种的农作物,最多的就是棉花、黄豆、花生、芝麻之类的。
  这里不像是东北那里,动不动就是几百亩连成一片的田地,这里是中原地区,人口繁多,人均土地面积,有的村有一亩多,有的村甚至还不到一亩。
  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靠这点儿地,种植小麦自己吃、交公粮,种花生和芝麻榨油,黄豆和棉花则是卖的。
  种植面积都不大。
  可以说,最主要的经济农作物,就是棉花了。
  可是让农民很失望的是,这连续几年,棉花大丰收,棉花的价格一压再压,去年,棉花的价格甚至跌到了谷底。反倒是芝麻的价格,节节攀升。
  所以今年,很多人都开始改种芝麻。
  说实话,种植棉花,工序极多,非常累人,这也是为何在二十年后,棉花的种植量不断降低,棉花价格不断走高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人们为了赚钱,根本不会嫌苦嫌累,但是二十年后,条件好了,人们都不愿意种棉花这种超级麻烦的植物。
  而现在,前两年棉花价格都不高,赚不了什么钱,反倒是以往因为产量低而种植少的芝麻,价格节节攀升。
  再加上种芝麻可比种棉花要省事得多,所以很多人都不再种棉花,而是改种芝麻了。
  不过,孟时家一直种棉花种了很多年,怎么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了。
  尽管前几年棉花的价格都不高,只勉强保本,可孟时家今年,仍旧是在合适的时机,把棉花苗给育上了。
  育苗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孟时写《侏罗纪公园》的时候,她没去帮忙,她也帮不上忙。
  棉花种子为了防病虫害,拌过农药,在田间地头专门开辟出来一小块地方,泥土松软湿润,育苗后,因为当时温度还低,要先盖上塑料薄膜,不然的话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到了现在,割完麦子,就要移苗栽苗了。
  看现在这天气这么干旱,多天都不下雨了,割完麦子种棉花苗,是肯定要浇水的。
  要先把浇水用的抽水泵和水带先找出来,检修一下等等的。
  “你去外婆家玩不?”放假第一天,妈妈就问道。
  孟时点点头,“去。”
  妈妈嗯了一声,然后又迟疑着问道,“又写文章了吗?写得出来就写,写不出来别用坏了脑子。”
  孟时笑了笑,“我知道了。妈,放心吧,你闺女聪明着呢,这辈子就指着这脑子吃饭呢。”
  鲁彩霞没好气地瞪了孟时一眼,“小小人,别使坏了脑子成了傻子你就不乐了。”
  孟时做了个鬼脸,收拾了两件衣服,准备去外婆家。
  可是才要出门,她的脚忽然又收回来了。
  “妈,咱们家什么时候割麦?”
  “问这干啥,反正又不让你去。”
  “到底什么时间呀?”
  “再有个三五天吧,今年麦子好,我估摸着一亩地能有一个一千二百斤。哎呀跟你说这个干吗,去吧去吧,路上小心点。”鲁彩霞不在意地说了说,就转身进屋,继续收拾泡豆芽用的豆子。
  孟时的心里却忽然咯噔了一下。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已经干旱了一个多月的H省,再过不了几天,就会迎来大暴雨。
  孟时清楚地记得,尽管下着大雨,爸妈却还在地里割麦,有一块涝得很严重的地,甚至一脚踩进去,泥巴都漫到了她膝盖处!
  想到这儿,孟时忽然又回来了。
  她得仔细回忆一下,毕竟曾经的记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实在是太久远了,她确定有这回事,却不敢确定时间。
  到底是今年明年还是后年?
  孟时开始搜肠刮肚地想着那年发生的事情。
  可是很悲哀的是,对于真正的小孩子来说,他们关心的从来都不是收成好不好,身边物品价格涨跌之类的,他们只关心吃的喝的玩的……
  回忆小时候的记忆,真的没有多少鲜明的事件可供她参考。
  正在苦恼至极,忽然,孟时想起了一件事。
  就是今年秋天,因为要相亲,小姨从打工的地方回来。很巧,她和小姨的生日是同一天,小姨回来的时候,从城里唯一的一家蛋糕店,买了一个蛋糕,一家人一起过的生日。
  这是孟时第一次吃蛋糕,而且蛋糕的造型很漂亮,奶油做成的花等等的,在农村孩子的眼中,简直是新奇极了,奶油的味道也好吃极了。
  她清楚地记着,蛋糕上插的九根蜡烛,当时为了谁来点蜡烛,她还跟弟弟打了一架呢。
  而她现在,就是九岁,当然了,虚岁,还没过生日,农村都爱讲虚岁,而非周岁。
  终于确定了,孟时深吸口气,开始斟酌着要怎么跟父母说。
  要知道,这次的大暴雨,对农村的收成影响,可非常非常大。
  大雨一脸下了一周,原本在麦穗中已经饱满成熟干燥的麦子,长时间被雨淋,重新湿润。收割不及时,有百分之八十的麦子都出芽了。
  那些冒雨收割回来的麦子,则因为没能及时晾晒,发霉了。
  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损失也非常非常大,由原本的丰收年,变成了灾年!
  一想到这儿,孟时就坐不住了。
  这是,鲁彩霞也从屋里出来了,她疑惑地看着孟时,“咋还没走呢?”
  孟时咬咬牙,“妈,咱们今天就开始割麦吧!”
  “为啥?麦子这会儿还湿着,在地里再晒几天,颗粒饱满干燥,价钱也高。你小孩子家家的管好学习就行了,地里的事儿甭操心。”
  “妈,我知道再晒两天好。但要是这两天下雨了咋办?”
  


☆、012

    听了孟时的话,鲁彩霞忍不住笑了起来。
  “下雨?你瞧这都旱了多少天,连个雨毛都没见着。再说了,就算是下雨了,大不了就再多等几天才割麦。人家村子里就种得早那几家,还有种麦套棉的几家割麦了别的谁家割了啊,人家都不怕下雨,咱也不怕。”
  麦套棉,指的是麦地里套种棉花。
  原本种麦应该是一大块不分垄的,但是棉花因为植株较大,棉花的间距也要远,还要分垄。而如果想要种早棉花的话,地里就不能种麦子,麦子收割完再种棉花,就成了晚夏棉了。
  如果不种麦子的话,就只能种油菜等收割早的作物,偏偏油菜价格不高,人们不太想种。
  所以就种成麦套棉,既可以收成很大一部分的小麦,又可以种早棉花。
  很多人都是这么弄的,外婆家就有几块地是种的麦套棉,不过外婆说不急,过两天再割麦。
  但是一般种麦套棉的,因为天太旱了,想给棉花苗浇水,就得先把麦子割了。
  孟时想了想说道,“妈,就是这样,咱们这儿已经旱了这么多天了,你没听说过物极必反的道理吗?旱久了,自然就要下雨的。 ”
  鲁彩霞却是摇头,根本不信,“行了行了,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管那么多。”
  孟时非常无奈,可她却发现,自己也没有好办法来说服鲁彩霞。
  毕竟,就连天气预报上都说要持续干旱,没雨。
  想到这儿,孟时一咬牙,“妈,你们不割的话我自己一个人去地里割!”
  “你这孩子犯啥倔啊,人家都种了几十年的地了,还不如你一个小孩子懂得多吗?”
  “反正我不管,你们爱割不割,大不了我自己割!”
  说着,孟时就不管不顾地跑回房间里换衣服。
  换好衣服,推着自行车就要往外走。
  “时时你咋说风就是雨的?这都几点了!太阳那么晒,你忘记去年割麦都把你晒晕到地里了!”鲁彩霞连忙追出来。
  孟时这会儿也犯了倔,不理会鲁彩霞的叫喊。
  眼看孟时就要骑上自行车走了,鲁彩霞连忙过来抓住车子,“好了好了,割麦就割麦!真是怕了你这个小祖宗了,这会儿都快晌午了,去地里能割几分钟就得回来吃饭了。吃完饭,咱们下午去割,成不?”
  孟时得逞,终于笑了。
  重生回来,她应该可以慢慢地改变一些什么了。
  比如,她一个小孩子发表了文章赚了一大笔钱,再比如她机智地在Z市救下了一个遭拐骗的小孩子,所以,相对来说,她在父母心中的话语权,提高了很多,他们也不再把她完全当成小孩子,进行专制管教了。
  上午,孟青山在给育苗的棉花浇水,中午回来,鲁彩霞把孟时犯倔的事情给孟青山说了。
  孟青山皱着眉头想了想,“那行,割就割吧。这天太干了,到时候熟过头了割起来掉得多。叫英鹏过来帮忙,先割咱们家的,咱们家鸡岭那一块地,我看也差不多了。”
  于是,割麦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去年的时候,在地里割麦,孟时也在帮忙,结果因为早上起来没吃饭,再加上天热脱水,中午的时候家里人拿了黄酒来,她一喝……就倒了。
  就这一遭,被家里人说她是饿晕的晒晕的。所以今年说什么,爸妈也都不让她去地里了。
  孟时家现在住在镇子上,不过村子是在距离镇上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村子里的是孟家老宅。
  原本爷爷和奶奶住在老宅里,但是奶奶一年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各个姑家住,所以老宅里就爷爷一个人。
  爷爷是村里有名的管事,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喜欢找爷爷来帮忙给客人安排座位,次序,敬酒之类的。
  爷爷和奶奶,一直都不合。两人的脾气也都倔得很。
  在弟弟孟翔飞周岁办酒席的时候,爷爷和奶奶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打起来了,从那以后,即便是住在一个院子里,两人也谁都不理谁。直到爷爷死,都没和好。
  小时候,奶奶只顾着帮忙照看几个姑姑家的孩子,孟时一直都是外婆照看的。
  怎么说呢,小孩,很多时候都是忘性大,被大人骂过打过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忘了,不记仇。
  几个姑姑家的孩子,在奶奶这里一直长到十几岁,奶奶对她们很偏爱,孟时很多时候也会嫉妒。
  但这些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孟时并没真的怨恨奶奶,毕竟,她也喜欢跟表姐们玩。
  可自从去年,就是小学二年级冬天的一件事之后,孟时从心里是真的怨奶奶了。
  那是冬天,放寒假,孟时回来老家跟奶奶住。
  孟时这辈子最喜欢的一只猫,叫胖胖,很肥很圆。
  冬天的时候,没有其他的去年设备,很冷,抱着猫睡,很暖和。
  孟时喜欢胖胖,晚上睡觉非要抱着它。
  半夜的时候,胖胖可能是想出去抓老鼠,孟时不肯,非抱住它把它按在被窝里。
  结果,胖胖怒了,一口咬在了孟时的手背上。
  这一口,很狠。
  鲜血立刻就流了出来,在胖胖松口跑掉之后,孟时甚至能看到伤口里面泛白的皮肉。
  很深,即便是后来好了,这四个牙印的疤痕,也清晰地伴随了孟时一辈子,很多年后已然很清晰。
  当时,奶奶就睡在床的另一头,一个被窝里,孟时哭着喊奶奶,说猫咬她了。
  可是奶奶就咕哝了一句,翻个身就又睡了,任凭孟时哭,也没管她。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孟时的手背,被咬的地方已经肿得很高了。
  当时奶奶怎么说的,孟时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她只记得,奶奶并未安慰她啊什么的。
  后来,她跑去了距离自家村子不足两公里外的鲁营村,就是外婆家。
  外婆一看到孟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