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农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底下的木柴都掏出来,只留一点维持温度。徐凡将裁好的纸,用筷子夹着小心翼翼的一张一张放到锅里,浸湿后就夹出来,接二连三,一口气将裁好的几百张纸都制作成蜡纸才结束。

    “少爷,咱们这是干啥啊?这么多纸都沾上蜡,就不能写字了,多浪费啊”看到徐凡将那么多纸都浸上蜡,小宝有些心疼,好几百张纸呢,得够自己学多少字啊。

    “恩?浪费?开玩笑,少爷我什么时候干过浪费的事情啊,嘿嘿,一会你就知道少爷我要干啥了”

    徐凡笑着捡起几张已经晾干的纸,泛黄的纸面已经糊上了一层白蜡,薄薄的,还挺均匀,就是不知道印刷机的架子做的怎么样了,这也小半天了,也该差不多了。

    “知画、墨香,你们俩看着点,等到晾干了就给收起来,小宝,咱们去看看曹叔做的怎么样了”

    曹叔是府里匠作房的管事,四十来岁的一个大汉,一开始是老关头介绍来的,据说是他的一个表弟,之前是襄阳城刺史府的木匠,因为喝酒误事被赶了出来。后来徐凡建院子,老关头就给介绍进来,刚好徐凡的院子也是缺人,就给留了下来。没想到这曹木匠手艺还挺高,做的家具相当精致不说,而且还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用现代话说就是很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徐凡就让他做了匠作房的管事,负责府里木工活,香皂和肥皂的模子也是他给雕出来的,肥皂的样式类似后世麻将的白板,香皂是根据香味雕刻的各种花色,做工很精致,堪成艺术品,徐凡对他也很尊敬。

    知画和墨香就是周胖子给找的两丫鬟,一个十五六岁的挺文静的,徐凡给起了知画的名字;另外一个,稍微小点,十一二岁,肤色有点黑,给她起名叫墨香,既文雅,又符合她们自身的特点,容易记住。

    “好的,少爷”两个小丫头很是乖巧。

    徐凡带着小宝来到匠作房,曹木匠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呢,拿着一把雕刻刀,正在雕刻印刷机箱子上的花纹,工作台上还有一把酒壶,看见徐凡进来,赶紧把酒壶藏到身后。

    “那个。。。少爷,你要的这个匣子马上就好了,还差一点花纹就成了”看到徐凡盯着自己身后,四十多岁的汉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把酒壶拿出来:“那个。。。;中午盯着工坊的模子来着,没怎么喝,刚刚就喝了一点。。。。。”

    “呵呵,曹叔,我不是说了吗,只要你把活干好,喝多少都没事,你还是赶紧把这个印刷机做出来吧,我急着用呢”徐凡对待府里的下人,很宽松,只要把交待的事情做好就行,平时都是和和气气的。搞得下人们除了李老汉,都不害怕徐凡,有时候还跟徐凡开开玩笑。

    “好的,少爷,我马上就做好”曹木匠赶紧放下酒壶,拿起刻刀熟练的雕刻着花纹。

    徐凡闲着没事,让小宝找来一根橡木条,拿起一把斧子将橡木条削成铅笔的形状,刻蜡纸的笔还没有呢,以前看见老师们都是用用完的圆珠笔写,可这玩意现在没有啊,只好用软一点的橡木做一个了。

    没一会功夫,等到徐凡的木笔削完的时候,曹木匠那边剩下的雕刻活也做完了。

    一个长60公分,宽40多公分,高约30公分的木箱子,四周还有连串的云纹,右手边用牛皮镶嵌了一个把手,大小适中。打开之后,左边一个活动的木框,下面的条框是放置裁好的纸,上面的木框用来固定蜡纸。右边上方一个刨平的木板使用来做调墨板的,下面的木框里放了一块条状的半圆型木块,大小跟纸张夹板的内侧相当,整个木箱做的很是别致,徐凡看了一下很是喜欢,拿着做好的蜡纸试了一下,大小很合适,这曹木匠的木工活那是没的说。

    跟曹木匠打了个招呼,徐凡和小宝带着做好的印刷机以及削好的木笔又匆匆返回竹楼。知画和墨香早就将晾干的蜡纸收起来了,整整齐齐的放在书桌的木匣里。让李铁匠打制的铁板也都送过来了,长30公分,宽20公分的铁板磨得平平整整的。

    坐在书桌前,徐凡托着腮帮子在想印什么书呢?古代私塾的教科书,基本上就是“四书五经”,也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不像后世小学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什么的。好歹咱也是有着一千多年的先知优势,不能白在学校里待了十几年啊,要当老师,也得有点特色啊。

    不管其他的了,先把汉语拼音给整出来,这玩意可是基础啊,徐凡可不想跟那些老先生似的每天都摇头晃脑的带着学生们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把汉语拼音的构成、发生和组合刻了十几张蜡纸,想了想,又把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给整上。

    将手工印刷机掀开摆好,放上一摞裁好的纸,固定好蜡纸,再把小宝研好的油墨倒在油墨板上一些,然后又让知画去厨房找来一个围裙系上。手工印刷可是个力气活,又脏又累的,搞不好沾上油墨就费劲了,虽然有肥皂,这玩意也不好洗。左手扶着印刷机,右手用裹了软布的木块沾上油墨,然后在蜡纸上推上一下,掀开蜡纸的木框,将印好的纸抽出来,一会儿就印刷了几十张。

    旁边的小宝和知画、墨香看的目瞪口呆。

    “啊。。。少爷,这个箱子也太厉害了,还能印书呢,少爷真厉害”墨香拍着小手,两个小眼睛异彩涟涟的盯着徐凡。

    “嘿嘿,那是,也不看看少爷是谁”徐凡也是颇为得意,换上一张蜡纸,接着印。

    “少爷,您不会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吧?”半天反应过来的知画也一脸崇拜:“在之前的府里,这些书都是找人抄写的,没想到少爷做的箱子还能印呢!”

    “我晕,你们见过像我这样的星君嘛,星君要是都像我这样,那天上还不乱套了啊”徐凡两手一伸,露出沾满油墨的围裙,惹得两个小丫头笑的花枝乱颤。

    “嘿嘿,咱们少爷谦虚着呢,之前做出来那些新农具和香皂、肥皂的时候,都不愿意声张”小宝也嘿嘿直乐,跟着徐凡一段时间了,也知道徐凡的性子。

    “哎,还是小宝了解我,你们以后都要跟小宝学学,谦虚,一定要谦虚”

    得,徐凡又忘了刚刚得意的样了。

第19章 清香书院开学(一)() 
一连七八天,徐凡带着小宝、知画和墨香都待在竹楼里印书造册,徐凡刻写蜡纸和印刷,小宝研墨,知画和墨香两人就负责将印好的书册用麻线装订起来。

    期间李老汉和老关头来过几次,看到徐凡他们做的事情后,惊为天人。听到徐凡要免费给学生们印书,老关头那是一蹦三尺高,又要把徐凡打板供起来,惹来徐凡一阵白眼,这还有没有点创意了,上次做出新农具,很多农户都已经给徐凡整了长生祠了,这次又要来。你说我一个大活人在这儿,你们还整那些虚的,真够无聊的。

    李老汉更离谱,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最后直接找了两个身强体壮的护院守在清香园门口,严禁其他人进出,连送饭都是让李大娘亲自送来。按照李老汉的话说,这可是徐府的秘技,坚决不能让别人偷学了去,等到以后大规模印制,又是一个进项。书在这个时代可是好东西啊,价格高不说,要想当官,你就得读书,读书人最需要什么啊,那就是书本啊。

    唐代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更是求贤若渴,以文治天下,甚至连敌人的人才都大加使用,举个例子,魏征。魏征一开始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一心为李建成出谋划策要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最后更是官至宰相、封郑国公。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离谱,再举个例子,唐玄宗李隆基很欣赏李白的才华,对其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由此可见一斑。野史记载,李白在写诗的时候,手执玉壶,唤高力士脱靴,使杨玉环研墨,当然那是野史,真实情况,不得而知。即便这样,也能看出唐朝读书的人的地位有多么高了。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不再多说。

    话说徐凡整理完汉语拼音后,又将《三字经》和《千字文》给整了出来,上标拼音,用标点符合断句隔开,然后是《算术》,最后又把地理、化学、物理和生物的部分内容合并成《常识》一书。加上这个时代必备的“四书五经”,林林总总的,共印制了一十三种,六百多本。

    看着书房里摆的满满当当,一摞摞的蓝底白框黑字的线装书本,徐凡长舒了一口气,总算给印刷完了,这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小宝和知画、墨香他们也是疲倦的不想动弹,歪在椅子上装死。

    ————————华丽丽的分割线——————————————

    贞观二年,九月二十八,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这天,徐凡正在制作算盘,再过两三天就要开学了,清香书院的收徒仪式定在十月初一,新的一个月的开始,也算是一个好彩头。

    本来习惯电脑和计算器的徐凡就不爽了,可是看见账房拿来的算筹,徐凡更是直接一脸黑线,你说算盘这个东西,老祖宗公元前几百年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可这个时代竟然还没普及。

    原来,徐凡编制的《算术》一书,教学时需要用到算盘,后世都是满世界的电脑和计算器,按几下就出结果,基本上都不怎么用算盘了。徐凡还心想自己小学时候算盘打得不错,口诀更是背的滚瓜乱熟,教学的时候肯定给学生们一个惊喜,虽然刚印刷完课本还有点累,但是徐凡还是很兴奋,带着小宝跑到匠作房,让曹木匠给做几十把算盘。

    可是曹木匠听到“算盘”两个字直接愣了,没听说过啊,更别说做了。徐凡心想,曹木匠只是个木匠,不懂算盘情愿可原,寻思去找账房拿一把,让他照着做,可是跑到账房那儿,账房也愣住了,徐凡一阵郁闷,最后直接问“那你们算数的时候用什么啊?”账房小心翼翼的拿出几根刻有数字的“算筹”,徐凡直接无语了。

    唐代算数主要还是使用算筹,“算筹”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一般长为13--14cm不等,径粗0。,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上刻数字或者符号,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算筹这玩意,徐凡不熟啊,用这玩意怎么教学。算了,没有算盘,咱们可以做啊。

    算盘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现在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汉代即有算盘,但形制与近日不同。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徐岳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年)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274年,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有关算盘的《九归除法》。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算盘的普及还是在宋元时期。

    算盘这东西啊,主要材料就是木材,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算盘五档,档中横以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