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表看着城外这阵势,轻声叹了口气,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孙策与一众文武,立马于阵前,遥望着江陵城。
东门,是吴军的主攻方向。
原因很简单,从东门进攻的话,吴军是背光,而荆州军则是迎光。相比之下,荆州军自然会受到刺眼的阳光影响。
孙策身后的大旗开始挥动起来,这时进攻的信号。
战鼓声更加急促,投石车开始了抛射。呜呜的破空声,在空中响起。一枚又一枚石弹从空中划过。冒着火焰的火油弹砸在城墙上,就是一大蓬火花。
弓弩手大步向前,压制着城头上射下的箭雨。
无数的士卒扛着长梯,朝着城墙冲去。
城头上的投石机,在不断的还击。不时有石弹落在士卒身上,砸起一蓬血花。城头上射来的羽箭,密密麻麻,不断收割着吴军士卒的生命。
然而,无数的吴军士卒,依旧奋勇向前。
他们高喊着“为了吴侯”,这口号是多么的响亮。为了吴侯,就是为了家里的良田,就是为了能过上吃饱饭的日子。他们知道,只要吴侯在,他们家里的田就在。即使为此付出生命,他们也无怨无悔!
终于,当第一架长梯勾住了城头上的女墙后,接二连三的长梯都搭在了江陵城墙上。
队率、屯长、军侯等基层军官,各个身先士卒,披甲执锐,缘梯而上。
弩箭如雨般泻下,滚石檑木从女墙边扔下,顺着梯子滚落,便是一条血路。这战场上的杀戮,让人心变得坚硬如铁。
见的多了,也就好了。
城中的士卒毕竟没有吴军多,当吴军士卒前赴后继、不畏生死、奋勇争先之时,他们很快便有些应接不暇了。
上百架长梯中,总会有士卒率先登城。
孙策在后方观战,眼看着一人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率先登城,口中不由得赞道:“陷阵营不负其名,高伯平果然没让我失望!”
原来,那率先登城的竟是高顺!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92、城破身死()
高顺登上城头之后,数百甲兵也紧随其后,正是陷阵营将士。
很快,陷阵营便在城头上站稳了脚跟。
高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却让不少中郎将都心生羡慕。原因无他,陷阵营的装备,实在是太好了,不得不让人羡慕。
仅仅只有2000人的陷阵营,却有500套铁甲,剩下的1500套皮甲,也都是尽皆带有护心镜的上等甲胄。仅仅是这一条,就让无数人羡慕不已。在冷兵器时代,一副良好的盔甲,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命。
除了甲胄之外,特制的巨型方盾,大号的精钢环首刀,也无不让人殷羡。
当然,陷阵营也发挥出了他应有的价值。
每逢攻城冲阵,陷阵营都是在最前面。陷阵营中士卒,全都是精挑细选,要求身材高大,能够轻松举起百斤巨石,方才算是合格。
也正是因为要求太高,所以陷阵营士卒只能堪堪达到两千之数。
换句话说,就算以后高顺升官,成为了中郎将亦或是将军,他麾下的陷阵营,也只能有2000之数。
当然,若是孙策一统天下,以天下之人口,说不定能够将陷阵营扩充至万人。
随着陷阵营士卒率先登城,江陵城的城防很快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越来越多的吴军士卒登上城头,他们相互配合结阵,在城头上站稳了脚跟。
阵法是最简单的三才阵,小型阵法,最适合大规模的混战。
如今自城头上,到处都是三三结阵的士卒。长枪手在中间,刀盾手护在两侧。面对着城头上慌乱的荆州士卒,训练有素的吴军士卒显然更有秩序和纪律。如此之下,胜负自然一目了然。
陈武、吕岱、李术、董袭等武将也先后登城。
在吴军的压制下,荆州军士卒节节败退。
刘表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头晕目眩,猛然一声巨呕,竟然吐出一口鲜血来。刘琦和蔡瑁大惊,赶忙搀扶着刘表,往城楼下走去。
刘虎扬起手中的长刀,大声吼道:“大兄,快带叔父走!”
说罢,也不去看刘琦的目光,头也不回的向吴军士卒冲杀而去。数百名亲卫拥着刘虎杀将过去,这么猛然一下,竟让吴军的势头一滞。
陈武见此,本就是暴躁脾气的他,更是发怒起来。
“兄弟们,跟我上!”陈武也扬起手中长刀,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刘虎怒目圆睁,挺刀便上,陈武啐了一口,毫不示弱。
不过数十个回合之后,刘虎便有些支持不住了,不过是全凭借一口气在支持着。毕竟,刘虎的武艺相比陈武,还是远远不如。
只见陈武一个泰山压顶过去,刘虎挺刀接住,这一下力大无比,让刘虎双臂发麻,差点一个不稳,将手中长刀脱了。
陈武见刘虎快不行了,抓住机会,左砍右劈,让刘虎更加手忙脚乱。
陈武冷哼一声,紧接着一声怒吼,手中长刀直接横劈过去,砍下了刘虎的头颅。陈武此时犹如魔神一般,一刀戳在刘虎脑袋上,高高举起,也不顾那红白之物往外流溢,高声喝道:“还有谁?”
在陈武的鼓舞之下,无数的吴军士卒蜂拥而上,面对着荆州军犹如砍瓜切菜一般。
江陵城中,早已经变得混乱一片。
吵骂声,哭喊声,夹杂在一起,让慌忙的蔡瑁和刘琦心中颇为烦躁。
城中早已经准备好的数百骑兵,眼见刘琦和蔡瑁过来,赶忙将二人扶上战马。至于昏迷的刘表,众人想了个办法,用网兜将刘表兜住,两个高大的骑卒拉着网兜,打马而行。
此时的众人,早已经顾不上其他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逃命,大家都熟悉的很。
江陵城西门,缓缓大开。
数百骑卒一涌而出,往西奔去。以蔡瑁和刘琦的想法是,先去韩晞那里,让他护送众人往武陵去。至于防备益州之事,还管他什么?
江陵西面,空旷的大地上,掀起了阵阵烟尘,却不是这逃跑的荆州军造成的。
蔡瑁打马在前,看这阵势,就知道少说也有过千骑兵,着实是运道不好。正如蔡瑁所猜测的那样一般,前面来的正是张辽的骁骑营。
也是张辽的好运气,正好轮到他在西门外游弋。
等传来城破的消息之后,张辽就在猜测,估计有七八成的可能敌军会自西门逃窜。
如今果不其然,眼看着数百骑兵逃窜出来,张辽大喜,命士卒兵分两路,将其合围。相比于经历过不少战阵的东吴骑兵,荆州军骑兵显然要差上不少。
眼看着吴军骑兵如风一般袭来,荆州骑兵却愣在了原地。
两翼袭来的骑卒,手持骑弩,朝着荆州骑兵便是一阵箭雨。手快的还知道用圆盾阻挡一二,手慢的只能是中箭落马。
张辽手持黄龙钩镰刀,看着眼前的数百骑兵,高声喝道:“尔等还不投降?”
随着张辽的吼声,大量的骑卒持弩逼近,一时间让众人好不犹豫。
眼看着全副武装的骑兵步步逼来,终于有士卒忍受不住,翻身下马,跪倒在地。紧接着,有了一个,就有两个。
蔡瑁和刘琦骑在马上,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士卒翻身下马,跪地投降,眼中都露出了殊为无奈的神情。
刘琦和蔡瑁,虽然是矛盾重重,可此时却是同病相怜。
两人正在犹豫之时,却见躺在网兜中的刘表突然醒了过来。原来,刘表吐血晕过去之后,被网兜兜着,一抖一抖的,这会就抖醒了。
刘表强忍着身体上的疼痛,抬首看去,却见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吴军士卒。
在士卒的搀扶下,刘表终于站在了地上。
张辽见此,顿知这就是刘表,只见张辽扬起黄龙钩镰刀,大声喝道:“刘表老贼,还不投降?”
刘表闻言,顿时心痛不已,几欲吐血。
就在这时,刘表竟不知怎的生出了一股子豪气,一把抽出了身边士卒腰间的环首刀,反手横在颈间,只听“噗呲”一声,鲜血四溅,自刎而死。
身边士卒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悔与孙氏父子为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93、粮食()
刘表在临死之前,也硬汉了一把。
可刘琦和蔡瑁终究没有勇气自杀。既然被围了,那就投降好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正如许多人想的一样。
张辽骑在马上,眼见刘表自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如此一代枭雄,也就这样终结了。这不由得让张辽想起了吕布,想温侯何等英雄人物,不照样也有身死的那一天么?
将军马上死,也是常事。
看着跪地投降的蔡瑁和刘琦,张辽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屑。
“绑了带走!”张辽沉声令道,随即打马向东。
城中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一队又一队的吴军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走过。身上的甲页在行走过程中,发出铿铿的声音。还染着鲜血的武器,带着一股子肃杀的气氛。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息尚未消散。大量的辅兵和民夫正在清扫战场,收缴战利品。一具又一具尸体被搬出城外,挖坑焚烧填埋。满是血迹的青石板路,被清水冲刷过后,倒也看不出什么了,只是那依旧弥漫在周围的血腥味怕是要好几日才能消散。
孙策正坐在太守府中,查看着刚刚被收集整理出来的卷宗。
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显然孙策此时的心情很不错。
的确,正应了那首歌一般,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而刘表正扮演了这运输大队长的角色。
攻破襄阳城之后,孙策命张昭清点府库,结果让孙策大吃一惊。各种粮食近千万石,其中有粟米300万石,稻米400万石,麦子100万石,豆子150万石。
果然不愧是富庶的荆州,仅仅这粮食便足以供养大军数年。
在后世,湖北江汉平原便是中国的粮仓之一,如今这府库里充盈的粮食,也是让孙策大开眼界。
虽说孙策早已是一方诸侯,可他确实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
这话怎么说呢,刘表跌倒,孙策吃饱,可不就是这样么?
除了粮食,府库中也储藏了不少的铜钱和布帛,足以孙策用很多年。当然,对孙策更重要的是,府库中大量的兵器甲杖。
这些兵器甲杖,足以孙策扩兵万人。对于孙策实力的提高,简直就是一大飞跃。
而孙策在翻看了江陵城的记录卷宗之后,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江陵府库中也还要超过百万石的粮食。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粮食。
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孙策就会有合格的兵源。有了庞大的军队,孙策才能够横扫八方,一统天下。
看过卷宗之后,孙策正要出去转转,却听闻张辽把蔡瑁和刘琦给抓了回来。
堂上,孙策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正在听张辽的汇报。
“什么?刘景升竟然自杀了!”孙策放下茶杯,诧异的问道。
张辽拱手说道:“正是如此!”
这可真的是出乎孙策预料之外了,没想到刘表这厮竟然自杀的勇气,当真是不能小觑了天下英雄。
沉吟了片刻,孙策说道:“厚葬刘表。”
顿了一下,孙策又说道:“至于蔡瑁和刘琦,就先关着吧!”
对于这两人,孙策还没想好怎么处置。
刘琦和刘琮,这兄弟俩,倒还真是不能死,起码不能死在自己手上。一个残杀宗室的名声,可不是孙策想要的。
至于蔡瑁,这厮是不可能出来做官了,幽禁在家中倒是不错的处置。当初孙策也想过杀掉蔡瑁,可自己才刚上过人家妹妹,转手便将哥哥杀了,自己还做不出这等事来。
“还是心太软啊!”孙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着。
看着张辽离去的背影,孙策想了想,也是时候扩充一下骑兵部队了。反正刘表还留下了不少战马,怎么着也能再搞出个几千人的骑兵。
骑兵还是太少了,孙策手中的骑兵全部加在一起,也才堪堪数千罢了。这点骑兵在南方也就罢了,到了北方只有被碾压的份儿。
却说孙策这里因为得了上千万石粮食,而高高兴兴。
可官渡的曹操,却正在为了粮食而发愁。
袁曹两家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连攻数月,却不得寸进。曹操守在官渡,顽强的很,虽然兵力不如袁绍,却要比河北军精锐几分,倒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然而,袁绍据四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