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究竟多彪悍-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位让给了弟弟秦襄公。
  秦庄公在位44年后去世,秦襄公即位。这位襄公,是一位超级聪明的战略家。他一上台,就采取了两项措施,专门对付西戎。一是,把自己的妹妹谬嬴嫁给了西戎的一个支族丰王为妻,分化了西戎的力量;二是,把都邑向东迁移,搬到了汧邑(今陕西陇县南),使自己更接近周朝的都城镐京,背靠大树好乘凉。
  秦襄公即位第二年,西戎又发兵围攻犬丘之地。世父当仁不让,让弟弟安心执政,自己率兵反击,结果战败,被西戎俘获。好在被囚禁了一年多,西戎还是把他给放了回来。
  襄公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顶不住西戎的虎狼之师,就先韬晦着,慢慢寻找机会,争取利用边境危机,先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再说。
  周朝天下,现在已经是纷乱如麻了,几百个诸侯国都各自为政,对周天子只是虚尊。而勇冠西陲的秦人,却连个最小的诸侯都不是,这才是秦人之耻。
  “怎么才能升上去一级?”
  秦襄公整天思谋的就是这个。
  这是绝大多数玩政治的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想的一个问题,可谓政治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古来多少帝王将相,功成身退、主动弃位的,一百个里头大概只有一两个,可见这问题是个终极问题。
  烽火戏诸侯是秦国诞生的契机5烽火戏诸侯是秦国诞生的契机秦襄公以退为进、深自韬晦,上天就喜欢这样沉稳的政治家,在他即位七年后,就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崛起机会。
  话要从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说起。
  关于周幽王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可谓妇孺皆知,那就是“烽火戏诸侯”。故事的主角,一个是好色之徒周幽王,一个就是绝色美人褒姒。
  关于褒姒的身世,古代传说中的情节太过离奇,我们现代人无法相信,因此我这里不予采信,只从比较可信的一段说起。
  
  第二章诸侯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能(2)
  
  话说周王朝到了周宣王时代,国势已经衰微。国中甚至有童谣流传:“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如果有卖山桑弓和箕木袋的,那就是灭亡周朝的祸害。
  这还了得!
  周宣王听到后,下令禁止老百姓贩卖这两样东西。正当此时,乡下有一对夫妻因为消息闭塞,不知道国家有这个禁令,照旧在贩卖这两样东西。周宣王闻报,立即派人前去捉拿。
  夫妇二人听说后,魂飞魄散,立马抛弃了家产逃命。在逃亡路上,忽然听到一个遗婴在路边的河岸上啼哭,哀哀可怜。夫妇二人动了恻隐之心,便收养了这个女婴。后来他们逃到了褒国,安下家来。褒国历来尊崇妇女,习惯上以国名作为女子的姓,所以,夫妇俩就给这个女孩取名叫褒姒。
  当时,褒国迟迟不给周王室进贡,得罪了周王室,上下级关系一直很紧张。等到周幽王执政后,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周幽王是性情中人,也是亡国之君。他上台之后重用奸臣,沉迷女色,至于国政和民生,都随他娘去,一概不理,但是对诸侯国进贡的问题,却看得比较重。他见褒国国君褒珦屡次不进贡,就派大军前去征伐褒国。
  褒君是个能请神不能送神的主,事到临头没了主意,为了自保,便在民间广征美女献给周幽王,以解褒国之围。长大成人的褒姒,此时已出落得如花似玉,自然被选中,作为谢罪的贡品,被送进了周幽王的宫中。
  周幽王一见褒姒,当即被迷住,下令撤了褒国的围。在宫中,周幽王对褒姒宠爱无比,立为妃,从此只顾与美人逍遥,终日不理朝政。
  第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就更加宠爱,起意要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这是典型的“二奶夺嫡”传统大戏,从周代一直演到今天的民间,没有个完。当时,周王室的史官伯阳就曾叹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不可免了。”
  王后申后容不得这个,妒火上升,千方百计要陷害褒姒。一计不成,便生二计,派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宜臼,到乡下去杀了褒姒的养父母。
  然而这种拙劣的对策,哪能挡得住新进二奶的上升趋势?
  过了不久,周幽王果然就废了申后,立褒姒为后。但褒姒自从得知养父母被害后,心有所哀,终日郁郁寡欢。
  美人成了个冷脸美人。
  美人不笑,周幽王觉得即使贵为天子,生活也缺少幸福度。于是他每天召集乐工,击鼓鸣钟,品竹弹丝,又在褒姒面前摆出彩绢、珠宝无数,但一切手段,都无法令美人开颜一笑。
  事情发展到极其严重的地步——褒姒入宫10年,竟无人见到过她一次笑容。周幽王计无所出,只好传令天下,若有人能使褒姒一笑,即赏赐黄金千两。
  这就是成语“千金买笑”的来历,估计后来为秦国立了大功的改革家商鞅“百金买诚信”,就是受了这个典故的启发。
  1000金,这在当时堪称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奖,朝中臣僚无不踊跃。可是,尽管他们巧计迭出,却仍不能赢得美人一笑。
  就在周幽王十分郁闷之时,权臣虢虎献上了“烽火戏诸侯”的秘计,建议在并无边境警报的情况下,点燃骊山的烽火台,擂起战鼓。按照周王室与诸侯的事先约定,诸侯必以为有西戎兵来犯,会在第一时间赶来相救。
  设想一下,当诸侯点起兵将,慌慌忙忙赶来后,却又不见半个戎人,那场景,定能博得王后一笑!
  周幽王全不察这其中的利害,把国家存亡的大事当儿戏,欣然采纳了这个馊主意,次日就急不可耐地带着褒姒登上镐京城头,命士兵点燃城外骊山上的烽火,同时擂起战鼓。
  四方诸侯遥望狼烟升腾,耳闻金鼓震天,以为京城遭遇西戎来袭,连忙调兵遣将,汗流浃背地赶到镐京城下,却不见一个敌兵影子。
  褒姒在城上凭栏远眺,见城下一队队战车,似走马灯一样来往穿梭——好玩!太好玩了!太平盛世,连个小毛贼都没有,这些大兵,干吗这样煞有介事?她忍不住开怀大笑。
  周幽王见之,喜出望外,当即赏给了虢虎1000金。
  为了能经常看到美人难得的一笑,周幽王又重复搞了几次“戏诸侯”的大演习,如此几次下来,便完全失信于诸侯了。
  周幽王废后废太子,专宠褒姒,有违周王室的常制。这种解构主义的玩法,遭到了王室和大臣的一直反对,尤其忍不下这口气的,是被废王后的父亲申侯。
  申侯与戎狄素来交好,他的家族也极有势力。他便以前国丈的身份,向周幽王力谏,想迫使周幽王回心转意。
  
  第二章诸侯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能(3)
  
  周幽王不吃那一套,在盛怒之下,削去了申侯的爵位,还拟提兵去讨伐申国。
  申侯岂肯坐以待毙,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略,联络西戎中最强大的一支——犬戎,组成联军,发兵进攻镐京(今陕西长安区西北),意在吓唬吓唬周幽王。
  这回真是狼来了!
  那犬戎部落,之所以叫“犬戎”,估计就是狼图腾的帮伙,凶猛无比。他们的军队势如破竹,眼瞧着就逼到了镐京城下。
  周幽王吓得魂飞魄散,忙命人点燃骊山烽火。可是,那些诸侯被戏弄了多次,谁还肯上当,见了烽火,怕只是笑笑说:“娘娘又闷得慌了吧?”
  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里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说的就是这个事,估计也不会是没谱的野史。
  诸侯不至,狼图腾的部落却攻得愈加猛烈,连申侯也制约不住了,西戎不久就攻破了京城,并大肆抢掠。周幽王仓皇逃至骊山下,被犬戎乱兵追上,一刀给宰了。
  申侯暗暗叫苦,只能秘密给各路诸侯发信,叫他们速速发兵前来勤王。
  诸侯得到密信,不敢迟疑,都连夜点兵启程。在最先赶来的三支队伍中,就有秦襄公率领的一支。
  襄公的身份,只是个附庸,起初在诸侯联军中,没人把他们瞧得起。但是,老秦人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很快就令诸侯刮目相看。
  黑穗旗飘扬,那是有备而来的!
  诸侯联军来到镐京城外,把城围住,但不敢大意,坐下来讨论驱逐这帮野蛮人的办法。那时秦襄公的座次,大概得排到最末位,但他跟犬戎打交道久了,熟知敌人脾性,说出来一番话,让大伙不得不服。
  他说:“犬戎之心,全在于金帛女子,乌合之众而已。他们以为我军初至,必不防备,不如我们今夜就去劫营,分三面攻打镐京,留下西门一路放他逃去。半路再预伏人马一支,伺机出来掩杀,何愁不胜!”
  众诸侯点头,没有不叫好的,于是依计而行。果然,半夜里一发动,杀得犬戎措手不及,逃之夭夭去了。
  这个事了结了,可周王室的麻烦还多着呢!国不可一日无君,王室与朝中重臣经过商议,把躲避在申国的太子宜臼请回,扶上了王位,是为周平王。
  这次镐京陷落,给周人的刺激太深,与犬戎这样的强敌为邻,怕是不会有一日安宁。于是王室决定,将国都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以避其锋。
  经此变故,数百年一统天下的西周,便不复存在。此后的周朝,因首都在老周朝的东边,故后人称为东周。
  周还是那个周,王统也继续了下去,可是周王室这一回,颜面与权威都已扫地,更被诸侯看不起了。周平王之后的周天子,就只有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虚名,手下一批尾大不掉的诸侯,再无一个肯听其招呼。东周成了中国古代的“联合国”。
  迁都之日,恓恓惶惶。王室与百官队伍浩浩荡荡出城,回望百年旧都,都不胜哀伤。不过,就在周王室成了褪了毛的凤凰时,却有一支强悍的队伍,紧跟在王室队伍之后,忠心耿耿地担任护卫。
  由历代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有140余个,封他们的原意是为了让他们拱卫中央。如今天子落难,却没有一个肯来护驾,唯有秦襄公亲率大队,寸步不离。这一路,究竟护送到了哪里,史无所载。总之,一个“附庸”的头儿,能在疾风板荡之时,如此不势利眼,周平王肯定是心存感激的。
  投桃报李,历来是政治场中的第一基本定律。周平王在洛邑安顿下来后,就给秦襄公开出了两张大额支票,以作酬劳。一是封秦襄公为诸侯,将其晋升为国家的上层精英;二是把周族的老家——丰、岐一带的土地,赐给秦人。
  这两张支票看上去很美,但细考究起来,却都是空头的。那丰岐一带,也就是今陕西长安区丰河以西、岐山东北地方,当时早就被戎、狄占领了大部分,只有零星地块为秦人所据。秦人要想名副其实地占有这一大片土地,那就得看自己本事如何了。
  史书上记载的是,周平王与秦襄公盟誓,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其实那片土地,若以周王室之力,怕是八辈子也拿不回来了,所以,给了秦,只是送了个空头人情。
  周朝的所谓诸侯,其实质就是土地,包括土地上的人民与税收。一片只在地图上标明的地,等于没有任何实惠,因此赏给秦襄公的这顶诸侯帽子,其实也是空的。
  但是,秦襄公不这么看。他意识到,天赐良机到了!
  
  第三章建国大业就来自两张空头支票(1)
  
  周平王的封赏虽然是空的,但对蜗居边陲的老秦人来说,史无前例的翻身日子到了!
  有了周平王的封赏,秦人才获得了立国的机会。史载“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这就是说,秦从此得到了与齐、晋、郑等各诸侯国一样的政治地位。这个意义,非同一般——不爬上这个平台,怎么可能有更大的作为?
  况且,为这顶诸侯帽子所付出的努力,不过是担任了一回仪仗队,这也太便宜了!想想看,平王东迁,能有什么危险?要个护卫队,面子上的意义,远大于安保的意义。
  秦襄公,明白人也。
  仅仅武装游行一回,就完成了275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建国大业,堪称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一次投资。
  这次得到的封地,虽然只是地图上的作业,但从此以后,秦人——秦国,就有了周天子的尚方宝剑,可以名正言顺地从西戎那里拿地。人家当然不会乖乖地给,可有了周天子的名义,抢就不叫抢了,叫合法收回。至于抢到了丰岐以外的地,那也是合法的了。开疆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