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曲尽星河-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阿鸟一一接受,轻声说:“趁皇帝等他的援兵,毫无异动,谁为孤击溃北平原来的军队?”
光是眼跟前几十名将领就已经争先恐后。
狄阿鸟看看他们兴奋和激动的模样,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选谁好,正是在人群中找寻之际,吴班要求说:“我与尉迟迥二人便可。听闻领兵的朱彰乃是猛将,有万夫不敌之用,我与尉迟配合,向他发动单挑。斩杀之或生擒。”
他见狄阿鸟还在发愣,笑着提醒说:“大王。”
狄阿鸟转过脸去,找到赵过,问他:“朱彰你可记得?”
赵过反问:“谁?”
冰天雪地之中,一名靖康英武少年将军追赶着两个逃命的“蟊贼”。狄阿鸟略一提醒,赵过幡然醒悟说:“原来是他?这个贼杀的,当年咱们在雪地里挤上他,是阿鸟你放了他一条生路。”
狄阿鸟故意说:“是呀。当年我们两个被揍得多惨,我是扳回来了,你呢?”他笑道:“我听说大丈夫可以不复仇,但是总是要证明自己,在敌人那儿摔倒,就从敌人那儿把自信找回来。”
赵过本来还在想,当年自己好像没怎么被朱彰揍吧。
但狄阿鸟的话赶着,他倒是想起当年的狼狈,逃命时掉到雪窝子,被狄阿鸟给拉出来,两人在冰天雪地中挪走,当真惶惶如伤家之犬。这种被辱的焦躁逐渐强烈,他大吼一声:“阿鸟。你说我不守军纪,处罚了我,这回就让我戴罪立功吧。我不把他生擒,就对不起雪上滚爬掉雪坑中的马儿。”
狄阿鸟激将说:“当年你就不是他的对手?现在行吗?还是让尉迟迥来稳妥。”
他回头到处找,故意问人说:“尉迟迥不在?”
赵过一头扎下去,大喝道:“我愿立下军令状,阵前斩他或活捉。”
狄阿鸟反问:“万一挑战不赢怎么办呀?”
赵过肯定地说:“必胜。给我这个找自信的机会吧。”
狄阿鸟点了点头,勉强地说:“也好。要是打不过,你可知道要跑呀。来。牵我的马来,给胜负难料的赵过将军,那马跟我二十几年了,正当壮年,跑得快。孤现在都不怎么舍得骑它。”
营外一匹白色骏马像是听懂了,仰天长嘶,摁耐不住地举起前蹄,夕阳映过来,好像就在它的蹄下。
赵过差点气死。
什么意思嘛,把这匹宝马让给自己去骑,让自己打不过就跑?
他害怕一不小心,机会跑了,憋得脸红脖子粗,生生忍了,等着将气往朱彰身上发。
赵过牵马回去点兵做准备了。
吴班亦步亦趋地跟着狄阿鸟,担心地说:“我提议阵战的,想着情形不妙,我能知道挥军就上,免得尉迟迥吃亏,现在您如此激将赵公爷,我就怕他难以匹敌,阵前定决生死。”
狄阿鸟安慰说:“你不要担心,赵过定能战胜,而且是取他首级,不是带回来活的。”
吴班说什么都不信。
要是他胡乱建议,让东夏损失了一位帅才,那才是莫大的损失。
他又劝。
狄阿鸟被劝烦了,呼喊他跟着,找来李益生附耳说了句话,李益生就回自己的地方,不大工夫拿了一张纸来。
狄阿鸟接过来,把它伸展开让吴班去。
马上有位栩栩如生的武将,膀大腰圆,模样威猛,相貌丑陋
吴班不知道让自己看什么,猜测说:“这就是朱彰呀。”
狄阿鸟问他:“看出来什么了没有?”
吴班摇了摇头。
狄阿鸟肃然道:“阿过数十年来,武艺无一刻搁下,晨起习武,夜静养身,虽带兵在外,亦从不间断,而今国中鲜有敌手矣。”
吴班笑道:“赵公爷的意志没有人不佩服。”
狄阿鸟把手指探到朱彰的身上,要求说:“你且看他,当年毁了容貌之后,而今早已不见当年的风采,虽然有几分威猛,却早已大腹便便,很有可能已不复当年,连当年都不及,又怎是今日阿过的对手?”他轻声说:“孤给阿过机会,那是前日处罚重了,想要交他重任,又怕诸将认为孤放纵他,故意给他这个机会立功,免除处罚。”
吴班还是不敢相信地说:“大王就那么肯定公爷能胜?”
狄阿鸟说:“是的。孤与阿过情同兄弟,孤自是知晓,无论习武做事,有恒心有长志,终是会有大成就。阿过当年与孤相遇,终日被人耻笑,谁敢料想他今日可以统御数十万,南征北讨,鲜有一败?孤就是要把旧事再提,告诉我东夏子弟,有阿过的恒心和意志,他再笨身骨再弱,也定有改变。”
他又说:“你找人写篇文章,邸报刊报上均做刊发,这对我们东夏来相当很重要。少年人要有楷模,那些乙等军府丙等军府的将士要有楷模,阿过就是孤心中可以做楷模的人,鼓舞我们所有的东夏人。区区朱彰,定是踩在他脚下的一只臭虫。”r1058
二百四十五节 阵换大将()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东夏已经不流行阵前挑战,但现在心里已经极为蔑视靖康将士,为打击靖康军队的士气,开始不再约束健儿到两军阵营前骂战。东夏选武体系成熟,军府挑选出挂上号的健儿,因为慎重,临行前再由同袍们热身指点,到了阵前,锐气、体力、勇气都处在巅峰,他们一走一骂,靖康一方往往不甘示弱,出人应战,然而前面几次挑战,往往通名报姓之后,靖康一方都是掉头疾走。
东夏这边儿一问上去过的军卒,便弄明白怎么回事。
那靖康军队出马的都报名报姓,自云身为何职,往往都是以武敢闻名的将领,不管有没有实权,秩序都不低,以为东夏一方上来将领,参照健威的举动,斩首后意义重大,这才在上官派遣之下硬着头皮上来,然而一问敌手,东夏出来的不是一卒就是一底层军官,那是掉头就走,怕输了失了身份,赢了只斩首一名东夏的无名小卒,不算战功。其实倒也不是靖康将领足以轻蔑的角色,东夏军队区分职、爵、武士级,勇武的士卒往往爵并不低,考过武级挑动这个事情的东夏将领一琢磨,就责怪说:“人说我们东夏人懣,你们还真懣,谁定让你们报上真名,自称大将就行了呀。”
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再有卒子上去,张口就是大将某某某。
只见一上午工夫,先上两个府兵,接下来就是大将倾巢而出。
他们有的是将自己的姓名前冠上大将头衔,有的干脆就冒用自己崇拜的大将。
于是有人吆喝说:“某乃东夏平国公爵赵过是也。”
有人吆喝:“吾乃重骑营尉迟迥是也。”
文质彬彬的吴班和纳兰容信都有人出来冒充,上来的人就喊,传到后方就是一阵哄笑。
都是东夏排上号的重要人物出场,靖康一方怎么不欣喜若狂,但见将领不断驰骋而出,通名报姓一番,厮杀中胜负飞快分出,往往东夏府兵挑了颗首级走,留下一匹空鞍的靖康军马在阵前悲鸣。
东夏大将次序出马来挑战,这是多大的事儿,很快引起董文的重视,然而午后跑过来,十几场挑战结束,东夏竟全功而返,靖康只有两将见不可力敌,飞驰而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下午“牛六斤”出场,董文寨头上看得激动,二话不说派出麾下虎将。
双方在阵前大战,两方声嘶力竭地呐喊。
最后那牛六斤以受伤为代价,阵斩董文手下排上号的猛将童文虎,然而胜负分出,两个阵营都是胜利一样欢呼。
东夏欢呼,那是自己一方又斩首一枚,健儿回还。
靖康欢呼,那是用童文虎一命竟换来靖康大将牛六斤受伤,趴在马上回去。
战到夜晚,靖康竟无一获胜,不知多少靖康猛将死于马下。
狄阿鸟面前被人不断呈上首级,几十名头盔鲜亮,爵板一丝不苟的首级一字排开,他的表情那是丰富极了。
不要说一天挑战全功,就是再挑三天也会是全功。
北人本就身材高大,弓马娴熟,东夏军府的条件又好,养练士卒全以实战为主,兼以系统全面的武典操训大纲,整个儿猛将悍卒辈出,每年申报武级的人,排队都排不上,官府只好给他们下上限制,延长时间到两年、三年一次。而这些军府里排上号的每年要参加全国个人武艺大比,为争得荣誉,全营都围着他陪练,不单只是骑步对战的科目,往往还会有翻山过河,绝地求生养尊处优的靖康将领个人武艺再佳,却不能逾越几座高山,一是常年累月每日数里的体能训练,二是视死如归的勇猛斗志,三是自幼马背上长大的娴熟,四是没有提升自己的参照,对各种战法的总结。
健威出场,轻而易举斩杀东夏一将,皇帝一奖赏。
之后他就像登天梯一样就能率领几万骑兵,想必若不是战场上没回来,不久之后就有实职加身。
这种事例,无限鼓励着阵战单挑往下进行。
但众人却弄不清楚,健威经他祖父调教,武艺到了什么程度,而斩杀的根本又是东夏不入流的新卒。
狄阿鸟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待这几十颗人头。
要知道靖康那边的武学一塌糊涂,各种讲武堂,更是没有几个像样的,本身没有操典,将领稀缺,有一些是世代为军,而有一些,那是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结果一天之内,就交来几十颗人头,这可比打一仗,小胜一场给靖康带来的损失大。
他围着绕走两圈,哭笑不得,给一起观瞻的大将们说:“再这样战下去,靖康的将领是不是全要交代到这儿?”
顿时有将领接话:“大王平日约束我们单挑敌将,日后怕是要改改了。”
改不改是后话。
这几十颗人头,对靖康军队的士气打击够大了吧,不要说士气,只怕些许军队在指挥上都成了问题。
赵过那边怎么样了?
如果赵过再把朱彰斩首带回来,明着给皇帝送回去,等于是告诉他们全军上下,北平原的援军来不了了。
你还能撑吗?
狄阿鸟忍不住说:“再这样打下去,孤就不想与他和了。”他笑道:“你们想挑战,继续挑战,要是明天再带回来几十颗这样的人头,孤随你们,咱不与他们和了。他们不配和咱们议和。”
常子龙笑着说:“他们明天就学精明了吧。”
董文的确走在学精明的那条道上。
到傍晚起,看着那么多将领回不来,他就开始着急,也不观战了,满营遍访猛将,他也想好了,即便是卒子也没关系,拉来冒充,一定要把东夏的大将们拉下马十个、八个。数万军队的阵营绵延一片,那是带着人,派着人,逐营寻找、挑选,甚至询问。最后挑出来了百余人。
营里底层的士兵多数都是种地出身,见识了东夏大将们的勇猛,因为愚昧,与董文寻找猛将的同时便议论开了:“东夏的大将个个都这么厉害,有万夫不当之勇,我们怎么可能打赢他们呢?”
皇帝也听说了,心里忧虑的没边,他也没有谴责董文,或者觉得董文做得不对,也是与身边的人讲:“我们靖康人口千千万,天赋异禀之人万里挑一也应该可以战胜他东夏才对,为什么几十场竟然一场都不赢?为什么狄阿鸟收罗的都是猛将,我们靖康就收罗不来?这些人上去就被杀,配作将吗?武艺不行怎么打仗?”
他听说董文下营寻勇,连忙赏赐美酒,告诉说:“寻到勇士,以朕所赐美酒给他们壮行,明日再战,一定要大获全胜呀,否则军心一定荡然无存。”
皇帝也把标准降得极低,要求说:“我们人多,上去的又不是大将,用十个换他一个就行。”
第二天天一亮,靖康这边先发起挑战了。
有人飞马驰出,要挑战赵过或者谁谁谁。
东夏军队一片欢笑,同袍们故意去找昨天冒充的军卒,告诉说:“找你呢。要不我替你去吧。”
还真有替的,其中一个昨晚拉肚子,便是同袍顶替而出,反正盔甲看起来差不多,没没有人认出来。
一天下来三十三场,又是生死决战。
东夏败一阵,折了自称大将博广大的军卒一人,靖康败三十二阵,折了三十一人,战死比例百分之百,因为他们喝了皇帝的酒,打不赢也不敢退。
死人空马拉回去,董文带着文武伤戚戚地看着,不断有人安慰他:“咱们换了大将博广大的一条命,说值也值,给皇帝报喜吧。你这里头毕竟挑的有卒。已经够划算的了。”
得报喜,不报喜咋办?
董文报上去了,掐掉三十三阵的三,说总共三十阵,赢了十一阵,输了十九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