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临天下-第8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大铸钱量,这也是当前很迫切的要求,在短短半个月内,刘璟已经是第二次来视察位于咸阳的铸钱工坊了。
众人来到原料库,原料库用巨石砌成,和储钱库在一起,一共有二十座巨大的仓库,被士兵严密把守,士兵们推开了一扇铁门,少府丞张晋请众人进库,仓库内整齐地码放着数千块铜锭,每块铜锭都重百斤以上。
张晋对刘璟等人介绍道:“启禀殿下,上次殿下视察后,从荆州又运来大批铜料和金锭,目前我们的原料充足,所有工匠分为三班,日夜不停地铸造钱币和金锭,争取今年内铸钱量达到四亿钱,金锭达一千万锭。”
目前汉国的铜、金等原料主要来自四郡,江夏郡、豫章郡、丹阳郡和犍为郡,汉国在这四郡有十几座矿山,采矿、冶炼、运输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规模也不断扩大,有力支撑着汉国的繁荣。
刘璟点点头,又回头道:“上次我吩咐的事情完成了吗?”
“已经完成,殿下这边请!”
张晋把众人请进了一间宽敞的屋子里,这里原来是一座仓库,但现在已经改为了陈列室,陈列着目前天下所有的钱币和汉国历年铸造的钱币。
张晋请众人坐下,他取来一只木匣,木匣里是汉魏两国的钱币,都已经被横截剖开。
“殿下请看!”
张晋将两枚五铢钱放在刘璟面前,“一枚是我们的新汉钱,一枚是魏钱。”
刘璟回头问马良道:“这是最新的魏钱吗?”
马良点点头,“按照殿下的吩咐,我们每个月都会从邺都采样来进行专门的研究,这枚魏钱正是上个月魏国新铸铜钱,配方已经有了变化。”
刘璟将两枚铜钱托在手中细看,两枚铜钱的横截面都是澄黄色,相差不大了,说明魏国也采用了汉国的含铜比例,将含铜量提高到了九成。
刘璟点点头笑道:“看来曹丕也意识到他们的钱出现了问题,不得不采用和我们一样的含铜量了。”
蒋琬在一旁道:“微臣派人去邺都调查过,从前的汉钱和董卓钱都已经不见踪影,赤金由于我们禁止流通,邺都也渐渐不用了,市场上主要是我们的新汉钱和魏钱,以我们的新汉钱为主,魏钱只占了两成,一枚新汉钱在黑市上可兑换三枚魏钱,而官方依旧是一兑一,结果引发了严重的挤兑,现在官方已经停止兑换了。”
刘璟又问道:“那金钱和金锭呢?”
“回禀殿下,前年魏国也效仿我们铸造金钱和金锭,但去年便停止了,微臣估计是他们黄金库存不足,去年初魏国粮价暴涨,魏国曾用黄金向我们购买了不少粮食。”
准许魏国用黄金购买粮食是刘进下达的命令,无论如何,刘璟要将铸造金钱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时,张晋有些忧心忡忡道:“现在魏钱的含铜量和我们一样了,会不会冲击新汉钱在魏国的地位?”
马良摇摇头笑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国铸造了大量的劣钱,早已名声毁坏,不是一天两天能挽回名声,而且以前的魏钱怎么办?所以就算他们提高了含铜量,也改变不了汉优魏劣的局面。”
刘璟又补充道:“现在汉国已不认魏钱,我们成立了官方商队,将铸造的金钱和金锭投入魏国,换回大量物资,势必会造成魏国物资短缺,魏国迟早会注意到这个严重问题,魏国要么停止贸易,要么只能跟着我们铸造新汉钱,反过来购买我们的物资,我相信他们会选择后者,这样下去,魏钱很快就会消失,我们的钱币就首先统一了天下。”
这时,张晋又将另一枚钱递给刘璟,“殿下请看这枚钱!”
刘璟接过这枚钱,顿时愣住了。
第1075章 虾道蟹路()
邺都北城紧靠漳水,在建安十二年,曹军为了备战荆州,在漳水以北修筑了玄武池,形成一面波光千顷的巨湖,专门用于训练水军。。 更新好快。
但随着曹军南征屡屡受挫,曹军最终放弃了南征的计划,这面玄武池也逐渐被曹军遗弃,变成了一片芦苇丛生的湖荡。
玄武池东岸有数百座仓库,从前是曹军水军的军事物资仓库,但现在也悉数废弃,不少建筑成为鼠狐野狗之窝,但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用低价买进,成为囤积货物的仓库。
下午,十几名骑马之人来到了这片荒凉巨大的仓库群内,李孚带着几名手下也在其中,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在汉国有后台黑市商人。
而另外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正是另一个主角,他姓金,大家都叫他金三爷,他的真名反而没有被人提及了。
此人原本是曹军中的仓曹从事,是曹洪的亲戚,在曹军中混了二十余年,军中人脉极广,在邺都开了一家粮铺,但在合肥大战中有贪污粮食的嫌疑而被张辽革职。
他索性返回邺都,一心经营粮铺,不料去年粮食被官府严控,他的粮食生意做不下去,便开始经营一些黑市货物,利用军方的人脉搞到不少禁品,私下卖给来历不明的商人,以谋取暴利。
最近汉曹双方都放开了贸易,泥沙俱下,黑市交易也开始兴盛起来,金三爷也仿佛遇到了春天,变得格外活跃,他最近搞到一批违禁货物,急着要出手,便通过中间人联系到了李孚,希望和李孚做这笔交易。
“李爷,我向你保证,都是真正的军品,不是那种战场上捡到的破烂货,若你诚心要,能全部把货吃下,价钱上我会适当让点利,李爷觉得如何?”
金三爷很豪爽,嗓门也大,李孚微微笑道:“看了货再说吧!”
“也对,眼见为实。”
他们走近了一座大仓库,仓库前站了几名伙计,见东主带人来,他们连忙开启了仓库大门。
“李爷请!”
李孚点点头,跟随他走进了仓库内,仓库外面显得很破旧,不过里面似乎有堵墙隔断,墙上还有一扇小门,门上有铁链锁着。
金三爷上前开了锁,推开小门,这里面便是他的秘密仓库,只见仓库占地颇大,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和草袋,金三爷指着墙角数十只大木箱笑道:“如果李爷想要火油,我这里也有,不过价格没得谈,一共七十桶火油,一口价,每桶五两黄金。”
李孚心中暗暗吃惊,他知道曹军对火油看管极严,这人居然也搞得到,看来此人确实有点本事,金三爷并不想卖给他火油,他们走到另一个角落,这里堆放了上千只草袋,有长有短,正是曹军装兵器的标准草袋。
“都在这里了,长矛三十杆一捆,一共有两千一百支,战刀三千把,军弩一千五百架,每架军弩配三十支弩箭,都是从没有使用过的上等货。”
李孚弯腰翻了翻,果然都是簇新的军队长矛和战刀,他又拾起一架军弩,标准的两石臂张弩,做工精湛,用料考究,看得出是出自军匠之手,李孚见一只草袋中装了五架军弩,他心中一动,一架架翻看,果然编号都连在一起。
李孚顿时明白,这些兵器要么是少府寺武库监守自盗,要么就是从军营搞来,不过武库的可能性不大,邺都管理还是比较严格,李孚也听说过,有不少曹军军营虚报兵员数量,以套取军粮,估计这些兵器也是因为虚报兵员而多领,被大将倒卖出来。
这让李孚暗暗叹息,曹操拼命走私生铁粮食,而下面却有漏洞,辛辛苦苦打制的兵器不断流失。
“怎么样,货物还满意吧!”金三爷对自己的货物非常自信。
李孚沉吟一下笑道:“这些货物我全部要了,价格也不用让,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金三爷大喜,居然不让价,那最好不过了,他急忙道:“李爷请说!”
“第一,我想和三爷建一个长期买卖关系,三爷有多少货,我就吃多少,价格好商量,全部用汉国金锭付款。”
“第二呢?”金三爷又不露声色问道,他知道第一个条件如此优惠,那第二个条件必然不好办。
“第二条条件就是交货地址,坦率说,这些军品我运不出去,我希望把交货地点以后都放在淮河北岸,怎么样?”
其实金三爷已隐隐猜到,这个李爷买这些军品,要么是送去草原,要么是送去汉国,现在对方提出交货地点在淮河,果然是汉国。
其实汉国倒无妨,若是卖给鲜卑人,他可就为难了,他也不想把这些兵器卖给异族,金三爷便爽朗地笑了起来,“如果是走并州,我还真办不到,淮河那边我有人脉,就按李爷的要求来办。”
“那这批货物也送过去。”
“没有问题,我走水路,随时可以出发。”
李孚大喜,举起手掌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两人重重一击掌,这笔交易就算做成了,这时,金三爷又忍不住问道:“李爷是那边人?”
“大家都是生意人,有人想买军资,我有利可图,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赚钱机会。”
李孚呵呵一笑,“就比如这些军货是从哪里搞来,我绝不会问三爷一样。”
两人对望一眼,都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
汉国在邺都的鸿胪馆相当于后世的大使馆,李孚的情报组织是暗,鸿胪馆则便是明,是汉国设在邺都的官方代表,同时,魏国在长安也有一座鸿胪馆,代表魏国长驻汉国。
汉国鸿胪馆距离曹丕的副丞相府不远,是一座占地约二十亩的大宅,里面有一百多名汉国官员和军士,而鸿胪馆主使则是汉国鸿胪寺少卿郑离,他是一名三十余岁,精明能干的年轻官员。
郑离出身荥阳郑氏,是大儒郑玄的从孙,在襄阳科举中考中第九名,历任县丞、县令,又任长沙郡丞,去年秋天升任鸿胪寺少卿,今年年初汉国在邺都设立鸿胪馆,郑离便出任鸿胪使,长驻邺都。
下午,郑离接见了一名来投诉假钱的小商人,商人姓赵,他说是聚财酒馆的李爷建议他来这里投诉,郑离便明白过来,这是李孚让此人过来。
郑离让商人坐下,商人把一堆假金钱倒在桌上,哀求道:“这里有一百二十枚金钱,相当于一万两千钱,我是小本生意,亏不起啊!恳求郑公帮我讨回公道。”
郑离点点头,“我会尽力而为!”
这时,一名官员快步走进大堂,向郑离施一礼,此人叫张平,是少府寺的官员,来邺都没有多久,就是专门应对假钱。
在邺都,假五铢钱倒是见了不少,但假金钱却是第一次出现,张平表情严肃,他坐下拾起一枚假金钱细看,很快便摇了摇头,郑离问道:“如何?”
“启禀使君,这些金钱做工比较粗劣,明显是私人作坊所为,一般而言,金钱很难造假,容易发生色差,不过如果用八成黄金和两成黄铜混合,一般人确实不容易看出,但量大了则很难拿出这么多黄金,量少了又无利可图,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假金钱和金锭。”
郑离点点头,又问这名商人道:“这些金钱是哪里得来?”
商人有点难以启口,最后才无奈道:“我是从黑市上换来,一般金钱兑价是一比一百三十铜钱,而我换的这些金钱,只要一比一百一十铜钱,我贪图便宜,所以就上当了。”
“好吧!这些假金钱暂时放在我这里,我会继续追查,如果你能协助我们查到源头作坊,我们不但会弥补你的损失,同时还会重赏你五百金钱。”
男人精神一振,急道:“我一定会全力协助!”
郑离又问了他几句,便将他打发走了,旁边张平问道:“这里毕竟是曹魏的地盘,我们出面抓捕不妥吧!”
郑离想了想道:“殿下曾有命令,如果发现有人造假钱,可让曹军出面解决,看来我得去拜访一下曹丕了。”
。。。。。。。。。
从汉国鸿胪馆到曹丕的副丞相府相隔只有半里,步行片刻便可走到,目前汉朝在邺都依然存在,但早已名存实亡,尽管邺都的官署大多集中在邺宫,但权力中心早已转移到曹丕的副丞相府,这里也是原来曹操的丞相府,曹操搬去铜雀宫后,这里便成为长子曹丕的府邸。
副丞相府占地近五百亩,前面部分是魏国的官署,而后面才是曹丕的居所,曹丕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府中渡过。
下午,曹丕正在官房内批阅牒文,这时有侍卫在门外禀报,“启禀世子,汉国鸿胪使郑离有要事求见!”
曹丕连忙放下笔道:“请他进来!”
曹丕对汉国鸿胪使非常重视,一般郑离到来,都会带来重要消息,他不敢怠慢,片刻,郑离快步走进官房,躬身施礼道:“参见世子!”
“郑少卿免礼,请坐!”
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