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曲尽星河-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晏风点了点头,激动地说:“何止。何止。我年岁到了,我什么不敢说的?眼下庄园遍地,你知道庄园的奴户怎么耕种吗?很多带着镣呀。妙龄女子服役于主人之家,壮年劳力耕作于田亩,无衣物无所食朝廷无力赎夺,因为人口减少,赋税减少,反而对外头还有口气的百姓再课以更多的赋税。而读书人?却更难为官了呀。皇帝意在开科,最后为了统合门阀的力量对外作战,又不得不恢复九品中正制,反倒倒退了,你说可笑不可笑?”他说:“这也是你阿爸流放你到这里的原因吧,人之失,己所得从人家身上可以得到自己的反思。就看新皇帝的了。现在你阿爸避战,他已经没有对外的战争,若是能够看到国家的危机,放手作为,还能沉疴得返,若他看不到,反而满足于自己父亲的赫赫武功,那便要失掉自家的鹿啦。”

    若在以前,得到别人复述事实,李虎会窃喜,觉得是机会,但现在,他仍然觉得是机会,却多了一团伤感这鹿走丢不走丢不管,这种国事却关系到很多自己身边的人,若不是自己,若不是燕燕他哥,在努力去改变,他们会过得很苦、很苦,从其它人身上,就能看到他们的苦,而他们是纯朴、善良,而且极其胆小的,便去县城,都要一起去,都要去本地人的地方吃饭。

    田晏风叹气说:“孩子。有两个人在我这儿呢。你得见见。本想着等你阿爸派人来,让他们跟着走,现在不成了,明天,我就让他们隐匿姓名,跟高显那边的学生去湟西,经湟西,再回你们东夏。你别管他们了,你在我这儿住几天,陪陪我,我也好知道你都读什么书,读得怎么样。”

    李虎一时没有多想,好奇地问:“是谁?”r1058

一百四十八节 一路北上() 
能会是谁?

    田云和冯山虢。

    李虎扶着田宴风去见他们,准确地说人是三个,冯山虢还带着个十七、八岁的后生,仍在披麻戴孝。冯山虢的丑几乎是公认的,一对门板似的黄牙,瘦长脸,一双有点像斗鸡眼一样的毒眼珠儿,但是在陇上见过他的人却都有这么一种印象,他笑起来很夺人,像是胸于成竹,像是鹰盯大雁,而这一切,结束于西陇战败。在当时而言,一个极自负的谋臣,辅助一个清廉敢为的将领,两个人不敌一个不知哪钻出来的游牧归国的少年,权夺尽,兵罢黜,夏景棠自尽而亡,这对一个有出将入相自信的人来说是一个多大的打击。

    尤其是回到关中,朝廷轻视到极点,身上就像背上“无能”二字。

    本来是皇帝给机会一样,给遣来东夏作令尹,监视他狄阿鸟,结果夹到中间去,狄阿鸟一再透过他玩弄朝廷,朝廷也不信任他这么多年来,他就像失去了风采,困顿的一只倦病颓鹰。

    但是你再回顾他的过往,西陇防守兵力薄弱,刚举过秀才,官场上轻摇直上的书生,毅然西去,混迹于行伍之间。

    狄阿鸟东归,谁与之同往?

    当时狄阿鸟只有几百部曲,若干寒门士子、工匠,加上老弱宦官也不过两千余,谁能相信他必能建国?他若一战而败,游牧人管你是不是朝廷派的令尹?这种凶险和干系,岂是一般书生敢担?即便他狄阿鸟顺利建国,就要在东夏作为令尹监视他狄阿鸟,同时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留在长月作人质。

    他的命运是后一种,已经十几年了呀。

    毅然丢下自家的娇妻幼子,跨马东出潼关,孤身一人沦落于东夏,长念:“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一句,何尝不是他的真实写照。朝廷不信任他,应替换他也不想理他,把他扔在东夏,而他,因为怕负了朝廷,一人“怆然”,最后干脆在黄埔潜心治学,直到北平原被攻破。

    然而,生活在东夏多年,感受到身边众多同袍同僚的温暖,想脱身都不能,辞官都不能,妻子儿子朝廷挟持而来,因为不愿做官,坚决辞官,装疯辞官,一家人刚一团聚,因为物价飞涨,人在他乡,缺乏亲族和财物,守望他多年的妻子被饿死,这是何等伤痛欲绝的一件事情呀。

    李虎知道他的生平,想一想,也觉得假疯也该变真疯了,却不料见了面,大出意料,冯山虢换了个人一样,双目精光闪闪,再没有在东夏的那种颓意,一到朝议,他打瞌睡,一说到点,他问管不管饭。对,李虎见过他,见他的时候,他就这样,好像一天没抬过头,两眼没睡醒过。

    今天,这头抬起来了,这双眼睁开了,那目光格外夺人,一说话,嘴角先往一边拉起,带着戏谑,黄色的板牙露出来,像鹰鸠,像枭雄眼前这个会是经受多年困厄,志不得伸,妻子刚刚饿死的人?

    而且似乎他的身体也好了。

    他见了李虎,打个标准的官揖,称呼说:“世子殿下。”

    李虎仍是在发愣,感到不敢相信,不可思议?

    旁边的田云微微笑着,他是当年抱过李虎的人,李虎也清楚知道,他是坎坷流离,因为家族中有直系亲族,始终不肯为狄阿鸟所用。而今三十多岁的人,在东夏吃牛羊肉吃得多,不但身体开始壮硕,而且像是容颜不曾有多大改变,白面无须,多了点儿英姿。李虎把目光移向他,他也弯腰一个长揖。

    如果不是敌对关系,不算他们是叛逆,这都是长辈呀。

    李虎略一犹豫,也连忙还了两个长揖,称呼说:“谢伯伯。田叔叔。”

    他抬起头,再看向那个后生,那后生和冯山虢长得有点像,他脸上留着恨意,似乎在恼恨自己的父亲宁愿娘饿死,也不肯出来为官,见了李虎,头立刻偏到一旁去。

    冯山虢叹气说:“世子见谅。他娘刚不在了,他心里恨我,你叫他冯程就行了。”

    李虎也有疑问,问他:“为何你宁愿伯母饿死,也不肯为官?”

    冯山虢淡淡地说:“我那时已经在装疯,我能想到物价涨成那样吗?她等了我这么多年,她也不想让我为官呀,她支持我装疯的”口气很淡,泪水却夺眶。他说:“头天还好好的,我哪知道吃的都给我们爷俩了呢?我怎么知道呢?魏博城里人聚集起来让放粮,谁都不敢放,说是军粮,最后一车一车往外拉死人,我不知道百姓死绝,军队吃着军粮去防谁?相比你阿爸,宁愿不要北平原,我就一下明白了。错失明主,是我糊涂。这么多年,我没少生事儿。你阿爸大度,不给我一般见识,把我当自己人,而我回到自己人中,朝廷上的同僚一边鄙夷我,一边为了挟持我,接济我一下都不肯,除了田云找我商量说要北上,谁问我们一家人的死活?”

    他哽咽说:“若为国家大事,一家人宁愿命不要,可现在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满街的灾民问我,我们啥时候能去北平原谋生?我不知道。北平原他不在了呀,而今的北平原,他与以前不同了呀。我怎么回答他们。我回答不了,我低着头,我不知道怎么了,我想我一定是在商纣麾下为恶。那北平原,是乐土呀,却死数万人,面目全非,一群军阀挟持上,各有所占,各不相让。”

    他轻声问:“这么多年,我在干什么呀?我为国了吗?我为民了吗?”

    李虎听得感动,弯腰一揖,长揖不起。

    冯山虢连忙去扶他,揩掉眼泪说:“想好了。就已心如铁石,北上请求大王的谅解。”他一扭头,决然地说:“任他处置。”李虎扭头看看冯程,扭头再看看他,想了下说:“你们隐匿身份北上,到了湟西,便只能一路跋涉了,现在北国都是雪,就让冯程跟我走吧。朝廷没有他的画像,我可以用更稳妥的办法送他走。”

    冯山虢扭头征询地看了冯程一眼,决定说:“也好。他这些天水土不服,就没好过。”

    田晏风颤巍巍地说:“少站着了。好好休息,既然阿鸟今年派不了人来,你们明天就走,跟着我学生,免得夜长梦多。有个姓田的将军与老夫套近乎,年后必定会再来,你们?早走早好。”

    确实如此。

    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倒也害怕给田氏惹祸,肯定下来。

    头天说好不让田晏风相送,免得老人哪点不好,第二天天一亮李虎去送他们的。

    雪又是一夜时下时停,雪过了脚裸,淹了小腿数寸,站在野外,看着他们并入高显人中,一人一个包袱,一个一革袋干粮,一人一个木杖,风扑来,雪花打脸,视线渐渐模糊,人已经渐渐看不清李虎就像是心中被洗了一番,突然他记起来了,这二人其实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包括田云。

    他连忙转头,问方海和李四:“你俩还是护送他们走吧,我和冯程一起回就行了。”

    方海和李四对望了一眼。

    方海自以为自己还没被识破,凡事在装傻,一时转不过来,李四便说:“还是我去吧。我年龄大。湟西也熟。”

    李虎扭头看向方海,一旁的李四给方海摇了摇头。

    李四也走了。

    上千里的路程,李虎不知道雪何时停,他们怎么走,以他们的体力能不能撑得住,好在李四跟去,有一匹马,说不定李四还能联系上暗魂的人。

    这一切都是良好的意愿。

    他在这里住了几天,就给回杨村了。

    到了杨村,每天都往北望一望。

    两天后,他又在望,李多财告诉他:“等李四回来吗?别等了。李四没了。湟西的暗魂里头出了奸细,李四联络他们,想让她们接手护送二人,结果引来十三衙门的追杀,李四为保护他们,战死了现在十三衙门的绣衣都在湟西去,潜入追杀,这两个人,都出国门了,他们看得重了。”

    他扭头看住李多财。

    好半天,他才肯定这是真的,吼李多财:“你们干什么吃的?”

    李多财说:“湟西出奸细,那不是现在的问题,还是以前朝廷埋下去的,湟西又没有打仗,奸细就没暴露。咱们的人?已经去清理门户,我们备州这边只能尽一切可能,半道截杀靖康派遣的绣衣。”他问李虎:“你什么时候给我盖房子?你不盖房子,我养不了鸽子,没鸽子,消息就得多转一道手,对于转手的人来说,他接触的消息就不是他的级别应该接触到的,时间长了,消息容易外泄。”

    李虎掉头走了。

    他扔了一句:“李四叔死了,你的袍泽,你的部下,你一点都不难过?你竟然还能心平气和与我说话?”

    留在原地的李多财愣在那儿。r1058

一百四十九节 咱们去抢吧() 
魏博。

    初五过后开市,不少被掌柜安排来三分堂关注银钱走向的伙计,陡然就露出震骇的表情,接着就向自家商行狂奔。

    事实上,有背…景的商人都已经知道三分堂会被清算,但也知道上层还在交锋,却没想到会来这么快。朱汶汶在她们家掌事厅坐着,目光沉峻,面前只是供她决策的小圈子,并没有扩大化,便是这几个人,也处在慌乱之中,三分堂若清算,这天地会变成什么样?而清算,又是何意?三分堂要将所有帐务一一兑现,收回所有借贷,一旦借贷的人无力偿还,官府扣押资产,出钱抵还三分堂用作清算若金银数量巨大的人家,放到家里不安全,可以出保管费,交由朝廷保管。

    朱汶汶先一步与李益生师爷谈过。

    她不知道朝廷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总觉得这是东夏想要的,想清清楚楚问他,却知道他也不知道,只是问他的看法一二。李益生却是毫无主张,这种事情想都难以想象,一旦到来,谁知道怎么反应?当机立断,赶紧去三分堂兑现所有银票?但给出的印象是三分堂坏账不多,能够做到清算,或者是认为可以清算的人,认为三分堂可以清算。

    这个小圈子里,袁尚凯最先清醒过来。

    他是处理过国家财政的,足以反应,告诉说:“东家。按常理说,足够实力的商人应该广开钱庄,吸纳进从三分堂流出的资金,但是没有人能做到三分堂那样,没有人会敢像三分堂那样,不要火耗和保管费呀。即便有一家两家仿三分堂的做派大肆吸进,但也难以改变整个钱业。所以我的看法是,金银钱全要贬值。”钱贬值是次要的,朱氏曾为三分堂花钱,明面上,那是三厘的借贷,数量无比巨大,前一段时间,趁着银钱比价,朱氏流入三分堂一些白银,等于偿还了大部分,但便是小部分,也是数额巨大,一旦清算,如何在一时三刻给他们凑齐?

    朱汶汶知道袁尚凯的意思。

    也许开钱庄不是好办法,但第一时间开钱庄,吸进来的金银可以拿来抵还债务,免得官府出面扣押资产。

    朱汶汶陷入沉思。

    而其它几个人则陷入恐慌。

    他们知道朱氏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