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山那儿截下十多条,山阴还有些,都是些渔户用的小船,一次运不了多少人,且都交与了后头的步卒,他们至少也得明日才会到。”没法子,提高速度,他们怎么可能带着船前行。

    高兴点点头:“命人下河去探,看看有没有法子趟过去,其他的人顺着江水去找船,无论什么船都行。”

    其实对于结果,他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要不是绍兴府内的疏散工作滞后了些,他们可能连那十多条小船也抢不到,可知道归知道,事情还是要做的,两千多骑兵沿着曹娥江一路扫过去,更加加剧了百姓们逃亡的趋势。

    在骑队大队被挡在东关渡码头的第二天,阿刺罕亲领的步卒主力也赶到了梁湖堰,他们带来了在绍兴府所能收刮到的船只,可要是将这五万多步骑全数渡过曹娥江去,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可当探子们也这么以为的时候,千里镜的镜头里,出现了让他们想不到的一幕。

    “他们在做什么?”

    为首的男子疑惑地看了又看,与同伴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想到了这一点。

    以他们所拥有的船只数量,一次只能渡过百余人,全部过完得五百多趟,非得好些天不可,真的如此,也达到了阻滞的目地。

    可镜头里的那些步卒,并没有马用船将人渡过去,而是将那些船全串在了一块儿,后面的人扛着从县城的空屋子里拆下来的门板,一块块地搭在面,眼见着那些船一只一只地被联成一线,还能不知道元人的意图?

    他们在搭浮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聪明的打算,一旦搭成,哪怕只有一条,过江的速度都将会大大加快,从曹娥江过去,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地形了,一旦让他们庆元府,连水路都到了尽头,如何甩得掉追兵?

    “看来,咱们东家的后招,是时候用了。”

    “是啊,赶紧送过去吧,鞑子的动作不慢,最多到夜里,这桥能过人。”

    两人立刻打开了传音筒,收到这个消息的并不是往前一点的庆元府,而是离着不到十里的海边。

    绍兴府的海岸线,实际是呈喇叭状的杭州湾的下半部分,防止潮汐的侵袭,几百年以来,海塘的修建都是重之重,到了南渡之后尤其是这样,因为境内不光有富庶的城镇,还有大宋的帝陵。

    这条坚固的海塘,从临安城的侯潮门外码头一直到绍兴府的余姚、庆元府的慈溪境内,全数由采自山的条石堆砌而成,硬梆梆的堤面,给人一种十分可靠的感觉,而对于聚集在这条大堤的数百人来说,显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赵公子,事已至此,还请速速决断。”一个男子拿着传音筒,面色焦灼地说道。

    被他们围在当的赵孟松,同样面色铁青,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真得临到头,才发觉要做出决定是多么艰难。

    “依之前所议,各自行事吧。”他不得不狠狠地一咬牙发出了指令。

    这里的人,全都是福王府的仆役,他们的家人全都跟着赵与芮去了庆元府,留下来的都是忠心可靠的家生子,府里一早买下了他们的命,跟着赵孟松留在这里,不过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干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拿着好的精铁工具,小儿臂一般粗细的铁钎子、沉重的铁锤、凿子、刀斧撬棍,隔几步远会安排一组人,没过多久,这一片长达数百步的海塘响起了“叮叮铛铛”的敲击声。

    只有赵孟松双目含泪,朝着帝陵的方向一头拜了下去。

第一百零二章 春潮() 
阿刺罕骑在马上看着下面的渡口,一条由船只、绳索、木板搭起来的浮桥正在朝着对岸延伸,他麾下的步卒如同蚂蚁一样,从各处找来木板,其中多数都是拆自百姓家中的门板,还好绍兴府一带不像江东路做得那么绝,人虽然跑了,房子却没有毁掉。

    高兴的骑军在这里耽误了大半天,不过阿刺罕心里很明白,他已经尽力了,派出去探路的骑兵都在这条江中淹死了好几个,根本找不到一条可以趟过去的路,曹娥江的江面不算很宽,但是水流却有些急,别说趟水了,就算是用那些抢到的小船运,都难保不会翻掉几只。

    还好军中的汉人工匠想出了法子,以船为基,搭建一条浮桥,经过比较,他们选取的是两岸之间最近的一处,眼见着浮桥一点点通过了江心,在水流最为湍急的那几处,还要想法子将船给固定住,做法也很简单,一前一后两处用绳子缚上大石块,扔进江中,就起到了锚链的作用。

    “大帅。”

    听到叫声,阿刺罕转头一看,高兴策着马自官道上来,他的马身上、战袄上都溅上了鲜血,这些血渍是如何来的,阿刺罕不必想也能猜到。

    “左近的船只都寻来了,末将的人捉了几个宋人,据他们说,皇帝小儿逃到了庆元府,只要渡过这条河,也就两、三日的路程,一定能追得上。”

    阿刺罕的视线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下就收了回来,那几个被捉的宋人,多半已经成了刀下之鬼,冤不冤的此时根本没有意义,高兴和他的骑兵需要杀戮来提振士气,只能算他们倒霉。

    “一会儿桥搭好了,你的人先过去。”阿刺罕顿了顿,补上一句:“我们的目标是他的们皇帝,别的都不足道,不要在那些百姓身上浪费时间。”

    高兴在马背一拱手:“末将领命。”

    在一众步卒的努力下,浮桥很快就搭到了对岸,等到军中工匠完成了两端的固定,又试了试整个桥身的稳定性,天气已经慢慢地暗了下来,过了一会儿,阿刺罕便看到江对岸亮起了火把,朝着他们的方向摇晃了几下。

    “点火,准备过江。”这是准备完毕的信,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打出一个手势。

    高兴也不答话,从自己的亲兵手中接过一支火把,策马下了码头,不过他没有第一个踏上浮桥,而是立在一侧,目送着自己的骑军,排成一个单人的纵列,人人都下了马,就这么牵着自己的坐骑,挨个儿踩着踏板上了浮桥。

    两百来步宽的江面,湍急的水流推得浮桥下的船只不住地晃荡着,桥面的木板也在微微晃动,踩在上面的骑兵走得很小心,身后的马儿更是不敢怠慢,阿刺罕眼都不眨地看着黑暗中的那列火光,慢慢地向着江对岸移动,一直到最前头的挨上了陆地,隐隐传来一阵欢呼声,他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高兴也同他的人一样,下了马牵在手里,另一只手上举着火把,红红的火光照亮了他的前方,江水和脚下的踏板一样,都是黑黝黝地一片,耳朵里听到的只有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提醒着他,现在他和他的人都在水面上行走着。

    “骑军过完之后,你的人跟上”

    阿刺罕眼见骑军过得很顺利,侧过头朝一个汉军万户吩咐道,没等对方回答,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十分密集的声音,就像是大风在耳边刮过,隐隐还夹杂着雷声。

    这是要下雨了么?对于江南的气候,他还是有所了解的,阿刺罕抬起头,看了看天气,黑夜下的星空,璀璨的繁星如宝石般闪着点点光辉,这分明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才对,可那声音,却是越来越明显,很快就能听出方向,阿刺罕和码头上的人都转过头去,看向了身体的左侧,那是运河的另一端,而就在几里外,便是钱塘湾。

    无论是阿刺罕还是他周围的汉军将校,无一例外都是北地人,对于江南的一些奇观毫无概念,哪怕其中有些人见过大海,也不曾在如此深入的内地,想像出一场根本不存在的景像,可高兴不一样,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南人!

    此刻,牵着坐骑的高兴已经走到了浮桥的中心位置,离着对面的江岸还不到百步,如果是骑马,两到三息的功夫就能冲过去,可就是这不到百步的距离,成生与死之间的一道天渊。

    可能在岸上听得还不算太清楚,处于江心的位置,那种闷雷一般的声音一下子就盖过了流水声,一阵一阵地打在每个骑兵的心里,浮桥上的人也和岸上的人一样,视线转向了左侧,他们所看到的,依然不是那么清晰,可是远处那道移动着黑影,就算是没有见过大海,也能凭空猜出一二。

    春潮!

    这是高兴心中的第一个反应,曹娥江直通钱塘湾,其入海口就离着梁湖堰不远,海水倒灌江中,形成浪涌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此地离着江口足有近十里,无论如何也不该有这么大的潮水,除非高兴的脑中转过第二个反应,不由得冷汗迭冒,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宋人挖掉了海塘!”

    不能怪他反应太慢,这简直也太匪夷所思了,要知道,海塘是保护内地的唯一屏障,原本这一带的地势就低于海平面,一旦海水内侵,不但会淹没城镇乡村,还会使土地盐碱化那些上好的良田变成一文不名的废土,除非是疯了,谁会主动这么干?

    事情来得这么巧,他才不信,堤坝会是自然坍塌,临安城的那场大火,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们的对手根本就无法以常理来衡量,因此他们进军时才会小心再三,谁知道人家除了玩火,也会弄水,甚至还生生造出了一场大潮。

    来不及了,等到高兴想明白这一切,视线中的那道黑影已经变得越来越大,高达丈余的潮水如同万马奔腾,以无可阻挡之势扑了上来,“轰”得一声,高兴只觉身体一轻,便连人带马给卷入了浪中,他脚下的那道浮桥,被巨大的浪涌轻而易举地撕碎,连同上面的那些骑兵,一齐消失在水中。

    “大帅快走!”

    眼前的一幕让阿刺罕两腿战战,大自然的威力不是个人可以抵挡的,而几乎在同时,巨浪也延着曹娥江的两岸扑了过来,他的亲兵见势不妙,一把拉过他的马笼头,顺势在马背上狠狠抽了几鞭阿刺罕几乎是身不由已地跑了起来,也顾不得辩认什么方向,只想离着潮水越远越好。

    而他麾下的那些步卒就没这么幸运,等到反应过来,潮水几乎扑到了眼前,人都恨不能多生两条腿,扔下手里的东西,没命地四处奔逃,哪怕自相践踏,也顾不得了。

    黑暗当中,这种恐惧被放到了最大,其实经过了这么长距离的奔腾,在到达梁湖堰的时候,威力已经降低了许多,饶是如此,巨大的浪潮还是淹灭了整个东关渡码头,相对于那些被卷走的人,或许踩死的人还要更多一些。

    也是赵孟松他们过于谨慎,达到阻滞敌军追兵的目地,他们足足挖了一夜,将绍兴府境内将近一半的海塘全数掘开,大水一直冲到了会籍山的山脚下,淹没了整个帝陵区,大半个会稽县、以及半个上虞县都成了泽国,好在这其中的百姓并没有多少,真正死伤比较严重的,就是阿刺罕所带的五万步骑了。

    阿刺罕本人跑得快,一路狂奔数十里,才堪堪摆脱了潮水的追击,等到第二天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和汉军将校,一路收拢残兵时,才看清了整个泽区的惨状,在他们的身前,原本是码头的那一带已经没有了路,水里倒处都是倒毙的尸体,那些丢弃的军器甲仗、旗帜重重叠叠地堆在一起,宛如地狱一般。

    不过几个时辰前,还雄壮无比的那支大军,已经烟消云散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他要如何向大汗交代?阿刺罕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地发黑,“扑通”一声,就这么直愣愣地从马上掉了下来,砸得水花四溅。

    当建康城下的忽必烈接到军报时,已经过去了三天,他读着上面的文字,眼中仿佛充血一般地通红一片,失败没有什么,不过五万人,就算是全都葬送了,只要能达到目地,他也毫乎,可是

    “朕,待江南如子民,可江南呢?视朕如仇寇!”终于,这股怒火化作了咆哮,在那顶宫殿一般大小的营帐中回响着,也在满地跪伏不敢抬头的蒙古、色目、汉人臣子耳中回响着。

    “朕的仁慈,他们报以什么?”忽必烈抖落着手中的军报,声音又急又快:“你们说说看,这样的江南,要朕该如何对待?”

    脚下黑压压的一片脑袋,却无人敢说一个字。

    “好,好,好。”忽必烈大笑着连说了三个字:“既然恩义不足惧,那就换做雷霆吧。”

    “传朕的旨意,江南各郡,只劝降一次,不应者,破城后,严惩不贷,财帛子女,有功者分之,土地田亩,众将士分之。江南,朕便赐与尔等了,有能者,只管去拿,拿得越多越好!”《混在1275》仅代表哥是出来打酱油的的观点,如发现其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健康绿色的平台。

    【】,谢谢大家!

第一百零三章 退出() 
当李十一找来的时候,刘禹正坐在一个包装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