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1649-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马旁市长那样?差不多事必躬亲,走基层路线?可以的,但是太累了,妈蛋的,穿越过来不是为了受累的

    像鲍威市长那样?发包,让市场去决定?可以的,但是情况不太一样呢,汉唐集团在西湖边上建后勤总站,连九江城里重修整兵营及其配套设施都把局面盘活了,可是自己这里呢?

    郑家那个二货,简单修整兵营后就住进去了,这不行啊,我的战利汉唐集团给我留了一部分要用于城建的,我总不能免费发放吧

    郭子仁市长找到了那个二货,要商量好好修整这个明宫军营。

    他说:“你虽然不一定在这里长久,但是,这里和合格的兵营差太多”

    谁知道这个二货说:“这个不急,我倒是想把明孝陵好好修一下,鞑虏都没有破坏的,我等当然要修一下了,这个由我郑家出钱的”

    郭子仁市长哪里管他为什么,直接说:“好,男人说出来就算话了,你答应了啊”

    鞑虏在南征过程中,江南之战极为惨烈,鞑虏采取了大屠杀的威慑手段,如著名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等。

    而在血雨腥风中,有一条纪律被死死地遵守了,那就是保护好南京城外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当时的多尔衮需要它作为政战武器,以便在战争和屠杀之后收拾残局、重聚人心reads;。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后来,康熙皇帝几下江南,都到这里祭奠明太祖,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目的就是宣示,其江山并非夺自明朝,而是夺自“戕厥君后”的李自成,大清则是“为君父报仇”的义师。

    在严令保护明孝陵的同时,鞑虏还下令,今后祭祀历代帝王时,追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号:明大陆上,道统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中,不仅仅有汉族的君主,还有其他民族的君主。

    自此,以“辽—金—元”为正统谱系,成为乾隆之前清王朝的主流。

    而到了乾隆年间,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乾隆继承了元明之际杨维桢在《宋辽金正统辨》中的观点,以元承宋为正统而排斥辽、金,以“大一统”为标准,将鞑虏的正统接续宋、元、明而非辽、金、元,与传统的正统相衔接。

    但同时,他不仅继续祭祀辽金诸帝,还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诸位非正统君王,以体现“治统”的多元性。

    自此,“道统”的一脉相承,就是宋、元、明、清的相继延续与“治统”的多元化,成为鞑虏贯穿始终的国策。

    那么当郑家二货提出要修整明孝陵的要求时,他的目的和用意,则被郭子仁市长忽视了,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的意义和目的。

    总之,但他最后被别人指出来要害后,还狡辩说:“又能如何了?我的波斯小姬要生我的孩子了,管了那些?怎的?”

    好吧,大家不理他了。

    感谢老朋友yengye、黄金盟主giyin、白银盟主友1846、老爹、墨镜公司、萧湘、19764、菇凉且留步、新东方的小二、67ee、ppy色r、秋水9527,欢迎新朋友友17115426、清1色、法兰西9的到来。

    月票啊,朋友们

    :

第六百八十七章 爱的奉献,你懂吗?() 
郑家集团独资修整明孝陵的事情,在江南传遍了。↗小,。。o

    永胜王郑彩当初听到汉唐集团的人同意了的消息后,便在自己的房里和一众幕僚们高兴得哈哈大笑,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永胜王郑彩说:“这样一来可以表明,我郑家算是对大明王朝报过恩了,二来可以表明,我郑家有与鞑虏誓死为敌的决心,这个三来嘛,最是好处,天下贤士将尽投我郑家之门了”

    众人一片贺喜声,文人投奔这里的人数越来越多了。

    永胜王郑彩说:“而这一项要求,竟然能被他们同意了,条件嘛,不过是参与他们的所谓城建,哈哈,他们真是……”

    其实他想说他们汉唐集团的人真是二货,真是太年轻了。

    自从学会了这个词,永胜王郑彩就喜欢用上了,但是,在公开场合毕竟不便于明说了……

    大家又都是一片哈哈声。

    城建怕什么?

    永胜王郑彩下令道:

    “钢筋、水泥、粮食无偿援助南京城了至于这个费用嘛……直接征收老百姓的不好,不如把进出口税调整一下,这一次就提高一下食盐的吧。

    另外,还要号召百姓捐款嘛,我等毕竟先是大明人,然后再是福建人。”

    众人又是齐声说好。

    在一家报摊的前面,胡旱三把看完的报纸完整地摆放回去,然后又拿起最新的一期《故事会》翻看着,咯咯吱吱地笑了半天,然后又放回去了。

    胡旱三骄傲地对摆那个报摊的年轻人说:“我虽然白看你的报纸,但是我可是宣传过你这个摊位的,毕竟我不习惯掏马票看报纸,你要尊重我的习惯。

    你看,你现在这里比别处好卖一些吧?”

    胡旱三天天来这里白看,几个月下来,不管怎么说,两个人也有感情了。

    那个报摊的年轻人皱着眉头说:“是啊,比以前好卖些了,但是还是攒不下钱呢……”

    胡旱三也叹了口气,说:“都是汉唐集团把马票挣走了,才让我等的生活变难,你看那成船成船的钢材和煤炭,都运到他们那里了,而且价钱越来越低……财富就是这样,他们占多了,我等就少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没有永胜王他老人家一直与他们斗智斗巧,又领着我等打跑了鞑虏,你想想,你还能在这里卖报吗?是永胜王他老人家给你的机会,让你挣这份马票”

    那个报摊的年轻人苦笑着diǎn头,说:“那是啊,若不然,我怕是会当鞑虏的奴隶呢”

    胡旱三得意地说:“就是嘛,做人要学会知足和感恩,别和那个杠爷学,嘴上一套,脚下一套,现在人都不见踪影了,不知道在汉唐集团的管治下遭多少罪呢……好啦,我先回去了,你不想收摊吗?”

    “不啦,再靠一会吧,说不定多卖几份……”

    胡旱三走了,他在路上算了算,这个月又白看了一个月,可以省下十五马票,还看了《故事会》呢,省下了二十马票,整整三十五马票

    儿子喜欢吃茶叶鸡蛋,买去一斤才三马票,过日子就得算计……

    他去卖茶叶鸡蛋的地方,大方地说:“给我称上两斤,要咸一diǎn的,茶叶味道进去的”

    结果茶叶鸡蛋竟然涨价了

    胡旱三大怒,说:“何至于每斤涨了五毛马票?”

    那个卖茶叶鸡蛋的人是个壮汉,说:“盐和酱油都涨了,我不涨不成的”

    “哈哈,这盐和酱油不过涨了两毛,你便可以涨到五毛?人,不可以这样不要逼脸啊”

    胡旱三最恨这样的人了,奸商,奸商,无奸不商

    不要逼脸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福建流行开,大家反正都知道这不是好话,那个壮汉一听便恼火了,伸手抓住了胡旱三就打

    胡旱三马上喊道:“有人打爱福建的人士了”

    谁知道那个壮汉说道:“爷在这次反攻鞑虏中,给永胜王他老人家捐了银子,我才是真正爱福建的人士,可不是你这样口头上的,你看打”

    胡旱三是个喜欢看的人,说话讲道理的人,他哪里是壮汉的对手?

    这真是一顿好打

    巡警来了,最后罚了壮汉五百马票,但是也训诫胡旱三,打人是不对的,但是骂人也不对,嫌贵,你可以不买啊。

    胡旱三又在家里躺了些日子。

    那个报摊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发生了这些事情,还奇怪胡旱三为何不来了,怪想的,差一个说话解闷的人。

    那个报摊的年轻人有他的梦想,他想买一辆自行车,听说在汉唐集团管治的地方非常好卖的,但是太贵了,竟然要三万马票一辆

    三万呢,相当于六万份报纸自己要三年生意好,还要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但是那物件好啊,他看见过的,好多郑家子孙们都有,他们经常拉帮结伙从他的身边飞驰而过。

    他想,他要是有了这个,他还可以在早晨给别人家送报,还能多挣一份钱

    当然,他也喜欢那种飞奔的感觉……

    厦门的路灯亮了,那个报摊的年轻人把车子推到路灯下,再卖一会吧,只要拼搏就会有希望。

    远远的街灯陆续亮了起来,像是能diǎn亮那个报摊的年轻人的梦想一样,街上的人也多了,他振做起精神,等着有人来买。

    这些天报纸上的好消息越来越多了呢。

    这是真的,定远侯郑联在九江城血战夺城,我郑家军在那里秋毫无所犯,让汉唐集团的人不得不钦佩,夸我郑家军是世界属一属二的强军

    那个报摊的年轻人喊了起来:“定远侯威名远扬,在南京城内让民众夹道欢迎”

    “快来买报吧,汉唐集团不得不对我郑家军心服口服”

    “福建生铁产量重回世界第一,让汉唐集团不得不汗颜”

    “快来买报吧,我安溪茶叶当世第一了,汉唐集团的茶叶远远比不上”

    果然,来买报的人多了,现在《福建时报》也收费了,同《汉唐时报》一样,五毛马票一份。

    看着人多了,那个报摊的年轻人决定再卖晚一会儿,希望总是属于年轻人的。

    

    在汉唐集团安保部里,陆安,海安两个系统终于达成了共识。

    他们到底是拿出来了一个整体方案。

    当然,这个方案的拿出与整个大气候有关。

    首先就是郭子仁市长在南京城的表现,这个太激励汉唐集团的人了。

    本来留给他的巡警人数就太少了,刚刚够南京城内的治安管理。

    这个与当前的治安力量培养体系有关系,有些慢了,他们也是想走专业化培养的路子,这就需要有时间周期了。

    但是呢,郭子仁市长当定远侯郑联的郑家军来了后,大胆地改成一带二的形式,就是说,把派给他的警力统统改成一个巡警带领二个郑家军,参与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别的不操心,啥钱粮都不收,要个屁文职人员?至少六个月不要的。

    就管治安

    当然,这个也事先做过调查,问过那些参与管理治安的郑家军:

    “杀人者如何?”

    “当抓起来,交与汉唐集团审讯”

    “抢劫偷窃他人物件者如何?”

    “当抓起来,交与汉唐集团审讯”

    “若是有争执之事发生呢?”

    “当抓起来,交与汉唐集团审讯”

    好了,培训完毕,郭子仁市长就这样把他们的大部分都下放到南京城的周边地区。

    南京城的治安他就交给了定远侯郑联,甚至商贸的事情,他也要定远侯郑联帮忙解决。

    对吧,你当我是朋友,在福州城时,没有事情就来找我,要不我的波斯小姬不可能这样晚才有孩子吧?

    那么,现在我有需要了,你又在我南京城里驻扎,这些事情,你不能不管。

    定远侯郑联火了,说:“你是地方行政官员,我是来打仗的,对付鞑虏的,你怎么能把我郑家军看成帮忙做事之人了?笑谈了”

    其实定远侯郑联心里骂道:二货,你真是二货

    谁知道郭子仁市长悠悠地说:

    “你啊,真是不领情呢。

    我帮助你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你却看不出……他们能打一辈子仗吗?要知道老兵退伍后,一人可以安定五十人不?莫要实用主义……你想一想吧”

    啊

    定远侯郑联原本挺直的腰杆软了一下,明白的,不是我郑家顾过这一阵子后,便可以不管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是人归乡间啊……福建高度自治呢。

    郭子仁市长微笑着瞟了一眼定远侯郑联的表情,小样吧,当真了吧。

    还行,算你聪明,真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了吧?

    他继续悠悠地说道:“让他们出面帮你管理,多好?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你是信给你出过血的人,还是信你要给他喂奶的人的问题。

    看看吧,你们郑家这一修明孝陵,无数文人出来了吧?但是,底层要是不稳定,你搞个屁的高层建设……跟我们学过的郑家军才是你的底层,你听明白了吗?”

    定远侯郑联的汗都下来了,他重新看看郭子仁市长,说:“受教了……”

    郭子仁市长这时还豪气万丈了,又说:“如果你真把福建当成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儿,也是好的,汉唐集团那帮子人也没有看得起这diǎn儿地方,但是你要管好啊,不能把人利用完了,你就不管了。

    你的态度,才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