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公主秘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敏放开他,用满语回他:“我和皇上一块儿出的宫,这儿人多,咱们换地儿说。”

  德塞一听皇上出了宫,心中一惧,随即向洛敏的背后看去,只见两个一高一矮的少年与一个姑娘站在一块儿,德塞虽然没见过新登基的皇帝,可洛敏曾和他说过当今圣上的年纪与他相仿,他一瞧那红锻子锦袍的少年浑身散发着贵气,便想上去请安,哪知玄烨先行上前一步,伸手制止了他,“什么都甭说,咱们去那边的茶楼。”

  离他们不远处便是一座高朋满座的茶楼,玄烨走在最前,由门口小二吆喝着拱上了二楼包间,上了一些菜肴便打发了人出去。

  眼下四下安静,德塞忙给微服出巡的小皇帝磕头请安:“奴才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往后没人的时候,你也不必行这大礼了。”玄烨心知德塞是洛敏一母同胞的弟弟,大家又同岁,也就免去了他的见礼。

  德塞闻言似有为难,扭头看着洛敏,洛敏朝他微微颔首,让他放宽心,随后拉了他坐回了座位,“来,让我好好瞧瞧。”她抓着德塞的肩膀从头打量到尾,眼露微笑,道:“做了王爷,果真是不一样了,阿玛在天之灵也该宽慰了。”

  就在去年,顺治帝驾崩,玄烨继位,宣布遗诏的次月便下令让简亲王济度的嫡亲长子继袭爵位,眼下德塞已然成了简亲王府的主人,谅那些在背后耍阴谋诡计的小人也不敢再放肆了。

  洛敏欣慰,拉着他又是问王府的情况,又是问他如何,德塞不愿她担忧,自然往好处里说,见着弟弟精神饱满,也就没去多想,忙招呼他多吃点东西。

  “德塞哥哥,这个泥人儿送给你。”方才摊子前,洛敏忙着和德塞说话忘了付钱,后来玄烨替她付了,小丫头一向机灵又热情,认识新朋友就逮着机会套近乎。

  德塞诧异眼前的小女孩竟然认识自己,忙问:“你认识我?”

  “对呀,敏姐姐常常提起你,记得有一回你送敏姐姐的泥人儿被……”

  “小月,甭顾着说话,菜要凉了,先吃东西吧。”冰月话说一半,洛敏便拦住了她,那回玄烨踩坏泥人儿后来又偷溜出宫买来赔她的事并未向德塞提过,事情过去那么久,她也不想再旧事重提,以免大家闹不快。

  冰月的五脏庙早就唱起了戏,便放下泥人儿,动起了筷子,而坐在冰月边上的肇事人闷不吭声,一瞬不瞬地盯着满桌子的菜肴,冰月奇怪道:“三哥哥,你愣着做什么?菜要凉了,赶紧吃吧。”

  这头忙着劝对方动筷,那头德塞还在好奇,“额云,塞儿送的泥人儿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掉了个胳膊,后来又给粘了回去。”洛敏笑道。

  德塞闻言,一脸惋惜,不过转瞬之间又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粘回去便好。”

  洛敏瞧他笑得无邪,心里松了一口气,举起筷子给他夹菜:“来,多吃点,快快长大,将来好建功立业。”

  “嗯,额云也多吃。”

  “三哥哥,你瞧敏姐姐和德塞哥哥都吃了,你怎么还不动筷子呀?”玄烨自打坐下便一直沉默着,冰月说什么他也不听,只觉得耳边叽叽喳喳,比那树上的雀鸟还吵,心里头又好似塞了一团棉花,堵住了气门,窝着难受!

  “我吃不下!”玄烨闷哼了一声,“你们吃吧,我出去遛遛!”说着,腾地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

  “三哥哥!”冰月也跟着站了起来去追。

  “冰月,你别跟来!”玄烨低吼一声,随即大步走了出去。

  洛敏心里着急了一下,忙打发了曹寅跟上,她方才又没把泥人儿那档子事告诉德塞,那孩子又在闹什么脾气?

  玄烨出了门也没走远,就下了楼坐在空桌边上,撑着脑袋,本想出宫找个地儿说说心里话,排解郁闷,不想在那屋子待得越久,这心里就越是堵得难受!

  他那皇姐平日在宫里甚是寡言少语,又极少微笑,这会儿出了宫,遇见了亲弟弟,又说又笑,忙个不停,同样是弟弟,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

  阿玛走了,额娘又不疼他,皇玛嬷对他甚是严厉,满汉大臣又不把他这个年幼的皇帝放在眼里,就连他那皇姐,也只顾着自己的胞弟……他只觉得这人做得真没意思!

  小皇帝忧愁,德塞也觉得这饭吃不下去,便找了理由告退离去了,洛敏送德塞下楼,正好瞧见玄烨坐在堂里,待德塞走后,便慢悠悠走过去,在他边上坐了下来。

  “不是说出来消气,怎么好好的又不舒坦了?”

  “皇姐倒还记着!”玄烨别开脸,仍旧有些闷闷不乐。

  “泥人的事儿早过去了,你还放心里做什么?”

  “我不是气这个。”

  “又不是气这个,那又是气什么呢?”

  “我……我……”玄烨涨红了小脸,也不知怎么说。

  “好了,不管你气什么,这会儿先消消气,赶紧上楼,一大桌子菜点了难道打算浪费了不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洛敏顿了顿,靠近他的小耳朵,悄声道:“你是皇帝,当起模范。”

  温热的气息留在耳边,九岁的玄烨慌乱地站起身,往二层奔去,洛敏只当他心领神会大道理才急急奔走,看着他日渐成长的背影,浅浅露出一笑,随即跟了上去。

  
第20章 第二十章
  东方透出冬日的曙光,温暖照人,紫禁城在古老的帝都中渐渐苏醒。而高坐金銮宝殿的年幼皇帝一朝走出神武门口,没有五彩缤纷闪耀得令人难睁眼、绣着龙凤云霞花卉的伞、盖、扇、旗、纛,也没有宫人林立的威武仪仗。

  在他身前身后,一个是粉面桃花,一个是美眼娇俏,还有一个敦厚老实,默默跟着。玄烨下朝以后,多半会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唯有对着那三个从小在一起的玩伴,才肯露出笑容,约着出宫散心。

  坐落于紫禁城东北之遥的某间茶楼里,孩子们依旧聚在一块儿聊天、吃饭、喝茶。

  冰月向来好奇,瞧着今儿包间的氛围似有些异常,便向玄烨问来:“三哥哥,是不是小二犯糊涂了?这桌上怎多了一副碗筷?”

  不仅冰月觉得奇怪,洛敏看了也是一头雾水,难不成是有客人要来?可他们几个从小玩在一块儿,彼此认识些什么人心里头都清楚,思来想去,倒还真猜不出。

  玄烨似是蒙上了喜色,但笑不语,只留两丫头面面相觑,而后便闻轻叩门扉之音,玄烨放了话,便有人推门而入,洛敏与冰月瞧了来人,皆是面露惊色。

  “臣耿聚忠叩见皇上,见过两位公主!”

  “聚忠不必多礼。”玄烨亲自扶了耿聚忠起身,耿聚忠依旧老样子,微低着头,身板挺直,恭恭敬敬站在玄烨面前。

  “呀!小月当是什么,原来三哥哥竟是请了耿家哥哥!”冰月脸放光彩,蹦蹦跳跳走到前边,洛敏也顺势与他们靠近,“耿家少爷,许久不见。”与耿聚忠打了照面,她复又面朝玄烨,心想这三弟何时与耿聚忠惹上的关系?而瞧方才两人的行径,似乎已交好数时。

  洛敏记得,与耿聚忠初次见面还是三年前沙河巡狩那会儿,当时与他搭话不超过十句,莫非玄烨是那时候与他建立的友谊?

  “聚忠,来,坐下说话。”玄烨对待耿聚忠甚是客气,又是请他入座,又是给他看茶,而耿聚忠只是笑着一一顺从,举止间隐藏着一份旁人瞧不大出谨小慎微。

  都说耿聚忠是靖南王几个儿子当中模样最俊、文才最高、脾性最温良的一个,洛敏怀着一份好奇看待。

  三年过去,他们的个头哪有不长高的道理,耿聚忠更显精壮,眉骨挺立,挂着两条又粗又黑的俊眉,双眸明亮而深邃,冰月热情高涨与他搭话,他也只是腼腆着、微笑着,不敢与公主挨得太近。

  “三弟,你今儿约耿家少爷来这儿,不是单单想斟茶吃饭吧?”

  玄烨放下筷子,敛去笑意,略带深沉地缓缓启音:“皇姐说得没错,今儿把聚忠请来,是有事儿要一块儿商量。”

  “皇上有何吩咐,臣定当尽心竭力!”

  “聚忠,现下在宫外,往后咱私底下碰面你也甭说‘臣不臣’的!”

  “是,臣……聚忠遵旨!”

  “聚忠,你是汉人,关于《明史》一案,你是如何看待的?”玄烨见他不似前头拘束,便说出此行目的,今日之所以把他叫来,一是因三年前沙河角逐马上功夫,从此秘密建立了兄弟情义,寻日叙旧;二是因耿聚忠乃为汉人,而他是满人,满汉之间存在的长久问题,他们可以试着商量,以偏窥全,回到宫里再面对那些满汉大臣,可以做出对策。

  满人入关以来,满汉之间芥蒂之深非一日能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一旦沉淀,只会后患无穷,为防微杜渐,又加之近来《明史》一案在朝堂之上使得满汉大臣唇枪舌剑,小皇帝深知其中要害,如今他根基未稳,实权又落于四辅政手中,在宫里除了太皇太后跟前,已然没了议政的份儿,故而出宫寻他人相助。

  耿聚忠是他结识的第一个朋友,想他又是汉人,遂成了小皇帝心中的不二人选。

  一双双眼睛盯着耿聚忠,尤其是洛敏,静默中又期待他能帮助玄烨,给他点启示。洛敏虽不懂朝政,可在清朝历史上,文字狱可谓轰动多时,清前期虽不及后世严峻,但也影响颇大,这无疑加剧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明史》一书始出自前明国相朱国祯之手,后由清初浙江富商庄廷鑨撰写,书成不久,庄廷鑨去世,直到近日,江南嘉兴吴之荣状告十八位江南名士私刻《明史》,挑出书中毛病,指出其中逆谋之心,牵连甚广。

  朝中满大臣素来对汉人不喜,对于先帝重用汉官也是极为不满,如今四辅政当政,吴之荣又是向鳌拜告发,鳌拜最为痛恨汉人,眼下抓到了把柄,定是紧咬不放了。

  玄烨一向以顺治帝为尊,亦愿效法先帝,重用汉官,更期望满汉成为一家。

  《明史》一案近日轰动京师,耿聚忠亦是早有耳闻,此番皇帝召见他,心中多半已经猜到,他不敢大放厥词,却愿将内心所想悉数道出,耿聚忠伸手执起茶壶,于茶盅中斟满茶水,递给玄烨,玄烨不明所以,单手接茶,由于茶水盖过茶盅,一不小心便溢了出来,冰月一紧张,叫道:“哎呀!耿家哥哥,你把茶盅倒太满啦!你瞧,三哥哥的衣裳都湿了一片!”

  玄烨却不急不躁,“冰月,你安静些,只是湿了一小片儿,过会儿便干了,聚忠,你接着说。”

  耿聚忠随后道来:“皇上单靠一手端茶,茶满容易溢出来,若是不想让茶水溢出来,那就……”

  “两手端平!”玄烨举起另一只手托住茶盅底座,接着耿聚忠的话道:“一手满臣,一手汉臣,就好比一碗水端平,缺一不可。”

  “皇上果真睿智过人,一点通透。”耿聚忠由衷一笑,“聚忠虽未在朝堂之上亲眼见识皇上同各大臣议政,可聚忠自小习文弄武,也曾见过父亲行军打仗,父亲对待手下将士亦是如此,左膀右臂,现下放在满汉大臣之间,也可同等看待。”

  玄烨凝神细听,耿聚忠顿了顿,又道:“满臣栉风沐雨打天下,汉臣韬光养晦治天下,相辅相成。而满汉之间的恩怨,若想彻底化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满人入关,圈地、占房,以高压制汉人之言行,从中汉人百姓便以为,满人并无意与汉人共治天下,而汉人又以满人入主中原必不长久,终有一日将被赶出关外为侥幸,两者相冲,想必也就是大清不定之症,而此次《明史》一案,正是满汉不融之隐患。”

  耿聚忠一言一语毫不避讳,发自肺腑,洛敏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似有一腔热血在沸腾,的确,当年清兵入关,多尔衮施行六大弊政,与汉人百姓结下了怨恨,顺治帝虽以汉治汉,却间接触动了八旗利益,引起满臣不满,水深火热,可想而知。

  洛敏又看向大清的小主人,只见他正垂眸凝思,片刻后又抬起头来,“聚忠真知灼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明白了,聚忠,往后你便以精奇尼哈番'1'的身份进宫,你我兄弟共商国事!”

  “聚忠谢皇上隆恩!”耿聚忠激动之下即刻跪地谢恩,玄烨将他扶回了桌边。

  “太好了!往后耿家哥哥可以跟着咱们一块儿玩啦!”冰月见今后宫里多个人,心里便觉得欢喜,一口一声“耿家哥哥”,瞧得耿聚忠一脸难为情。

  洛敏掩嘴偷笑,想来她对耿聚忠也不是没有好感,倘若没有记错,按照史料记载,这两人也是有一段缘分的,但愿最终能够开花结果,只是玄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