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中自信的道:“方先生,你别小瞧了宫中的手段,有防备的时候,谁想在吃食上动手脚,那是做梦!”

    好吧,方醒承认自己孤陋寡闻了。

    想想也是,在有明一朝中,从未听说哪位皇帝的食物被人下毒——红丸案不算。

    “咦!”

    方醒想想觉得不大对,就问道:“太孙那里不是有吗?”

    朱瞻基的庄子上已经收了不少辣椒,而且品种和方醒这边都是一个妈生的啊!

    梁中为难的道:“殿下那边的辣椒也试过了,可就是没你这边的好吃。”

    “哦哈哈哈哈!”

    方醒得意的大笑起来梁中也是直翻白眼。

    不过方醒并没有保守自己制作辣椒的秘密,而是直接把几种辣椒的制作方法写在纸上交给了梁中。

    婉婉今天看着很精神,一醒来就和大妞去了田里,说是要去抓些蚱蜢回来喂鸡。

    “去吧去吧。”

    方醒不顾那几个嬷嬷的眼色人陪着一起去。

    庄上的娃们谁不会抓蚱蜢,也不见哪个生病什么的。

    “过于精细的娃娃身子骨好不到哪去!”

    方醒对于那种几岁都还在喝奶的喂养方法嗤之以鼻,梁中心中也同意,只是不敢说出来。

    “赵国章如何了?”

    方醒问道。

    梁中砸吧着嘴,嫌弃道:“那家伙嘴很硬,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都拿他没辙,听说身上已经找不到一块好肉了。”

    “嘶!”

    方醒没想到赵国章居然会这般的硬气,结果还是梁中给他解惑道:“除非是陛下要动纪纲,不然赵国章必然不敢乱说。说了他死,而且还要连累家里人。不说嘛……”

    “死了他一个,幸福全家人!”

    方醒不屑的总结道。

    梁中悄然靠过来,低声道:“那是因为刘奎最近针对太子殿下太过了,所以陛下大概也是有些……”

    平衡吗?

    太子的势力一旦有膨胀的趋势,朱棣就会马上下手打压。可太子被别人打压太过的时候,朱棣同样会出手。

    而刘奎和赵国章不过是炮灰而已。

    我曰!要是我不干掉那两人的话,刘奎也离倒霉不远了吧?

    方醒觉得身上有些寒。(。)

第196章 有人行贿() 
当赵国章最终死在刑部的大牢里时,已经是第三天了人不得不佩服这人的能力。

    “说了也是死,干脆就不说了。”

    薛华敏知道锦衣卫那些龌龊事,就不屑的道:“锦衣卫里面的,特别是纪纲的亲信,就没一个是干净的。”

    方醒点头,然后问道:“可是你家国公爷有事情叫你来办?”

    薛华敏这才想起了正事,尴尬的道:“二姑爷,国公爷让我转告一句话,说锦衣卫还是纪纲的。”

    “哦!”

    方醒的反应有些平淡薛华敏惊异不已,这个结论可是他们几位幕僚研究了半天才得出的,可怎么看方醒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样呢?

    “陛下要是想动纪纲,直接就下手了,哪会那么麻烦!”

    方醒看事情很直观,直奔事情的本质:纪纲就是一条狗,可这条狗朱棣还有用处,所以除非是他干下了大逆不道的事,不然基本没事。

    而张辅却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信息综合后,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这就是统军大帅的做事风格。

    方醒去户部照常授课,完事后,姚平非说自己知道一个好去处,那里的煎蛋饼和鱼汤就是一绝。

    跟着姚平晃悠到了皇城门口,方醒的眸子一缩,看到了一个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那人冷漠的看着方醒,然后着。

    “赵胜!他不是被国子监除名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方醒和姚平来到了一家路边摊。

    摊主是一对老年夫妇,看着慈眉善目的。老婆婆做蛋饼,老爷爷做鱼汤,两老口分工很明确。

    蛋饼一入嘴,方醒就忘记了赵胜,赞道:“这蛋饼里面的是虾酱吧?果然很香。”

    老婆婆的耳朵有些背,老爷爷露出缺了一半的牙齿笑道:“客人好口食,确实是虾酱。”

    鱼汤看着呈现乳白色,喝一口下去,鲜香就充满了整个口腔。下肚后,就能感到一股暖线直接到了胃里。

    “果然美食在民间!”

    吃完蛋饼,喝光鱼汤,方醒满意的和姚平在皇城门口分开。

    骑着大白马,感受着秋日的阳光,方醒心情舒畅的朝着聚宝山缓缓而行。

    “闪开!”

    身后有马蹄声传来,方醒担心是信使,所以赶紧策马避到了道边,然后回身一看。

    三匹马正冲了过来,可这三人中居然有赵胜。

    在错身而过时,方醒看到了一双饱含怨毒的眼睛,然后跟着马蹄声远去。

    “赵国章死了,赵胜也失去了宦途的机会,这是要去落草为寇吗?”

    方醒摇摇头,然后忘掉了这个人。

    回到家中的方醒看到一个箱子。

    “这是什么?”

    张淑慧愁眉苦脸的道:“今早来了个蒙人,扔下了这个箱子,说是希望大明能体谅和宁王的处境,少征些兵马。”

    “和宁王?”

    方醒拍拍脑门,然后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阿鲁台那个波斯老鬼!”

    阿鲁台不是正宗的蒙人,而是蒙化的波斯人。

    “啧啧!”

    打开箱子后,看着里面的金银,方醒牙痛的道:“阿鲁台的人不会以为我能改变朝中的预定方略,所以……”

    小白讶然道:“难道其他人得到的好处更多吗?”

    张淑慧诧异的道:“小白今天这是怎么了?变聪明了!”

    小白骄傲的挺胸,可随即看到了张淑慧那更高的地方,不禁垂沮丧。

    张淑慧看着这些财物,愁的道:“夫君,这些东西怎么处理?”

    “当然交上去!”

    方醒冷笑道:“咱家不缺钱,而且说不定这些金银就是从大明掠夺去的,上面沾满了鲜血,要的人也不怕晚上做噩梦吗?”

    阿鲁台承接的是前蒙元的班,而且以前经常袭扰大明。想起那些被视作牛羊斩杀的大明百姓,方醒就决定要……

    朱瞻基来了,今天他意气风,因为朱棣终于答应带他去北征。

    “嫂子,德华兄呢?”

    和张淑慧见礼后,朱瞻基问道。

    张淑慧面露忧色,指着书房的位置说道:“夫君从早上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也不知道在鼓捣什么。”

    “估计是在编书吧……”

    朱瞻基去了书房,敲门进去后,就看到方醒正在看地图。

    “德华兄,难道你想远行?”

    现在朱瞻基在地图上统一世界的狂热想法已经退散了不少,所以就玩笑道。

    方醒对着他招招手,等他过来后说道:“阿鲁台现在的位置你现没有?整一个休养生息的态势。”

    阿鲁台目前在蒙古草原的东南部,和瓦刺、大明成为三足鼎立之势。

    只是阿鲁台的位置很灵活,进可攻,退可守。

    朱瞻基的脸色凝重道:“有人曾说,阿鲁台这是在蛰伏。”

    “没错!”

    方醒脱口道:“阿鲁台此人野心勃勃,岂会甘于人后?只不过被我大明痛打了一顿,又被马哈木追着教训了一通,所以就在装孙子了。”

    朱瞻基迷惑的看着方醒,不知道他在此时提到阿鲁台做什么。

    方醒冷笑着指指书房的门后面。

    “那是什么?”

    朱瞻基只看到了一个箱子。

    “金银!”

    方醒打开箱子,然后回头道:“这是今天早上有人送来的。”

    “谁?”

    朱瞻基结合刚才方醒的那一番话,敏锐的察觉是有人在动作了。

    方醒指着地图上的蒙古东南部。

    “阿鲁台?”

    “是他的人。”方醒哂笑道:“阿鲁台的人居然连我都要贿赂,只换取不出兵攻打瓦刺,泰顺,你想想这里面的东西。”

    朱瞻基讥笑道:“这是想坐山观虎斗啊!等着我大明和马哈木分出胜负来,最好就是两败俱伤,这样他阿鲁台就能看到一统草原,进而觊觎我大明的希望了。”

    “就是这个意思。”

    朱瞻基笑道:“德华兄放心,皇爷爷目下还在考虑此事,既担心阿鲁台临阵退缩,又舍不得消耗鞑靼人的机会,还在踌躇呢!”

    “这才是进言的好机会啊!”

    方醒意味深长的道。

    朱瞻基脸色一变,想到连方醒都收到了金银,那些能进言的官员岂不是……

    方醒补刀道:“对手越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就要逼着他,或是诱惑他去做,那才是伐交!”

    朱瞻基沉凝片刻,点头道:“德华兄,我知道了,这就回去。”

    方醒看着朱瞻基渐渐长高的个子,知道这事自己算是摘出来了,至于哪些人会倒霉,他不知道。

    就算是知道了,方醒也觉得那种人活该!(。)

第197章 我想釜底抽薪() 
<;>;→網。,。

    明朝政治的发展曲线和其它王朝并无二致,特别是在皇帝的掌控力上。

    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威权达到了顶峰。

    而到了朱棣,也算是掌控力超强,但他却看重臣子们的意见。

    ——除了北征!

    对草原异族的戒备几乎是病态的朱棣此时正听着朱瞻基的讲述。

    片刻后,朱棣沉声道:“方醒所得有多少?”

    朱瞻基回忆了一下道:“大约有三百余两。”

    “皇爷爷,可有人来退银了?”

    朱瞻基好奇的问道,却没看到朱棣那渐渐变黑的脸色。

    “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大太监的脑袋垂的更低了,仿佛自己的那双厚底鞋上的花纹活了过来似的,看的聚精会神。

    朱棣正准备大开杀戒,而方家庄却迎来了一位方醒亲自出迎的客人。

    来人高大,肤色微黑,可威仪堂堂。

    方醒迎到庄外,躬身道:“郑公光临,小子不胜荣幸。”

    来人正是郑和,他听到方醒的称呼后不禁愕然。

    作为四品太监,很多人就称呼他为郑太监。

    可方醒居然郑重的,就像是晚辈般的叫他郑公,而且一脸的尊敬。

    “德华不必多礼。”

    郑和毕竟是太监中的沙场悍将,世界航海史上的卓越人物,不过是微微一笑,就让方醒如沐春风。

    方家,到了书房,方醒赶紧叫人去泡茶。

    “要最好的茶!”

    看到方醒有些兴奋的模样,郑和不禁笑了。

    “我和大师见了一面,他说你很有趣我来看看。”

    郑和没有说咱家,还是爽朗的自称为我。

    方醒想了半饷,才想起大师是谁,不禁惭愧道:“自上次见过大师一面后,就有些忘却了那空山佛音,惭愧!”

    郑和被姚广孝传以菩萨戒,算是半个弟子。

    “罢了!我受菩萨戒,可在海外也是刀兵不减,何来的佛音!”

    郑和大笑道。

    海上的生涯让郑和的性格坚毅,且爽朗方醒不禁心生敬佩。

    寒暄几句后,郑和道:“我听太孙殿下说你对海外经营有些独到之处,今日就说说吧。”

    面对着阳光的郑和,方醒也不谦虚,直接拿出自己手工画的地图,指着东南亚那块说道:“郑公请看。”

    郑和眯眼看着地图,赞道:“不错,看来你真是有些意思。”

    郑和几次下西洋,早就绘制了相对精准的海图,所以看到后也不惊讶。

    方醒指着瓜哇那块地方说道:“郑公,这块地方的香料可是不少啊!”

    当然不少了,现在朱棣赏赐臣子都喜欢用下西洋船队带来的东西,特别是香料。

    “是不少,船队每次去都会用我大明的制钱或是以物换物,得到的香料不少。”

    方醒的眼中闪过殖民主义的邪恶光芒,指着那里道:“郑公,控制了这里,那些嫌弃饭菜难吃的家伙们就得掏钱买香料了!”

    郑和一愣。

    当年在跟着朱棣的时候,郑和与那些太监们不但能博览群书,而且还有老师教导,所以他算得上是饱学之士。

    可方醒这个暗含着血腥味的建议却和他接受的教育发生了冲突。

    “这……我堂堂上国,行此事难免……”

    方醒挑眉道:“郑公,难道前宋不仁义吗?可后来如何?”

    前宋和草原异族的历史真是可以写出一本大部头来,可上面却都是斑斑血泪。

    而这些血泪都是大宋的,都是汉人的。

    至于草原异族,他们是掠夺者,是破坏者,最后成了征服者。

    用儒学武装起来的宋朝最终被用刀枪武装起来的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