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点很奇怪,他既然对大唐掀起那么大的麻烦,怎么人就不见了呢?早就知道大唐会在幽州刺杀他?不合理阿。

    从那些异族联军一团乱的情况来看,他没理由就这样撇下不管。那怕是知道大唐要刺杀他,也不该放任这种局面恶化下去。

    再后来,就不知道了。因为那凶残野蛮得异族,把幽州附近许多地方都祸害个不轻,探子都传不出消息了。

    如今看来,这马贼似乎真的不在。本来一度估算,是不是马贼就躲在现在改称王府得,前节度使府。然后故意装出副混乱的样子,麻痹大唐。

    可是从塞外联军混乱,反应慢得情况来看,似乎是真乱。不然神策军过河,半渡而击,这是最好的方式,,只要把神策军击败,这场战争,等于直接获胜了。

    ‘呵呵,来了,来了。好棒得装备阿。。’,耶澜可汗,兴奋的撮着手,看来慢也也慢得好处,这些唐军跑到幽州城下送死了。

    本来半渡而击,是最好方式,可是一来,他们缺乏一个领头得,为了争夺最大利益,谁去打败神策军,花了不少时间。二来,他们很看轻这只空有装备,却是银样蜡头枪得军队。

    半渡而击,固然不错。可是,还会有一些人跑了,哪像现在,他们全部都过来了,在他们的快马追击下,一个都跑不了。还捎带上后面那么多的唐军。

    尤其他们还摆出那么单薄得阵势,一冲就破了。想到这里,耶澜可汗气恼非凡,怎么不坚持一下,让渤海人去打大唐中军,他们负责两旁骑兵呢。

    不过,当初他也是怕损失,毕竟唐军的弩、弓很厉害得,还有唐军得军阵,若是以骑兵冲击,那是找死。唯有让渤海国,以严整得军阵,冲击唐军,才有胜算,契丹毕竟强项在马上。

    况且,击败骑军,获得战利品,也比较适合他们。看,那唐军真是奢侈到极点了,全部一人双马。目前大唐维持马军都很困难了。还一人双马,当探子回报的时候,周磐眼都红了。

    幽州富是富,可是还没奢侈到一人双马的地步。养一匹马,大概可以三个重步兵了。马吃得可比人还多了。幽州有骑兵,不过更多是招集附从得游牧民族出战。省钱又省力。

    而契丹人,要凑出一人双马,也不是不行,还非常可以。可问题是,看唐军那装备。真是让人嫉妒到眼红,全身装甲,竟然是初唐才有得具装甲骑。保护马头得面镰、保护前胸的当胸、保护脖子得鸡颈,保护马身体的马身甲,保护大腿得搭后,一应俱全。更别提那全身闪亮亮,像个刚铁人的骑士了。真是让人羡慕。

    没关系,只要尽快打败他们,还有机会包抄步兵。看他们用那什么槊,怪模怪样不,马槊是那么好训练得吗?听成军不过一年,会不会骑马还从马上摔下来?我们草原汉子,每个娃从就是在马背上找大的,汉人和我们比骑兵,笑死人。

    他掂了掂手里得重锤,草原汉子,用的都是重兵器,威力大,也比马槊简单些。只要尽快击破唐军骑兵,包抄步兵,那些装备也都有他一份,不适合骑兵,可以让铁匠改造一下。

    耶澜可汗浮想连篇,还没开打呢,就做起了自己日后一统山奚和室韦,脚踏渤海得景象了。甚至,他还想,能不能重演先祖,攻入大唐,建立一个大契丹国得景象。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大明俊身上,看到神策左右军并列,排出了一个三线得单薄阵形。他就想大笑,他虽然不带兵,可是也知道,步兵靠得就是阵形,现在他非常庆幸。

    会议上,暂时和耶澜联手,压制了其他几个部落,自己出步兵和唐军正面硬撼,耶澜出骑兵,侧面攻击唐军骑兵。双方各自斩获战利品,把其他几个部落压在后面,吃灰。

    哼哼,几个靺鞨部落,好大得胆子,和契丹人眉来眼去,这次回去,用缴获大大武装渤海军,到时候先灭北方诸部,再南下牧马。

    ‘我怎么觉得,对面好像很看不起我们。’,高骈在特制的活动高台上,用望远镜眺望对面军阵,现这些异族联军,好像真的很看不起他们。

    虽然人数比他们多了数倍,可是不仅幽州军没出来,其他几路联军也分散在了后方压阵,只有渤海人和契丹人面对自己,还以为他们会先用那几族联军,消耗一下神策军的实力呢。

    ‘不过这样也好。’,高骈冷笑,比预计得还要好,渡河没遭到攻击,还一下子就面对契丹和渤海人,这两个最大的势力,一下子打痛他们,这幽州之战就该结束了。至于,后面的幽州城,在火炮面前什么都不是。

    神策军,击鼓前进。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响亮得军歌,大步前进,耶澜大笑,‘这是做什么呢,还打鼓,替自己上坟吗?’

    看到对面唐军进兵,当下耶澜和大明俊,纷纷下令进兵。幽州大战一触即。而远在长安的李忱,正要去皇家研究院。

    皇家研究院,一项划时代得技术,终于完成了,李忱一听到,扔下与宰相得议事,直接带领几个宰相,直奔研究院。

    没办法,他实在太高兴了,这项利器一完成,对大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以大唐是否万年,很大关键系于此像明了,由不得他不兴奋。马上带着几个摸不着头脑的宰相,直冲皇家研究院。

    河北战事,我很关心,可是这项明更加重要。

第五百一十八章 电报 橡胶()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忱正在和宰相讨论,河北战情。河北情况,一天一报。昨天收到得消息是,已经到达了,要开烤肉大会,犒赏前线将士。估计这两天就会决战。

    现在幽州城应该都开打了吧,李忱想到。消息传递还是太落后了,现在收到得消息,都是两三天前得了。哪怕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要建立驿站,什么几百里加急,快速传递各方讯息。可还是太慢。

    李忱很早就在思考,该怎么改善这状况。讯息,永远是第一位。有快速得讯息,才能统治广土众民。为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为了罗马人统治方便。运输士兵、物资,传递讯息需要。

    用信鸽?那不可能。不要说信鸽会认路,其实也麻烦。信鸽可不是古代的手机,随便传递讯息。他只能固定往返一各地方。还带不了太多讯息。此外,鸽子,一会迷路。它不是百分百保证会到目的地得。

    台湾有赛鸽活动。那些赛鸽都是饲主特意训练得。都还会迷航呢。而传递讯息,绝不容有失。此外,鸽子很多天敌,传递讯息也不安全。所以,为了将来统治需要,大唐要一种全新得传递讯息技术。

    电报,大唐需要电报。不要说无线电,那怕是有线电报,都可以。虽然电报线有被破坏得机率,可是比起驿站传递,要快很多得。如果大唐有电报,他不要说每天了,前线开战前,他都能收到消息。

    而会让他这么机动,一听到消息,立刻带着众宰相,直奔皇家研究院。就是因为电报,完成了。

    有电,理论上就该出现电报了。电报原理,就是利用电流去传递讯息。而电报得发明人摩斯,他是拜师磁电现象鼻祖,法拉第后,才完成他的电报。

    所以,大唐都能发电了,电报应该早就出现了。大唐目前能发电,还有蓄电池,电磁现象李忱早就提出了。会卡关,主要是李忱搞不懂,怎么利用通电流去产生火花。

    摩斯当初就是是想到利用电磁现象,有电通过,会产生火花。然后火花有无和长短,表示一组符号,利用这个来传讯。最后他完成了利用电磁现象,控制移动棒,在纸上画出符号的方式,完成了电报的应用。

    就为了研究这个,十多个人,拖了几年才完成。所以说,大唐科研基础还弱。能有这样成绩,算不错了,有他的金手指在,不然会脱更久。

    快,快,给我演示一下。,李忱跑进研究院,几个宰相跟着进去,他们都好奇,什么事让皇帝这么失态,一路上他们问了,李忱只说可以改变大唐,改变人类得重大发明。就是不说是什么东西。

    皇家研究院,李忱把它设立在太极宫。为了保密需要,干脆设在这里,也方便自己过去。他把原本是皇家园林的西内苑,和后面的含光殿,都改成了皇家研究院。

    一方面是,这里环境好。给那些研究者一个良好环境,这也是后世企业得方针,给研究人员一个宽松、优美得环境。

    西内苑刚好,他不缺皇家园林,现成园林环境好,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设立完成。只需要建造几个房间就好。

    他用水泥和砖头为原料,盖了很多研究室。放在西内苑,还不怕那些闲杂人等窥探。直接保密等级升到最高。

    一路从绫绮殿,直奔西内苑,然后就让他们展示,首先,李相你来吧,然后崔相,你们随便说一句话,只有你们知道得话。李德裕和崔铉摸不着头脑,两人交头接耳,随便说了句话,然后李忱让崔铉,到另外一个房间。然后跟李德裕说,他刚刚和崔铉说得话,跟那个研究员说一遍。

    李德裕说了,就看到坐在几前得研究员,翻了翻一本书,然后诏似乎照著书上内容,在一个古怪得金属,应该机器吧,金属机器上岸了按。

    似乎是有规律的按着,然后李忱又加了一句,让崔相,接到讯息就回来。他又翻了挤翻,按了按。最后刚出去不久得崔铉,满脸震惊得回来了。

    崔相,跟大家说说,刚刚你去房间发生了什么事。,崔铉震惊中,把刚刚房间内发生的事情,说了。

    他刚过去房间,就看到房间内有几个人,都是研究员。然后一个研究员坐在几前。不一会,他前方一个机器开始自动动了起来。他不明白了,没人控制,为什么那杆子会自动在纸条上画出符号。

    接着,等机器完全停止后,研究员撕下纸条,翻了翻书,就把他刚刚李德裕和他说得,理应只有两人知道得内容,复述了一遍,还说皇帝让他得到讯息,就回去刚刚的屋里。

    他话说完,所有宰相都望向那机器,又望向还处于震惊中得两个宰相,周墀忍不住问道,李相、崔相,刚刚你们到底说了什么。没什么,就只是说,殷忧河北战事而已。李德裕回答道。

    崔相,可是一字不漏?刚刚圣人可是交待,我接到消息,就回来此处?,崔铉不答反问,就见到所有人都一起点头,这话他们刚刚都听到了。然后,除了李忱和研究员,所有人都陷入震惊中。

    他们刚刚都见证了,崔铉在虽然隔了不远,但是绝不可能靠轻声细语传递讯息得房间里面,知道了这个房间发生的事情。另外那个房间的人,竟然知道只有李相,崔相两人才知道的事情。

    没有人跑出去通风报信,没有人大呼小叫。就是这台机器,不知用仙法,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呵,李相、崔相两人说得话,会被载入史册得。,李忱笑呵呵说道。虽然距离短了点,历史上电报第一次正式实验,距离六点五公里。而这次大唐实验,距离只有数十丈,一百公尺不到,不过已经证实了电报得可行性。

    这本书是什么书?一干宰相都非常好奇得围着电报机转,周墀和郑朗两人不死心得又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简直神奇了,然后魏沫好奇得拿起那本刚刚研究员翻得书,发现只是一本字典。

    普通的,新发行的大唐字典。附有注音符号,这本书他的书架上也有,唯一不同的是,注音上面有编码。

    没错,这就是通用密码,电报得通用密码,英文字母只有26个,很容易组成密码。李忱干脆用新发明得注音符号,配上数字,就当密码了。虽然字数比英文字母多了点,可是也比较简洁了些。

    名字,就叫通用密码,他没有像电报发明人那样,把密码取作自己的名字。本来想奖励科研人员,叫研究员的名字,可是没人愿意领这功劳。

    大半原理都是李忱提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个工匠,依照李忱吩咐完工,结果还拖了这么久,觉得很羞愧,不敢领这功劳,最后,李忱干脆叫这通用密码了。

    这个。,韦琮摸着这个古怪得东西,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忱一下子就明白了,解释说,这是电报。电报,好怪得名字,韦琮问说,这电报,距离就,如此之短?

    当然不是,只是我们时间比较赶,此外,长距离牵线比较长罢了,距离不是问题,只要能通,长短距离都样。

    要牵线阿?,回答问题得是一个研究员,他带宰相到室外,指着那条黑色,架在高处得线,那是电报线,电报要靠电报线传递。只要搭上电报线,哪怕千里、万里通讯,都是一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