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究竟多彪悍-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有句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说的就是下面将要出现的情况。其实中国的真道理,都在这样的民间俗语中。
楚将项燕,早看出了李信孤军深入的破绽。老将军不打阵地战,专打运动战,率领楚军紧随李信军之后,三天三夜,马不停蹄,夜不宿营,瞅准了机会发起攻击,连破两座营垒,杀死七名都尉,大破李信军。
第二十六章王氏父子横扫天下(2)
李信军支撑不住,狂奔而归,全数退出了楚境。
而另一路蒙恬的军队,也遭遇失利,不得已退入赵国旧地。
灭楚的第一阶段战役,秦军竟然输得这么惨,秦国从上到下,全都惊呆了!
这个结果,使得秦王嬴政勃然大怒,也使他头脑冷静下来,明白了少年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胜过老年。于是他放下身段,跑到王翦的老家频阳(今陕西富平北),向老将军登门谢罪,请王翦出山来掌军。
嬴政说:“寡人不用将军计谋,李信果然使秦军受辱,现在楚军逐日向西进兵,将军虽有病,但忍心就这么弃寡人于不顾吗?”
王翦当然要推辞,秦王就一再坚持。
最终王翦只好同意出山,但提出:“既然出兵,就要60万,前议不能变。”秦王也痛快:“悉听尊便!”
把条件一谈好,秦王就请老将军登上自己的车,回到咸阳,挂上帅印,又集结起60万大军。出发那天,秦王亲自把王翦送到郊外的霸上。
这是什么阵势?秦国全国的精壮,都在此集结了,秦王孤注一掷!
在饯行的宴席上,王翦忽然从袖子中抽出一只竹简,上面列有良田、宅院、园林、池塘数处,说:“臣老矣,请把这些赐给臣。”
秦王很纳闷儿:“将军走就走吧,何患贫穷?”
王翦说:“臣为大王的将军,按秦制,有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着大王还信得着我,特作此请,不过是为子女留点基业罢了。”
秦王大笑:这老家伙,心眼还蛮多。
秦军即将出函谷关时,王翦又派使者回朝,要求再增加几处良田与豪宅。就为这点事,一共派了五次使者。有人看不过去了,对王翦说:“将军您请赏,可以理解,但这也太过了吧?”
王翦答道:“否!秦王暴躁而不信人,现在把秦国所有的甲士都交给了我,我不这样多请求些良田豪宅,捞点既得利益,秦王不就要怀疑我有异心了吗?”
重权在握的人,有这样清醒的自保意识,实属不易。
王翦看看没啥问题了,就带领浩荡大军,直入楚境,选择了汝阳(今属河南)附近的天中山,屯兵练武——他李信冒进,那我就不进,先看你楚军怎么玩?
这时,楚军方面仍以项燕为帅,搜罗了全国的丁壮,差不多也有60万,铺天盖地前来迎敌。但他们看到的是,秦军连营十数里,壁垒森严,外面一个兵都没有。
楚军几次前去挑战,王翦就是一个不理。那么,几十万秦军,窝在营垒里干什么呢?
秦军在养精蓄锐。
秦兵多为北人,初到南方多有不惯,王翦就让他们天天洗浴、休息,以适应环境。他还为士兵改善了伙食,与士兵同在一个锅里吃饭。
这样一拖就是几个月,王翦忽然派人打听,军中可有人在玩游戏?手下报告说,士兵们都在做“投石超距”的游戏呢!王翦大喜,断定士气已经养足了,于是决定开战。
那边厢,楚军巴巴地等了几个月,也没捞到仗打,爱国热情早就消耗完了。在这个战场,楚国全国的兵员都在这儿了,食量惊人,粮草也渐渐地有些不济。项燕派探子去秦军营中察看,发现王翦每天除了喝酒就是按摩,按摩完了就打盹儿。项燕心里有数了:这家伙心态比我老多了,生怕一战不利而葬送英名,这么窝着不动完全是为了自保。于是,项燕就下令楚军拔营,撤军东归。
楚军一动,几十万人归心似箭,不可能那么有秩序。王翦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一声号令,洗了好几个月澡的秦军蹦出来了,势如猛虎出槛。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制是以军功封赏,多杀敌就能封爵。战阵之上,大秦的黑衣武士一手提刀、一手提首级,呼号震天,浴血前行,简直视阵中如无人一般!楚军主力哪里挡得住,瞬间溃败,一路狂奔。
王翦率军急追,在永安(今属湖北黄州)追上了楚军,两下里再战,楚军再败,完全溃散了。王翦随后与蒙武分兵,自己率大军直插淮南,让蒙武屯兵鄂渚(今湖北武昌一带),作为呼应。
王翦军摧枯拉朽,直捣楚国的新首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将楚王负刍稳稳擒住。然后,老将军与蒙武合兵一处,狂扫楚境。
捷报传回咸阳,一直在闷头等消息的嬴政,终于沉不住气,高高兴兴地跑到楚国旧都郢,举行受降仪式。他斥责楚王负刍犯了弑君篡位之罪,将其贬为庶人,楚国到此也倒掉了。
楚国毕竟是大国,死而不僵,还有项燕那一拨残部在活动。项燕狼狈逃至淮上,在当地召集青壮,伺机再战。募集了数万人马之后,仓皇间竟不知楚王下落。这时候,恰好遇到了一位楚公子,就是昌平君。
第二十六章王氏父子横扫天下(3)
这昌平君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就是协助嬴政歼灭嫪毐集团的那位客卿,后来不知为何有叛秦行为,得罪了嬴政,被迁徙到秦国占领下的郢。后来,他可能是擅离流放地,进入了楚境。顺便提一句,秦国对楚国发动的这场决战,名义上就是要捉拿昌平君。
项燕就拥立昌平君为新的楚王,率众渡江,到了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暂作喘息。
第二年,秦军浩荡东进,造大船数十艘顺流东下,直逼兰陵。项燕没办法,只能闭门守城。秦军士气旺盛,日夜攻城不止。
不久城破,昌平君中流矢身亡。项燕抚尸痛哭,而后仰天长叹,自刎而死。
秦发动的灭楚战争,在灭六国战争中殊为不易,差一点就半途夭折。项燕老将军的壮烈殉国,使楚人耿耿于怀。数年后,一位叫楚南公的老者,说了一句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就是谶语,后来验证,果然被说中。当嬴政死后,大名鼎鼎的反秦义军领袖项羽,就是项燕的侄孙。
历史就是这样冤冤相报的,有些事,不可能做了就做了。
在秦灭掉了五国后,天下的局势是:一支秦军由少年王贲领着,在北方;一支秦军由王贲的父亲王翦领着,在江南。
这真是,嬴家天下王家军,无怪王翦在伐楚之前要那么战战兢兢,生怕秦王起疑。
这父子俩在分别灭燕和灭楚后,还做了一些扫尾工作,王贲顺手牵羊,灭了燕国的附庸代国,生俘代王嘉。王翦南征百越,降服了越君,置会稽郡。这样,北至辽东,南至江南,就都收入了大秦版图。
后世华夏大一统的雏形,已隐然可见!
这就是我们族群今日的根基。
所有的征战杀伐,都不是没有来由的。
秦王大喜,下令天下大宴三日。宴毕,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摆到了桌面上:六国中的最后一国,什么时候倒掉?
秦王嬴政把这任务交给了王贲。他给王贲下谕令说:灭代,是顺手牵羊的事,就不必专门兴兵了。而代与齐,道路相同,不过是归途中的一碟菜,小将军您也顺手把它给端了吧!
齐是超级大国,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三晋与燕,历来与秦抗衡,以前秦的几次东进失利,与齐的幕后遏制都有关系。
秦发起统一战争后,在消灭赵、楚这两大强国时,都遭遇过重大挫折,为何这一次嬴政却看得如此轻松?
原来,今日之齐国,已全无大国的脊梁骨了。
现在的齐国国君是齐王建。齐王建上台的时候年龄太小,由他妈妈君王后掌权。这位君王后,是一位难得的贤明女主,她的外交方针是:对秦国恭谨有礼,对其他诸侯讲信用,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致使齐王建上台后40多年里齐国未受兵灾。
她的韬晦战略颇受世人的赞扬,但也埋下了危险的伏笔,在列强兼并中独善其身,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战略,“远”只是放在最后去解决。齐国本应该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变革自强,利用这段缓冲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令秦国莫可奈何的堡垒。
但是,齐国保守的国策,决定了它在秦国的威胁面前无所作为,但求苟安。
君王后去世之后,齐王建毫无主见。秦国则派了大批卧底进入齐国,用重金收买了几乎全部的齐国大臣,使齐国的朝廷变成了秦国的一个“支部”。齐国的丞相后胜,则是卧底集团的总头儿。
被卧底操纵的结果就是:齐国不修战备,不助五国。当五国纷纷翻船的时候,齐王建不考虑自己的船是否也会翻——这种冷酷的现实问题,一想就头疼,不想,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吧?
于是,他治下的齐国,就成了腐败的安乐窝。
随着五国的崩溃,各国的贵族纷纷东逃,来到齐国躲避,这就更增加了齐国上下醉生梦死的气氛。
当时的齐国首都临淄,最繁华的地方是游乐场,大家斗鸡、赛狗、赌博、踢球……玩得不亦乐乎。当时最吃香的行当是“三陪”,最受人崇敬的是“蜘蛛侠”式的高级窃贼。
这样的腐败之邦,不是一踹就倒吗?难怪嬴政把它视为顺手牵羊的事。
当王贲率大军南下之后,原先灭魏国的一支秦军也进驻历下(今山东济南)。秦军的战车就要铺天盖地而来了,齐国朝中竟然掀起了一场大辩论:究竟应该“抗秦”还是“朝秦”?
由于卧底集团的撺掇,齐王建决定,还是去朝见秦王。服一下软,也许能换来苟安。
这一去,难道还能够回来?君王糊涂,却有小官不糊涂,当齐王车驾通过临淄的雍门时,一个掌管城门治安的小官拦住了车子,问齐王:“立您为君王,是为社稷呢,还是为您自己?”
第二十六章王氏父子横扫天下(4)
齐王建说:“当然是为社稷。”
雍门司马又问:“既然是为社稷立王,那么您为何离弃社稷而入秦?”
这问题既简单又深刻,齐王建品出了其中的道理,恍然大悟,便下令车队返回,不去秦国了。
下一步怎么办呢?齐王建与丞相后胜商量了半天,拿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发兵守西部边境,断绝与秦国的外交关系。
这还能有什么用?一个国家,无论经济怎么繁荣,如果不居安思危,不用心经营周边的战略缓冲带,那么大敌当前时,除了投降还能怎样?
这时仍有即墨大夫不甘心,向齐王建提出建议说:“我们齐国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不能就这么完了。现在三晋的大夫、楚国的大夫不愿意降秦,都跑到我们这儿来了。给他们百万之师,则三晋故地可以收归齐国,楚国故地也可以收归,那齐国不就很威风了,秦国的灭亡指日可待。大王您不南面而称帝,反而西面去事秦,这是啥意思?”
这位即墨大夫,显然是苏秦、张仪的学徒,把个抗秦的事说得太轻松。不过也不是全无道理,利用列国贵族的复仇情绪做文章,是抗秦的一个好主意。只是当时齐国的体制,已完全丧失了这种动员能力,它只能继续腐败下去。
当南下的秦军与驻历下的秦军会合后,就直扑齐国首都临淄(今属山东淄博)。由于齐国朝中卧底集团多年的影响,临淄城根本就没设防。秦军兵不血刃,“猝入临淄”,和平接管了这个东方第一城。
不过此时齐国还不算亡。临淄虽陷落,但齐国的广大领土尚未全部丧失,齐王建出奔在外,如果抵抗,秦军还是要费一番力气的。秦国摸透了齐国的国情,派出使者,以500里封邑诱降齐王建。
不死,不囚,还有封邑——这诱惑对齐王建相当有效,于是他选择了投降。可是,齐国一灭,这场交易的仲裁者又在哪儿呢?秦国抓住齐王建后,立马赖账,把他迁徙至共地(今河南辉县),囚禁在一片松柏林中,活活把他给饿毙了。
灭齐灭得如此之轻松,在六国中绝无仅有,可见“银弹政策”之威力,不下于金戈铁马。
六国既亡,春秋战国这场大戏也就宣告落幕。后世对这一段历史总是无法释怀,关于秦国为何完胜、六国为何灭亡的探讨,不绝于史,对于其具体的、技术性的原因见仁见智。当然,近世也有总括性的阐释,说这是秦国以“恶”为历史开道。
秦在统一战争中,确有太多的杀伐、太多的机诈,但仅用一句“人性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来概括,恐怕还不足以说透。
秦之胜利,是秦穆公以来4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