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幼麟传-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维本来想简单粗暴得对待这员牙将,听话则用,不听话则杀。但既是王平,他便起了招揽之意。
他一边伸手请了王平和向宠入座,一边心中疾转:“我与王平均为魏国降将,若要说服于他,还得从这一层关系着手才是。。。。。。“
此间向朗为主人,他方才擅自招王平入座,其实是非常失礼之举。
但向朗已经输诚,又见他善待自家侄子,故而对他喧宾夺主的行为到不怎么见怪,只一笑而过。
姜维眼观六路,见到向朗神情,旋即眉头一动,计上心头。
他忽起身举杯给向朗敬了一杯酒,呵呵笑道:“说起来,在与王将军倒是一路人。在下本在魏国天水郡任中郎,知军事,几个月前弃暗投明,蒙汉中王不弃,封我做了奉义将军,掌羽林左丞。”
他说这话时虽然对着向朗,实则是说给王平听得。
王平果然心中生疑:“既然都是降将,何以这位姜将军年纪轻轻,就能掌君主亲军,身受重任?自己久经战阵,反而被被发派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来?”
向朗为人机警,早已看出端倪。他听姜维这么说,明白他定有所指。略一沉吟,便一指向宠,凑趣地问道:“哦?老夫家这位小子也有心从军报国,但不得门径,伯约可有何教诲?”
向宠不知其中内情,于是忙起身请教。
姜维朝着向朗会心一笑,对向宠道:“《管子》有曰:夫君臣者,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我等为将者,只消做到上能体察君情,下能传达指令,自身秉公道,上行下效,则后观可期也。”
向宠以为姜维在指点他为将之道,忙躬身答谢。姜维笑着推辞不受,眼光却飘向王平。
果见王平正色端坐,露出沉思的表情。他是少数民族出身,自小在军旅中长大,故而不曾念过书,认识的字加起来也不过十个。
但他十分聪慧,旁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他都能理解其中要领和主旨。故而姜维念得是《管子》原文,他也能知其大义。
沉思片刻,王平抬头忽问道:“敢问将军,倘若诸侯之令与大夫之令有别,那么为下者又该当如何?”
“来了!”姜维见他入巷,精神大振,面上却装作平静的样子,答道:
“难得王将军有此一问。本将以为,管子只说了其一,未说其二。关于王将军之问,孟子早已有云,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你知道这事什么意思吗?”
王平答道:“末将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尊崇道德,喜爱仁义,便可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也不应失去仁义;显达时更不能背离道德。”
姜维击掌道:“不错,我等为臣、为将,忠心侍奉主上自是应当,但内心仍需秉持‘道德仁义’之道。”
他顿了顿,追问道:“敢请问王将军,如今天下大乱,纷争四起,何为道德?何为仁义?”
王平隐约有一丝意会,蛋挞毕竟没念过书,此时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沉思半晌,最后只得皱眉摇头。
姜维见状,继续道:“而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汉中王矢志兴复汉家江山,是为大德大义;关君候提兵北上,讨伐不臣,是为大仁大勇!只是——”
姜维面色陡变,话音一转,厉声道:
“眼下大汉疆土为贼侵扰,荆州群僚危在旦夕,汉中王鞭长莫及,本将此行正为拨乱反正而来。倘若有人因私废公,置大局于不顾,那便是视主公匡扶汉室大业于无物!为同僚、为下属者,自当忠心规劝,须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说着说着,猛地从腰间拔出神刀麟嘉,爆喝道:“倘若有谁同流合污,自甘堕落,坏了汉中王大事,本将必用汉中王钦赐神刀诛杀之!”
他这番话神色俱厉,话音刚刚落下,门外句扶领着五名羽林郎趋入,封死门径。他们人人手按刀把,个个面色不善,随时都可暴起伤人。
姜维持刀在手,缓缓走到王平身前,目光灼灼,沉声道:“王将军,你是个明白人。你当初投得是汉中王,而非少将军;你保得是汉家江山,而非少将军一已之私欲。大是大非面前,还望你能三思而后行啊!”
王平见状神色大变,他已经从姜维话中听出两重意思:其一,汉中王与关羽君臣一体,关羽北伐又手握大义名分,行得是正道,关羽、刘封之争,汉中王必然偏向关羽;其二,姜维奉汉中王命而来,若承认自己是汉将,只管听命便是,否则,后果自负!
他呆坐好半晌,心中早已电闪雷鸣:“少将军毕竟也曾提携过我,我如何能……”
他抬起头望望四周,见向朗、姜维均一脸期待望着自己,心中不免又暗忖道:
“他说得也不错,我王平只忠于汉中王,非是谁人的私兵部曲……如今,便连向太守都已投靠于他,我又何必在此充强项令……是了,大丈夫为人处事,但求问心无愧。我帮少将军管带军队,已是报了他的恩德,他既然如此自私狭隘,倒不如……”
念及此处,王平暗咬钢牙,豁然起身,单膝跪伏在姜维前身,抱拳沉声道:“既如此,末将愿听从将军差遣!”
姜维闻言大喜,朝后摆摆手,句扶等人随即退下。他起身扶起王平,握着他的手臂,含笑道:“我得子均,如虎添翼耳!”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刚入羽林卫那会儿,糜威为何那么喜欢拉他的手了。就好比谁得了钟爱的宝贝,便要时时刻刻拿在手中细细把玩,这就叫欲罢不能,这就叫爱不释手!
边上向宠毕竟年少气盛,受到姜维的豪言感染,也是拜服在他身前:“在下不才,也愿意为大汉效力,为将军分忧!”
姜维回首望向向朗,只见向朗正含笑点头,算是应允了。姜维当下转身将他扶起,他新得二员虎将,心中大喜过望,一手扶住王平,一手扶住向宠,朗声笑道:“只消我等和衷共济,何愁大事不成!待回转蜀中,本将定为两位表功!”
第九十二章 各怀鬼胎()
待重新坐定,王平忽问道:“敢问将军,下一步可是要去上庸?”
姜维颔首道:“不错!上庸有近万士卒,如得其半相助,则南下解围把握大增。”
王平躬身抱拳道:“如此,末将有事禀报。”
姜维的目光在王平的身上转了两转,心道:“这可是你的投名状么……”
不出所料,王平接下来禀报的内容,正是他纳给姜维的投名状。他在刘封身边日久,于上庸人脉关系、兵力分布等情况十分了解。
“上庸大约有兵一万,少将军亲领三千益州兵,孟达领四千东州兵,申耽领本地三千郡兵。三位将军私下的关系并不算好,各有各的打算。尤其是孟将军,一心想着保存实力……”
他是果断之人,自忖此番新投姜维,寸功未力,难得主将信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当下便将他在上庸所见所闻事无巨细,一一禀报。
这正是姜维急需的情报。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寄希望于能够像今日说服向朗一般劝服刘封,但刘封与关羽之间的裂痕极深,他实无把握就此弥合。倘若刘封执迷不悟,置大局于不顾,少不得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而王平的情报来的恰到好处,两厢印证之下,他腹中的计划草稿已经粗粗成型。
如是,这一场即是投诚、又是商讨会的宴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方歇,众人各自散去。
姜维临走之际,顺走了案几上未动的那几只猕猴桃,一路行到公署后院。关银屏乃是女子之身,身份贵重,故而向朗安排了后院一间干净屋舍供她休息。
姜维轻轻扣门,里面没有回音。他便轻轻推开门进去。屋内漆黑一片,但他视力极佳,隐约能看到关银屏身披斗篷,正伏于榻上沉睡,正发出轻轻的呼吸声。
疾行这两日两夜,她终是累了。
姜维凑近看了看,见她嘴角微微上扬,睡像竟然十分憨态可掬,也不知道她梦中是否暂时忘却烦恼。
姜维在塌边留下苌楚,又寻了一床毯子盖于她身上。方轻轻关了门,转回自己房中。
经过一整夜的休息,羽林郎的精神早已充沛如初。
姜维拜托向朗、向宠二人留在房陵郡整顿兵马,约好三日之后回转。自己则在翌日一早,带着羽林郎并关银屏、王平二人直扑上庸而去。
上庸县城和房陵县城相隔百五十里。众人马力充足之下,朝发夕至。
姜维再一次试图用汉中玩诏令叩开城门,但城楼上的守军却不甚给面子,直言需禀报上官,请他们候着。
他们抵达上庸城下时太阳尚未落下,等到城门打开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羽林郎乃是君主亲卫,哪里受过这等怠慢?俱是扳起脸来,只是姜维还未发话,一时不得发作。
而此时,副军将军刘封正在府中宴请孟达与申耽两位。
孟达,字子度,扶风郡郿人,本为刘璋属下,后在刘备入蜀时投降刘备。汉中之战后期奉刘备命令,从秭归北攻房陵,并在上庸与沿汉水南下的刘封汇合。
申耽,世居上庸,乃是当地豪族。原为魏国上庸太守,因刘封和孟达的围攻而投降蜀汉,官居原职,另封征北将军衔。
刘封身为汉中王刘备的义子,身份超然,地位和远在孟达与申耽之上。他也自负身份和武力,不怎么看得上眼前的两位降将。他也知道这父亲并不信任这两位,赋予自己统领二人军队的权力,故而不尽言语上不甚尊重,也时常借故欺负二人。
远的不说,直说上个月刘封轻装出行,碰到了孟达领华丽的仪仗出行,两相比较,高下立判。他一怒之下,当众剥夺孟达的仪仗。此事一度为孟达引为奇耻大辱。
但今时今日,上庸局势有变,豪族叛乱此起彼伏,或无间断,刘封内心隐隐有所不安,终于想到了这两位一直被自己打压的同僚。
原来数月前刘备初定汉中,关羽坐镇荆州,两人不仅吸引了曹魏全部火力,隐隐还带来汉室中兴之像。
待刘封拿下上庸等东三郡后,申耽兄弟投降,当地豪族世家皆持观望态度,故而本地叛乱的力量十分浅薄,以他手中兵力用于弹压可谓绰绰有余。
但这几日荆州局势有变,关羽败退麦城,覆灭在即,东三郡的亲魏势力蠢蠢欲动,郡内接连发生好几次叛乱,声势远盛当初。
这几日,刘封带兵四处救火,已是忙得焦头烂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想孟达与申耽二人。孟达手握有四千东州兵,战力颇为不俗。而申耽乃是本地好强,在上庸之地影响力可谓颇大。
他心道,倘若能借得两人之力,则可事半而功倍了。
故而这几日刘封每日在府中设下酒宴,刻意笼络二人。二人虽然怨恨刘封,然而在表面上也给足了面子,几天来皆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大好。
刘封毕竟年轻,看不出他二人纯属虚与蛇委,还以为自己的诚心感动了他们,竟开始推心置腹起来,许多该说的、不该说的居然一股脑得都向二人倾诉。
“这关羽也真是,当初他围攻樊城,来求本将派遣援军。那时上庸山郡初附,大军怎可轻动?枉本将还劝他不要冒进,他不领情便罢了,还写信给父亲狠狠告了本将一状!哼哼,你们且看,他这般刚愎自用,今日终吞下恶果了吧!”
孟达望着主座上那个一脸兀自幸灾乐祸的英武青年,心中暗骂:“真是有勇无谋,不知唇寒齿亡的的粗鄙武人。”
不过刘封按兵不动,倒是符合他保存实力的想法,他本待打个哈哈过去,熟料边上的申耽忽道:“只是眼下前将军败退麦城,若是不去救援,只怕事后汉中王那边不好交代啊。”
孟达向对面瞟了一眼,再一次腹诽道:“申耽这厮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你自然希望我和刘封一起派兵南下,最好就此再不回来,如此一来,你就能再投魏国了……”
他转头再看刘封,果然见刘封脸上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真是个举棋不定的废物!”
孟达一边腹诽,一边装出关切的表情,劝道:“少将军且听达一言。前将军在魏吴联合夹击之下,只怕大势已去,我等即便出兵救援,成与不成只在两可之间。”
他咽了口口水,又道:“何况上庸守兵毕竟有限,派兵多了,则上庸危险,万一被攻破那就是我等守将之责;倘若派兵少了,面对魏吴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怕前将军未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