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邦大悦,赞道:说得好!
赐封薛公为千户侯。册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这两件事办完,刘邦调动军队,御驾亲征攻打英布。
这一年刘邦已经六十一岁高龄,竟然还有胆气、体力御驾亲征,不得不说老当益壮,这个皇帝不易当啊。
那边英布果然如薛公料想那样采用了造反下策。他先攻下荆国,杀了荆王刘贾,之后收编其部队,渡过淮河攻打楚国。击败楚国后,英布的军队向西挺进,在蕲县以西的会和刘邦军相遇。
由于英布军精锐,刘邦决定先避其锋芒,汉军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
英布在城外行军列阵,一如项羽旧貌。刘邦看到之后十分震怒。从这个小反应亦可看出当日西楚霸王何其厉害,死后多年余威犹在,吓得堂堂大汉天子先是震怒后是厌恶。
刘邦、英布隔着城壁遥遥对望,刘邦喊话问:何苦要造反呢?
英布也牛,现在反都造了,狂话还不敢说?他大喊说:我想当皇帝啊!
刘邦大怒,破口大骂,双方越骂越火,随即两军大战。
英布军战败逃走,渡过淮河。逃跑途中英布军又和汉军几次交战,皆不顺利,等到逃到长江南面,英布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可谓大势已去。
长江以南是长沙王吴芮的地盘,吴芮正是英布的老丈人。从英布战败哪里都不逃只往这里逃来看,就是想投靠这位老丈人。
吴芮知道女婿的意图,他也十分体贴,立刻派人联系英布表示愿意和女婿一同逃亡,英布深信不疑,随同带人来到番阳。这就是英布的生命终结站。
英布来到和吴芮约好的民宅接头,吴芮没有来,来的是一群手持凶器的当地居民。居民们群殴杀死了英布。
到死他才知道,自己是被老丈人给卖了。
可惜英布没看过《鹿鼎记》,否则应该知道“就算是亲生老爸,有了好处也会骗你”这句经典台词。
现实点来说吴芮出卖英布也是情非得已,他不死,吴芮就得死。大家不要忘记,先前几个造反的诸侯王,被诛的同时,还会被灭三族。三族分别是父族、母族、妻族。吴芮这条池鱼正是妻组成员。
长沙王吴芮最终因为卖了女婿英布,得以苟安,算是异姓王中下场较好的——寿终正寝。
余波
陈造反,好比一块石头入水,激起层层余波。此余波先波及彭越,再波及英布。这二位反也反了,平也平了,事情本该了了,可余波还不肯平息。
同年,陈降将归汉后,密报说在陈造反时,燕王卢绾曾经派人到陈那里跟他密谋。
这下矛头又指向了卢绾。
卢绾是在前燕王臧荼被诛后才继任的。继任原因:这位和刘邦的关系非常之好。
说来颇有点神奇的味道。卢绾的父亲和刘太公是至交好友,卢绾和刘邦又是同一天生,两个好朋友同一天生儿子,这在当地被引为佳话,乡亲们专门送酒上门以示庆贺。
之后刘邦长大了,卢绾也长大了,这两个同日出生的孩子竟然也如他们父亲那样非常要好。相邻们再次轰动了,更引为佳话,二次送酒上门以示庆贺。
之后刘邦起兵造反,卢绾一直跟随在侧,但由于能力问题,这位一直都没立什么大功。到刘邦登基后,也不好封赏。一直到,剿灭燕王臧荼战斗中,卢绾终于立下军功。这时候刘邦终于逮到机会封赏他的好友。
卢绾摇身一变成了燕王。
二人就是这样好的关系,有人一说卢绾造反,刘邦立刻派辟阳侯郦食其召卢绾进京。卢绾害怕,不得不怕啊,异姓王就剩他一个了,就推说有病不来。
郦食其回来后,详细报告说,卢绾谋反。
二月,高祖派樊哙、周勃带兵讨伐燕王卢绾。
赦免了燕地参与造反的官吏与百姓。立皇子刘建为燕王。
自此,刘邦终于消除心头隐患,完成了汉帝国初建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异姓王隐患。
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就是刘邦拥立同姓王的过程,已经做到这样刘邦还不放心。
为了警示后世子孙,巩固中央政权,刘邦和群臣刑白马之盟下,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自此国之天下终成刘氏天下。
刘邦耗费十年时间心力铲除异姓王,自己也在平叛英布的战役中身中流矢,最终送命,可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这么下血本,以为给后世子孙扫清障碍,刘家江山得以永固。
可万万想不到,再精密的构想也只能是构想。
正是因为刘邦分封刘姓子孙,这些皇族贵胄有了“非刘氏不王”的金牌护身,汉惠帝死后其势力就开始积聚膨胀,他们占据大片封地,掌有封地军政、财政大权,到了文帝时期,已成国家之患,最终在景帝时,爆发了差点颠覆汉王朝的“七国之乱”。
这既是刘邦老人家好心办错事,又是历史车轮绝不会因个人之力而停滞转向的力证。
第二十一章 汉初建制发展
汉初百废待举,秦末的诸侯混战使得民生凋敝,摆在刘邦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恢复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巩固政权。
人民吃饱饭了自然不会造反,国家富强别人自然不敢欺负。
面对这一迫切要求,刘邦采用“无为而治”作为汉初治国方略。
“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务在宽厚、约法省刑”这四个词可以用来概括无为而治的精义。
无为而治出自老子道德经。
老子说:遵循道的法则来治国的人,不明确告诉老百姓应该怎么做,不故意表彰那些所谓的“善”事,而是(自己)要以愚民之心对待之,老百姓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和君主一样有智慧,所以以自己一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随意妄为)是国家的不幸,而不以自己的智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
老子的这番话说的就是无为而治。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才是无为而治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多半文字都是以无为而治为中心的,“无为”即不去改变道的法则,而道是无形的,人们怎么才能遵循它的法则而不出错呢,那就是法律。
再结合老子提倡统治者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人民换位思考。
我们可以直白地解释成:汉初的无为而治,就是制定出人性化律法,用这种律法营造出治安良好的安定环境,这样发挥空间有了,再将人民放进这个发挥空间,就甭管了。
人民向来很聪明很勤劳,只要你给他安定的条件,给他块地,他就会好好干活积极向上。
这就是汉初的治国方略“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务在宽厚、约法省刑。
无为而治所需的这套人性化法律由萧何编撰。
萧何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简明。
无为而治、萧规曹随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萧何继任丞相。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
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
接着惠帝又问:曹参如何?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惠帝亲自来问萧何老丞相,其实是知道萧何和曹参向来有宿怨,这两个人不对盘。惠帝敬重老丞相,这才亲自来问。当他得到萧何竟然举荐曹参后真是感动非常。
举贤不避仇,说的就是这个吧。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一切公务都按萧何在世时制定的模式处理,国家被治理的很好。
曹丞相每天喝酒作乐日子十分的悠闲,时间一长,丞相过于懒散悠闲就引起了大臣们的非议。
渐渐地开始有人给皇帝打小报告了,惠帝开始听了一笑置之,可天天听天天听,他也有点受不了,有一天就跑去曹参家实地考察。进入一看,曹参果然正在榻上喝酒,这下惠帝有点不高兴了,就问他:丞相为什么每天不办公,反而日日这么懒散?
曹参这才放下杯盏,他笑着反问惠帝:请问陛下,您自己觉得和高祖比,谁贤明?
惠帝被问得涨红了脸,说:我年纪轻,阅历浅,比不上高祖。
曹参又问:那陛下看,臣的能力比得上萧丞相吗?
惠帝安慰:似乎也比不上。
这时候曹参才语重心长地劝慰道:
陛下说的正是!既然你我为君为臣,才能都比不上前人,而国家因为高祖和萧丞相的治理已经百业复苏,国力正在增强。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能继旧业,就非常好了。
如果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到时候再要求现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就难了啊。
到此惠帝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就这样,曹参位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最终才有日后的文景之治,大汉国力强极一时。
叔孙通
叔孙通,薛县人。秦朝时因文笔好会写文章,被征召入宫。
此人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陈胜、吴广刚造反那会儿。
那时候谒者向胡亥报告说山东有人造反。
胡亥闻讯就找博士们来商量:楚人占领陈县,对这件事各位是怎么个看法?
众博士、儒生共三十多人异口同声建议:他们是在造反,请陛下赶快发兵攻打他们。
胡亥听到当即发火,脸色立刻就变了。
这时候叔孙通走上前对胡亥说道:各位儒生的话都不对。他们不是造反,只不过是群小毛贼,占山为寇,陛下只要派当地治安部门进行管理就行了。
这话真是动听啊,甚合上意。
胡亥现在只想听这个。他称赞了叔孙通,又挨个询问众儒生博士。这下有人聪明了,说是强盗不是造反,有人还转不过弯来依旧说是造反。
胡亥没有再和他们争辩到底是强盗还是造反,他直接让官员记录下每个人的答案。凡是说造反的全部治罪,凡是说盗贼的全部免职。
唯独赏赐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新服装,并授给他博士职位。
谢恩叩赏后,叔孙通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收拾包袱闪人。
之后此人先投项梁,再跟项羽,最终到了刘邦旗下。
前面说刘敬。提到刘敬初见刘邦,穿了套又破又脏的羊皮袄,却坚决不肯更换。这里叔孙通也有件关于衣服的小事。这位总是穿一身儒服,而刘邦最讨厌的就是酸儒。
叔孙通见刘邦每次见他都露出厌恶之色就去打听,打听的结果原来是汉王(当时还是)最厌儒生,于是这位立刻脱下儒服,穿上短袄。该短袄还是按刘邦的家乡款式定制的。
这下刘邦终于高兴了,叔孙通也放心了。
两件小事就将叔孙先生的秉性暴露无余,这是个阿谀的人,惯常见风使舵。然而事实证明,越是这样的人越吃得开,没办法。如果此人仅仅是个卑鄙小人,那么我们到此可以鄙视他了,无奈此人虽然人格问题,却有真本事。
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命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
当时的情况,刘邦将秦朝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自己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来替代。
这就体现了文化素质的差异,刘邦制定的代用规矩实在是太简陋了,很多地方疏漏、很多地方不清楚。当时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喝高了之后,有的狂呼乱叫,有的拔出剑来到处乱砍,刘邦这才恨当初怎么不好好读书,为此事大感头疼。
这时候,叔孙通体贴地向皇帝进言,他向刘邦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
他告诉刘邦,开国靠武将,守成必须靠儒生。
并请求征召鲁地一些儒生,以及自己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仪。
这个建议刘邦基本上表示同意,但出于闲散的本性,又怕制定出繁烦琐难奈的礼仪法度。
这时候,叔孙通强调道,礼仪是国家立威的根本,一定要详细制定。
只不过,礼法这种东西,必须遵从旧历,但又不用完全遵从旧历,他表示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
叔孙通的话最终打动了刘邦,刘邦表示可以试着去办,但有个前提。
前提就是,所制定的新法必须通俗易懂,必须他能接受做到。
这话一出刘邦的秉性再次暴露,这实在是个社会底层的人。
叔孙通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郊外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进行演练。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汇报,请刘邦来审阅。
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最终同意了新法。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这时正巧是十月,能进行岁首朝会的实际排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