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璋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他部下的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
安丰侯丁奉(?-271),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侵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加封为大将军
八虎将
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将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分别是:有天人之称的曹仁、‘精’忠救主的曹洪、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抗蜀名将曹真、千里驹曹休、入为腹心出当爪牙的夏侯尚。这八位将领或是在曹‘操’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在曹丕时期镇守一方,各凭智勇,独当一面,为后人所崇敬。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后据张飞等于下辩,破斩任夔,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曹洪逝世,追谥曰诡。
曹纯(?-210)字子和,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武将,曹仁之弟。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者之一,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死后谥曰威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又称盲夏侯,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惇从弟,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大将黄忠所破,战死,谥曰愍侯。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魏文帝时期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231年病逝,谥曰元侯。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武将,曹‘操’族子。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曹‘操’称赞其为“千里驹”,如同亲子般看待,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公元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夏侯渊之侄,与曹丕亲近友好,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魏文帝继位后,夏侯尚升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击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又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夏侯尚宠爱一个爱妾超过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一年后病逝。
曹魏五谋臣
曹魏五谋臣,指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及:“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
荀彧(163-212年),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攸(157-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荀攸一生画奇策十二,惟钟繇知道,但是钟繇在后来未整理完就去世了,所以后世才不知道。正始年间追谥为敬侯。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他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曾大哭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足见郭嘉在其谋士中的地位。
曹魏四友
曹魏四友为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协助曹丕登上魏国太子之位,乃至最终为帝。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汉族,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
陈群字长文,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陈寔为太丘长。父亲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为司空掾,早卒。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别驾,后举茂(秀)才,除柘(今河南柘城县)令。陈群不受,随父避难徐州。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入主徐州。
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任萧(今安徽萧县)、赞(今河南永城)、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令。因父丧辞归。后又授以司徒掾、治书‘侍’御史,又转参丞相军事。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后又任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并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次年,曹丕崩,陈群受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公元236年病逝,谥靖侯。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朝,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吴质(177—230)字季重,定陶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
193年,曹‘操’为发展力量,在鄄城招贤纳士,吴质应召而至。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曹植的文友。公元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吴质出任朝歌(今河南淇县)长,又迁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令。曹丕为巩固太子地位,常于吴质商量对策。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出口成章,盛赞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则相形见绌,怅然若失。吴质对曹丕耳语说:“与魏王辞别时,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动。于是都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加上曹丕平时善于掩饰自己,言行检点,而曹植则恃才傲物,恃宠娇纵,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最终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
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马上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