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仍会存在和延续的崩盘式结局……原先的一些地盘都被家族成员或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们占据。

    没有人去理睬合法继承人郑成功。

    浯州(今金门)是被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领着手下陈豹占据;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最佳地点中左所(今厦门),是为郑彩、郑联兄弟所据。

    而郑成功在组织了几次攻城略地后,均告失利,现在还面临着没有根据地的困难,莫能展其所为。

    他组织的部队只得在安平或在厦门小岛鼓浪屿、镇海卫到海澄(今龙海)一带的海岛上训练士兵,整饬船只,以观其变。后来发展空间实在太小,不得不去了广东西部招兵纳粮……这也是何斌第一次去找郑成功,而他不在的原因。

    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明年,也就是在1650年的中秋节,郑成功和他手下的四员大将,趁着叔叔郑彩离开厦门去广东征粮之际,运用“智谋”,其实就是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信任,当然也有史书说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轻视,将叔叔郑联一举杀死,然后将他手下的军队整合成自己的。另一个叔叔郑彩听闻后,带兵在外,不敢回来……直到郑成功亲手书写一封信以亲情将他感召回来,等他交出兵权后,仍视他为长辈……最后病死家中。

    这些资料都在汉唐集团的资料库里,谁想查都行。

    汉唐集团的许多人看了后都是无语……我们不是想评价谁对谁错的问题……那些利用人的情感才可能得以实施的智谋,真他妈的恶心人,更恶心人的是还有人推崇这种智谋。

    厦门是个好地方。经济上刚才提到了。

    从军事上讲,厦门地处海疆要地,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并同时可高居堂奥,雄视漳、泉。

    在同安一地,三面距海,金厦尤为险要,实为门户之防也。

    郑成功取得厦门港后,终于有了一个开展海上贸易的基地,实现他“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东西洋饷,我所自生自殖者也,进战退守绰绰余裕”的经济目标和战略目标,使他可以从容筹粮积饷,制造船械。

    郑成功从此不再打“游击”了,他有了一个经营海上贸易,直至成为他收复台湾的稳固基地。

    当然,这些都是1650年以后的事情,不必多谈。

    1649年7月中旬,正是厦门最热的时候。

    郑彩和郑联、郑斌哥三个正坐在永胜伯府里的花园小亭下纳凉。

    他们三个人一边品茶,一边又谈起了台湾热兰遮城里的汉唐集团,这是他们第二次认真地谈起这个所谓的汉唐集团。

    第一次是听说他们打败了红毛蕃,占了他们的大城。这一开始让三个人心生警惕,连连商量应对之策。

    那些红毛蕃听说大哥郑芝龙被带到北京后,一直蠢蠢欲动,经常有大夹板船来附近海面上窥视,而且公开为海商们“护航”,海商们也只能去巴达维亚城交易生丝丝绸茶叶瓷器等物。

    谁都知道红毛蕃给的价钱比佛朗机人给的低了近两成……海商们来哭诉,他们三兄弟也没有办法……大哥还在的时候,红毛蕃都是偷偷地交出海银子才可以出海……可大哥不在了,许多老兄弟都走了,他们三个能怎么办?忍吧。那时他们三个全力经营厦门,自保有余了。

    可比红毛蕃还厉害的汉唐集团来了,一开始真吓他们一跳,更是全力防守,好多想去交易的海商都被他们喝住……幸好后来发现,汉唐集团只知道窝在台湾热兰遮城,并没有四处窥视,而且做生意还算公道,就放下心来,只要不觊觎我厦门,一切随你去了,再古怪的事情与我何干?

    甚至听说他们竟然用火炮火铳去和广州城换小小女子,也就是惋惜了一下,你们倒是和我等交换啊,军中重器,岂能如此轻易让与?

    直到听说汉唐集团的火炮火铳被广州城扣了,他们只是淡然一笑,同官府打交道,如此做事,绝不是老谋深算之辈。

    于是,他们任由海商前去经营……他们三个加紧训练士卒和修备海防,这乱世中,手中钢刀才是最重要,海中战船才是最重要。其他关于台湾鸡毛狗碎的事情,听过就完事了,不关心。

    这一次,他们三个难得又坐在一起。

    平日里,郑彩主持大局,郑联住在中岩的兵营里,负责操练士卒,郑斌负责修备海防的各个炮台……三个人一般都很忙。

    郑彩端起茶碗,用茶盖刮了刮飘起的茶叶,轻轻饮了一口,一股清香沁入心府,好茶!

    他偷眼看着郑联,只见他二弟面目暗黄,眼皮浮肿,整个人都是无精打采的提不起精神气。手里一直把玩着一个红色的梳子,不经意间便有一股脂粉味传过来,他还不时地在自己头上梳几下……

    据说这物件是海龙骨所制……从台湾那面传过来,很是稀有,自己的女儿经常缠着自己索要,他索性用高价买了一整套这样的饰物,各种颜色都有……女儿才不纠缠。

    此时郑彩心中大怒,他这个二弟昨晚又是跑到西水湖去了,又不知道和哪个粉头过夜了!

    但他的面子上却不露声色,决定一会儿在话上敲打他几下。

    三弟郑斌一直在口若悬河地讲着,把他听到的和搜集到的传闻一股脑地都说出来了。

    讲完后,抓起茶碗,此时它正是温和,便一口气喝了,然后呸呸地吐着茶叶。

    郑彩温和地问郑联道:“二弟,你如何看待这个汉唐集团?”

    郑联懒洋洋地举着梳子说:“他们公开把双龙戏珠旗都正式打出来了……这是成气侯了,他们要称王啊!”

    郑彩高兴地点点头,期待着他的下文。

    “可关我等厦门什么事情……”

    “嗯?!”

    “不过我等也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嗯。”

    “多进些这样的梳子,便可大卖!”

    “啊?!”

    “当然还有那些他们拿来换女子的火炮火铳……我们同样出得起价钱。”

    “嗯……”

    郑斌插话说:“海商们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铁锭,棉布,棉花,中药材也可以,而生丝、丝绸和瓷器、茶叶他们反倒不甚喜欢。”

    郑彩低声问道:“你刚才说他们有雪盐和粗盐无数?”

    “正是这样,海商们还说汉唐集团明令告诉他们再过一月,他们还有雪糖、冰糖、水果糖出产……让他们多多备货,到时好交换……”

    郑彩迟疑地问道:“这天下大旱,晒盐能够多多出产,这是自然……可甘蔗需水无数……哪里都是减产,他们怎么能……”

    “是啊,有海商不信,便派人偷偷观看,果然是甘蔗林立,一眼不见尽头,大丰收已是定局……听说他们有机井和抽水机……”

    “抽水机?我等倒是常见,机井是什么意思?”

    “是啊,水手们用的抽水机才能抽水几何?机井又是何意?真想亲眼见见……”

    “嗯,这样吧,你选一个可以信任的海商,带一些他们喜欢的货物,一起前去与他们交易……我手书一封,看看他们能不能答应与我等交易,我这永胜伯的名头,也许他们该给几分薄面……你害怕不害怕?”

    郑斌笑了,说:“大哥,海商们已经来往过好多回了,他们非常诚信……当初可以白白得到的货物都能结算,此次前去,定是无妨…”

    郑彩想了想,说:“不必与他们计较利益,能买下火炮火铳才是正道……如果能把红毛蕃夹板船买下就更好了,不过这战船之事过于重要,他们不一定答应,试试即可。以安全为重!”

    郑斌爽快地说:“哎,无妨,无妨!”

    郑联忽然举着梳子说:“多带点此物…还有水果糖,我吃过,甚好!”

    郑彩实在忍受不住了,他高喝:“住口!你马上去我书房等候我!!”

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中年大叔和野心青年中选择() 
两千担铁锭……一百担桐油……五百担棉花……五百匹棉布,这些数据,分条书写在一张礼单上。

    随着这张礼单同来的,还有一封信,那信尾处正是大红色的永胜伯郑彩的印鉴,鲜红异常,明显是刚印上不长时间。

    信的主要内容很简单,大概就是表达已经仰慕很久,却一直未有相见机缘的遗憾,并对他们驱除红毛蕃表示高兴,还痛骂了红毛蕃的罪恶,表示和汉唐集团同仇敌忾……在这封信最后的五分之一处,终于提到了戏肉,为了应对鞑虏的侵扰,想买他们缴获自红毛蕃的火炮火铳……并表示一定会提前付货,然后交易,所换之物,必将量福建之所有……

    伍大鹏董事长看完后笑了笑,随手递给了刚刚赶来的梅乐芝经理,说:“梅经理你看看吧,这个永胜伯在开头用了‘台鉴’的称呼,表示和我同辈。在结尾处,又用了下对上的‘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的结束语,表示极尽谦卑……可同时他又用上了永胜伯的礼印,这是告诉我们别给脸不要脸啊……哈哈。这还是海盗级别的人……要是同他们纯正的知识分子斗心眼,弄清种种暗示,还真会让人心累啊。”

    梅乐芝经理也很快看完了信,又欣赏了一下永胜伯的礼印,说:“从纹路上看,这只是一个木印,看来南明政权连玉印都拿不出了……不过他们情报工作搞得不错,五位董事一个个都提到了。”

    伍大鹏董事长说:“那不算什么,我们也没费那个心搞什么保密工作。我们召开董事会吧,他们的行为打乱我们的计划了……也请你参加,经济这块儿,只能全都交给你了。”

    梅乐芝经理努力想幽默一点儿说话,他也笑着说:“当然喽,硬技术搭台,软技术唱戏嘛!哈哈。”

    伍大鹏董事长真心笑了,不是因为梅乐芝经理这个话有幽默感,而是他这个严谨的国际注册会计师竟然也想说笑话了。不过说真的,会计师说笑话,其实一点也不好笑。

    在远程董事会上,孙德发董事第一个发言了,他说:“事先我们判断得不太对啊,郑彩保守固封,郑联荒淫贪婪,至少从目前看,在周边势力中,他们的反应可够快的了……不过这件事对我们有利。”

    建国安董事说:“机遇一定会改变人的性格。我们把计划调整一下吧,哪怕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这些都是可行的事情。”

    宋士达董事乐呵呵地说:“我这几个老乡做了个改变他们自己命运的选择……我反倒认为支持他们的效果会比支持郑成功的效果更好……等晚上吧,我写个详细点的论证,发出来。至少我个人认为,支持那些进一步考虑三步的中年大叔,好过去支持一个有野心,心又狠的年轻人。我们当然需要青年人,但不是他那样的。”

    李子强董事现在正忙着赤嵌糖厂的榨糖设备,目前遇到些小麻烦,很烦。他说:“我管他妈的去持谁和谁,我现在就要福建的铁和煤!从地图上看,福建产煤铁的地方比台湾北部地区还近……”

    伍大鹏董事又笑了,操,能这么去衡量距离嘛!

    据那面世界的资料表明,早在春秋时期,福建就有铁矿的开采和冶炼。

    到了明代,据《安溪县志》(嘉靖版)记载,潘田有炼铁炉8座,矿山6处,日产生铁千担。主要用来打造农具和浇铸铁锅。

    伍大鹏董事长点击开福建计划的资料看时,心想,那里现在应该是以打造兵器为主了吧?这太浪费了。

    这项计划本来要在明年开始的,汉唐集团的势力打算趁着郑成功回归厦门时造成一片乱局后再强行插入。

    但是现在大家都同意提前在福建发展,那么就提前发展,以目前大家的推演和考虑看,先行在福建发展,没有什么不足之处。

    接着伍大鹏董事长又点开了那面世界的《福建省龙岩乌龙奇铁矿区详查报告》,报告显示矿区有级储量29万吨,平均品位为%。

    而另一份《福建省永定县石犁三坝铁矿普查报告》,则显示矿区有级储量12。40万吨,平均品位为%。

    其它的一些矿区品位都低了一些,伍大鹏董事长一眼扫过。

    如果以现代工业的需求来看,这些真不算什么,但在汉唐集团的眼里面,就目前这些,足够他们翻开历史的一个新篇章了。

    福建也产煤。它的主要产煤区按那面世界的行政区来算,主要集中在龙岩市所属的永定县和新罗区两地。

    当然,福建所属煤矿产量和井型都是偏小的,拥有南方煤矿井的主要特点,都是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厚度不规范,煤层赋存条件比较差。

    但总好过没有。

    伍大鹏董事长和梅乐芝经理商量了一下,定下了谈判的底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