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说,这种不定期会议形式在早期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尤其那会他们需要民众做出巨大牺牲,一边开荒种地,一边承担繁重的劳役建设地方,很多时候甚至还要让他们上阵与原住民作战,这种会议可以说极大笼络了人心,让人们觉得政府还是为他们服务的,能够倾听他们的呼声。

    再后来,随着各种制度的规范化,这种大院旁听会议也进行了改革,即由各县政府制定本县范围内各乡镇的定期政治协商会议。这种会议由乡镇一、二把手出面主持会议,与会的代表也都是从各行各业的挑选的,有农民代表、有工人代表、有军人代表、有商人代表、有文化界人士等等,反正各行各业都有,但不是平均分配名额,而是严格规定了比例,以确保这些代表们能够很好地代表每个乡镇的各个阶层——不然的话,基本就变成联合省、西班牙那种市镇议会的模式了,全是商人和贵族与会,其他人完全没资格参与。

    政治协商会议的日期全国并不统一,而是由各县政府自行决定。考虑到各界代表们聚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一般都是提前两个月以上进行通知。与会的代表有权对乡镇领导拿出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不管他们识不识字),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理论上乡镇领导们并不一定要遵从他们的意见,因为按照会议制度,他们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但考虑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对政府下一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因此乡镇主官们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协,以换取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毕竟,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嘛,这一点不奇怪。

    老实说,东岸国内对这种制度并不全是支持的态度。顶层的政治家族们认为其“基本无用”,属于“劳民伤财”的行为,只会打乱乡(镇)一级的基层政府的秩序,让他们原本有条不紊的工作陷入混乱。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往往缺乏全局眼光,而且缺乏专业的政治素养,不明白国家是怎么运作的,对各种事情充满不切实际的臆想——把政治这样一项事关国运的事情交给一群“半文盲农民”、“只会敲榔头的工人”甚至是“唱戏的戏子”,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什么也不懂”!

    支持的一派主要是社会上有影响力但不从政的人士,他们可能很有钱,因此开始追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们在公开场合——如茶馆、咖啡馆——谈论政治协商会议制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让人民参政议政的制度。什么?人民什么都不懂?该死,你不能这么说!什么?不同的人民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搅在一起会把事情搞砸,效率低下?你这是不尊重人民!听着,你必须给人民一点念想,一点甜头,让他们因为辛苦工作而积累下的怨气有一个宣泄口,这对于统治是很有好处的。这就好比一个燃烧着的大锅炉,蒸汽压力不断增高,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泄压阀了。

    当然支持的一派对现有的制度也有很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有钱的商人,他们对政府强行规定的各个阶层的比例而不满,他们无法接受与一个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的工人平起平坐,一起对本乡的工作指指点点,甚至其中可能还有他自己的雇员。他们要求对代表的门槛加以限制,至少家产达到一定程度的才可以进入,因为不这样做的话,所谓的政治协商会议最终只会成为一个笑话,一个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叙旧的可笑场合。只是从目前看来,他们的这个请求多半不大可能,上级政府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得罪数量更大的工人和农民群体的利益——更重要的,会议里军人的数量也很多,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如商人富有,你难道想剥夺他们的代表席位吗?你再好好想想!

    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会议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比较中立,认为这种会议从实用角度上来讲,肯定是有一些意义的,因为可以解决一些不涉及深层次矛盾的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往往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可以很有效地平息民怨,凝聚人心——这对于一个移民国家而言尤为重要。另外,还可以通过这种制度很好地民众解释一下许多大项目的作用,以便在接下来调动人力的时候不至于抵触情绪太大。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种大会费时费力,还可能耽误生产,代表们也没可能改变一些大事的走向。毕竟,乡(镇)主要领导并不需要向你负责,他们能吸取一些好的建议并加以改进已经非常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上级交派下来的任务,同时发挥一些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地方建设搞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升,如此而已。总之,还有待长期观察,这是他们的看法。

    王大壮作为河西县县长及地区主要领导,对于河西镇的这次政治协商会议还是挺关心的。在了解到镇长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并承诺了一些诸如在某村修建一条防洪堤坝、为某几家厂子的商品联系销路、增加乡村戏剧巡演力度、减少今冬徭役天数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后,他立刻笑了,说道:“就这些事情你就受不了了?想当年我主持会议的时候,有时还要调解纠纷,做和事佬,甚至还有人在会上请我帮他说媒的,那是一副怎样的场面啊,你永远想象不到。说真的,现在的政治协商会议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还有人提着两只鸡进来的,嗯,那是来参加会议顺便去集贸市场上出售家禽的农民代表。与他们相比,现在这种场面已经不多见了,要严肃多了。所以,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老陈的任务很重,他要负责港口的拓宽、清淤工作,还有一些公路的翻修,事情很多,有些胆子你还要多担一点。而且,总让副职去参加会议,也显得我们政府对政治协商会议不上心,态度过于敷衍,这不好。现在全国的主流动向就是正职越来越多地主持会议,议题也更加正规。这个制度短期内政府并不想废除,也不可能废除,以后只会越来越重视,所以你小子就别给我抱怨了,好好干活吧。”

    “县长,今天的会上还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政协会议的举办层级提高,即举办县一级的政治协商会议,你怎么看?”

    “那不可能!至少现在完全没这个说法。”王大壮脸色一肃,说道:“你知道县一级是什么概念么?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有设省,县就是最重要的地方政府机构。有的实力强大的县,像青岛县、平安县,你让他们开政治协商会议,那会议上讨论的都是什么问题?政府的决策是不是就全部公之于天下了?还有一点保密性可言吗?真那样的话,当地政府做决策时就会受到其他因素的极大干扰,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就像南边最近在搞可商用的电动机一样,这是大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补贴,如果在工作报告中列出这一条,你觉得合适吗?你要明白,我们的政府是大政府,与欧陆的不一样,他们只管收税、用钱,像电动机这种完全由商人自己搞,可以有高度的保密性,但咱们是无限责任的政府,什么都要自己搞,不可能什么事都告诉民众的。县一级的政治协商会议,也许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未来会搞,但现在绝无可能。这一点,你要明白,不能犯政治错误!再说了,我们东岸的社会政治面貌,比起旧大路诸国来说已经强了不知道多少了。他们还是贵族、商人共治的状态,咱们至少允许工人、农民、军人参与政治了,已经很不错了。你要记住,政治制度要和生产力水平相匹配。这就像你出门牵着绳子遛狗,人是生产力水平,狗是制度,狗有时候会跑得过快走到你前面,拉着你往前走,有时候又会慢吞吞地落到你后面,拖慢你的速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狗始终保持在绳子的范围内,人与狗一起和谐散步,这才是重点,明白了吗?”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团结河(八)() 
“在东方国家,贵金属(无论是贵金属块还是实际硬币)常被窖藏起来以应付未来的已知或未知需要。像中国,富人们喜欢毁掉银币,然后将其铸成各种形状的银制品,像银冬瓜。印度人也差不多,他们喜欢将收到的金银币藏起来。与中国有所区别的是,那里的人对黄金要更热衷一些,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会不计一切将白银换成黄金,所以你去印度民间可以找到大量的黄金,这不是很难。”1694年4月30日,房山饭店一楼的咖啡馆内,宪兵中尉韩光列正在和饭店老板劳司吉闲聊。

    韩光列在宪兵中尉的职衔上已经徘徊很多年了。因为出身一般,他也明白自己如果没有奇遇的话,大概一辈子也就混个上尉到头,然后到司令部的某个闲职上厮混,直到退出现役。不过他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拼死拼活爬上去有意思吗?须知高处不胜寒啊,还是像现在这样,在团结河活动活动筋骨,不用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用整天考虑站队问题,多好!

    劳司吉对韩光列的这种态度十分欣赏。一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他已经看透了很多东西,因此在将潘帕的肉制品厂卖给别人,带着一辈子的积蓄到房山乡这里开了个饭店,与妻子儿女们一起经营——当然,房山饭店规模不小,有四层之高,因此还额外雇了一些人。

    应该说,房山饭店是房山乡首屈一指的饭店。在这种经济落后地区,有人愿意投资建设这么一家上档次的旅馆及餐厅,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当然修建这么一座大型建筑,几乎也耗光了劳司吉的积蓄,他现在所有的家当基本都在这上面了,甚至还向老朋友伊尼戈借了一些钱(他在原来劳司吉的公司内也有股份),可谓是孤注一掷。

    好在房山饭店的生意还算不错。因为地处前往团结河流域的必经之地,房山乡这些年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其中既有政府工作人员,也有大量小商贩、手艺人,不过数量更多的则是怀揣发财梦想前往团结河流域碰运气的淘金者。这些人从外地来到房山乡,或者从金矿区返回房山乡,必不可少地有许多饮食、住宿方面的消费需求,再加上房山饭店也卖一些衣物、饮料(包括酒)、烟草之类的消费品,因此整体营业额相当不低。

    闲暇时分,劳司吉曾经也庆幸过,这一票他是搏对了,丢掉已经稳定运营的腌肉制品厂,来到温暖的北方重新创业,这个决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虽然他的身体关节在南方寒冷的冬天时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但做出这一决定依然需要非凡的勇气。

    “我们东岸人一样喜欢黄金,你看那些首饰店的生意可好了。特别是在北边的一系列金矿被发现后,我感觉以后每个人娶妻时都要准备一些黄金饰品了。”劳司吉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依然不错,说气话来中气十足,或许巴西相对温暖的气候重新激发了他的生命力吧。

    “金价的下跌是不可能长球持续下去的。”韩光列先是称赞了一下劳司吉亲自研磨的咖啡,然后说道:“事实上政府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会推出‘法币’,这是一种与黄金挂钩的兑换券,单位是圆。法币的出现,将使得市面上的实物黄金变得越来越抢手,其价格很快就会止跌回升。”

    “韩队长,你不是宪兵么?怎么会这么清楚法币的事情?前阵子报纸上不是还说短期内无意推出金本位制的货币吗?”劳司吉听后有些不解,问道。

    “咳咳,那是政府阻止那些无法无天的淘金者们进入矿区采金用的小手段啦。事实上在政府内部,这不是什么秘密。”韩光列没有说这是他听在贵金属管理总局内工作的同乡说的,而是故作高深地回答道。

    当然他说的基本上也接近事实。“法币”这个概念是贵金属管理总局提出来的,为的就是区分国内其他的各类银行劵或票据。这个词可以很轻易地让人联想到,在金融业信用出现问题时,真正能作为货币的银行券只能是与黄金挂钩的“法币”,债权人只接受法币作为偿债方式,其他信用可能出现风险的银行券一概不会收取。与之相对应的,在信用良好时,一些信誉良好的银行或个人出具的银行券、支票等(后世一些信誉良好的虚拟货币甚至也能在很多场合下使用),也会被人接受,人们并不会太挑剔。

    不过这些银行券(包括债券,后世的美债甚至能直接当货币用)、私人支票之类的东西,都缺少一种能够强制人们接受的超级垄断的特权。比如东岸政府就会规定,全国范围内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能拒绝接受法币,否则就违反法律。这种强制措施以及与黄金挂钩的特性,基本上可以充分保障法币的信用及币值,使得其最终可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