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1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沪生道:“可问题是,西方政府如果帮助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利益呢?”

    “能获得的利益多了。”徐锐道,“首先,给国民政府和蔣委员长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他们并不是西方唯一的合作对象,如果国民政府不能改善腐败现象,西方政府随时可能抛弃他们,转而跟我们党合作。”

    王沪生嗯了一声,又道:“还有别的吗?”

    “当然。”徐锐微微一笑,又道,“警告国民政府和蔣委员长,只是顺带的,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可以从中得到的重大利益,是军火贸易的丰厚利润!”

    “军火贸易?”王沪生道,“美国政府不是已经把我们拉入黑名单了,不再卖武器给我们了么?”

    “我们?”徐锐大笑道,“老王,你想什么呢?我们才几斤几两,美国政府会在乎我们的这点小钱?他们要赚的,是日本人的钱!”

    稍稍停顿了下,徐锐又道:“美国人非常清楚,眼下苏联远东方面军有多困难,这时候如果不拉一把苏联,日本人就能很快占领远东,进而独霸亚洲,这既不符合美国人的亚洲政策,也与美国的军火巨头的利益不符,因为日本独霸亚洲之后,对美国的依赖就弱了。”

    王沪生恍然道:“也就是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美国只有帮助了我们,才能间接的帮助苏联,才能让日本人跟苏联人在远东继续打下去,美国人才能两头卖军火,大发战争财,是这样吗?”

    “没错。”徐锐道,“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就是这么做的,也是靠着两头卖军火,才有了今天的工业实力以及国际地位。”

    事实上,徐锐还知道,美国人真正大发战争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这个还不能说,毕竟二战才刚刚开始。

    “美国人,哦不,是西方人,可真阴险,真坏!”王沪生道,“不过,这么一来,美国政府给老蒋施加压力也是大概率事件了。”

    (本章完)

第1723章 施加压力() 
美国政府给蒋委员长施加压力,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此时此刻,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务卿赫尔已经来到了罗斯福的办公室,赫尔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罗斯福正阅读鲍威尔所写的那篇文章。

    “总统先生。”赫尔脱下头上的宽檐礼帽,微微侧首。

    “赫尔你来了。”罗斯福闻言立刻抬起头,又扬了扬手中的简报,问道,“你看过密勒氏评论报总编,鲍威尔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了吗?”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点头,“我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了。”

    “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愤慨的事情。”罗斯福将手中的简报重重的放桌上,又道,“中国的抗战局面已经如此艰难,可是他们的政府官员却仍旧醉生梦死,毫无责任心,更浑然没有一丝的使命感,身为官员,他们真有愧于国家。”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深以为然的道,“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如果把他们比喻成为一个病人的话,这个病人恐怕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罗斯福摆摆手,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因为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或者说对美国政府的外交而言,中国的份量一贯很轻,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所以,国民政府腐败成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还有救,跟美国政府并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也根本懒得过问。

    罗斯福关心的是,军火贸易利润!

    罗斯福沉吟片刻后说道:“赫尔,对于远东战场你是怎么看的?”

    “苏联的处境非常不妙。”赫尔一针见血的说道,“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限制,导致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始终都得不到充足的军需供给,所以,既便是苏联政府已经在西伯利亚集结了将近一百万的军队,也仍然没办法占得上风。”

    稍稍停顿了一下,赫尔又道:“然而,为了养活这一百万军队,每天所消耗的给养都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更加紧张,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军队太少的话,不足以碾碎关东军,可是如果兵力太多,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就只能够保证远东方面军的吃饭问题,而无法运输太多的弹药及油料。”

    罗斯福点点头,又道:“所以,苏联政府为了破除这个恶性循环,所以才会考虑在包头建一个小型工业区,开辟出除了西伯利亚铁路以外的另外一条生命线,以便持续的给远东方面军输送给养油料甚至于武器弹药。”

    赫尔摇了摇头,又道:“但是坦率的讲,我并不认为苏联政府的这一设想能够成功,因为包头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要想从零的基础上设计建造出一个工业基地,难度实在太大,此前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罗斯福沉声道,“刚刚苏联驻美大使又来了,委婉提出建议,要求我们给国民政府和蒋施加压力,让他们放行包头那个什么公司的股份竞拍,赫尔你看,我们是否需要向苏联政府伸出援手?”

    赫尔认真的道:“总统先生,如果此举于美国有利,我们就应该伸出。”

    罗斯福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么,你觉得此举是否对美国有利呢?”

    赫尔不假思索的说道:“此举对美国当然是有利的,无论包头的这个工业基地最后能否建成,但是哪怕只是建几家工厂,对于中国及苏联来说,都是巨大的利好,就能导致远东会战以及中日战争长时间相持下去。”

    停顿了下,赫尔又接着说道:“我在国情咨文上说过,我们美国政府现在所奉行的中立政策,其实就是离岸平衡,离岸平衡的精髓就在于将大陆国家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使之互相仇视甚至于陷入战争,然后再通过两边贩卖军火使之保持实力的均衡,如此一来,我们美国政府不仅可以赚取巨额的军火利润,更可以让两大阵营耗尽全部财力,等到最后,我们美国政府再出面收拾残局,就易如反掌!”

    罗斯福深以为然的道:“赫尔,你的国情咨文稿我已经认真拜读过了,写的很好,国会那边也已经讨论并通过了,只是有一点我还不是十分确定,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欧洲大陆采取的也是离岸平衡政策,可最后的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

    “那是因为英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不够雄厚,远不足以充当离岸平衡手。”赫尔极其笃定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们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十倍于英国,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美国政府无论收紧对德日意轴心集团的贸易,还是收紧对英法同盟集团的贸易,都足可以对即将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罗斯福被说服了,点点头说道:“好吧,那就以国务院名义的给詹森发电报,让他立刻将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告蒋先生,就说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的腐败现象非常的失望,正在国会走程序的第二笔援华贷款也将暂时搁置。”

    赫尔微微一侧首,转身去了。

    ……

    给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施加强大压力的不止美国人,还有英国人。

    相比美国人而言,英国人施加压力的动机更加深沉,也更加阴毒。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欧洲的局面,这个时候,波兰已经被灭国,大半个波兰已经并入到德国,小半个波兰连同西乌克兰则已经并入苏联,但是让英法两国极度失望的是,苏德两国在瓜分完了波兰之后,并未直接开片。

    德军闪击波兰时,英法两国虽然第一时间对德宣战,但这仅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并没有派出军队反击德国,而是眼睁睁看着波兰被德国吞并,英法两国的企图就是,以牺牲波兰为代价,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

    英法两国的意图不能说不高明,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在吞下波兰这块肥肉后,德国和苏联并未直接开片,反而勾搭到一起,暗中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下英法两国傻眼了,这就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足够聪明的话,这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放弃幻想,不要再把希望寄托在让苏联跟德国互相火并上,而应主动跟德国开战。

    这样的话,二战的进程或许就会改写,法国既便仍旧逃脱不了被灭国的下场,至少也会比历史上多撑段时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张伯伦虽然已经下台了,但是他的绥靖主义思想却已经深入到了英法两国政客的骨髓之中。

    所以,发现一计未成,英国又生一计!

    瓜分波兰没能使得苏德反目,那么北欧呢?

    德国一贯视北欧为他的禁脔,尤其是挪威,更是德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来源,而瑞典跟芬兰又是挪威的东部屏障,如果苏军在吞并芬兰之后继续向西推进,就必定会触及到德国的底线,两国就可能在北欧打起来。

    所以,英国政府才会如此积极对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施加压力,因为英国希望苏联红军能够在远东战场赢得上风,这样,苏联才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对芬兰乃至整个北欧的侵略战争中,只有这样,才可能跟德国闹翻。

    所以,当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前来拜访时,英国驻华公使史蒂芬已经在蒋委员长官邸的客厅里坐了十五分钟了。

    本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精神,蒋委员长索性也让侍卫将詹森带到客厅,同时跟美英两国使节见面。

    看到史蒂芬也在,詹森略微的有些意外。

    不过,下一霎那,两位西方老牌外交官的脸上便立刻露出了一抹心照不宣的微笑,美英两国的主体族群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国根本就是父子关系,唯一就是现在,美国这个儿子的体魄已经远比英国这个父亲强壮!

    所以,在对外关系上,美英两国往往也能保持高度默契!

    有过眼神的交流之后,史蒂芬便立刻起身告辞,蒋委员长赶紧让陪同的外交部长王宠惠送他出门,很快史蒂芬和王宠惠就消失在客厅门外,詹森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赫尔刚刚以国务院的名义发给他的电报,相当于就是正式国书了。

    詹森跟蒋委员长关系亲密,从他个人的情感上,他是不愿意施加压力的。

    不过,这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命令,他只能服众,当下詹森拿出国书说道:“蒋先生,这是美国政府发给你的照会,美国政府希望你审慎处理包头茶贸公司的股份公开竞拍一事,在此事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前,第二笔对华贷款的程序将会暂停!”

    “什么?”蒋委员长的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贷款程序暂停?

    这可真是要了亲命了,眼下国民政府的财税来源近乎于枯竭,蒋委员长完全就是靠着苏联、英国以及美国的援助才勉力维持,一旦外界的援助彻底断绝,国府这么多地方官员,拿什么吃饭?还有这么多军队拿什么养?

    (本章完)

第1724章 家宴() 
詹森很快就走了,尽管蒋委员长一再邀请他留下参加今天晚上的家宴,但詹森还是推说有急务要处理,走了。

    换成平时,詹森会很乐意参加蒋家的家宴,因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接触蒋委员长那错综复杂的政治家族的机会,也容易获得这个庞大的政治家族的友谊,这对于詹森这样的一个职业外交使节而言,就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政治资源。

    然而,考虑到美国政府对蒋委员长的警告,只能忍疼放弃。

    詹森这么做并不是不好意思,身为外交官,他早就练就了比城墙还要厚的脸皮,如果有必要的话,他甚至可以将敌人吐到他脸上的口水舔干,还能够装出十分美味的样子,所以厚着脸皮留下来参加蒋家的家宴,真不算什么。

    真正让詹森放弃家宴的是,他怕蒋委员长和蒋家的成员、尤其那个集美貌与机智于一身的蒋夫人,在宴会上提出超出他能力的要求,比如让他出面,劝说美国政府改变对华的强硬态度,这个他真的做不到,所以只能够躲开。

    詹森坚持离开,蒋委员长虽然满腹遗憾,也只能够送行。

    送走詹森,蒋委员长先回到起居室换了一身家居的长衫,又对着镜子练了一会,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上去更和善、更自然,然后才快步来到宴会厅。

    蒋委员长进来的时候,官邸的小宴会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这个时候,蒋委员长已经跟着蒋夫人皈依了基督教,而且整个宋家清一色全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官邸的家宴也是按着西方礼仪摆的,并不是中式的八仙桌,而是西式长桌,除了靠北的主位空着,两侧的十几个位置已经坐满。

    长桌末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