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塞北王朝金-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宋还没反应过来,在正月七日,金国军队就开始围攻汴州。

    最终的故事咱们之前已经说了,就不赘述了。

    第一次南下之后,宗望就做了右副元帅。

    接着就金兵第二次南下,靖康之变上演。

    不久之后,宗望就走完了这一声……

    天会十三年(1135年),追封为魏王。

    皇统三年(1143年)进封为许国王,后改封为晋国王。

    天德二年(1150年),受赠为太师,加封为辽燕国王,纎祭于太宗庙廷。

    正隆二年(1157年),降封。

    大定三年(1163年),改封为宋王,谥号“桓肃”。

    宗望是金国中少有的“****”,与宗翰及宗磐一心想要灭宋不同,他并不想灭宋改朝换代。他希望留下徽钦二帝,在汴京继续当宋帝,做金人的傀儡。这样既可以控制宋朝,也可和汉人相处。

    宗翰和宗磐却主张,灭赵宋改朝换代。于是有了,掳徽钦二帝到北方,“更立异姓”,让张邦昌、刘豫这些跳梁小丑,建立伪楚、伪齐政权去节制汉人,进一步把中原局势搅乱,而后浑水摸鱼,慢慢并吞中原。

    (本章完)

第105章 106李纲十策() 
宗翰手握兵权,虽然名义上和宗望平级,但是过往的功劳,军中的威望,和手下的军队,都远远大于宗望。

    宗磐是天会皇帝的嫡长子,是皇帝的接班人之一。

    两个人分量压倒了完颜宗望,再加上最高统帅都元帅完颜斜也,也赞同宗翰和宗磐,宗望只能屈服。

    当然了,对完颜宗望来说,也没什么损失。攻破汴梁,财色双收的喜悦,足够他目不暇接。

    财色,我所欲也,长寿,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我了个去也,及时行乐。正所谓:妻妾成群,花枝乱颤。想玩就玩,能干则干。在这种环境下,完颜宗望就被宋廷的后宫练成了药渣子,一命呜呼……

    宗望的右副元帅出了空缺,就让完颜宗辅给补上了。宗辅仅仅是名义和完颜宗翰平级,无论是威望,战功,年龄,他完全不能与宗翰媲美,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就是给完颜宗翰当副手。

    此次人事安排,也是金国内部博弈的结果。对于太祖一系来说,宗望的死,使得自己这一系的兵权旁落。于是作为太祖系的长子,此时金廷的重臣,完颜宗干必须要运作自己人去抓兵权。

    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颜宗辅就被完颜宗干给抬了出来。从某种角度来说,金国的内斗已经开始上演了。

    强大的堡垒,都是从内部分崩离析。当金国开始党派争夺的时候,也就到了,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当然了,天蓬元帅变成猪八戒,是要经过调戏嫦娥和千世情劫,不可能一步到位。此时金国相比宋朝,在军事上的优势,还是巨大的。

    金国虽没来得及调集部队,对大宋做出统一的进攻,但是金国的一些部队,却没有闲着,依旧攻打南宋。

    完颜阇母攻取河间府,又在莫州打败宋军,雄州守军投降。

    完颜昌攻克祁州,永宁军、保州、顺安军也跟着投降。

    对于步步紧逼的金国,高宗皇帝是根本没有对策,战的话,高宗是严重没有信心,就算一不小心把金国稀里哗啦,两个皇帝回来了,自己算个什么?

    这个时候,赵构的皇位并不稳定,一旦徽钦二帝回来,他只能退位?

    高宗再年轻也明白,退位就意味着,自己一只脚进了鬼门关。现在赵构春风得意马蹄疾,这种事情,他是不愿看到的。

    至于守,对赵构来说更是扯淡,钦宗皇帝到是想守呢,结果兵败被俘,这一切赵构可是看着眼里,想着心里。这种傻×行为,自己绝对不能干的。

    更何况怎么守,让那十四万守黄河的士兵来守卫自己?赵构怎么都不会有安全感,别一失足成千古可怜人物。

    投降也是不行,自己老爸和老哥可都投降了,现在过的日子,那是人过的?

    在南方,不能完全知道徽宗和钦宗的遭遇,但是一些消息还是能够过来的,赵构这种王爷羔子,想着都害怕,不能把自己给搁进去。

    最终,赵构召回了当时在外的李纲,并任命他为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构心里有点踏实了,毕竟李纲能打败金人,很好,有了这个保镖,以后自己的安全系数是大大增加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用李纲是一种态度,让国人知道我是愿意和金国交战。都用李纲了,马上就要和金国干仗了,王师随时北定中原。

    李纲打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以后,就被那帮投降派排挤出了京师,第二次还没来得及赶回京师,京城就被拿下了,现在一直在外面飘着呢。

    李纲这一被召唤,可急坏了那些投降派,自己奶酪被动了,能不着急吗?

    其中中丞颜岐最为激烈,上书说:“金国人喜欢张邦昌,应该加封张邦昌同平章事,来安慰金国。李纲素来被金国人所憎恨,现在启用李纲,金国人会高兴的,应趁他没有到朝廷之前,将他罢免。”

    颜岐这种渣渣也配姓颜?把颜真卿、颜杲卿,把这两位颜家圣人的脸都丢光了。

    而且这个人说话不过脑,投降也是一种艺术,说话也是一门学问,你这话的杀伤力太大,不仅仅是杀向了李纲,而且对高宗来说,比sars还致命。但是赵构刚登基,不想完全得罪哪一方,所以就不予回答。

    见皇帝不说话,老颜上了杆子,尼玛连续五次上书。这还不算,这个家伙还自作主张,把他的上书内容,快马加鞭送给了途中的李纲。

    老颜就是一个井,横竖都是二。

    李纲肯定是不在乎的的,烦他的人那么多,你算老几啊。

    对于高宗来说,对李纲还是有期待的。就算李纲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你这么说,也让高宗下不来台,所以高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反问说:“我当皇帝,恐怕金国人也不高兴吧。”一句话如雷一般,直劈向颜岐。颜岐吓的是混身直冒冷汗,这是一项他不能承受的罪名,只能无言以对。在往下说,可能会被绑在草船上借箭去了。

    李纲和高宗皇帝见面以后,当然是相对而泣,当然不因为菊花的事情,是因为国家。

    哭完了以后,李纲就开始长篇大论了,说:“金人不讲道义,专门以欺诈取胜,中国(即指大宋)稀里糊涂的就上当了,使得社稷沦陷。幸好天不绝大宋,皇上继承了大统。”

    前面这段话很对高宗胃口,是呀,是我赵构拯救了大宋,说的好,加十分,拿奖品。当然了李纲也不是就事论事,宋金之战首先是因为大宋干的不厚道。

    下面李纲就开始乱喷了,说:“整理国家,抗击金人,以后迎回二位先帝,搞好了其他临边国家的关系,这些是皇帝和宰相们应该干的事情。”

    这话说的太慷慨激昂,催人尿下了。抵抗金国,没问题,但你的往细里说,不是几句口号就可以搞定的,你当是和谐社会啊?而且李纲说了“迎回二圣”这样的字眼。

    (本章完)

第106章 107李纲的备战() 
你这么说话,让高宗皇帝怎么想?你不把我当皇帝看,你看不起我?你觉得我没资格当皇帝?你特么这是非法强拆,我告你去!

    高宗皇帝现在已经是骑虎之势,对于二帝的回归,他太敏感了。李纲却没有察觉,他太不懂皇帝的心事了。

    李纲接着又开始摆架子,端着说了:“臣自知能力不足,不能胜任陛下的委任,请求收回成命。另外臣在来朝廷的途中,颜岐曾将他对臣的奏章送给臣,说臣被金人所厌恨,不应该任宰相。像臣这样愚蠢只知道姓赵的,不知道金人,应该被金人所厌恨。不过,说臣的才能不能胜任宰相之职,是可以的,但如果说因为臣被金人所厌恨因而不能任宰相,则不行。”

    李纲经历两次罢免,对朝廷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现在说不干,是为干争取空间。

    这招没用的,对高宗皇帝来说,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绝对不能和金国开战,你只是保镖,不是杀手。请你下馆子,别当真,有可能下的是水管子。

    事实证明高宗皇帝,就是请李纲下水管子的。

    高宗皇帝对李纲的话很不满,同时也恨死了颜岐。你帮忙别添乱,你不帮忙还专给我添乱。搞得现在和李纲说话,处于一个被动状态。

    高宗憋着一肚子火,还要对李纲好言抚慰,并把投降派范宗尹从朝廷调出,任舒州知州,颜岐一起去舒州做祠官。

    如果说颜岐事标准的投降派的话,那么范宗尹绝对不是投降派,大宋朝就是缺少他这样人。

    在下读《宋史》的时候,个人觉得无论是李纲还是宗泽,他们都不能救大宋,因为凭借大宋的军事实力,根本打不过金国。所以只能和谈,但是和谈总是有底线的,不是什么都答应。

    范宗尹这样的人,很对在下的脾气。他提出拖着谈,同时加紧练兵,不要和金国玩那些花花哨,撩拨他们。一旦他们军事实力下降以后,那么大宋随时可以反击。

    事实证明,金人的军事战斗力,下降的速度,是一溜烟小跑式。

    从范宗尹的诗,也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投降派。诗曰:驱车向金阙,此行何太速。家山岂不恋,陶令瓶无粟。所以对别人说他是投降派,老范很郁闷。

    但这种观点,既不符合投降派一味苟且想法,也不能容于主战派的强硬,所以范宗尹之辈注定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角色。

    大宋不缺乏左青龙右白虎的壮士,也不缺乏腰间纹个米老鼠的奴才。

    缺的是引领国家,在风浪中纵横的舵手。即使有,也被归为汉奸一类。

    高宗皇帝就是一例,他把宋朝从死亡的边缘给拉了回来,结果却被后人黑成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

    做到了这一步,李纲还是摆架子,一副誓死不做宰相的派头。

    高宗皇帝继续李纲面子,说:“朕知卿忠义智略久矣,欲使敌国畏服,四方安宁,非相卿不可,卿其勿辞。”

    李纲看火候差不多了,顿首哭泣,说:陛下不以臣愚蠢粗陋,臣也当誓死效忠。自古以来都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陛下一定要区别小人和君子,使臣能够放心大胆的去干。唐玄宗任用姚崇为宰相的时候,姚崇给唐玄宗上了十条建议。臣李纲效仿先贤,也列举了十条建议,希望陛下能够考虑执行。

    李纲来到高宗皇帝身边,已有不少日子了,对高宗皇帝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段话,是李纲的忧虑,他知道高宗皇帝,抗战意志非常不坚定。

    李纲也有自身的问题,从他的话,不仅仅可以看出李纲的忧虑,也可以看出李纲希望自己能够乾纲独断,他的话,高宗皇帝必须听。

    这个真的不现实,即使贤如寇准,范仲淹之流,也没有要这么大的权利。即便他推崇的姚崇,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这就为以后,小人们弹劾李纲的揽权,埋下了伏笔。

    在下把李纲的十条建议给收录了进来,各位看官请过目。

    一曰议国事。谓中国之御四裔,能守而后可战,能战而后可和,而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莫若先自治,专以守为策,俟吾政事修,士气振,然后可议大举。

    二曰议巡幸。谓车驾不可不一到京师,见宗庙,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则为巡幸之计。以天下形势而观。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皆当诏有司预为之备。

    三日议赦令。谓祖宗登极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书,乃以张邦昌伪赦为法,如赦恶逆及罪废官尽复官职,皆泛滥不可行,宜悉改正以法。

    四曰议僭逆。谓张邦昌为国大臣,不能临难死节,而挟金人之势易姓改号,宜正典刑,垂戒万世。

    五曰议伪命。谓国家更大变,鲜仗节死义之士,而受伪官以屈膝于其庭者,不可胜数。昔肃宗平贼,污为伪者以六等定罪,宜仿之以励士风。

    六曰议战。谓军政久废,士气怯惰,宜一新纪律,信赏必罚,以作其气。

    七曰议守。谓敌情狡狯,势必复来,宜于沿河、江、淮措置控御,以扼其冲。

    八曰议本政。谓政出多门,纪纲紊乱,宜一归之于中书,则朝廷尊。

    九曰议久任。谓靖康间进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慎择而久任之,以责成功。

    十曰议修德。谓上始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俭,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兴。

    这十条建议总结起来是说,现在要修养生息,恢复国力。剪除僭逆,维护纲常。布置战守,以防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