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样的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宋哲元的率领下,29军战士吃饭前,要先唱《吃饭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

    29军还将袁世凯正式接受“二十一条”的5月9日定为“国耻日”。每逢“国耻日”,开饭时馒头上都印着“勿忘国耻”四个字,有时还禁食一天以纪念国耻。

    在这样鲜明的爱国教育之下,29军官兵的抗日情绪一直非常高。1937年春天,华北的“小委员”长宋哲元南苑搞阅兵,特地请来了驻北平的各国驻华的公使和武官来观看。部队走完分列式后,身材高大,军容整齐的军长宋哲元,在主席台对他们提了个问题:“学员们,我们当前的敌人是谁?”当时,宋哲元本来以为部队会齐声高喊——共产党。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受阅部队整齐划一,举手的举手,举枪的举枪:“我们的敌人是日本人!”此话一出,高坐主席台的宋哲元和日本官员面面相觑,十分尴尬。正是那次阅兵之后,日本人给29军下了这样的评语:“抗日意识深入官兵,实为性质不良之军队。”

    宋哲元本人也曾叹言:“我如果再不坚决抗日,怕是连29军的弟兄都不听我的了。”

    在“七。七”卢沟桥中日开打之后的十多天里,宋哲元却没有像四年前那样下死令抵抗,而是一直对日军妥协,竭力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宋为什么前后有如此的反差?按现在我们历史的分析:主要是宋还是旧军人出身,开始没有地盘,会努力争夺。一旦成为了有队伍有地盘的“诸侯”,保存实力,绥靖主义思想就抬头了。底层将士抗战意志坚定,上级高官患得患失,这就是当时不少中国军队的壮况!

第五章一个文人一个汉奸() 
(一)。

    正因为这种状况,一个本来几乎与战争过程没有啥联系的文人,却意外地成了中日南苑交战的关键人物。

    在北平城中,某一胡同的深宅大院里,主人正在接待着一位神密的客人。名贵的鸟儿在高高的屋檐下,在不知何种金属丝和竹丝一起编制的笼儿里跳着、唱着。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可以通过风来感知未来天气的好坏,如果未来的天气好,它们就会倦怠些;未来天气不好,它们会叫得更欢一些,是提醒主人,还是同伴,注意未来的风雨?但它们无法预知的是空气中弥漫着人类的何种气息。

    大院的主人叫潘毓桂——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他接待的来访者是,日本刚任命的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的下属。现在时间是日军进攻第29军之前。

    精致的杯盏中,名贵的茶叶经开水冲泡后;正冒着热气。一阵寒暄过后,来访者告知这个夹在日军和第29军之间奔走的中间人潘毓桂,“大日本皇军”将对华北的反对大日本帝国的部队进行大规模的动作。

    来访者的这个通报,照一般人的想法,肯定会引起主人激烈的反应,一定会解释反驳什么的。但主人……当时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的潘毓桂好像无动于衷,并反而倒有幸喜之色。也许他想到的是,他自己的机会来了!

    (二)。

    汉奸潘随后扶摇直上,当上了天津市伪市长,在日本鬼子的裤裆里,着实威风了一番!

    在来自中日两方面的记录中,都明明白白地记述着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日军在进攻南苑之前,事先把消息透露给了第29军。

    根据当时日方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通回忆,在预定27日开始进攻南苑的前两天,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授意一名下属,偷偷到一位和29军关系密切的中国要员家中,转达了日军即将发动攻击的消息。

    根据后来香月清司本人的供词,这个夹在日军和29军之间奔走的中间人,就是当时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潘毓桂。

    潘毓桂是北平城里赫赫有名的才子,伪满著名电影明星李香兰的义父,像所有中国文人一样,琴棋书画俱佳,当时过着奢华的生活。

    而潘的另一个身份是宋哲元的知交至友。宋的父亲原为潘父的幕僚,两家人两代相交,友谊深厚,因此宋对潘信任不渝,视作亲信。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潘毓桂始终可以自由出入29军军部,参与最高级别的会议,接触到最核心的机密。潘同时还收买了宋哲元将军身边的参谋周思静,这样29军对日军来说,还有什么军事秘密可言?

    中国的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诡道也。”这句话怕是中国所有的军事将领都知道的一句话。怎么会在进攻前预先通知敌人呢?这虽然不能说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是一个日本人自我评论、吹嘘的高明的“中国通”,但能够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敌人对了解中国当时各层次的情况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二)

    但据记载,潘毓桂在抗战胜利后受审时,却对审判人员发表了一通自己的高见:自称他当时那样做,是为了中日两国的利益,真心为华北谋一出路。当时当时国民党南京政权对华北鞭长莫及,阎锡山封建落后,都不是华北民众可以依靠的。而在他看来,华北当时的唯一出路就是和日军合作。这样不但可免生灵涂炭,而且日本文明开化,华北如果与日本合作,就可以和平发展,甚至变成没有军阀,政治开明的地方,为整个中国的开化建立楷模。

    在审讯和狱中潘毓桂一袭长衫,潇洒倜傥,神态自若,毫无愧疚之色。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汉奸”是有立场,有道理的。对29军的所谓“出卖”,就是为了让29军中的反日力量尽快失败,以免“战事蔓延,祸及生民”——所谓卖国,乃为了爱国是也,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绝对汉奸的这一番说辞,居然引起一些人的共鸣。甚至有人写信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称潘虽然误入歧途,但终是名流,且本心可嘉,大有“国士”之风,应当宽恕而使用他。同时,潘家上下打点,并请动著名律师洪旁吾进行辩护。在相关人员的上下努力之下,潘毓桂一度被从轻判处,并很快被保释,监外就医。连这样一个铁杆汉奸还要高一级的钢板汉奸,都能得到从宽待遇,其中幕后交易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抗战胜利后,所谓国民政府腐败的写照!也是解放战争为什么人民能迅速取得胜利的注脚!

    但这些所谓同情潘毓桂的人都忘记了,由于他的无耻出卖,南苑中国守军几乎全军覆没,7000多抗日志士的血,二位上将的血,染红了他们深爱的华北大地。

第六章数次战机(上)() 
(一)。

    1937年7月6日,日军驻丰台的清水节郎中队,全副武装,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宛平第三十七师驻军不许,相持达十余小时。二十九军当即作了应变准备,严阵以待。至晚,日军见占不到便宜,开始退去。

    7月7日,日本鬼子借口有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兵失踪,意图挑起事端。日军军官清水节郎及公然炮轰宛平城,并向国民政府守军第29军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

    20分钟后,此失踪日本兵志村菊次郎归队。其实是他拉肚子去了,日军为掩盖真相,称这是“生理需要”,后将志村菊次郎退出现役,遣送回国。可见日本鬼子是那么地狡猾!

    1944年10月,再度入役的志村菊次郎在缅甸被中国远征军所属新编第一军孙立人部所击毙。

    7日夜间,日军一个中队突然向芦沟桥守军发起攻击。佟麟阁代军长立即命令三十七师一一○旅旅长何基沣自卫还击。该旅吉星文团金振中营遂奋起抵抗。卢沟桥的枪声,响彻了沉睡中国的夜空,全民族的八年抗战,从此拉开大幕!

    (二)。

    实际上,在卢沟桥旁的宛平城中日军队之间战斗正式打响。刚开始宋哲元和他的29军,是有多次机会吃掉当时日本鬼子的部队的。

    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那个有着无数石狮子的卢沟桥石桥应该说是一个象征,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是不远的平汉路铁桥,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两个排60余人,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但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吉星文团的青年战士乘着夜色,用绳梯从城墙上悬下,悄悄爬出宛平城,出其不意地将日军的一个中队全歼在铁路桥上,重新把龙王庙和铁路桥夺了回来。

    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这场战斗,日本军队没占到任何便宜。

    当时,29军宋哲元为军长,佟麟阁、秦德旺为副军长,佟兼军训团长;秦兼北平市长;四个师长为37师冯治安师长、132师赵登禹师长、28师张自忠师长、143师刘汝明师长,约4万多人,再加上地方部队及警察约6万战斗人员。分别驻扎在四个地方,由打虎将军之称的赵登禹率132师做预备队。在华北平原这样的地方,兵力显得就太分散了。

    7月7日的当天,驻扎在河间的29军预备部队132师就通知官兵:磨好大刀,准备5天的干馒头。但开打的命令就是迟迟不下。

    (三)。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达成口头协议,双方停火,这其实这是日本鬼子的一个伎俩。

    7月11日,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并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其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别从辽宁公主岭今属吉林、河北古北口今属北京向顺义县城高丽营地区集结;第20师由朝鲜经山海关进入天津一带;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高炮、装甲等特种部队开赴华北,这是华北宋哲元集团所没有的;令中国驻屯军步兵旅主力集结于北平以东地区,总兵力约10万人。一下子,宋哲元部的兵力优势丧失了。更何况鬼子还有中国军队所没有的飞机和重炮。

    但此时形势尚未恶劣,仍有变被动为主动的可能。

    未完待续)

第七章数次战机(下)() 
(四)。

    1937年7月26日下午,北平的广安门外尘土飞扬。那是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二联队第二大队,由大队长广部率领,乘大卡车26辆,由丰台直趋北平。于下午7时左右抵达广安门。这时城门已关闭,他们对着守城的士兵喊话,谎称是日本使馆的卫队,刚从野外演习归来,让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当时广安门的守城部队系二十九军一三二师第六七九团刘汝珍部。该部官兵察觉到日军的欺骗伎俩,闭门不开。日军逐摆开攻城的架势。

    此时,已经有点清醒的宋哲元闻讯后,果断地命令刘汝珍部作好战斗准备。守城官兵精神大振,立即准备厮杀。

    六七九团他们故意派几个老兵,装作懒懒散散的样子,歪戴着帽子,拖拉着枪,将城门缓缓拉开。日军一看,就这些兵,自以为得计,马上将车队开过来。待鬼子车队开过一半时,29军的守城官兵一齐射击,城上城下弹如雨下,打得日军纷纷溃逃。日军一半在城里,一半在城外,呈被关门打狗之势。

    城外之敌,进退不得。日军被打得东藏西躲,有的竟逃至老百姓民家求取保护,有的逃到高粱地里藏身。

    但这时又发生了令我们匪夷所思的事情,接到上级命令停止追杀。不知宋哲元是不是又犯糊涂了!后来经日本有关人员交涉,在城内未被杀掉的日军,经收容后,按二十九军规定的路线逃到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内。截在城外的逃回了丰台。广安门战斗,日军被杀伤甚众,是自卢沟桥开打后一次给日军打击较大的伏击战。

    (五)。

    在广安门伏击战的前后,7月25日,200多名日军由天津乘火车到廊坊构筑工事,制造事端,企图强占廊坊。驻守廊坊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一一三旅刘振三部官兵忍无可忍,为驱逐日军发生激战,给日军以重创。

    7月27日1时,2000余日军包围二十九军驻通县的1个营,逼迫该营向日军投降。该营营长傅鸿恩率部顽强抵抗,后突围至南苑。

    同日下午3时,2000余日军在40门山炮配合下向驻守团河的二十九军一三二师第四团发起攻击。经激战,第四团伤亡1000余人。

    (六)。

    从以上的战斗来看,29军虽有伤亡,但日军也未占到多大便宜。简单地说,以弱胜强,唯有灵活机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