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热闹的。果然,龙舟一下水,速度的确惊人,可人人都看出来了,经不起碰撞,水中一根木棒就能让它晃荡半天。“曾氏军舰”黯然收场。
  连续两次打击,并未让曾国藩气馁。他如果灰心丧气,他就不是曾国藩。
  塔齐布看着曾国藩在设计室神魂颠倒的样子,大为发愁,罗泽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为他干着急,理学在此时派不上任何用场,恐怕朱熹复生,也难以找出战舰的“天理”来。
  就当曾国藩在设计室里来回晃悠,胡言乱语已近走火入魔时,救星来了。江忠源听说曾国藩在衡州鼓捣军舰的情况后,派了一位懂战舰制造的人来了衡州。此人其实也是个半吊子,画出的广东快蟹船、舢板船和长龙船图纸总会缺点什么。曾国藩就主动做设计室一把手,半吊子设计师缺了什么,他就冥思苦想给补上。
  在两人不分昼夜的苦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份合格的战舰图纸,制造出来试水后,效果还不错。曾国藩激动得一夜不睡,第二天就把湖南境内的能工巧匠们邀请来,1853年12月,衡州造船厂和湘潭两个分厂成立,开始夜以继日地大批量制造战舰。
  战舰图纸只是介绍了船舰的大体模样,而船的具体结构尺寸,乃至每一个部件都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工匠们在制造船舰时,曾国藩全程参与。他和工匠们反复设计,不断实验,甚至连帆樯桨橹的位置都每一寸每一寸地试验,以期让它们发挥最大效能。
  曾国藩深知,这支水军将来是要和太平军争雄的,所以绝对马虎不得。造船上,曾国藩精选广西出产的木料,力求坚固耐用。对于炮的质量和安装更是讲究到极致,当时中国各省筑造的大炮炮身笨重,射程极短,重达三千斤的大炮射程上竟不如百斤重的洋炮。曾国藩花费重金,让人从广东购买大批洋炮,并组织人力反复试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把它完美地安装到战船上,由此建成了当时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内河水师。
  湘军水师共有快蟹舰四十艘,长龙舰四十艘,舢板舰八十艘,快蟹舰在战船中最大,安装的大炮也最多,是主力舰。长龙舰小于快蟹舰,装有火炮,行驶比快蟹灵敏,是巡洋舰。舢板舰最小,行驶轻捷,配有火器,是驱逐舰。
  没过几年,曾国藩就用这支配备大量洋炮的舰队夺取了长江的制水权,为太平天国的覆亡掘开了坟墓。
  湘军水师共有十营,和陆军一样,每营五百人。这只是建成之后的规模,初组建水师时,还是困难重重。首先是湖南人多以上船为苦,视水战为洪水猛兽。有人来应聘,一听说是水师,掉头就走。曾国藩好不容易招募了三千多人,再也招不上一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陆军改为水军。士兵们必须服从命令,只能唉声叹气。营官们却死活不干,跑去和曾国藩说理。
  营官彭玉麟说:“你让我在陆地当个小兵都可以,就是别让我去水上当什么营官,我真是做不来。”另一营官杨载福也说:“我一见水就晕厥呕吐,平时喝水都不敢用大碗,让我去水上指挥战斗,和送死有何分别。”
  其他营官互相议论,都支持彭玉麟和杨载福,整个大堂喧嚣如滚雷一样。曾国藩不是不知道这些陆军营官的本事,尤其是彭玉麟,读书人出身,却拥有超绝的军事天赋,是个陆地之虎。把这样的人才从陆地弄到水上,实在有浪费之嫌。
  但没有办法,曾国藩言辞恳切地向他们诉苦,“战舰都有了,士兵也有了,如果你们不做,那就没人来做了,咱们辛苦创建起来的水军就得解散。你们不为我曾国藩想,不为大清帝国想,就为那些出了无数力气的工匠们想想,还为那些从广东运来大炮的苦劳力想想。将心比心,浪费别人的劳动果实是可耻的,你们难道眼睁睁看着那些战舰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烂在水里吗?”
  见营官们不出声了,曾国藩趁热打铁:“我的兄弟们,看看外面那些战舰,咱们没向朝廷要一个铜板,全靠咱们的厚脸皮到处化缘,才建立起来的。你们忍心看着咱们化缘的成果灰飞烟灭吗?”
  这番话,说得众营官们很惭愧。虽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曾国藩,尽力当好这个水军军官,让曾国藩高枕无忧。
  曾国藩不可能高枕无忧,原因就在于世界上有个叫“咸丰”的催命鬼。
  咸丰三催曾国藩
  曾国藩到衡州建湘军,咸丰皇帝不太清楚。但江忠源了如指掌,江忠源后来把曾国藩的宏图大展报告给了中央政府。咸丰并无不满,因为当时正是用兵之计。1853年11月,太平天国西征大军向武汉推进,咸丰下令要曾国藩率海陆军增援湖北。
  曾国藩懊恼江忠源的大嘴巴,当时水军刚刚成立,连打鱼都困难,何况是打仗。曾国藩对江忠源抱怨说:“我原意是等把水陆两军练好后再上报朝廷,你的嘴怎么就没把门的,提前透露出去了?”
  江忠源回信说:“我说你啊,读理学读傻了吧。朱熹说先知后行,但知行应该合一,去战场练兵要远比你在操场上练兵进步得快。况且……”江忠源嘲讽道,“皇上只是让你去配合正规军作战,没让你担当主力,你慌张个什么劲?”
  曾国藩最讨厌的就是这句话,不当主力我去干什么,正规军根本就打不了仗,我去配合他们送死吗?
  他当然可以不搭理江忠源,但对咸丰却马虎不得。琢磨了一天,想到了如何搪塞咸丰。他对咸丰说:“衡州周边匪徒有春风吹又生之势,我若离开,他们和太平军连成一气,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我不能走。”
  不多久,曾国藩又收到咸丰的圣旨。咸丰说:“长毛贼在进攻安徽庐州,你即刻带上你的人入安徽,支援庐州。”曾国藩拿上次的回信复制一回,发了出去。1854年2月,咸丰的圣旨又来了:“长毛贼进攻黄州,曾国藩你他娘的赶紧带人去增援。”
  曾国藩三次不出兵,不是懦弱,更不是保存实力。他很明白一个道理,太平军骁勇善战,名将众多,没有一支劲旅绝不能去碰他们。而且和太平军一决雌雄的战场是在水上,他的水师还羽毛未丰,绝不能高飞。
  他给咸丰回信说:“衡州乃湖南省之重地,我若离开贼必来,容我剿灭衡州附近土匪后,再出山。”
  曾国藩摇摇摆摆的“千呼万唤不出来”,咸丰终于发了雷霆之怒。他给曾国藩回信,语气充满了讥讽:“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好像衡州离了你就会从世上消失一样。我也和你打过交道,我只是想问一句,你的才能行吗?平常牛气冲天,以为天下人都不如你。如果你的话能抵上你一半才能,我还真放心,倘若遇事后一败涂地,岂不是贻笑天下。好吧,我暂时相信你的话和你的才能是相匹配的,你出山给我看啊!”
  收到咸丰的信,曾国藩心里翻江倒海。皇上竟然说他吹牛,而且还说得这么露骨,真让他无地自容。他反复思量,上下考量,用尽全部感情给咸丰写了封回信。在陈述了船炮未备、兵勇不齐的情况之后,他突然慷慨激昂起来:“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只能用一颗忠诚不避死的心报答您,至于成败利钝,全不在放在心上。如果皇上真要我出军,那我就出军。但我敢肯定,必是死路一条。到那时您会对我超级失望,我仍是死路一条,与其那样死路一条,不如现在您就治我个畏惧不前的罪名,这样我虽死,却能保住千万人性命,死而无憾。”
  写到这里,曾国藩想起自担任团练大臣后在长沙受的屈辱,又想到来衡州后的白手起家,不但步履维艰,还得到无数的讥讽嘲骂,他不禁眼眶湿润,继续写道:“湖南官员不理解我,给我难堪,皇上您也不理解我,非让我出兵自取其辱,一旦我兵败,必会被人唾骂至死。身死却不能报效国家,一想到这里,我在大半夜都能哭醒。希望皇上能理解我的进退两难境地,不要逼我出军,要不了多久,我羽毛一丰,定会建下破天荒之大功,以报圣恩。”
  咸丰被这封信感动了,不再催他出军,同时还安慰他:“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但你心可昭日月,并非只有我知。”
  曾国藩收到咸丰的信后,当着湘军将领们的面,嚎啕大哭,拿着信给众人观看,哽咽着说:“皇上真是怜悯我等啊,皇上万岁!”
  皇上在遥远的北京怜悯他,解决不了他眼前的麻烦。麻烦来自王錱,王錱向他发出了挑战。王錱是湘军的元老级人物,开始和曾国藩合作时很融洽,王錱才能出众,雄心勃勃。曾国藩当初在长沙时见人就夸王錱志大才高,前途无量。
  王錱虽然雄心勃勃,但胸有主张,他是理学家罗泽南的弟子,深深懂得规矩的道理。他本来和曾国藩的关系不错,可自到衡州后,关系渐渐恶化。曾国藩来衡州是打着为江忠源练兵的旗号,但很快王錱就发现,曾国藩是在为自己练兵,他要建一支曾家军。
  咸丰第一次催曾国藩增援湖北时,王錱就鼓动曾国藩出兵,曾国藩死都不出。太平军很快攻占汉口、汉阳,长沙人心浮动。湖南巡抚骆秉章也写信给曾国藩,要他来长沙协防。曾国藩理都不理,王錱拍案而起,带着他的那一营五百人从衡州奔回长沙。一到长沙,王錱就大肆招募士兵,将他的一营扩充到三千人。
  骆秉章对此大力支持,因为长沙兵力不足,又指望不上曾国藩。曾国藩却很不高兴,因为王錱招募士兵的事并未向他汇报。但他隐忍不发,不久后,在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的左右周旋下,太平军退屯黄州,长沙局势缓和下来。曾国藩马上去信责备王錱,“你名义上算是从前大团的人,在衡州咱们也建立了上下级关系。你在长沙招募士兵,却不向我报告,是何道理?我现在郑重告诫你,我在湘军里给你留了三个营的空额,你迅速带你的人回来。”
  王錱气得怪叫:“三个营就才一千五百人,你这是要我裁撤一半兵力啊。我回去你个鬼啊。”
  曾国藩见王錱毫无动静,又去信说,“你的士兵必须减员,选出三个营长来,不必你指挥,指挥权由组织决定。另外,你速来衡州参加会操,开出一份名单,把不肯来的人写上,以后我不会要他们了。”
  王錱继续生气,且拒绝回信曾国藩。曾国藩矢志不移,意志顽强地给王錱写信。1854年2月,彻底搞定咸丰的催促后,曾国藩决定和王錱摊牌:“咱们奉朝廷之命,兴君子之师,章程必须划一,怎可参差错乱,各立山头。你如果要立山头,别打着湘军的旗号。”这封信仍未得到回音,曾国藩怒了,派出四名将领去接替王錱的四个营军官职务,同时命令王錱只统帅一营。
  王錱这回不生气了,反而对曾国藩的一厢情愿大笑不已。曾国藩看着狼狈而回的被派去的四名军官,恼羞成怒地给骆秉章写信,夹枪带棒地说:“王錱这厮反了,背后肯定有人撑腰。我把话放这里,您如果同意他归我督带,就必须受我节制。倘若他不想受我节制,您又命令不了他,那我在此宣布,湘军从前不曾,现在不曾,将来也不会有王錱这个人!”
  就这样,湘军的祖师爷之一王錱被曾国藩逐了出去,曾国藩通过驱逐王錱,再次稳固了他的领导地位。
  曾国藩见死不救:江忠源之死
  和王錱是明争,和江忠源则是暗斗。江忠源是自太平军造反以来,战场上最清醒最干练的将军,受到清政府一个接一个的大奖,所以曾国藩当初才打起为江忠源练兵的旗号跑到衡州。
  也许不仅是为了迷惑清政府和江忠源,曾国藩当时真就发自良知。他信誓旦旦地向江忠源保证,我去衡州练兵就是为了给你作为“扫荡天下之具”的。江忠源至为感动,对曾国藩表露心迹:我江忠源能光耀门庭,就全靠兄弟你了。
  很快,江忠源就在现实中发现曾国藩靠不住。1853年秋,江忠源在江西九江一带抵抗太平军,他的楚勇兵力不足,所以去信曾国藩问,有没有新出炉的士兵,赶紧搞点来给我用。
  曾国藩连咸丰的圣旨都敢不遵,区区个江忠源算个啥。他回信给江忠源,士兵还是半成品,不能立即出炉,你少安勿躁。江忠源并未生气,因为他知道曾国藩做事很慢,所以就调了云贵、湖广的绿营兵六千,与自己的楚勇合成一万,艰难抵抗太平军。
  曾国藩得知江忠源调集绿营兵后,去信揶揄道:“绿营兵纪律败坏,怎么能打仗,您要三思啊。”
  江忠源夹枪带棒地回信道:“我倒是想用你的兵,可你太慢了。”
  曾国藩发现了江忠源的不满,慌忙回信道:“你不要着急,我已训练出三千士兵,再训练六千,就双手呈送阁下做建功立业的工具。”
  江忠源突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