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1649-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要给跪,鲍威参谋马上说:“站直了和我说话!”
那人吓了一大跳,站得笔直说:“小的们真是临时组建的,大家在这一行里做久了,彼此都了解对方……”
鲍威参谋乐了,想,看吧,对他们来说,秩序只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熟知的关系上,和素质啥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人见鲍威参谋乐了,马上开始胁肩谄笑地说:“大人,还有这样的包吗?”
鲍威参谋说:“有的是……你别急,注意看军政府的布告就行了。”
“大人,大一些的包也成,我所认识的泥水匠有无数了……”
“你们又来这样的大话……我现在要把这些城墙拆除大部分,只留着一部分观赏,你能干了?”
“……”
一时间,鲍威参谋忙着狠抓他的治安工作,不时地发些小包;侯东方队长忙活着建自己的后勤基地,从总部不停地往这里运送货物;孙瑜大队长则领着一千五百名海安陆战队员,去清理外围的治安隐患,要知道在天台大乱战中鞑虏还跑了一千多呢;至于吴化龙大队长的特工大队,去周边山区剿匪了,但是他上报的计划是山地做战演练……
总之,可以忙的事情众多,没有人去关心那群商人去了台湾会怎么样……
但是杭州这支商队从台湾热兰遮城回来后,那些大户们却变了样子。
本来这次出航,哪里用得着主掌家族的人亲自出马?毕竟都是小小不然的仓库底货,真正的私货,哪里敢一下子拿出来?这都是多年来的经商经验了。
但是郭勿语却是带头要去,理由冠冕堂皇,为郭家再开一条商路,这样的重担子,只能自己来挑……但实际,他想去看看那神奇的,可以自己转向的,看似不甚颠簸的四轮马车。
一个人的不同爱好可以为一个人带来不同的命运。
连带着去和回来的时间,加上闲逛,一共花费了三七二十一天。
但是这三七二十一天,却改变了他太多,毕竟他是亲眼所见,而其它大家族都是着几个心腹操持,这其中的话语转换,情形描述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酝酿和发酵。
但是郭氏家族不用了,他们的主掌之人,郭勿语,直接决定,接下先前那第一个大包,他以前哪里想到会是这样!
若是真要收三十年的过河费用,区区六万两银子,挣回几倍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笔投资算是一笔投名状了,我郭家就和你汉唐集团绑在一起了……
鲍威参谋和侯东方队长相视一笑,看吧,还用做啥思想工作?人家是主动的。
鲍威参谋好奇问了一句:“你咋变化这么大呢?你买到车了?”
郭勿语用力点头说:“我等订购到了!那台湾真是大大的不同啊……”
……
事实上,这些杭州海商们的两千石以上的大船,早些还被鞑虏强征了一些。
鞑虏在决定南下时派出去偷袭的那只船队一直没有被发现,台州地区没有见到过他们,杭州地区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台湾方面也没有见过他们……他们好像凭空消失了。
广阔的大海上,别说是这二三千人,七八条木头船,就算是再多又能如何?
这支消失的小小的船队没有引起海安大队的多少重视,或者说整个汉唐集团都没有当这个是一回事,海上这样失联的情况太多了,没有人去操心他们。
但是这件事情要备案,并且通知各处商站,这个常规工作还是要做的。
汉唐集团不认为这支失踪的船队会对汉唐集团的海贸有什么威胁,一切都照旧。
杭州海商们这次的出货并不多,属于试探性经营。
他们这一路无事,顺风顺水地到了热兰遮城码头,当时,大家眼睛都是一晕。
我的天神,这里还能叫码头嘛,十几里长有了!
对,严格地说,这里应该叫热兰遮城港口,而且他们看到的只是商业港口,工业和渔业专用港口还要远了一些,他们所处的位置一时还看不到。
在这个17世纪里,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是阿姆斯特丹,那里有世界最大的港口,据说可以停泊两万艘船。
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到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
但是,他们是按船只数量计算的,这不是一个科学的算法,按明大陆的记载,他们动辄出动战船千条,请注意,这里面他们把划子都算上了。
“所以如果从吨位上算,我们应该是世界第一了!”
杨友行秘书长在第四次扩建完港口设施后,在酒吧里举着啤酒杯子高喊:“一天的吞吐量达一万吨了!这是十七世纪!!”
穆木技术员迟疑地说:“怕是不一定,阿姆斯特丹的货源地要比我们多多了,我们现在最远才到非洲和波斯,小日本的市场咱们故意不碰,让他们自己来,我们还没有到欧洲和美洲,你的说法太乐观……”
“不管世界第几,我是说给我们管理下的人听的,肯定有人信,你叫什么真儿?你能拿出确切的反证来?你拿啊?”
穆木技术员嘟囔了一句,说,这吨位里面大多是福建龙岩、安溪、莆田的矿产品,连打上一条鲸鱼也算上了。
但是当时酒吧里很吵,谁也没有听清他说什么。
吴迪厂长说:“争这个无聊不?除了糊弄人有什么意义?小杨故意乱说你也信?哎,你们看,梅乐芝经理领着王祖贤来泡吧了!”
“谁乱说了?穆木技术员请大家喝一杯啤酒啊!”
这声音足够高,酒吧里顿时一片感谢声。
穆木技术员这时心里又痛了一下,但是不得不装出笑脸,也喊着:“大家痛饮吧,我请了。”
下次再也不和他和啤酒了!
每日吞吐量达万吨,这真是17世纪里了不起的数字。但是工矿品太多,一下子就把这数字的含金量拉低了。
如果计算看盗版的人数的话,一本书应该是好书,但是这有个屁用?
热兰遮城码头正宗的商业品吞吐其实不高。
但是就这样,吓唬一下杭州来的海商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们看到了数不清的船只降下了帆,停靠在岸基边,在波浪下起伏着。
船只的种类还不相同,在一个泊位处,他们看到了都是红毛蕃的大夹板船,另一处还是倭式船。
码头上有几十座铁塔,竟可以摆来摆去,它们正吊运着什么物件。
那铁塔下面竟还有长长一列什么物件,正装载着货物在飞跑,天神啊,他们是使用了什么神力?
刚才在快到港口的时候,一艘无帆无桨而飞快航行的小船冲着他们来了,上面还发出了巨大的声音。
众人赶紧看自己船上悬挂着的汉唐集团的旗帜是否挂好了,那是他们交了出海银子后,那个什么海关发给他们的。
郭勿语还马上摸摸胸口,那里装着海关里一个年轻人写的什么贸易表格,上面还盖着的鲜红的大印……
这个是不是有些类似倭国发布的“异国渡海朱印状”?
所有船只听从命令,降帆停船。
当那个船只靠近郭勿语所在的这只最大的海船后,几个年轻后生,干净利落地跳到了海船上。
他们先看了一下郭勿语的贸易表格,然后放松了神情,简单检查了一番后,说:“你们去叁拾伍号码头吧,看吊车上的标志,这两天来的杂货船少了些,那里有空位。”
这些年轻的后生穿着也是怪里怪气的,明显和攻打杭州的那些人类似,只不过样式和颜色似乎不同。
他们离开了,就像来的时候一样快。
郭勿语等人就操纵着海船寻找“叁拾伍”号泊位,幸好那码头上的铁塔上挂着大大的标志,让他们有迹可寻。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盟主书友19630508、盟主胡镇南、凌步虚、cmd19764、微笑雪狼的支持,欢迎新朋友凶残的毛毛虫、fairplay120、江夏山人的支持。
再来些月票吧,就算追不上第一,也要吓他一大跳!
。。。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十四)()
第14节从无序到有序
前面曾介绍熵,就是混乱程度的度量。而混乱程度就是无序程度。如何体会混乱?在一个系统中,以什么标准来表达混乱程度的增加或减小?以4硬币的系统为例,全部是正面或反面朝上,则系统仅有2种状态。如果是2个正面2个反面,则有12种状态。以状态的数量为混乱的程度指标,那么硬币系统全部同面向上的状态数量最少,无序程度最低,有序程度最高。2正2反的无序程度最高,有序程度最低。冰中的水分子固定某个位置震荡,而水的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同质量水就比冰的熵高。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物质和能量守恒)的熵总是增加的。也就是混乱是系统趋势。但在自然界,可以发现大量由无序变有序(无序程度由高变低)的情况出现。秋高气爽,天气中经常出现云街现象。前面曾介绍对称的破缺,产生bénard对流。细胞的繁殖过程中,把混乱的材料分子,加工成极端有序的排列,双螺旋dna。这些现象的出现,似乎违反了熵增原理。
这些有序现象(称为自组织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条件不同。在自组织现象中,物质和能量都在变动,不满足熵增的基础要求。一个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熵也同时发生变化),当系统可维持平衡时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依赖环境的能量补给以及将熵释放到环境中,此时系统的熵不变或者减小。这个理论体系是由比利时人普里高津建立。从全局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依然成立,熵减小仅在局部发生。
地球诞生时,遍地岩浆,火山和陨石撞击时常发生。随着时间流逝,表层逐渐冷却。那时是荒芜的世界。化石记载,自38亿年前,出现原始的生命形式(同时期地球产生磁场),地球的表面地貌和大气完全由生命改变。地球生命的出现和发展历史,就是由无序变为有序最强烈形式。我们的出现就是终极逆天改命!
思考:
1bénard对流出现时,分子状态总数因对流的出现而大幅度减小,系统的熵因此变低。系统的对称性突然破缺,对流的平移中心线和旋转对称轴由以前的无数个降为几个。但(!)系统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熵、对称、信息是相互关联的,熵是系统各部分能出现的状态数量总和,对称是系统的对某种操作的不变性,信息是系统各种状态存在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体现不同角度对系统描述的结果。混乱程度愈大,各部分愈相似,则1不变性愈大。2差异愈小=信息量愈小。
2生命的起源有多种解释。浅海、泥沼、冰湖、深海、粘土、火星(或彗星)都是可能的起源地。由于无法复制当时的情况,所有的理论都是假说,区别在于可行性大小。但可行性大小与当时的情况没有关联,因为不能重复进行多次生命起源实验来验证可行性。但也可以争论生命是多次起源的。总之,生命是出现了。从无甚关联的一些分子团,到细胞结构的出现、a、dna,分子的组织程度突飞猛进,由无序进入到极端有序,dna记录了生物一生所有可能的生化反应(仔细观察白炽灯泡的钨丝,和dna有类似结构)。在地球上看来,是发生熵极端减小事件,太阳辐射为此事件提供能量。从太阳看来,毫末之处的浪花翻转,丝毫不影响本系统的运转,再过50亿年,再极端的事件也湮灭在太阳的末日中。唯一的期待就是涅磐。因为组成我们身体的材料都是更早恒星的遗物。
3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在印度河下游。但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大规模出现在这个世界。乡村,类似大的分子团,在广泛的区域内存在,相应的对称性和熵都比较高。城市则更像细胞,组织齐全,具备各种功能。世界的城市化过程,就是世界的熵减过程。
4人类的祖先来自东非,这个已成为共识。在人类先祖进入到旧石器时代后,持续了百万年,也没有什么进展。和黑猩猩、海獭一个层次,熵值非常高。新石器时代是重大突破,人类很轻易地征服了整个陆地世界,适应了各地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存方式,熵值陡然降低。1万年前,当人类摆脱狩猎,进入农业时代,社会的组织(因农业生产需求)及宗教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发展,使得文明得以诞生,产生更高层次的人类群体形式,熵值变得更低。目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变化太快,以信息量的方式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