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要比草原势力容易清除的多,因为在茫茫大海上,双方的天时地利都是一个层次,关键就是看谁的力量更强。

    但是,海军出动,比陆军更耗军粮,一个船队,也可能几个月找不到敌人,而倭寇的力量分散,想要一举解决这个问题,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朱瞻基虽然知道这种清剿是必须的,但是大臣们不知道,如果消耗了太多的钱粮却抓不到敌人,任何将领都不敢担这个责任。

    所以,这个决定只能朱棣来做。

    大明现在不缺船,不缺海军,不缺军费,以朱棣的脾气,知道有倭寇想要来大明占便宜,绝对轻易息战。

    “太孙殿下,皇上驾到。”

    朱瞻基抬起头来,只见朱棣已经龙行虎步,进入了门中。

    见他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个文武大臣,朱瞻基不敢怠慢,站起身来,绕出了案后,躬身行礼。“孙瞻基见过皇祖父。”

    朱棣的心情显然很好,并没有受到倭寇的影响。“免礼,基儿求见有何事?”

    朱瞻基的视线在他身后扫了一圈,除了纪纲,王彦他们,还有兵部尚书方宾,通政使姚振邦等人。

    李亮在他们的身后,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瞻基就明白了过来。他已经把事情跟朱棣说了,朱棣也知道他的心意,现在还这样问,只是为了用他的嘴,把这件事说开。

    所以,朱瞻基一边请朱棣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安排其他人就坐,心里也打好了腹稿。

    等朱棣坐好,他站在他面前的文案左侧说道:“孙儿闻听朝鲜又遭倭寇袭掠,并且倭寇还有向大明海域进发的迹象,故此在此查阅倭寇资料,希望能从根源上解决倭寇问题。”

    朱棣笑问:“何为根源?”

    “根基,起源。”朱瞻基胸有成竹地说道:“倭寇的根基在东瀛,起源于东瀛,所以想要解决倭寇问题,仅靠在大明防御,是解决不了倭寇问题的。我们必须溯根求源,找到倭寇出现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基儿有何所得?”

    “孙儿以为,倭寇的出现,有三个根本原因,想要解决倭寇问题,就必须解决这三个根本。”

    朱棣这次没有开口,朱瞻基看了一下他的表情,眼睛从其他人脸上掠了一圈,继续说道:“其一,倭寇是从一百年前的蒙元时代开始出现,孙儿注意到,当时东瀛施行海禁政策。但日本商人锐意搜求中国货物,违禁前往元朝的浙江、福建一带经商。元朝政府则通过庆元、泉州市舶司收税来接待东瀛商人。这些商人多是流劫日本西部沿海的武装商人。他们尝驾小舟流劫土佐、丰后海洋间,隐泊野岛,窥视商船劫掠之,并勾引本夷为犯中国。日本商人在中国不满所欲,卒蟠劫而去。故终元之世,使竟不至,寇盗边睡。”

    “其二,源自于东瀛百年混乱的社会局势。百年来,东瀛的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得以独立发展,但尚不发达。日本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中国供给。当中国货物缺乏时,价格就会大涨。如丝每百斤在大明值银五、六两,而在日本其价格是在中国的十倍。”

    “自东瀛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武士、商人和浪人因贸易暴利,就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当正当的生意受阻,他们就只能依靠抢掠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此乃根源之二。”

    “其三……”朱瞻基又看了看朱棣的脸色,硬着头皮说道:“根源其三源于大明严厉的海禁政策,东瀛生活贫苦,需要大明货物,可大明严禁东瀛人士来大明易货贸易,在正当渠道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只能依靠劫掠来获取货物。”

    大明的海禁政策是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的,朱棣上台以后,仍然执行了这个政策。不过,依附皇室的內监成为了皇室的代理人,操控了大明的勘合贸易以及出口贸易。

    为了垄断此项暴利,朱棣在某种程度实际上已经打破了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但是对民间的限制依旧严厉无比,大笔的利润被赚进了内库。

    虽然朱瞻基因此也赚取了数百万两白银,成为既得利益者。但是他的眼光当然不会局限于此。一家赚的钱再多,也不如放开管制后所有人共同赚钱多。

    在如今的皇权时代,皇家不应该成为垄断者,而应该成为管理者。当所有人都能因此赚钱,不仅活跃了经济,光是收税一项,就能远远超过如今的皇家的垄断利润。

    但是,放开海禁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麻烦,管理也是需要耐心学习引导的。这与封建时代的管理制度是相悖的,与儒家的治国理念也是相悖的。

    听了朱瞻基的分析,朱棣笑了笑,看向了几位近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纪纲还没有组织好自己的话,他现在已经算是朱瞻基的人。所以知道自己的这个小主不喜夸夸其谈,只重视结论,结果,贸然拍马屁只会适得其反。

    兵部尚书方宾却已经率先回禀道:“陛下,臣以为太孙所言极是,倭寇源自东瀛,解决东瀛问题,才能解决倭寇的根本。”

    方宾,浙江钱塘县人,此人性格警敏,能揣上意,所以颇得朱棣宠信。

    朱瞻基对他不太了解,所有的了解也是在这个时代得到的。

    朱棣闻言笑道:“小儿之言,不可当真。东瀛乃是先行父皇亲自确定的不征之国,怎可轻于言兵?”

    纪纲是知道朱瞻基的想法的,虽然还没有与朱瞻基详谈,但是也知道此次倭寇出现,其实刚好契合了朱瞻基的计划。

    所以他俯身说道:“陛下,臣以为,殿下既然有此分析,想必也不仅仅只有起兵一计。东瀛乃不征之国,但是也不仅仅只有起兵,才能解决倭寇问题。”

    他将话题轻易又交到了朱瞻基的手中,虽然看似推脱责任,其实这才是真正符和朱瞻基想法的。

    朱棣闻言却笑道:“他才多大年纪,此乃国家大事,不可断于他一小儿之手。”不过,他又看向朱瞻基,话锋一转说道:“既然你对倭寇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那就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吧!”

    来到这个时代十几年了,朱瞻基仍然有些不习惯这个时代的人的说话方式。

    就像这个时候,哪怕朱棣再喜欢朱瞻基,也会欲扬先抑,故意自贬一番,谦虚一番,才会假装故意给你一个机会表现一番。

    虽然这个时候即使朱瞻基说错了话也没关系,但是就不能有事说事,有话说话吗?

    (今天第一更,我今天争取三更。)

    

第七十八章 海军司令() 
但是朱瞻基也知道,政治与商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包容和精确。

    作为一个商业领袖,需要的是明确精准的定位,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将企业发展的更好。

    但是,一个国家,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另外一条路,而这种选择,是非错对都不是短期就能发现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更需要的是包容,兼容并济。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婉转,更讲究方法的策略,将所有不同的策略兼容在一起。

    政治就是平衡和妥协,这一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

    他自认自己的性格比较急躁,做不到刘邦和李世民那样容忍。但是,他自认可以做到跟朱元璋和朱棣一样,利用自己的强权来达到目的。

    听到朱棣这样说,他想了一下说道:“孙儿以为,目前室町幕府的局势叵测,后小松天皇虽然禅位于称光天皇,但是称光天皇并未掌权。而室町幕府足利义持与足利义满一系的老臣,包括弟弟足利义嗣关系不睦,足利义持选择了将将军府从北山所转移到了三条房门邸。在这复杂的相对关系中,我大明可以在他们之间进行多方运作,让局势向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

    “当控制住了东瀛的上层关系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在东瀛推行利于我大明的政策,足利义持与足利义满的势力斗争,我们必须要控制住,不能任由足利义持现在推行的不利于大明政策继续发挥作用。”

    这个时代的大明是世界名副其实的头号强国和世界中心,所有的境外国家都被认为是穷山恶水,蛮夷之地。

    哪怕是大明的高级官员,他们对大明之外的国家了解也不多,更不屑了解。

    方宾就闻言笑道:“太孙殿下,此番费力不讨好之举,真的有用吗?以臣看来,倭寇不过疥彙鳎掖竺鹘⒍铀蚺遥敝苷攀砍系暮>急晃掖竺魉穑钦庑┤烁遣蛔阄濉!

    朱瞻基笑问:“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使我大明四海靖平。”

    “那如果我们可以不用战争就解决这件事,为何非要出动大军呢?战争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方宾虽然身为兵部尚书,大权在握,但是哪怕他不认可朱瞻基的意见,也不会跟朱瞻基争辩。

    所以,他听到朱瞻基这样说,知道朱瞻基已经有了计较,立即就转变了立场说道:“殿下此乃仁政,吾不及也。”

    狗屁的仁政,打仗虽然更凶恶,但是伤及不到倭寇的根本。可是朱瞻基这样说,是直接挖东瀛的根基,比派出大军围剿的用心还要险恶的多了。

    所以,谁也没有把方宾的话当真。

    朱棣听了朱瞻基的话,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基儿此举乃是老成谋国之举,但是对如今南来的倭寇却没有提及……”

    朱瞻基应道:“此乃时政,非未亲政的孙儿可置喙的。”

    朱棣笑道:“我既已允你组建海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自然也是允你参议军中事务。清剿海盗,需要沿海各卫所协同作战,基儿也可熟悉军情,为我大明海疆安靖出谋划策。”

    就连纪纲也是第一次听朱棣说让朱瞻基参赞军务,大吃一惊。

    如今的太子朱高炽已经当了十一年的太子,但是也不过是个摆设,不要说军务了,就连内政事务,也只有参议权而不是参赞权。

    参议权是允许太子参加讨论,增加他的政治经验,但是没有决策权,也就意味着他的话根本不管用。很多时候,朱高炽为了避嫌,更是什么话都不会说。

    但是朱瞻基如今才十七岁,朱棣竟然已经允诺他可以参赞军务,那就是不仅有参加会议的权力,还有决策的权力了。

    纪纲的眼睛看向了朱瞻基,心里越发庆幸不已。

    方宾也是大吃一惊,这才有些明白,为何今日朱棣来兴庆宫,会把他带上了。

    大明军政分离,文不管武,武不参文,只有兵部,通政司等少数几个机构,是文官参与军政。

    以五军都督府为首的军政系统只有有领兵权,但是没有调兵权。而兵部没有领兵权,却控制着调兵权。

    所以,知道带他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给朱瞻基领军来奠定基础的了。

    只是他还没有搞明白,组建海军是个什么意思。

    大明水师从鄱阳湖水战开始组建,目前大明水师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世界无不臣服在大明水师的雄威之下。

    他第一次下西洋就击败了南亚最大的海盗王陈祖义,第三次发动的锡兰之战,更是活捉其国王,颠覆其国家。

    如今的大明水师配备有各式样战船百种,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大型战舰上,其主战炮舰载炮四十多门,远超过同时代各国舰队总和,堪称世界第一舰队!

    自此,大明水师可谓是天下再无对手。

    那么,现在还要组建什么海军呢?海军和水师的区别是什么呢?

    他还没有开口询问,朱瞻基自己已经讲了出来。他很清楚朱棣今日只带了兵部尚书方宾,却没有带五军都督府的人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方便,向方宾获得支持。

    只要有了方宾的支持,即使五军都督府以后反对,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了。

    朱瞻基向方宾作了一个平揖说道:“自古以来,水师都是属于军队的一部分,隶属陆军管辖。”

    方宾问道:“何为陆军?”

    朱瞻基笑道:“凡是在陆地上作战,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炮兵,都属于陆军。”

    方宾点了点头,示意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