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让他的良心恕罪。

    听到朱瞻基的安排,杨道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哗哗流下。“臣定不负所托,若有差池,当身死谢罪。”

    这只是接见将士过程中的一个插曲,朱瞻基今日一直比较低调,让朱棣来出这个风头。

    会见了功臣和使节代表,朱棣和朱瞻基就被候显引上了运载金银的货船。而其他人,责备鸿胪寺安排着前往竞技场,等待着朱棣嘉赏。

    上次回来以后,朱棣就格外喜欢那个竞技场。不仅能一次性接见十万人,还能让每个人听见自己的话。

    而且,竞技场的气派,能震撼到每个来到大明的人。

    而实际上,不用去竞技场,大部分初次来大明的夷人,已经被震撼住了。

    像那些印第安人,看到火车冒着浓烟过来,不少人就吓的跪下来磕头,着实引发了不少大明将士的笑意。

    有了上次的经验,今日的人更少一些。鸿胪寺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所有人通过火车或者船只,马车前往竞技场,在竞技场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足够这些人吃的食物。

    朱棣登上了一艘货船,这里的舱房被全部封闭了起来,每处舱房都有內监和海军分别用一把铁链锁住,只有两方人马同时开启,才能进入。

    而且,运载金银的船只上的人,都是几方人马组成,所有人不能上下船,杜绝了偷盗的可能。

    只看了一艘船,那些金银也只是让朱棣欢喜了一小会儿,他就又变的沉默了起来。

    从舱房出来,他登上了甲板,在一处船帆的阴影中站定,摆了摆手。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他的动作,迅速离开,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了朱瞻基一人。

    这个时候,他才叹了口气,望着朱瞻基说道“这东洲如此富足,人心难平啊!”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所以孙儿不准备派任何勋贵,宗室前往东洲,东洲也不向任何人分封。”

    “这岂不是让所有人不满?”

    朱瞻基指着码头上还没有离开的那些土著说道“他们就是借口,这些土著有超过五百个部落,派任何人去征服,都只会引发矛盾,不如只派军队和官员去。军队负责威慑,官员负责教化,然后再鼓励百姓前往移民,所有移民家庭,都必须要有最少一个读书人……”

    朱棣这个帝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说道“你想徐徐图之?”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东洲辽阔,人员众多,孙儿准备以后留给我直系子孙。”

    “若众人不满又如何处之?”

    “只要不将东洲开发放在南洲之前……不管是宗室,还是勋贵,总会认为拿到手里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东洲现在的情况是隐瞒不了的,朱瞻基也不想隐瞒,但是也别指望他会现在将东洲列入分封的地盘。

    南洲和南洋的岛屿分封,是因为那里人口稀少,需要大明人去开发。

    但是,东洲现在本来就有几千万人,所以重要的不是去分封了之后的征服,而是利用怀柔手段让那些部落都认可大明的统治。

    借口很好找,在让那些土著归心之前,你能派多少人去?最多几十万人吧,可是那里有几千万人呢!

    一边是遥不可及的东洲,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南洲,朱瞻基不相信,那些宗室和勋贵会咬着东洲不放。

    朱棣见朱瞻基胸有成竹,也就不再提这个话题,而是又说道“朕修的报恩寺被你抢了,今日这艘船上的金银,就给朕,让朕再去修建一座报恩寺。”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说道“别说一船,就是所有的金银皇爷爷都拿去挥霍孙儿也不会说半个不字。只是孙儿宁愿皇爷爷重修皇宫,甚至修建一座堪比皇宫的别院也可以,只是不要再修建寺庙。”

    “为何?”

    “儒释道虽然现在三教合一,但是三教之间也竞争不止。孙儿想要引导天下百姓同归一心,这三教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如今佛教在太祖与你老人家的打压下已经没落,如此大张旗鼓修建寺庙,只会让局势越来越复杂。”

    朱棣有些不高兴了,但是朱瞻基的理由句句在理。他也知道民间百姓什么都信,想要引导很难,而在朝廷上,这种纷争更加激烈。

    想到不能给孙子添麻烦,但是要求被拒绝让他心里很不爽。

    正想着要怎么敲打他一番,却听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孙儿在新江口造船厂建设一艘五万料大船,目前船体已经竣工,今后,这艘船可以作为皇爷爷的活动行宫,想去哪里都可以。”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了,怀疑地看着朱瞻基问道“哪有如此巨大的船,你可不要胡说八道。”

    在吨位出现之前,船只的运载是以料为单位来计算大小的。料的前期意思并不是船只承载单位,而是造船所用木料的数量。

    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在正常情况下长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间,直径约二三十公分之间。由于这样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载三个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六十斤左右。

    而因为木材体积有限,特别是船只的龙骨,需要特别坚实的木料。所以即便是大明的宝船,采用了拼接法,目前一万料,也就到了极限。再大,船体就不结实了。

    朱棣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帝王,所以第一时间就认为朱瞻基在说谎。

    朱瞻基笑道“孙儿让人费尽千辛万苦,浇铸出来了一根百米纯钢龙骨,以这跟精钢龙骨拼接木料,现在造出来的宝船不仅比现有宝船更加结实,更宽,体积也更大,在海上行驶也会很平稳。”

    朱棣心里有些相信了,可是转念一想,又问道“你就这么不待见我这个老头子,想要打发我出海?”

    朱瞻基扑通一声跪下,指天发誓道“孙儿只是想让皇爷爷在晚年享受更多人间欢乐,从无逾规之想,若有他心,天地……”

    古人是很信这方面的,朱棣不等他说完,就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好了,我的乖孙儿,爷爷只是随口一说,就不要发誓了。”

    (感谢紫轩煜尘成为第五位盟主,老妖感激不尽!今日心有余力不足,明日一定加更。)

第一四零章 金钱与军权() 
东洲带回来了大量金银,除了有少部分奖赏将士,农师,内侍,其他的大部分都被收入内库。

    这也是有讲究的,国库与内库是分开核算,船只的制造,舰队的开销,当初都是内库出的银子,收获大部分自然也要入内库。

    但是内库不能将所有便宜占完,所以即便外廷没有出力,也要分国库一部分,然后用之于民。

    不过,如今的内库除了实物,基本上所有的金银,全部都存入了大明银行,记入了皇家的账户。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大明,内库一直都是比国库富裕。

    哪怕前些年贸易规模没有这么大的时候,内库也比国库富裕的多。

    下西洋,北征蒙元,包括哪里有了天灾人祸,每一次内库都是要出大部分银子的。

    因为大明的国库,从来没有充实过。

    也就这几年,朱瞻基出海带回来的大批金银,通过银行调节金银,减少了贪腐,国库的资金才从入不敷出变的略有盈余。

    要问现在全大明权势最大的大臣是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蹇义。

    蹇义身为吏部尚书,管理天下官员,身为宗人令,管理天下宗室,身为议长,主持朝廷会议。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一个大臣能比得上他。

    但是若是要问,全大明最有权的大臣是谁,则所有人都会说出另一个名字:陈瑄。

    陈瑄算不上朱棣的近臣,靖难之役时,他是建文帝的人。在朱棣打到长江之时,才投降,然后获封平江伯。

    等于说,他虽然抓住了从龙之功的尾巴,却因为排位较低,一直被排除在近臣之外。

    而且他的运气也算不上好,他能力出众,曾经统率天下大半水师,要是一直留在水师,朱瞻基改制海军的时候,他是当仁不让的海军总督。

    但是,他在永乐十年被调到淮安,治理黄河,淮河,总督天下漕运。

    漕运总督在原本的历史上,算得上一个紧要官职。可是这一世,朱瞻基大力发展海运,运河虽然疏浚通了,却因为不必往北方运粮,导致了漕运并不兴旺。

    永乐十四年,朱瞻基想起了他,将他从漕运总督调到京城担任大明银行总督。

    当时的大明银行初建,这个职位一点也不起眼,陈瑄当时还认为这是贬谛,都有辞官的念头了。

    他是灰心丧气地接任了大明银行总督一职,在他看来,大明银行不管运营,虽然管着户部发展银行,皇家商业银行,那两家却不必听他的,没有半点实权。

    但是,大明银行虽然不管运营,只管金银币转运,以及在全国建立的二十个金库,但是这可是管着全天下的钱财啊!

    银行发展越好,发展的越大,他手里的权力也就越大。

    永乐十八年,朱瞻基出海归来,开始清查银行旧账,禁止民间金银转运。

    从那以后,天下各处设卡,查收金银,而且锦衣卫,內监,咨情司同时出动,调查各地交易情况。

    也就是说,超过一百银币的交易,就要提供银行金银票存根。想做生意,可以,你只能通过银行交易,以银行的金银票为证。

    任何人,都不能携带超过一千银币的现金出门。天下商业尽归银行来负责金银流通,任何人也不能逃税。

    对于这个举措,老百姓拍手叫好,因为他们手里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金银。

    对那些地主的影响也不大,反正他们大部分金银都埋在地下。

    对商人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是他们要跟內监做生意,想要参与海外贸易,就只能乖乖听话。

    官员们因为一开始增加了许多工作,比较抱怨,但是朝廷的国库因为商税迅速充实起来了,他们的反对之声也就逐渐平息了。

    而且,金银都存进银行了,银行的财富越来越惊人。朝廷做什么事,都能通过户部发展银行来调集银子,不仅不怕没钱,还省了许多麻烦。

    银行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了银行的威力,无数商人也慢慢地学会了从银行借款来给付货款,并且百分之十二的年息,比起民间借贷来低了好几倍。

    到了这个时候,人人都羡慕起陈瑄来,甚至不少人还将他称作财神爷。

    蹇义官职虽然最大,但是他做错事的时候,其他的官员也敢指着他的鼻子骂,还不止一次。一些清高之人,甚至还以此为荣。

    而陈瑄呢?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不管是商人,还是地方官员,在他面前都要低声下气。

    在某些方面,他比户部尚书夏元吉,还要让那些官员害怕。

    如今朝廷实行财政支出预算方案,夏元吉虽然掌管财物分配,但是却也不敢卡着不给。

    但是银行这边独立运行,任何大臣都管不到大明银行,金银通过银行调运,全部都是陈瑄说了算,所有人只能巴结着他。

    当然,他这些年遭受的弹劾也是最多的,是个人就想把他弄下台。

    因为他可是武将,不是文臣。

    陈瑄原本是漕运总督,如今这个银行总督掌管天下内陆河道金银转运,驿站,转运司的独立衙门,还有一支专门的押运队伍。

    随着银行的扩大,网点的增多,金银转运的工作越来越多,这个队伍也就越来越大。

    永乐二十年春节之前统计,银行官员现在已经超过一万,职员超过五万,而直属的押运队伍有六百多条河船,人员超过五万。

    现在全大明,就属银行的职员最多,直接管辖押运队人数最多,权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官员和将领。

    所以,文臣们想要把陈瑄弄下去,就连武将勋贵们也都冷眼旁观,因为一个个都对他嫉妒不已。

    沐昕这个原本的银行副总督,跟随朱棣出征的时候,开心不已,因为战功,他这个驸马都尉如今还获封了一个侯爵,可以传给后代。

    回到大明之后,他可是颇为得意,但是现实却让他傻眼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银行现在发展成为了仅次于內监的天下第二大衙门。陈瑄这个平江伯,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甚至要把这个之一去掉。

    最近一段时间,他顾不得享受,一心投入到了对银行的运作了解之中,想要从众分一部分权过来。

    他这个侯爵,驸马都尉不过是虚名,没几个人会在乎他,可是银行副总督这个位置,却是人人巴结啊!

    陈瑄倒也不敢设什么障碍,因为沐昕本来就是专门负责陆路的金银转运,同时也负责全国巡视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