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怎么说,江口埠码头热闹了不少,坐船的人多,班次却有限、座位也很少,好不容易上去了,还得像沙丁鱼似的挤一路。所以两个大队的社员都在抱怨,干啥不搞个代销点,每次缺点啥都得跑县城买,花钱不说,别提多麻烦了。

    “听说啊,今年咱们两个大队确定能设代销点了。”

    排队的人群里,有消息灵通的大妈掩着嘴角神秘兮兮地播报不知打哪儿听来的小道新闻。

第87章 咱们() 
“真的?别又是烟幕弹吧。四五年前就说要开了,说到这会儿还不是空屁一个。”也有人不相信,撇着嘴发牢骚,“年初盼到年尾,年尾又盼到年初,年年盼,年年开不起来。”

    “这回是肯定要开了。”大妈言之凿凿,“不信去县委办公室那边问!人家说了,全国各地这么多公社,没设代销点的那是相当落后的,咱们两个大队又不差,凭啥不给设啊,设了多方便啊,不用动不动往县城跑,来回一天没了,有这工夫给社员休息,干活也有劲啊。”

    “这么说来真的要开代销点了?”竖着耳朵听的人,面色动容。

    不说别个县城发展势头如何如何好,单说他们这县城吧,江那边的公社都有代销点,倒反江这边、出行不方便的还没开起来。

    “开了代销点,是不是还要招社员看店?”脑子灵活的立马想到这个问题,“这么一来,会打算盘、懂算账的吃香了。”

    “那可不!同样挣工分,这活比下地轻松多了,不用风吹日晒,还能坐着唠闲嗑。”

    “没错!就算是农忙需要下地,也只要头几天,比咱们这样天天地里刨食的轻松不知多少倍。”

    大伙儿都不傻,眼珠子一转,都想到了自己。哪怕不是他们自个干,这不还有儿子、闺女嘛,上过几年学,加加减减算几笔账还能不会啊?趴趴柜台收收钱的轻松活,谁不想争取?

    于是,呼啦一下,长龙瞬间短了一大截都跑去各自大队找书记、社长打听这个事了。倘若情况属实,也好早点报上名啊。

    清苓两人前面,立马空出不少空档。

    “咋都不排了?”清苓疑惑不已。

    向刚回头看看退出排队长龙、往大队跑的社员们,眼底若有所思。他心里头也隐隐浮现了一个想法,不过就算大队真的要开代销点、并面向社员招工管店,也不急于这一时,等县城回来再说吧。

    “不管他们,咱们往前走。”一下少了这么多人,他们能往前挪好多步,上船后说不定还能找到座位。

    “呜”

    六点半一到,渡轮准时长鸣,意味着船要开了。

    大伙儿挤挤攘攘地排队通过检票口。

    被向刚护在身前的清苓,好奇地看检票员手拿一柄似剪刀又似老虎钳的工具,对着乘客手里的票咔嚓一剪,说明检过票可以上船了。

    上了船,向刚眼明手快地抢到两个挨着的空位,拉着清苓坐下。

    几乎是眨眼的工夫,船上的空位都坐满了,来的晚的只能干站到对岸。好在排一半回头的人不少,倒没印象中那么挤。

    渡轮在鸣笛声中,晃晃悠悠地开往江对岸。

    许是还早,江面上的水汽尚未散去,看过去雾蒙蒙的。

    “这会儿还早,下了船咱们先去国营菜市场瞧瞧,赶得巧兴许能碰上卖鱼。”

    其实渔场就在码头附近,可捕捞上来的鱼却得通过国营菜市场往外供应,而且还限量,还得凭票。每天捞几条、卖多少价都得按上头的规定来。这会儿可没有养殖一说,都是野生打捞,所以得给鱼群繁衍的时间。

    所以一般就家住菜市场附近的城里人能经常吃上雁栖江的鱼,还不是天天,因为买鱼也需要票,没票就吃不上了。

    可饶是如此,由于户多鱼少的缘故,每天拿出来的鱼,一忽儿工夫就能抢完。好像这鱼不要钱不要票似的,比猪肉还紧俏。

    乡下虽然有河,河里有鱼,但大的就比巴掌大了一刨花,而且往往要等秋收完了才起河底、按工分分配。平时也就捡捡田里的泥鳅、黄鳝解个馋。哪及江里捕上来的大鱼吃起来鲜美又过瘾?

    因此,总能看到个别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壮年汉子,肩挎背篓,候在菜市场门口,小声追问买到鱼的城里人:“要不要换黄鳝?要不要换泥鳅?早上才抓的,壮实得很……”

    “可咱们手上没鱼票啊。”清苓靠近他小声说。

    “咱们”俩字,愉悦了向刚。

    “我有办法。”他含笑说。

    清苓秀气的鼻尖微皱:“你可别干傻事啊。想吃鱼的话,回去咱们绕山道走。”泉水潭叉上来的鱼,不也很鲜美?何必舍近求远跑县城买。花钱不说,票从哪里搞?

    向刚心里有了主意,但笑不语。

    约莫一刻钟后,渡轮抵达江对岸。

    船舱内又是一通拥挤。

    向刚护着清苓,顺利挤出船舱、下到码头。

    这时,朝阳才刚从东边的江面露出半个头,光芒撒在水平面上,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晕。

    清苓抬起手,挡在额前,仰头看城门,石头磊建的城门无处不透着古韵,默默地驻守在此处,迎来送往千百年。

    “宁和。”清苓逐个字地念出县城名。

    宁和县规模不大,徒步绕城一圈,也用不了一天。

    两人商量着先去国营菜市场看看,接着去收购站卖草药,最后是供销社采购之旅。

    国营菜市场里无论荤、素、豆制品,都需要票。

    清苓想起小荷包里还躺着两张豆制品票,兴致昂奋地翻出来,朝向刚晃晃:“我有票!”

    向刚哑然失笑,不过聊胜于无。领着她直奔国营菜场。

    菜场门口人山人海,不知道里头在卖啥。

    清苓逮着个大娘问:“大娘,菜场里再卖啥呀?怎么这么多人?”

    “你是新来的吧?这场景天天能看到,也就新来的会觉得稀奇。”大娘撇撇嘴道,“还能卖啥,鱼呗!江里捕上来的大鱼,也就这个点能买到。瞅着吧,要不了几分钟,就卖完咯。你要买赶紧去排队。不过我估摸着你现在去也来不及了,后几排的人都没戏唱。”

    清苓傻眼,额滴乖乖!这城里的人也太夸张了吧?买条鱼热闹成这样?

    向刚果断地拉起她手:“走!咱们去那边。”

    人多的地方,牵个手不怕被人说闲话,大不了解释“怕被冲散了”。再者,人人都盯着想买的菜,谁有空来理你呀。

第88章 两个小败家() 
挤啊挤,终于挤到一处没人的墙根边。

    “在这歇会儿吧。”向刚卸下竹筐,找了两串树枝掸了掸墙角一块大石头,拉着清苓坐下来。

    清苓不解,不过看菜场门口那么多人,也实在鼓不起勇气去挤。横竖要下午才回,不赶时间,等就等会儿呗。

    果然,方才那位大娘预测的没错,坐下没一会儿,人潮就开始散了因为鱼卖完了。

    抢到鱼的也不全都是真心想抱回家吃的,有几个一看就是想换点别的东西,草绳提着一条将近两尺长的白丝,退到角落开始东张西望。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看到墙根边坐着的向刚和清苓,以及他们身前的大竹筐,猜是乡下来的小俩口,佯装也过来休息,靠近向刚两人后,紧张地搓了搓手小声问:“大兄弟,你看我这白丝,刚抢到的,新鲜着咧……”

    向刚也不装傻充愣,本就是想从别人手上换点江鲜尝尝,开门见山道:“鱼多少一斤我给你钱。另外再给你两张豆腐票、五张工业券。”

    豆腐票哪有鱼票值钱,别说两张,五张都不稀得换。可工业券嘛……

    那人有点犹豫,瞅了眼盖着黑布头的竹筐,本来是想换鸡蛋的,难道他看走眼了?这小俩口不是来城里卖鸡蛋的?

    “我跟你换!”这时,离他们几步远的一个年轻妇女,快步走到清苓跟前,一边左顾右看,一边嘴巴像发射子弹似的一口气说道:“我这条胖头鱼七斤三两,六毛五一斤买的,我付了四块七毛五,你给我四块八毛得了,另外再给我两张豆腐票、五张工业券。”

    她想赶在过年前给自己和丈夫织两件情侣毛衣,带着丈夫回娘家探亲也有面子。可毛线相中了好久,手头的工业券却攒到现在还缺三张。鱼下次有了鱼票可以再抢,工业券错过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二话不说,把提着鱼的草绳塞到清苓手上,大有你不换我也要跟你换的架势。

    这下中年男人急了,扯住向刚的胳膊也说要换:“我这白丝比她的胖头鱼味道鲜多了,而且分量轻,一条才三斤不到,不用你掏那么多钱……”

    向刚抽了一下嘴。他一开始确实相中了这人手里的白丝,可那么大一条胖头鱼也只要这点票,不由犯难了。豆腐票一塌刮子才两张,工业券虽说还有一些,可那是他留着给丫头买日用品的。

    清苓想了想,从小荷包里拿出仅有的一张半斤白糖票,问年轻妇人:“豆腐票没那么多,换白糖票行吗?”

    她现在很少用白糖,因为有野蜂蜜。况且,这票再不用也要到齐了。

    “行行行!”年轻妇人惊喜连连,忙不迭拿到手上,仔细瞧了瞧,确实是白糖票,而且能买半斤,就是限期比较近。好在这东西不像肉买了就得吃,纸包封牢点儿,藏到过年不成问题。想到回娘家探亲有东西带了,妇女脸上漾起激动的笑。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豆腐票和白糖票同时摆在眼前,傻子都知道选哪个。可惜人家说了,白糖票就这一张,而且已经给了人,总不能上去抢吧。黑  易本就是明令禁止的,闹大了他也落不得好。好在还有五张工业券,多少还算满意。

    于是,交易谈妥。三拨人避开人群,在菜市场外一条僻静的弄堂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清苓和向刚掏出去十张工业券、两张豆腐票、一张白糖票以及六块六毛钱,收获新鲜的江鱼两条,彼此对视一眼,都很高兴,好像捡了大便宜似的。

    只能说这两人心大,对钱不看重。要是张有康老俩口在,绝对反对。花六块六毛钱买两条鱼?这是有多败家啊!

    要知道,县里效益最好的肉联厂,如今的月工资也才涨到二十块,买两条鱼,把近十天的工资花没了,另外还贴出去那么多的券啊票的,这不是败家是什么!!!

    向刚和清苓两个

    一个收入高,一个月光津贴就有四十八块,出任务有额外补贴,不出任务则在部队大食堂解决一日三餐,因此每个月都有结余,三五年下来不好说了。

    另一个尽管知道钱不好攒,像她卖了一株野山参,才有十多块钱的进项。平时要没别的收益,只能等年底生产队分粮分钱。也就是说,这十多块钱要撑到年底,一下子花出去六块六哪能不割肉。只是想到前世今生加起来,都没吃过正宗江鲜,很想尝一尝的兴奋劲盖过了心疼。六块六毛钱就这么从指缝间溜出去了。

    好在还有一竹筐的草药没卖,卖了又有钱回来了。

    于是,下一步,两人提着鱼,大步朝收购站走。

    收购站其实不是一个独立部门,而是供销社旗下的一个门市,和百货门市、粮油门市一样,都隶属供销社管辖。

    收购门市在朝阳大街上,斜对角就是供销社的百货门市,一个街角、一个街头。粮油门市在隔壁街,不过他们反正也没粮食要买或卖,这趟就不去粮油站逛了。

    收购站的大门很大,一左一右挂着两块牌子

    一块写着“收购副食品”。

    譬如临近过年,各公社生产队拉到供销社卖的鸡鸭猪羊,首先就得先来这里取条儿,然后把要卖的东西送到供销社后院,在那里接受检疫人员的各类检查,确保没有问题,在鸡鸭猪羊的脚上绑上一块红布片儿,证明“已检”,同时在条子上戳章,凭戳了章的条去收购门市领钱。而这些鸡鸭猪羊,则被拉上大卡车,运往计划的地区。

    另一块是“收购废品”的牌子。废品种类很多,家具、家什、衣物、书籍、酒瓶、鸡鸭毛、橘子皮、牙膏皮、长头发……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卖不掉。

    很多家境贫苦、穿不起新衣的,会来这儿淘换几件合身的二手衣。也有不少孩子,放了学蹲在这里淘小人书。

第89章 收购站淘宝() 
清苓跟着向刚一路跨进收购站大门,好奇地东张西望。

    这地方连原主也不曾来过,仅有的一点了解,还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向刚虽然没来过宁和县的收购站,但别地的收购站他去过,门面大同小异。因此,还算熟门熟路,领着清苓直奔门市柜台。

    一名戴着黑框圆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