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崛起-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蟮姆榛鹛ㄈ穆摹�

    天公也作美,此刻没有海岛上没有风,黑色的烟柱滚滚直上九重天。

    看着黑烟滚滚如同妖怪出世一样的烽火台,朱平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么粗大的烟柱,相信外面大海肯定可以看到。

    “大川哥,你去船舱歇一会吧,有我们呢,你都两天没合眼了。”

    在茫茫大海上漂了两天两夜的船只甲板上,有一个肤色黝黑壮实的青年站在甲板最前方,手扶着围栏,极目远眺。他的脸上显得很疲惫,可是眼睛却是异常有神。

    在他身旁有几个同龄的乡人,满是担忧的劝说道。

    “没事,我不累,我惯常跟父亲上山,看的远。”肤色黝黑的壮实青年摇了摇头,说话时嘴唇都有些干裂了。

    旁边的人,赶紧递上去一个羊皮水袋,壮实青年也不客气,倒了声谢就接过来用力的灌了几口,将水袋还给那人,又将视线投向远处,才看了两眼,忽地睁大了眼睛,像是中邪了一样,推开旁边的人,三两步跑到桅杆上,像猴子一样快速爬了上去,抓着桅杆将目光看向远处的一个海岛。

    “有烟,那个岛上有烟,肯定是彘弟他们。”桅杆上壮实青年看着远处兴奋的大喊了起来。

    很快,甲板上一阵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然后起帆满舵,船桨如飞,船只向着海岛一路而去,没用多久船只就到了海岛边上,也不顾暗礁损耗船体,带头的船只就这么不管不顾的直冲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县衙来人() 
这时候下河村的人刚吃过早饭,刚升起不久的太阳露出红彤彤的面庞,给下河村涂上了一层又一层金黄的光晕。

    “娘,你喝点粥吧。”大川媳妇娟儿在饭桌上一脸关心的看着母亲陈氏,手里端着一碗煮好的米粥,里面还配了滋补的枣干等物。

    陈氏一脸憔悴的摇了摇头。

    “娘,我昨晚做梦梦到大川了,大川给我说找到二弟了呢。”大川媳妇娟儿将粥放到母亲陈氏跟前,用聊天的语气说道。

    闻言,陈氏先是眼前一亮,继而又黯淡下去了,眼眶里又湿润了“梦都是相反的,我的彘儿。。。。。。”

    很多人都有这个思想,觉的梦是相反的,也就是反梦,这个没有一点儿的科学根据,可是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有点这种思想,陈氏也不例外。梦都是相反的,说找到那就是没找到,听到大儿媳妇说梦到大儿子找到了小儿子,却反而更加担心了起来。

    这也是关心则乱吧。

    看着陈氏难过的模样,一边的朱父便过来安慰,“我也做梦了,梦到大川还没有找到彘儿呢。”

    陈氏闻言,立马用力的瞪了一眼朱父,脸上满是愠怒,二话不说伸出手就用力的掐了朱父的胳膊一下,气的眼泪都出来了,“你缺心眼啊,会不会说话啊!”

    朱父连连赔罪,他刚刚见大儿媳妇说大川找到了彘儿,陈氏说梦境是相反的,然后担心不已,于是朱父就想那我说做梦没有找到彘儿,梦是相反的,那岂不是现实就找到彘儿了,这样陈氏是不是就不用难过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想朱父此刻一定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朱平安家人想着法的哄陈氏喝粥的时候,却听到有人匆匆的从大门跑进来了。

    “守义家的,县衙,县衙那边来人了。”一个乡人匆忙进来说道。

    县衙来人了?

    闻言,陈氏心中一喜,蹭一下站起来了,急急的问道,“是不是官府找到我家彘儿了?”

    “不是。”乡人挠了挠头,有些不忍打破陈氏幻想,可是人都到村头了,却又不得不提醒的说道,“他们在村口说是丈量土地哩,好几个人呢,领头的是县衙里的户书老爷,李二头在县衙里见过,认出来的。”

    “丈量啥土地,我们家的土地在县衙都备了案,领了田契的。”朱父走出门道。

    “二哥,那我就不知道了。”乡人摇了摇头,然后着急的提醒道,“可是好些衙役呢,带着纸笔拉着尺子都到地头了呢,你们快去看看吧。”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户书也不过是县衙户房典吏,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是在古代乡人眼中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官,管着整个县征收税、交粮纳税呢,人家可是坐县衙的,手下有好多衙役呢。

    在古代虽说是知县负责,可是知县毕竟一个人,分身乏术,真正在县衙办事的是六房胥吏,他们实际上承揽了衙门权利和职责。县官不是现管,在老百姓看来六房胥吏都是手握实权的大人物。

    县衙来人,还在丈量土地,这可不是小事,所以乡人看到后觉的事情很大,就急急的过来给朱家报信了,现在在地头上还有很多人在围着看呢。

    土地是古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乡人的提醒下,朱父他们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一家人,跟着乡人,往村前地里走去。

    才走出门没多久,就碰到了从朱家老宅闻讯前来的朱老爷子等人,当然大伯朱守仁也在。

    朱老爷子他们跟朱父一样,脸上也都带着惊诧的表情,被县衙来人丈量土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冲击到了,不过大伯朱守仁却表现了读书人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泰然处之,颇有一种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魄力,好像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一样,一点也不惊讶。

    “守义,这是怎么了?我怎么听着县衙来人了?”朱老爷子担心的问道。

    “爹,我也不知道,说是丈量土地。”朱父摇了摇头。

    “这丈量土地可是户房的事,莫非来的是户房的官老爷,这户房主要负责交粮纳税。。。。。。”大伯朱守仁背着手,一边走一边摸着下巴的胡须抑扬顿挫的说道。

    交粮纳税?朱老爷子一听,脸色不由沉重了起来。

    走到地头的时候,发现在朱平安家地头上已经围了很多村人了,村人们看到朱家人过来,也都打着招呼让出了一条路,让朱家人走到前去。

    走进去发现,在朱家地上有四位衙役和一个穿着青色公服的户书。

    此刻,户书正指点着衙役丈量土地,衙役推着一个独轮车,独轮车上有一个木斗,木斗里面放着类似纺车轱辘的绳尺,衙役将绳尺从车里取出,插在泥土里,一个人站在原地负责计数,另外两个人牵至地头一直往里走。

    “你们就是事主?”穿着青色公服的户书看到朱父他们越过众人走过来,点着下巴看着朱父他们问道。

    “不知大人丈量土地是为何?”朱父走到前面问道。

    “奉知县大人命,前来丈量你们家的土地,作为缴纳赋税的依据。”户书向着县衙的方向抱了抱拳,打着官腔道。

    缴税?围观的下河村众人一阵议论,朱平安是状元郎,都当官了,怎么还缴税啊。不是说当官就不用缴税了吗。

    听了周围下河村人的议论,户书摸着胡须不急不缓的说道,“当然,朱大人在时自然是不用缴税的,可是现在朱大人不在了,这税可就免不了了。”

    人走茶凉,前些时候县衙里还经常往朱平安家跑,又是送东西又是恭喜的,现在平安郎才刚刚出事,这才几天啊,这县衙就跳出来要征税了,哎。。。。。。

    “谁说我儿不在了!”陈氏闻言气坏了,咬牙切齿的走上前,恨不得将这人挠成土豆丝,竟然一口一个说我儿不在了。

    “你这村妇是谁?”户书冷笑了一声。

    “你又是谁,你们知县老爷见了我都得行礼。。。。。。”陈氏没有一点好脸色。

    “老二家的。”朱老爷子见陈氏如此无礼,担心将县衙里的大老爷惹生气,不由走上前说教了一句陈氏,然后向那户书赔罪,“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事,大人别跟她一般见识。”

    “那就算了。”

    户书说着瞥了一眼朱老爷子,朱老爷子跟户书对了一眼,不由的缩了缩脖子。朱老爷子刚刚也是鼓着勇气上前的,担心老二家的惹出事连累了朱家,这会跟这当官的对上眼,勇气早就散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怎么,我家也要缴税了么() 
“你说算了就算了?”陈氏面上没有好脸色,对这个说自己儿子不在了的户书气恼不已,无礼也就罢了,竟然敢诅咒说自己彘儿不在了。

    “呵,你这村妇想怎样?”户书冷笑了一声,拿出了平时在县衙的架子。

    朱老爷子额头上都出汗了,这老二家的咋这么不懂事呢,刚刚才好不容易让人家户书不计较了,现在你又耍哪门子的脾气啊,这又不是自己家里,惹恼了人家户书老爷,吃亏的还是咱们,怎么这点道理都不懂呢。

    “村妇也是你能叫的?”陈氏用力的瞪了那户书一眼。

    “这怀宁县还有我叫不得的。。。。。。”那户书轻蔑的扫了陈氏一眼,冷笑了一声,摆出了强势的姿态。

    “冯大人,冯大人息怒。”大伯朱守仁越过众人上前,向着户书拱手行礼,一拱到底,和户书对了一下眼神,然后转过身直起腰来对陈氏一脸严肃的说教道,“弟妹,这是咱们怀宁县县衙户房的典吏冯大人,掌管咱怀宁县的鱼鳞图册、钱粮地清册,主管全县上下钱粮征收。冯大人来咱们下河丈量土地,乃是奉命公干,弟妹可要注意。若是阻了公干,咱们可是吃罪不起。”

    “哼。”冯户书在大伯朱守仁话音刚落便用力的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面孔朝天,留给众人一个高高在上的下巴。

    “我,你便叫不得!”冯户书的态度更是让陈氏气恼。

    “你。。。。。。”冯户书脸上阴云重重,仿佛是一头被兔子挑衅的猛虎一样,似乎就要不耐烦的露出獠牙了。

    “冯大人息怒。”大伯朱守仁再次上前向冯户书拱手行礼,“弟妹乡下人不懂事,大人勿怪。”

    “哦,是朱公子啊,怎么不在家温书备考,听闻刘大人对朱公子可是寄予厚望啊,朱公子可别辜负了刘大人的信任呐。”冯户书好像才看到大伯朱守仁似的,将他高高在上的下巴落了下来,对大伯朱守仁另眼相看。

    “借大人吉言。”大伯朱守仁再次拱手,手指做了一个小动作,不着痕迹的使了一个眼神。

    “嗯。”冯户书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

    两人默契感十足,一切尽在不言中,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

    “算了,看在朱公子的面上这次就算了,不与你这村妇计较,下不为例。”冯户书清了清嗓子,扫了陈氏一眼,一副施恩的模样。

    “多谢冯大人。”大伯朱守仁连连道谢,然后将目光转向朱父和陈氏,拿手比划提醒道,“二弟,弟妹,还不快向冯大人道谢。”

    冯户书适时的摆出了架子,等着朱父和陈氏行礼道歉,觉的下马威已经差不多了,戏演到这里也该到了切入正题的时候了。

    “冯大人?”陈氏冷笑了一声,然后问道,“冯大人是几品官啊?”

    呃

    几品

    陈氏这个问题,让摆出架子的冯户书不由咳了一声,满是官腔的脸上有些红,自己虽然说在县衙里也有点实权,可是自己这个典吏,在朝廷都没有编制,哪有什么品级啊,不入流的。

    “有知县官大吗?”陈氏又问了一句。

    冯户书的脸更红了,知县是七品官,自己那有资格跟县令大人相提并论。

    “我可是皇上亲封的六品安人,你们知县大人见了我都要行礼问好,你却一口一个村妇。”陈氏冷笑道。

    冯户书听后脸上表情忽明忽暗,其实他一直都知道陈氏是六品安人,当初知县大人遣人来道谢,他也是知道的,不过他刚刚却是故意忽略了陈氏的身份,有意而为,因为他刚刚目的就是给陈氏还有朱父一个下马威,所以故意忽略陈氏六品安人的身份。

    想着,陈氏一个村妇,能有什么见识,自己先来个下马威,摆摆架子,估计就把这村妇吓坏了,她自己都想不起来她六品安人的封号。

    先来个下马威,将他们镇住,然后再丈量土地说下钱粮税赋的事,唬住他们。

    至于,朱守仁的谋划能不能成功,就不管自己事了,但是之前许下的二十两银子是一个子都不能少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跟朱守仁说的有些出入,这陈氏却不是一般的村妇。

    现在听着陈氏提了他六品安人的身份,冯户书脸上表情变幻了几下,然后脸上挂了僵硬的笑容,皮笑肉不笑的向着陈氏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行了个礼,“哦,原来是朱夫人呢,我还道是哪个村妇呢。下官见过朱夫人。”

    冯户书虽说是行礼,可是却没有多少尊重的意思。六品安人又能怎样,只是有个礼节名头而已,又没有什么实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