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第一神仙-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公可知道这由官府牵头成立的银行,如果管理得当一年可以产生多少利润?”

    “应该有百万贯左右吧。”史弥远读过相关的书籍,虽然介绍简陋,但也能从中推算一二。

    赵峥摇头。以宋国这个商业发达,极度缺乏货币的国家。按照后世的银行体系,百万贯,怕只是一个月的利润。赵峥伸出三根手指头:“一千万贯!”

    “什么?”史弥远大惊失色,宋朝一脸的财政收入才一亿贯出头,难怪他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宋朝的技术积累已经到了一个地步,如果官府能多加引导。今年将会是宋国国力爆发的一年。

    “不出五年,国朝一年岁入三亿贯,易如反掌,当然这也得上下一心才行。银行势必会影响民间的方方面面,一千万贯的利润不是虚言这四成利。赵峥在这里与相公明说了,是杀身之祸!”

    史弥远思虑良久,赵峥如此说话,想必对于这件事也仔细思考过,决定先听听他的意见:“那以国师之见,该当如何?”

    赵峥沉声说道:“会子滥发,也不全是相公之过,实乃当时国情需要。”这句话权当是拍史弥远马屁,让他继续听下去。

    果然史弥远听后,微微颔首,总算有人能明白他的苦衷了。

    “会子的出现本来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德政,要是能善用,不仅能解决国家金银铜短缺的困局,也能解决民间需要便于携带的货币的问题。还能引导商业发展,光是抽税,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商通有无,能让资源合理的配置,比如某地产棉,同样的棉花,以当地的纺织技术只能产出五匹棉布,而且需要耗费更多人力。但同样的棉花如果在苏杭生产,那么同样的棉花则能产出七匹棉布。如果没有商人通有无,那这两匹的棉布在中间就被白白浪费了。”赵峥所说自然不是商业的全部作用,他只是为了更加凸显技术的重要,才会如此灌输给史弥远。

    “所以这商人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绝不是不事生产的蛀虫,更何况商人逐利,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压缩成本。克扣工钱,偷斤缺两外,这些可以通过朝廷引导,比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的质量检查等,这样一来商人就只有自己改进技术,以压缩成本,从而推动国朝技术进步,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技术能让物资凭空增加多?”史弥远问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误区。

    赵峥笑道:“当然,以汉朝的炼钢技术和现在的炼钢技术相比,同样的铁矿,谁产出的更多,谁的质量更好自然不言而喻。还有这农业技术,曲辕犁的发现让多少农户的粮产翻倍,这些多出来的粮食自然是技术进步的原因。再比如这造船,同样的木料或许造出的船都是一样大的,但技术的不同,可能技术先进的能航行个十年,而技术较差的只能航行五年,要航行十年又要重新制造一艘船,这一来二去,技术不就等于凭空多了一艘船吗,那些节省下来的木料,也可以做床,做家具,这些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赵峥一席话只讲技术和商业,磨刀不误砍柴工,能让史弥远接纳的自己的理念,比什么都更重要。

    “技术我们聊完了,这些都是银行成功能带来的好处。这银行要成功,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建立起银行的信誉,信誉若失,无论你再强压,百姓都不会用的。”

    会子经过宋朝和元朝的折腾,已经将国家的信誉完全败坏了,宋朝多少还有点节制,元朝那帮蛮人,坐稳中原后,见纸都可以当钱用,于是大肆滥发,比后世的津巴布韦都还要夸张,没过几年,这会子彻底就被玩坏了,以致于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几次欲恢复会子,都遭到民间抵制而未能成功。

    “而银行的建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上下百十年不断努力,最主要的是不要人亡政息,换一个宰执或者皇上见有利可图,就滥发会子。所以银行的建立第一步就是要严格控制这会子的发行权,不能操于一人一姓之手。”

    史弥远听到这里皱眉道:“那这发行权叫道谁手里?白云宫?”史弥远的表情绝对不是开玩笑,实际上,在大宋能建立信誉的就只有白云宫了。

    赵峥摇头,这东西他可不想去沾:“一人一票,组成银行执行委员会,负责发行会子。每年需要发行多少会子,由白云宫统计出来,再昭告天下,然后执委再决定是否按照这个数发行,或者重新统计。而且这会子必须能自由兑换铜钱或者金银。”

    史弥远皱眉:“这执委由那些人组成?”

    “一共五十席,投票过半就能通过,官家作为执委主席,拥有五票,宗室再选出两人,然后两府五人,不足五人,由两府自己推举出一人,三司使三人,御史台两人,六部各一人,皆由各自部门推举出来。各路再推举一人,共十六人。剩下的由各行各业的推举一名商界代表出来加入,比如丝绸业组织商会,推举一人出来进入银行执委,酒店业依此推举出一名。”

    史弥远皱眉,让商人与朝堂共决大事,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会子大都由他们推广,有了他们进入执委,会子定能大行于世,再则,史家在做丝绸,完全可以占据一个席位。”赵峥这是抛出筹码,南宋官员家族多有经商,推举商界代表完全就是一个虚名,位置全会被士族官商占据。但赵峥需要的就是这个虚名,先把台子给搭起来再说,将官员变为官商,有了执委的权力,可以想象这些官员的家族生意会膨胀到什么地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诱人的果实。

    史弥远也心动了,史家涉足的产业众多,完全可以多占几个位置,就算以后史家在政治上失势后,史家富贵依旧不倒。

    “只是这名声……”

    “给清流几个位置不就完了。至于民间你大可放心,此事由我白云宫牵头当无大碍。”天下攘攘皆为利,赵峥不信清流会不要这个馅饼。而民间以赵峥的影响力,肯定不会有什么非议。

    “这是执委的席位,史相公私下再与其他人决议。然后我们说说这银行的模式,会子必须是能自由兑换的货币,这点我白云宫可以代劳。”白云宫计划每州每县都要建立一个白云宫,完全可以解决银行网点不足的问题。

    “大宋铜矿短缺,要是有充足的货币,何须会子。”

    “大宋缺铜,但金国可不缺铜与金银,只要占据中原,此事当可解决,或者还有一法,日本产银,大宋只需两万兵马即可踏平日本,金银之矿尽归大宋所有。”(。)

    ps:谢谢疯子的月票!

    还有求推荐票!

第一百三十二章 震撼的见面礼() 
“劳师远征,只怕途生波折。”大宋虽然与日本有贸易往来,但一次运送上万军队过去,史弥远认为以现在造船技术只怕很吃力,最主要的是蒙古与金国决战在即,宋国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将来的变局。

    赵峥也只是暂时给宋国留下印子,好日后提及征战日本,也不至于太过唐突:“现在白云号能载上千人,民间船只能载三百人以上的也多如牛毛。这运输能力相公不必担心,唯一需要的担心的是我们对日本国情兵力,知之甚少,但这个大可在今年大规模与之贸易,逐渐渗透,摸清日本的情况。以日本现在的国力,筹备一两年,扫平日本,不在话下。”

    史弥远皱眉:“不罪而兴兵,留暴戾之名于后世,只怕不妥啊。”

    赵峥翻了一个白眼,以史弥远腹黑程度,会有那么仁心,完全是等赵峥抛出方案:“罪不罪名,只在于舆论导向,这个相公就不必来问我吧。”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害怕没有罪名。中国自古外儒内法,将这人想成只尊礼法的腐儒,那就大错特错了。

    “可是征伐日本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这银行筹备在即,只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与其是等不到那个时候,倒不如说史弥远自知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中国铜矿总得来说还是南方居多,尤其是云南,不过现在哪里是大理国,鞭长莫及。其次是广西,而江西也有中国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这些赵峥都只是闷在肚子里,没有告知,只说北方有大量铜矿,希望大宋将目光放在北方。而不是偏安一隅。

    “还有一策,那就是收复山东两路,山东一地不仅铁矿众多,更重要的是金银二矿,我这几日推算了一下有上千万两黄金之多,白银则是更多。”赵峥一下子爆了个猛料。让史弥远呼吸都有点急促了,如此大财富,如果尽归宋国,那就难以想象宋国的国力会膨胀到什么地步。

    “可是这山东两路多在蒙古与金国手中,解不了燃眉之极。”史弥远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赵峥昂首道:“金国灭国在即,可以援助他们火绳枪,以解国难,相信他们不会拒绝割让山东两路。至于蒙古手里的地盘,那就只有让火枪兵硬啃下来。也好让金国知道我宋国火器的厉害和效果,让他们安心购买火绳枪。”

    史弥远一听到开战,就本能的退缩:“与蒙古贸然开战,祸福难料。”

    “如果放任金国灭亡,宋国必亡与蒙古之手!巍巍华夏,尽负贼人之手。”赵峥断言,赌上自己所有声誉。

    史弥远听到这句话,眼皮跳了跳:“当真。你是如何得知?”

    “赵峥在国事何曾说过假话,君不见我选择余杭。大造船只,为了就是万一有那一天,我白云宫一脉还可陈帆海外,不忍见到满目疮痍的华夏。”赵峥避重就轻的说道,要是说自己是仙人,他害怕是史弥远会用尽一切办法从他口中得到长生之法。他养尊处优大半辈子,最怕就是死亡二字,必定会无所不用其极。

    史弥远对赵峥的话半信半疑,这银行一事,不知不觉已经被赵峥扯到北伐上去了。这环环相扣,说明赵峥早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他不得不将话题拉回正轨:“此事稍后再议,这银行自由兑换一事,我不信国师没有其他法子,北伐一事,必须从长计议。”

    赵峥就知道一时半会扭转不过史弥远思想,银行一事利在千秋,他也不可能与史弥远怄气:“法子倒是有,但这自由兑换一事,你得答应我有白云宫经办。”

    史弥远点头表示默认。

    “德兴有处铜矿,可解可解燃眉之急。”

    史弥远笑道:“就知道你有办法!”

    “还有这银行牵扯国家大事,相公也不敢以自己名义占利润,我与你说好了,白云宫只占利一成,这一成中再分三成于你。”

    史弥远皱眉,这也太少了,他可接受不了。

    “相公,我已经给史家指了一处银矿,再加上玻璃作坊你也有利,岁入百万贯不是问题,何苦再这样!”

    钱财对于史弥远来说的确只是一个数字,以史家现在积累的财富,够他下八辈子花的了,之所以不开心,完全是因为习惯,贪污上瘾了。

    史弥远想了想,倒是不心疼那点钱财,而是不愿落了面子:“那里答应老夫,再给我史家指一处金矿。”

    赵峥点头:“可以,不过要等到银行事成之后,还有这金矿不在大宋,在海外。”

    “海外?”史弥远咂舌。

    “对,不出二十年,大海对于宋国就如同坦途,相公自可放心。”

    史弥远闭眼,倒不是怀疑赵峥会欺骗他,国师的信誉他还是相信的,只是这海外的金矿他注定无缘相见,说起来也是一桩憾事:“就依国师所言。”

    “银行官家的内库占两成,国库占五成,白云宫占一成,官员俸禄补贴占一成,士兵粮饷占一成。”

    史弥远听到赵峥这个分配方案也觉得甚为贴切,但仍有些不解:“这国库支出,已经包括了官员的俸禄还有士兵的粮饷,这样一来岂不是重复了?”

    “这些权当是给官员的额外补贴,让他们实心办事,士兵也是此理。”

    史弥远皱眉:“士兵不必再过恩赏,彼如饥鹰,饱之则飞。”

    赵峥知道给士兵补贴通不过两府,就是让史弥远拒绝自己,无形中欠自己一分人情,好让他不要拒绝自己下一个提案:“那一成就换做培养天下士子,在大宋每个县开设学堂,免费让孩童入学。”

    史弥远怔了怔,没想到赵峥也没有解释几句,就换了筹码,这一成补给学子,他倒也没什么意见:“如此依你便是。”

    赵峥见史弥远如此配合,自己的目的基本达成了,余下的就是史弥远与他们人分赃,争夺执委席位,剩下的具体操作交给白云宫了。

    ——

    宋慈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人,遭受排挤,又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