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就期待自己的妹妹还能活着,那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徐钢看完了诉状,沉吟了片刻才说道:“刘少监,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八年,你那妹子如果还活着,现在怕是也嫁人了。”
刘万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徐父母可酌情轻判,若是我那妹子遭遇不幸,当初参与的人,我要他们偿命。”
这是刘万表明自己的态度,徐钢虽然知道这件事想要人命很难,但是只要把他们这些人征发劳役,想活着也很难。
所以,这件事哪怕温和处理,想要几条人命也不是难事。
他立即应下道:“这件事就包在下官身上,明日我就让衙役去山阳村捉人。这朝廷一直在禁私刑,沉猪笼这样的丧尽天良之事,想要几人偿命易如反掌。”
刘万抱拳道:“一切就拜托徐父母了。”
徐钢连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下官已经备下酒席,只等刘少监赏脸。”
徐钢在县城最好的酒楼,款待了刘万一行,当天夜里,刘万就休息在了这里。
一晚上,他都没有睡好,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母亲当初那绝望的眼神,忍不住泪流满面。
山阳村,是林州城西十五里出的一个山村,位于太行山下。
虽然彰德府一直以来都是南北征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但是这里因为靠近太行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的生活并不难过。
古老的山村几十年来似乎都没有变化过,刘万看着眼前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儿时的许多记忆都又重新涌上心头。
那母亲曾经领他洗衣的小水沟,那父亲曾经将他架在肩头,去摘果子的柿子树,原本许多模糊的记忆,如今都重新记起。
就连他曾经的家,如今依旧保存的很好,一户他没有记忆的族人住在里面,他们面对突然上门的一众大人物,噤若寒蝉。
一问,他们也姓刘,那就说明也是自己的族人。但是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被他们占据,他就丝毫没有一点见到亲人的喜悦感。
在村子里面转了一圈,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刘万也没有去跟他们相认的想法。
出了村子,他向着西侧的山坡那里走去,他已经打听清楚了,母亲死了之后,依旧被埋进了刘家祖坟,跟死去的父亲埋在了一起。
跟着刘万一起过来的县衙典史吴成不敢去打扰刘万,等他向村外走去,才问道:“大人,可以抓人了吧?”
刘万点了点头说道:“先把名单上的人都抓起来,要先问问我那妹妹的下落,等我祭奠过了父母,希望能得到一个好消息。”
村落里的人还在好奇地看着这一帮大人物,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衙役,在他们面前,连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但是等他们刚准备离开,这些衙役就变回了往日的暴虐,吴成一声厉喝:“两人一组,按照清单抓人,不要给我漏了一人。”
原本还在看热闹的村民大惊,看着衙役们扑了过来,刘家族长连忙哀求道:“吴大人,这是为了何事?我们可都是守法良民啊!”
吴成虽然不入流的吏员,但是面对着一帮乡巴佬,在本县,他就是天。
面对刘氏族长,他冷酷笑道:“守法良民……十八年前,你们以族规代朝廷刑罚,将刘一根之妻毛氏沉了猪笼,如今苦主回来告状了。当初你们这些参与了毛氏之死的人员,一个都跑不了……”
刘氏族长大惊,叫道:“吴大人,这毛氏乃是逃荒难民,怎会有苦主?何况乡里村间,这族规罚人,都是惯例……”
吴成摇了摇头说道:“就连朝廷要判人死刑,也要层层审核,你族规可以处理民间矛盾,什么时候能判人生死了?
何况,如今这苦主不是别人,说起来也是你刘氏族人,就是当初刘一根与毛氏的儿子刘万,也是如今的监国太孙近侍,这一趟的钦差大臣。
刘族长,你们刘家出了一个大人物啊!但是,刘大人对家族可是并无半点好感,方才都不曾跟你们相认。”
刘族长方才就觉得人群中间的那个肤白无须的年轻人有些眼熟,却不敢猜那是自己的族人,现在听到吴成这样说,又惊又喜。
“那是我刘家的种啊……成了大人物了啊!可是这……这……”
“你别开心太早了,要不是因为刘大人还想问出自己妹子的下落,你们这些人一早就要被抓了。现在,跟我老实坦白吧。那毛氏被你们沉猪笼之前,你们将她那三岁的女儿抱哪儿去了?”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族人被抓,刘族长这才清醒了过来,连忙说道:“那翠莲也是我刘家的种,我们岂能亏待她。当初林州城下湾村的常秀才无女,我们将翠莲送到常家去享福去了呢!”
吴成没有想到如此轻易就知道了结果,笑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大人可能还会顾念几分旧情,不过,一场官司你们是少不了的……拿下。”
刘家人自己内讧,其他人就乐的看热闹。刘万祭拜了父母回来,吴成已经将人都抓了起来,并且派了两个衙役前往下湾村去找那常秀才。
刘万听说自己的妹子活的好好的,内心也是激动不已,他对着家乡并无留恋,甚至连祖居和那被侵占的八亩地也无心过问了。
“原来她的名字叫翠莲,只是不知道她现在过的怎么样?”
吴成赔笑着说道:“刘大人,卑职刚才也打听了一下,下湾村的常秀才家境不错,令妹在他家也算过的不错,还会读书认字。十二年,她嫁到了县城开饭庄的范家,一说起来,卑职还见过令妹。”
刘万忙问:“那范家家境如何?她嫁给了几子?可曾受了欺负?”
对京城来的大人物,吴成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想巴结上。
“要是卑职没有记错,令妹嫁的应该是范家次子,他们夫妇俩有一间杂货铺,生了两女一子,小日子过的很不错。
我已经派人去下湾村找那常秀才,让人直接带他进城,大人回了林州,我就直接安排你们兄妹相见……”
刘万的眼睛看着一帮哭哭啼啼的刘氏族人,眼神里闪过了一丝犹豫。“他们总算是还做了一件好事!”
(不好意思,今日只有四千,明日八千弥补)
第七十三章 处罚()
四月末的应天府,最轰动的事情莫过于那些勋贵们一个个拉着一车车的金银去还债。
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轰动最大的不是太孙殿下要债,也不是他要求各转运司,巡检司联合设卡,杜绝大额金银转运,而是一场官司。
这场官司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甚至很多文官都以为这场官司根本没有打的必要。
孔家这些年的确占了不少土地,远远超过了朝廷允许的范围,而且隐藏近十万民户,也的确可恨。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历史原因的,许多农户在孔家已经劳作了好几代,超过一百年。
也就是说,大明还没有建国,这些农户就已经在给孔家耕作了。
这样的时候,不应该以现在的律法来限制他们,应该既往不咎,让他们重新厘清田地,人口就好了。
但是在孔乐南冒失进言,引得太子吐血病危以后,没有大臣敢再替孔家说话了。
所有人都看的清楚,太孙就是要彻底整顿孔家遗留的历史问题。
孔家的问题多吗?
多不胜数!
他们虽然不曾为恶乡里,但是侵占土地,抬升粮价,隐瞒民户,征用朝廷劳役。
因为家大业大,难免有一些分支干出了一些仗势欺人的事,都被一一揭露了出来。
在山东,虞谦率领的宣抚队伍将孔家的所作所为全部都给揭露了出来,让山东百姓对孔家由原先的崇拜,一个个恨之入骨。
而他们家族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析产分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是圣人家族,衍圣公世家,孔家不像普通百姓家庭,超过三个成丁就要分家。
这几百年来,除了离开曲阜的孔氏族人,大部分留在曲阜的孔氏族人都没有分家。
光是曲阜一地,主干家族和分支家族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了四千人,这远远超过了如今的皇族人口。
而这些人因为被庇护在孔家的羽翼下,全部不用纳税,这也是朱瞻基一定要拆散孔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汉代的时候,贵族都要纳税,但是在大明,不仅贵族不用纳税,就连考上了举人,就不用纳税。
大明在后世遇到财政危机,主要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真正的有钱人都不用纳税,光凭底层种地的百姓,能收多少税?
当然,还有一个严重的原因是原本大明的內监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但是土木堡之后,经济大权逐渐就被文臣们接管过去了。
內监控制经济,不管他们贪了多少,皇帝是不缺银子的。
可是等文臣们控制了经济,皇帝手里能控制的金银就越来越少,钱都被大家族们给赚走了。
所以,朱瞻基的银行,坚决不会让文臣们插手,只要皇室控制了军队,控制了银行,文官们就翻不了天。
让百官惊诧的是,当代孔家家主孔彦缙抵达京城以后,表现的极为低调。
他没有联络各方大臣,也没有想着为孔家脱罪,对于刑部搜集的各种证据的指控,都认了罪。
而随后的锦衣卫就大举出动,将所有有过劣迹的孔氏族人全部抓了起来。
这一抓,就抓了足足两百人,其中就包括了在孔家威风最甚的孔公卓。
来京城候审的孔彦缙没有被抓,反倒是留守在曲阜的孔公卓被抓,这也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的大明可不是没有眼镜,马家这些年除了生产望远镜,显微镜的镜片,眼镜行业又成为了他们另一个盈利点。
如今的大明不仅有了单镜片,还有了与后世相差不大的眼镜,而且除了各种不同功能的镜片,还有各种黄金,白银,包括玳瑁的眼镜框架。
现在许多视力不好的大臣现在都会去马家挑选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所以在大明的朝堂上,现在看见不少大臣戴着眼镜,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皇宫,东华门内。
咨情司衙门内,孔彦缙这个时候就有些拘束地坐在朱瞻基的对面,今日他的身边,两个族老孔讳,孔译也跟随在侧。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朱瞻基,同时也能感受到朱瞻基身上那慑人的霸气。
“这天下大势,合久分,分久合,但是唯有家族延绵不绝。孤虽然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过去,人人谈的是天下,但是孤却更愿意用国家两个字来取代天下。因为天下太泛义了,虽然一众腐儒口口声声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但是他们连这个天下有多大都不知道。
孤出海三年,行程也不过是这天下的一半,还有大片的区域无法前往。这天下如此之大,来往一趟就要几年,朝廷如何能有效管理,统治?
所以,用天下来形容我大明的疆域,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些偏远地区,朝廷根本管不过来。孤要建立的就是国家的概念,将这个天下真正纳入有效统治之中。”
国家这个概念,在东方一直到清朝末期,才逐渐形成。即便那个时候,梁启超这个励志革新的大臣,仍然以氏族作为国家的主体。
孔讳捋了一下长须,问道:“殿下,何为国家?这跟天下又有何不同?”
朱瞻基想了一下说道:“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天下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比如氏族,就是国家的最基础结构。”
孔讳疑惑道:“那这国家与天下,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细化来说,国家概念有区域划分,有行政合法性,也就是合法权力。一个国家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权的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指司法审核标准,法制建立标准,国家可以容纳多民族。
而民族概念是指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崇尚、习俗、服饰、佩饰、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忌讳等等。民族也可以国家化。
再从结构上来说,国家一词有多种解释,例如包括地理层面,政治层面,民族层面,这三种层面都能形成国家的概念。
自秦汉以来,我中洲各地的小国,小部落,都已经接受了大一统思想,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型国家。虽然朝代历经更迭,但是不论是谁占据了优势,都会想着一统天下,而不是偏安一隅。
而其他地区则不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