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贵烚没有想到朱瞻基这个时候会问起这个,迟疑了一下,才结结巴巴地说道“出使之举,乃代表大明国体,不可……亵渎,不就是要听你的话嘛!”
朱瞻基忍不住笑道“你倒还理直气壮,既然如此,那违背我的命令,又当如何处置?”
他大声叫道“我是你族叔!”
“我跟你谈规矩,你跟我谈关系。好,就算跟你谈关系,身为我族叔,我不能越过家法来处置你,但是我可以不要你,将你留在这吕宋,待我回返之日,再将你带回京城。召各亲王世子,郡王见驾。将辽王世子押入许宅。”
朱贵烚还不忿被押着示众,嘴里威胁着押送他的羽林卫。但是羽林卫是朱瞻基的亲卫,可不是他辽王府的护卫。
何况,如今的辽王府早就被朱棣削的只剩下了三百军校厨役,早就没有人怕辽王府。
回返途中,解缙匆忙地跑了过来,看着一队卫士押着朱贵烚,他摇了摇头,快步走到朱瞻基的面前问道“殿下想要如何处置他?辽王府虽不得陛下之喜,但是殿下身为晚辈,应注意此事对自身的名誉影响。”
朱瞻基笑问“解师认为该如何处置?”
解缙沉吟了一下说道“可将他押送回京,让陛下处置。”
朱瞻基哈哈笑道“只是为了他就派几艘船回返,不划算。我身为侄儿,不能处置他。那就先把他留在吕宋,待回返时,再带他回京。”
解缙有些不赞同地说道“将他留在吕宋,无人可制,岂不是给许知府添麻烦?”
“若我派人将他囚禁独室,不得放出呢?”
解缙楞了一下,大为意动地说道“独室不妥,那是重犯之待。可单独建一小院,不得外出。如此也不算以下犯上。”
朱瞻基点了点头。“这件事你去与许知府分说,辽王长史,他的侍女等人都不得与他同居,就关他一个人在小院里等舰队回返。”
将一个人关起来,旁人不得探视,守卫也不理他。朱瞻基怀疑,不要一年的时间,他恐怕就要疯了。
不管是忍受不了自杀,还是疯了,这都无关朱瞻基的事。
因为朱瞻基还是好生对待他,没有少了他的吃喝啊!
当众亲王世子,郡王们都来到了朱瞻基的小楼前面,这里已经被清场,就连许家的人也都不敢露面,怕掺和进了皇家事务。
而这些宗室,虽然对朱瞻基的行为觉得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小题大做。
当然他们对朱贵烚的行为更是瞧不起。
一个堂堂的辽王世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用得着去找那千人骑的几女吗?
更别说只是因为对方嘲笑他无能,就拔剑相向。
所以他们对于朱瞻基的处置也没有意见,不就是留在吕宋,等他们回来嘛!
他们根本不清楚,等与等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等待,会把人逼疯的。
所以对朱瞻基的处置方案,没有一个人反对,甚至还有人根本不想随着船队去冒险,还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犯点事,然后就不用走了。
但是这样的事总归不体面,也没有人想要冒着得罪朱瞻基这个太孙的风险。毕竟他以后是皇上,现在得罪了他,以后怕是没有好日子过。
朱贵烚被关在许宅后院的一个小花园里,当天还有他的侍妾与内侍在一边服侍。
他的心里还有些不忿,嘴里骂着朱瞻基。“待我回到应天府,一定要告到宗人府去。一个侄子,还管到叔叔面前了!”
两天后,大队人马都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吕宋府。
而就在所有人离开之后,朱贵烚的侍妾和两个侍女,两个内侍被许家女眷请进了后院与他们一起生活。
他的王府长史严长民却被许柴佬请到了府衙,拿出了朱瞻基的手令,命他担任吕宋府的文书,从这一天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见到朱贵烚。
朱贵烚本来还在幻想着等朱瞻基一走,这里再也没有人敢管他,他又可以作威作福的时候。
几个异族的壮汉进入了屋内,将他的嘴巴堵住,人也绑了起来,用一根竹竿,穿进了他的手臂,就把他抬离了房间。
被人像猪一样的抬着,但是他这个时候却也不敢叫闹了。他仪仗的是自己身为大明的亲王世子。
但是现在这几个人明显不是大明人,他根本不敢反抗,生怕对方一刀就把他宰了。
他知道这一切离不开朱瞻基和许柴佬的指使,心里恨他们入骨。
就这样被几个人抬到了一条小船上,然后船就开始划动了起来。
躺在船舱里,他的眼睛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被运到哪里去。
这个时候,他真的怕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已经黑了,小船才在一个海边的院落停了下来。
几个土人解开了绑他的绳索,让他自己走向了小院。但是那里如同一个鬼门关一样,他再也忍不住大哭了起来。“求求你们放过我,我是大明的王子,我可以让你们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几个土人却听不懂他的话,只知道执行命令,将他送进了这个小院,然后就把门锁了住。
从今往后,他们每天除了送一次水,送一次饭,就不能进入小院。只需要盯着不要让人跑了,就没有他们的事了。
而朱贵烚哭了半晌,才畏畏缩缩地走向了三间主房。里面除了一间房里有一张床,其他什么都没有。
他又回到院子里,奋力趴到了墙头上,只见外面是茫茫的大海。
一杆长矛突然刺了过来,他啊了一声,摔下了墙头。他脚踝疼痛难忍,哭叫道“我的脚折了,快来人啊!”
可是没有一个人理他。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他一瘸一拐地进了房内,这里连一盏灯都没有,趴在床上,他痛哭了起来。
他是一国王子啊,怎么就落到如此地步!
。
第十一章 各国()
自吕宋府出发,越是向南,信风的影响就越弱。舰队所有的船帆全部打开,但是微弱的季风只能推动船只缓慢的前行。
在没有动力的年代,完全依靠风力行进,赤道两边五度以内简直就是帆船的禁行区。
可惜的是如今蒸汽机的技术还在试验阶段,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也就只能忍受这缓慢的航速。
除了风力的影响,赤道无风带因为气温高,地面气压降低,产生赤道低压带。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
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气压低、湿度大、多云、多雷暴,是海上航行要避开的区域。
朱瞻基对这种气候特征有着充分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整个船队再也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
前两世,他当了几十年的船长,对全世界的气候特征,季风影响,洋流状况都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
特别是他在担任打捞船的船长以后,手里搜集了全世界每一个海洋区域的洋流和气候影响。
但是,他的这种了解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命令,一切都还需要听从如今这个时代最熟悉当地海情的向导的引导。
朱瞻基密切关注每一个航行指令,他不需要亲自下命令,他只需要在一些时候,纠正一些小错误就好了。
他们这些向导虽然不如朱瞻基对全世界的海洋情况了解,但是在区域位置,他们的了解并不比朱瞻基少,甚至更清楚。
比如菲律宾地区的暗礁,航海线路,朱瞻基肯定没有他们了解的仔细。
在掌握了新式的地图测绘之后,船队上的每个羽林卫学出来的士兵,都绘出了标准比例尺寸的海图。
三日之后,船队终于穿出了米沙鄢群岛西部的暗礁区。这里是吕宋岛南部与巴拉望群岛之间最复杂的航海线,没有向导的引路,就连朱瞻基也不了解暗礁的分部情况。
可是,进入苏禄海以后,舰队的情绪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紧张了起来,因为进入赤道低气压区以后,许多士兵的身体都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
士兵们的身体因为强壮,生病的很少,但是那些文官,女眷,还有宗室们,一下子就病倒了数百。
炎热的气候让许多人都忍受不了,这也让五国的王子们忧心忡忡,生怕朱瞻基取消了前往了苏禄国和渤泥国的行程。
当大明舰队抵达吕宋的时候,除了从应天府就随舰队回返的使节们,苏禄国和渤泥国,包括满者伯夷国和马鲁古国王,吉马刺朗国都派出了王子来迎接朱瞻基一行。
苏禄国是吕宋南部,苏禄群岛的一个海洋国家,他们的领土大致包括了巴拉望群岛,婆罗洲的东部,还有苏禄群岛以及东部的一些岛屿。
这个国家犹如一个联邦,是三王联合执政,其中以东王为尊。
而渤泥国就是后世的文莱一带,他们原本是满者伯夷的属国,但是后来独立,自成一国。
这个国家的国王麻那惹加那最为仰慕大明,在永乐六年年携王后,王子一行一百五十多人,泛海来访,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
麻那惹加那到了应天府之后,看到大明如此繁华,就像举国投靠大明,但是朱棣和文臣们却嫌渤泥国太穷,不要。
麻那惹加那在南京游览月余,终因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会同馆。
在他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意思就是生不能做大明人,死也要做大明的鬼。
朱棣知道后遵照渤泥国王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将渤泥国王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建词立碑。
并封麻那惹加那乃之子艾哈迈德继承王位,并派人护送他归国。临走前,明成祖朱棣皇帝设宴,为他饯行,并赐赠黄金、白银。
艾哈迈德请朱棣赐姓,表达对大明的尊崇,朱棣以他们的国王苏丹为姓,遂赐姓苏。
吉马刺朗国则是以后世的棉兰老岛为基地的一些部落的总称,那里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制度,还处于奴隶社会,十分落后。
他们派人来迎接,也是想要大明舰队能拍一些贸易船只过去,与他们交易。他们的国家落后异常,除了丰富的铜矿让他们拥有一些铜制品,连铁刀都没有。
而马鲁古国则是后世的香料群岛一带,他们也是如今与大明贸易最为密切的国家。因为国力虚弱,他们抵挡不了其他国家的侵略,这些年,一直在寻求投入了大明的怀抱,得到大明的保护。
满者伯夷则不同,他们曾经是南洋势力最大的国家,虽然因为满剌加等国的崛起,已经将他们逐出了苏门答腊和婆罗洲,但是如今仍然占据了富饶的爪哇东部地区。
他们也是唯一没有派王子来迎接的国家,不过舰队里面却跟随着他们的使节。
他们的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朱瞻基知道,他是没有太多机会出国的,这也可能是他唯一一次下西洋,所以,不管哪个国家,他都会走一走。哪怕现在不能将这些国家收入大明的怀抱,但是也要奠定这个基础。
不过,这种意图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于明显,不能让这些国家知道了他的意图,表现出更加急迫的心态。
这主要是如今的大明,只是把他们视为负担,根本不想搭理他们。
朱瞻基的身边跟随着数百文臣和数千文人,他们同样反对这些国家加入大明,增加大明的负担。
朱瞻基这个时候没有亲政,在这方面还没有太多发言权,更不能跟他们对着来。
进入苏禄海以后,马欣和沈黛儿都生病了。这种低气压加上湿热,让生活在北方的人大多不习惯。
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士兵都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癣。
他们生活的船舱非常闷热,卫生条件又差,这种小病是避免不了的。
现在朱瞻基住的旗舰船尾三层和四层已经全部被布幔围了起来,所有女眷都只在四层封闭活动,然后让那些士兵们休息的时候能够睡在甲板上。
在这方面,四次下西洋的经历,大明舰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各种疥疮和皮肤病的药,都准备了许多,所以虽然患病的士兵不少,却没有影响士气。
最为影响士气的是缓慢的船速,以前的舰队是飞驰,现在的舰队就像在爬。
从吕宋到苏禄国。不过两千里,跟泉州到吕宋的距离的差不多。但是从泉州到吕宋只用了不到五天,现在五天还没有走到一半。
这个时候,朱瞻基与王景弘和航海的师傅们也探讨了软帆的使用,不过与王景弘的一番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