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第20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综合种种情况,我想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奇梦达濒临破产,是一起突发事件,他希望收购奇梦达,也是临时决定,”

    “也就是,对奇梦达的收购,并不像他亲自运作的其它项目一样,事先就有着周密的安排,所以我想,这是我们的机会,”

    作为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他当然希望三星能并购奇梦达,接受了奇梦达那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后,三星就确立了自己的绝对优势。

    他看向了主座上的会长。

    与会的其它人也看向了主座上的会长。

    在三星,他们说什么,没用,那个人说什么,才是关键。

    会长大人还在沉思中……

第六百九十九章 考校() 
韩国这边,三星的一帮人在为难,而尔必达、美光,以及包括海峡对面的那一帮厂家,因为并没有三星那么强力的情报收集体系,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美梦,即将破碎。

    而就是连三星的那帮人此时也不知道,那个本该挂掉,但暂时还没有挂掉的奇梦达的eo,此时和他们一样的为难。

    这大概就像一首老歌里唱的那样,站在天平的两端,一样的为难。

    对此时的罗总而言,他最希望的,还真是曾经说过的话烟消云散。

    如果一开始,态度就积极而又诚恳,不像是他刚刚表现得这样,明明已经无路可走,连卖身都没多大希望,却还要摆出待价而沽的范儿,或许,冯一平他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态度。

    奇梦达,确实已经在生产中导入了叠加式技术,而且在去年9月就已经利用叠加式技术实现了量产,还保持了非常高的成品率。

    从根本上来说,内存就是通用产品,内存厂家的成败,最主要的就在于成本的控制,叠加式这样目前更主流的技术,显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失误,失误,自己不应该一开始就试图拿这一点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应该等到真正开始谈价时在平和的指出这一点。

    罗总相信,冯一平他们对沟槽式的优势,应该还是会比较看重,他也看了出来,冯一平应该是想围绕着智能手机,打造一个关键部件的产品链。

    而以冯一平一贯的风格,他对未来的安排,一定是无论前道后道工序,一定都会放在中国大陆,那人工,以及用地方面的成本,抵消三星等因为通用工艺而带来的规模成本,那是绰绰有余。

    罗总此时对自己的策略,相当自责。

    看着脸色有些不太好的罗总,冯一平和康明斯之前还觉得有些困惑的事,现在也都清楚起来。

    彼得鲍尔和罗总的拜访,那都是设计好的。

    彼得鲍尔拜会的重点,应该是“奇梦达一定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其它的那些,不过是他忍不住夹带的私货。

    一个受奇梦达拖累已久的人,在见到可能的接盘侠之后,说几句心里话,那也完全能够理解。

    而罗总来拜访的重点,就在于“为什么说奇梦达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俩的拜访,可以说是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计划得很不错。

    只不过,罗总没有控制好,架子一时摆得有点过。

    说起来,这也并不让人意外,这位形象很好的罗总,虽然说话不急不躁很温和,但实际上,他属于那种客气点说,叫做喜欢大鸣大放,成就夸大最大,过失说成最小,或者干脆和自己无关的人。

    科恩向冯一平补充的那一点,就是在向德国和葡萄牙zhèngfǔ要求3亿多欧元的贷款以外,还额外要求3亿欧元的运营资金,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冯一平之所以对他有这样的印象,还来自于他的很多其它的言论,比如,在当初ipo的结果不如预期的时候,他表示奇梦达其实很受投资人的欢迎,只是遭受到了全球股市大环境不佳的挑战而已。

    在07年,不过是按原计划向中国工厂增资,他却对媒体说,那是奇梦达在逆市投资,而那次增资,不过区区2000万美元,对半导体公司来说,那么点投资,还真有些不好意思拿到台面上来说。

    就说一台光刻机吧,也要1亿美元呢。

    去年中,奇梦达中国的工厂,明明已经减产一半,他对外界说,“不,我们好着呢!”

    而在去年第三季的财报公布,三季一共亏损近15亿欧元以后,他再三表示,公司将从淘汰生产力较差的代工产能、提高生产工艺、精简人力资源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整,随后,从第四季度开始,公司将以每季度4500万欧元的速度降低收支平衡点……然后,第四季度亏了近5亿欧元。

    前几天,在康明斯他们没有介入,奇梦达就要宣布破产的时候,面对记者的采访,他都不提破产那个词,他说的是,“我们将让公司回归扎实的基础,”你看看,多厉害!

    要知道,去年一年,奇梦达的股价,就已经跌掉了超过百分之九十,到现在,更是已经跌掉了97%,哪还有个什么扎实的基础。

    老实说,这位“说话”的水平,真和当年伊拉克战争时,萨达姆的那位外长萨哈夫有得一比。

    尤其是和之前来过的不会文过饰非的彼得鲍尔一比,他这风格,就真不太受冯一平的喜欢。

    对一个企业负责人,大嘴巴吧,说没问题,也没问题,比如老马就出了名的大嘴巴。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吹过的那些牛,多少总要有一些最后能够实现。

    如果你说过的话,最后没有一次能践诺的,那这自然会影响你个人和公司的形象。

    但考虑到今后的一些安排,冯一平觉得,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新的机会,“罗总,坦白说,我们都明白,奇梦达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为市场的缘故,”

    “内存行业的规则,就是投资,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厂家退出,供不应求,然后又投资这样的循环游戏,在当前的局势下,一定会有一家会推出,之所以是奇梦达,主要是因为奇梦达在关键时刻,没有得到zhèngfǔ的支持而已,”

    罗总马上像刚才的彼得鲍尔一样,见说了这样的话的冯一平,也像是见到了亲人,见到了知己一样,“是的冯总,你说得太对了,其它内存厂家,之所以现在还能支撑,就是因为他们从各自身后的zhèngfǔ得到了支持,”

    冯一平看向旁边笑了笑,果然是这样。

    这当然不是他期待的答案。

    如果罗总此时能哪怕是客套的顺便说一句,这样的结果也有自己的原因,那他也会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据他所知,在去年6月底的时候,奇梦达因为手里依然持有6亿3000万欧元的现金,而在这场烧钱大赛中,比海力士和尔必达都还要底气。

    但他们没有节制,导致现在反而要死在那两家前面。

    在行业已经进入比赛烧钱的第三个年头,恰恰又遭遇了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负责人还不着紧手里的现金,这样的企业不死,也真是没有天理。

    罗总敏锐的察觉,自己好像是又说错话了,但我没说错啊,况且,我不过只是附和你的观点而已。

    冯一平收拾了一下心情,决定问他另一方面的问题,“罗总,对外界来说,内存行业的成败,在于比拼胆力和财力,”

    罗总听到这里,轻轻点头,显然深以为然,好在他没有急着插嘴。

    “那么,从业内人的角度,你觉得在这背后,还有没有什么其它的原因?”

    “日本厂商的衰落,和韩国厂商的崛起,以及奇梦达陷入如今处境的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应该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罗总也微微思考了一下,“成本的控制,是内存行业的第一要务,内存公司的优势,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从日本转移到韩国的背后,成本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说的是,不过这同样是外界都知道的原因,不出奇,也不是冯一平期待的那个方面。

    见冯一平依然看着他,罗总又补充了一句,“这同样也预兆了大陆,未来必定是内存市场最终的赢家……”

    “谢谢你,”冯一平站了起来,“接下来的工作,还得麻烦你,”

    罗总见状也说道,“我就不打扰了,你好好休息,我们晚上见,”

    冯一平笑笑,不管这位罗总自己有没有放弃自己,他都觉得,这位罗总已经没有挽救的必要。

    现在就应该为并购之后的奇梦达寻找新的负责人。

第七百章 艰难的决定() 
看着罗总有些不知所以的离去,康明斯说道,“老板,从履历上来看,这位罗总显然更多的只关注于技术,对这背后,汇率给他们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太清楚,也情有可原吧,”

    冯一平摇头,“不,他作为工厂和研发中心遍布全世界,产品也主要外销的跨国公司负责人,如果还没认识到汇率对公司的影响,那就是极度不合格,”

    是的,冯一平刚给罗总提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汇率。

    从内行的角度看,无论是日本厂商的衰落和韩国厂商的崛起,以及美德厂商的起伏,背后都有一根业外的人看不见的红线在挑拨,那就是汇率。

    包括现在的奇梦达在内,所有退出内存市场的厂家,无论是美国的ibm还是摩托罗拉,日本的ne还是日立,实际上,他们的命运,真的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汇率大势之下,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杰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随波逐流只会让公司消逝在滚滚大潮中。

    比如ne和日立,在90年代初仍然傲立三甲,但由于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升值,以及随之而来的和泡沫经济破灭,逐步降低了竞争力。

    这就让汉城奥运会后,放眼世界的韩国厂商抓住了机会,三星、现代电子和lg半导体成功赶上来进入六强。

    或者我们可以说,韩元的长期贬值,是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每次金融危机导致的迅速贬值,都像给出口型的韩国企业打了强心救命针。

    韩国在内存市场的真正崛起,是在97年,而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企业由于负债率过高和外汇储备不足,欧美债务收紧导致韩元在年底数周内暴跌60%。

    这次暴跌,却极大的增强了韩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1998年韩国就在dram领域份额超过日本企业(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随后采取的系列措施,对韩国影响重大,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就知道,也就是从那以后,便有了韩流)。

    而奇梦达成为这轮竞争中首先撑不住的厂家,可以说,也和汇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次贷危机,以及美国政府不和盟友商量,为了自救,肆意宽松的缘故,欧元相对美元,大幅升值,并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最高点……从这一点来说,奇梦达之所以最先出局,也有几分非战之罪的意味。

    但作为这个市场的兴衰的见证者和直接当事人,对这一点完全没有察觉,或者是没能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那怎么也说不过去。

    等罗总走后才过来的加里科恩也赞同冯一平的观点,“他肯定知道汇率所造成的售价以及营收方面的波动,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看不到汇率对行业的影响……”

    他不住的摇头,华尔街上有很多人能看到这一点。

    哼,别以为我们华尔街只会制造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同样厉害。

    像奇梦达这样的公司,要是和华尔街的关系更紧密一些,要是早就和华尔街有合作,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找华尔街的公司当他们的破产委托人。

    冯一平看了看表,孩子妈还好说,无论如何,下午一定要陪孩子出去走走,“好了,不说这些,让我们来讨论早就应该讨论的问题,早点把这桩交易敲定,”

    “一定没问题,”康明斯说,“从他们两位前后来拜访,至少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急了,”

    冯一平笑了笑,是啊,他们是真的急了。

    科恩也笑,“还可以确定,大股东英飞凌,是如此急切的希望抛下奇梦达这个大包袱,”

    冯一平怎么都觉得他的笑,有些不怀好意,但是,呵呵,他喜欢。

    英飞凌和奇梦达,当然是急了。

    德国的破产法律,相当严格,相关费用的支付稍差时日,也必须向法院申请进入破产程序,眼下之所以还没有宣布奇梦达破产,不过是被坑惨了的英飞凌,又给奇梦达拨付了一笔款项,给它吊命几天而已。

    这就是彼得鲍尔心中的那笔愿意赔上的嫁妆,也是他们最后的努力和善意。

    …………

    韩国三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