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茄虻ァ=灰⒑攀┝钤趺唇シ朗鼐托辛耍悸堑囊蔡嗔税伞!敝旌裾杖词切Φ馈八接切戮磺卸际谴油房迹赜谡庑┧鍪拢勘裁谎盗饭>幸裁挥姓嬲男形槿瞬牛院缶妥耪胰烁涸鹫庑┧鍪拢且院蟮苯鸵崴啥嗔恕!�
朱厚炜眼神一亮“不如来一个参谋制度。”朱厚照看着弟弟,问道“什么参谋制度,你给说说。”
朱厚炜坐直身子,组织一下语言,这才开口“参谋主要是给将军提供意见,就相当于古代军师的样子。根据调查,推演,计算等手段来制定最适合的计划,最后给军队指挥者,让其选择。参谋不领导,指挥军队,对于指挥官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参谋可以在总旗一级设置一名,往上一级就多一名。”朱厚照想了想“这倒是不错,不过大明军制中没有这个官,难道水陆营自己设这个官职?”朱厚炜笑了笑“参谋只是确定职责,至于官位可以用军制里的,反正应该有职能差不多的官职吧。”朱厚照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董青海求见。等到进来时,兄弟两发现他带了3个木制盒子。朱厚照不由问道“这是什么?”董青海回答“大人,属下也不知道啊,是老谭在大人和殿下走后一天拿到军营的,说是要我交给两位,至于是什么,属下没打开查看。”
朱厚照还有些纳闷,朱厚炜却是笑了“不错,太及时了,回去后要给老谭他们发奖金了。”朱厚照看了他一眼“你知道是什么?”朱厚炜笑了笑“打开不就知道了吗?”
朱厚炜接过一个盒子,打开一开,笑的更开了。只见里面又一根铜管,一头大一头小,长约30厘米,两头都有镜片。管身上还有精美的图案,这是一支直筒望远镜。朱厚炜拿起来之后,便走到大帐门口,看了起来,然后微微点头,显然对于这个望远镜很满意。
这时,朱厚照也拿着一个望远镜学着朱厚炜的样子在门口观看。一看吓了一跳,因为在大约200米处的人物,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朱厚照对着朱厚炜一脸不敢相信地问道“这。。。。。”朱厚炜笑道“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至于有多大的作用你肯定清楚。几年了,终于给他们弄出来了。”朱厚照点点头,对于这个望远镜的作用他的确已经明白了,同时他也明白了处于大明下等社会的工匠到底有多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行军,水陆营熟练了不少,野外扎营也没什么问题了,营寨质量怎样不去说他,但至少应该有的东西基本都有了。这次的野外扎营训练也是让兄弟二人发现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斥候,也就是大明军队里的夜不收。没有这个兵种,一下子变得像瞎子一般对于周围远一些的情况就没有办法了解。不过这也没办法,夜不收都是要骑马的,还要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水陆营目前可没有这样的人才,只能以后慢慢培养或是到其他军营里挖人。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建立辎重营,现在赶车的30多人都是水陆营的战士,让这些经过大量训练的战士去赶车无疑是人才的浪费,炊事班也要重新确立,要做到一个总旗(大约50人,三个小旗)就要配置一个炊事班。
队伍每天赶路30公里,对于全程步行的水陆营来说,速度已经很快了。水陆营战士经过3天的行军倒是没有什么,跟来保护两位殿下的护卫却是吃不消了。朱厚照兄弟对于这些从京营来的,个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有了直观的印象。
到了第6天,军队终于到了这次的目的地,猫耳堡。
;
第七十四章 来了()
猫耳堡位于山西的东北部,已经在外长城的外面。从后世的地图来看,从偏关以东,长城有2个走向,一个是往东南,连接雁门关,京城一带,这是内长城,一个是往东北方向,经过丫角山,杀胡口一线,为外长城。
但是外长城有许多地段是在嘉靖朝修建的,基本都是夯土筑成,到了万历朝才用包砖。猫耳堡周围的外长城还没有修建,只不过猫耳堡依山而建,也算得上是易守难攻。猫耳堡有2个大门,南门和东门,其他两面就是两座山。山不太高,估计也就200米左右,但是朝外的一面比较陡峭,车马难爬,朝猫耳堡的一面则比较平缓,两座山由于状似猫耳,被当地人称为猫耳山。
猫耳堡墙高约4米5,东西长1里,南北宽2里,墙上的墙垛之类的守城建筑还算完好。
离着猫耳堡大约还有1公里,猫耳堡中就响起了锣声,在猫耳堡附近的堡民纷纷往堡里跑去。朱厚照兄弟拿着望远镜看到了面色有些恐慌的堡民,于是让董青海打出水陆营的旗号,一面引起误会。猫耳山上有烽火台,要是被点燃了,那么很快兄弟两的行踪就会被知晓,然后就只能回京城了。
说起来兄弟两人的行踪整个山西目前还真没人知道,怀仁县的新任官员以为他们去了朔州,张侍郎以为他们两还在怀仁,而大同镇的官员以为他们去往朔州。再加上水路营每天都是野外扎营,而整个大同镇地广人稀,所以兄弟两的行踪无人知晓。
很快,队伍到了猫耳堡紧闭的大门前,离着大约有百米的样子。城门上一个武官穿着有些破旧的棉甲大声问道“你们这个水陆营是哪里的?怎么跑到我们猫耳堡来了?”
董青海在朱厚照的示意下越众而出,回答道“我们是钦差,保护钦差副使来此,调查山西里通外敌者。”
那武官大约30多岁,个子不高大约1米7,额头上有很深的抬头纹,穿着棉甲看不出官职,但是这么一个小堡,最多也就是个百户。那武官听了董青海的话,表情十分愤怒,但是看着这支有钱的,自称保护钦差的军队,又强压愤怒,大声道“我们堡里和鞑子都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有谁会里通外敌的,你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城墙上的其他士兵纷纷喊道“就是,咱们堡里有谁没有亲人死在鞑子手里,谁能做出通敌的事儿。”
董青海等了一会儿,等他们声音小点了,才说道“我这里有兵部公文,以及身份证明,你可以拿去查看。”那武官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行,我放个篮子下来,你把东西放到篮子里吧。”
用绳子吊着的篮子从城门上放了下来,董青海把文书之类的放了进去,然后篮子慢慢地被钓了上去。那武官拿着文书,看一眼,就看看董青海,审视的眼神似乎想从董青海的脸上看出端倪。董青海一阵无语,朱厚照兄弟两拿着望远镜看了一下那武官,差点没笑出来,因为那武官把文书拿反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大约四十多的中年人跑到那武官旁边,那武官直接把文书交给了中年人,然后继续观察城下的这支部队。城墙上的士兵也在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下面的军队。
一个大约16;7岁的士兵问向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李叔,你看下面的军队怎么样?我看着有些奇怪,看着是两支队伍,前面那三五十人也就那回事儿,个个膀大腰圆,但看起来动真的就不行,后面那几百人到现在声音都没有,站的笔直,应该是精锐了。”李叔笑了笑,低声说道“三子,你小子还嫩了点,前面那几十人你说的没错,可是后面的,看着纪律不错,只能说有了精锐的潜质,但是没有杀气,没上过战场,算不得精锐。”三子又看了看下面的军队,点点头说道“好像是差了点什么,就像李叔你们几个,都不用发火,光光是直勾勾盯着我,我就就得怕,这些人还不成。”李叔听了,笑了笑“行了,好好盯着下面,家伙事儿拿稳了,这什么水陆营咱山西的地面上可没有,说不定是鞑子,万一要打起来,你小子可要小心了,你们家就剩你一根独苗了。”三子正色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弓箭,紧张地盯着下面。
这时武官旁边的中年人看完了文书,对着武官点点头,这时武官才开口道“行啦,开门。”城墙上的7;80个军士都松了口气,毕竟下面看着有差不多1000来人,真打起来,猫耳堡就要遭殃了。
少顷,猫耳堡的大门一开,武官带着10来人走出城门,朝着董青海施了一礼道“董大人,我们这经常有鞑子来袭,所以小心了点,你别往心里去啊。”董青海笑了笑,回了一礼“没事儿,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我能理解。”武官继续道“那成,我现在去拜见一下钦差副使吧,然后带你们进堡。”董青海点点头“跟我来,你身后的几人就不用过来了。”武官皱了皱眉,但还是点点头,和后面的几人吩咐了一声,随着董青海向着马车走去。
到了马车前,武官跪下施礼道“小人高山卫,猫耳堡百户郑可,叩见副使大人。”朱厚照兄弟从他们的豪华马车走出,朱厚照说了声“郑百户起来吧。”郑百户闻声一惊,然后蹦了起来,惊诧道“不对啊,这副使怎么是两个毛孩子。”周围的士兵都是面带怒色,“唰”地一下子抽出了腰刀,董青海也是皱了皱眉头。朱厚照伸出手向下按了按,众人把刀插回原处。朱厚照兄弟都看出来了,这个郑百户就是个愣头青,想到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朱厚照微笑着说道“兵部公文只写了我们两个是钦差副使,不过我两还有个身份,我是太子,这时我唯一的弟弟。”
郑百户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想着“这是唱的哪出,一下是副使,一下子是毛孩子,怎么又变成太子了?世界变化太快,我跟不上了啊”
兄弟两平常穿的都是儒生袍,皇子的冕服很少穿,现在一身短打装扮,看着像是京城中的游侠儿,根本不像是皇子。朱厚照问道“郑百户可是不相信,需要我两证明下吗?”郑可这才回过神,连忙摇头道“不用了,不用了,这天底下还没有谁敢冒充太子,皇子的。”朱厚炜插了一句“让你一个人过来是因为我两的身份不想被别人知道,这个猫耳堡有你一人知道就行了。”郑可连忙点头“微臣知道了。”
郑可准备叩头告退,被朱厚照拦住了“行了,快去前面引路,今天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郑可躬身一礼,跑向队伍前头,带领队伍进驻猫耳堡。
队伍进了猫耳堡才发现,猫耳堡里的人不多。猫耳堡长2里,宽1里,可是里面确是十分空旷,不少地方只有残留的地基和不到半米的残墙,看起来猫耳堡以前人应该不少现在确是都搬走了。透过马车两边看了下,整个猫耳堡的堡民都跪在道路两边,估算了下,也就200人。屋子残破,百姓穿着破旧,士兵很少有披甲的,大部分都是穿着打着补丁,变得黑不溜秋的鸳鸯袄。
由于猫耳帽房屋不多,没办法安置士兵,所以找了一块空地,然后扎营。队伍是下午2点左右进堡的,到了5点,帐篷什么的全部安置好,水陆营开饭了。
队伍每50人一组,一起吃饭,所有人都是排队打饭,没有例外。50人中的总旗是在队伍最后面的,朱厚照兄弟和侍卫一个地方排队。几天下来,侍卫对于水陆营的规矩也是了解了,纷纷排队,没有争抢的。
朱厚照兄弟打完饭,一手端着米饭,一手拿着菜碗,坐到了一张长桌旁,准备开吃。这时,董青海来报,说是郑可拎着个篮子说是要给兄弟两送饭菜。不一会儿,郑可过来了,一边看着水陆营的饭菜,一边咽口水,手里拎着的篮子也是握的更紧了。到了朱厚照兄弟两面前,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朱厚炜这时开口道“郑百户,你吃了么?”郑可立马回道“没呢。”朱厚照笑了笑“那就坐下一起吃吧。”郑百户眼睛瞪得老大,呆呆地看着兄弟两,周围的人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起来。郑百户肤色很黑,不过朱厚照兄弟量还是看到了他的黑中带红。朱厚炜连忙说道“行了,别愣着了,快坐下吧,董青海,你去给他打一份饭菜。”
小长桌长方形,基本可以做6个人,平时都是朱厚炜兄弟和董青海,还有三个随机普通士兵一起。朱厚照坐了长桌短的一侧,朱厚炜则是在他左边,郑可于是坐在右边,和朱厚炜面对面。
董青海打来一份饭菜,放在郑可面前,然后在朱厚炜旁边坐了。郑可盯着饭菜发呆,过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太子殿下,你们这军队每天都吃这个?”朱厚炜笑着说“差不多,基本都是米饭和青菜,咸菜,还有2块肉。”郑可嘴巴张的老大,然后来了句“着水陆营还真舒坦。”周围听见的人都笑了笑,这话说的不错。
朱厚照开口道“郑百户,别看着了,快吃吧。”郑百户点点头,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一碗饭就下肚了,菜却是没动多少,这时朱厚照等人才吃了小半碗,朱厚照问道“吃饱了没,没吃饱去那里的大桶自己盛。”郑百户又是一愣,今天可算是见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