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神不应有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状元了。但同届考生陈于泰是主考官周延儒姻亲,周延儒私心点了陈于泰为状元,将吴伟业降为榜眼。这个时候有人说周延儒点陈于泰状元是出于私心,可能是为了撇清关系,吴伟业会试殿试连捷就被拿出来挡枪,说他中会元是舞弊。还是崇祯亲自看过卷子,给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的评价,才平息了物议。所以吴伟业对崇祯感激涕零,崇祯对吴伟业的才华也印象很深。
周延儒虽然是主考官,应当是吴伟业座师,但出了这种事情,二人之间隔阂甚深。温体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肯定以为吴伟业对周延儒恨之入骨,而周延儒是被温体仁排挤倒的,所以温体仁觉得可以拉拢一下敌人的敌人吴伟业。
崇祯点点头,他对吴伟业的才华是很赞赏的,不过吴伟业对于实务是不是了解,崇祯心里没谱,所以崇祯没有表态,想听听其他人的建议。
孔贞运倒是也想起个人:“陛下还记得徐文定徐阁老吗?”
崇祯想起徐光启,自然想起他在天文历法上的造诣:“徐阁老若在,以他在天文上的造诣,定能闻弦歌而知雅意,与那异人,定是知音。惜乎徐阁老!”
孔贞运续道:“今科三甲进士陈子龙,是徐阁老的弟子,或许行文并不特别出众,但是只要有徐阁老几分真传,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很有帮助。”
陈子龙是复社成员,复社又以东林党继承者的身份自居,温体仁对他们极为排斥。崇祯七年温体仁主持科举的时候,陈子龙等复社成员,几乎都被温体仁给踢出了榜单。所以孔贞运一说陈子龙,温体仁就想反驳。但是孔贞运先将徐光启抬了出来,徐光启在天文上又是首屈一指的大拿,温体仁实在没什么理由反驳。
崇祯道:“如果确实得了徐阁老几分真传,确实大有裨益。不过,三甲,当就外吏,吏部可曾选官?”
吏部尚书闵洪学答道:“回陛下,吏部今年的选官刚刚开始,三甲的选官还没有定。”闵洪学虽是温体仁一党,但选官是否结束这种事情所有人都在盯着,没法隐瞒,只能如实回答。
“那陈子龙先不要选官,这次就跟朕同去。伴伴你派人召陈子龙来见,让他准备好远行所需,召见后直接出发。”
闵洪学点头应是,王承恩安排小太监去传召。
“诸卿可还有其他人选?”
崇祯见其他人没有新人选,想了想,觉得陈子龙的三甲含金量低了点,不保险,吴伟业状元之才,博闻强识,只要今天多记些资料,去了之后肯定有话说。便道:“伴伴派人让吴伟业也来,和陈子龙一样。”
王承恩照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二章 忆往昔对泣新亭()
既然已经定下了人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去了之后要问些什么。
请异人详细说明推论的结果是必然,如果异人高兴,愿意将推论的方法告知,那就更好了。关键是目前异人给的推论并不精确,可能异人本身能力有限,而根据异人自己的说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异人手里的资料有限。
异人即便学究天人,其能够得到的资料也毕竟有限,最大的可能是几代人努力搜集的,或者异人本身手里有一个势力为他搜集资料。但异人既然敢暴露自身,想必就算有势力也至多是个富商级别,不是那种处心积虑造反的,势力大小有限,能为他搜集的资料也有限。至少与国家不能比。这也是崇祯早朝时让翰林院和户部搜集资料的缘故。这些资料肯定比异人手里的资料详实,即便不方便都带去,只要抓住重点总结归纳一下,想必对异人的资料能够做个补充。
除了等吴伟业陈子龙,翰林院和户部的资料以外,文渊阁本身也有很多相关资料,众人又没有其他的当务之急,所以就先把文渊阁里一些并非绝密的资料搬来给几位未入阁的尚书查阅,看看能不能有所得。而众位阁老也将文渊阁内一些密封的资料翻开查阅。
众人正各自翻查资料,曹化淳已经找到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骆养性是万历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骆思恭深得万历皇帝信任,从万历十年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一直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干了四十二年,直到天启四年,才因为魏忠贤排挤而去职。也因此骆养性深恨魏忠贤,跟同样与魏忠贤不对付的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关系极好。所以崇祯一即位就把骆养性提拔起来,理由很简单,子承父业,天经地义。骆养性毫无疑问是锦衣卫中长大的,锦衣卫系统培养,根红苗正,能力与忠诚都毋庸置疑,又跟魏忠贤有仇,跟崇祯关系好,这么多理由,崇祯不提拔他提拔谁?
骆养性听闻崇祯要亲自去苏州,也是一惊,不过他是武职出身,没有文人那么多规矩,也不像曹化淳那么担心崇祯出问题。他是锦衣卫指挥使,保护崇祯就是他的责任,他要是都没有信心保护崇祯,干脆辞官回家算了。
想了想,骆养性问曹化淳:“陛下南巡,可要公公与本官随行?”
曹化淳道:“陛下体恤咱家,不要咱家跟着,让承恩随行。至于骆都督你,锦衣卫那么多事情,恐怕也离不开,还是让手下武艺高强的,不拘千户还是百户,带着几个得力的小旗,贴身伴驾南巡。陛下只要六个侍卫随行,至于暗地里你安排多少人照应,就随你了。”
骆养性心知曹化淳嘴上说锦衣卫事务繁多,其实是告诉他他擅长的不是武艺,跟去没有什么帮助。骆养性有自知之明,他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更多是因为父亲当年没少照顾崇祯,与自己能力关系不大。尤其是纯论武艺,自己手下十四个千户,除了负责文职和刑狱的,几乎都比自己能打。
好在骆养性虽然功夫不行,但他毕竟是锦衣卫长大的,锦衣卫里头谁有什么本事,他是门清的。想了想,道:“公公您看,陛下去苏州,最方便的方法肯定是直接乘船走大运河。可以明天直接乘坐锦衣卫名下的商船南下,身份路引锦衣卫这边都好安排,安全和保密都比较稳妥。我想安排千户高文彩带队,他是所有千户中武艺最高的,以前在南京干过,熟悉江苏地形,水性和口音也都没有问题。我再从其他千户手底下调五个在南京附近任过职的小旗。您看这样安排行吗?”
曹化淳有些不明白:“你安排在南京附近任过职的,不会暴露锦衣卫身份,从而暴露陛下吗?”
“锦衣卫在外公干的时候,一般都有乔装,尽管瞒不过特别亲近熟悉的人,但寻常朋友是认不出来的。而且他们已经回京有几年了,南京那边以前的熟人,轻易认不出来。真能认出来的也是我们锦衣卫自己人,暗中护卫陛下的。”
曹化淳点点头:“那就这样,咱家回去向皇上回报。嗯你老实说,锦衣卫里面有没有女的?陛下也应该放松放松了。”
骆养性秒懂,锦衣卫本身肯定没有女的,但是作为谍报机构,手底下肯定有训练好的女间。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手,忠诚,甚至是某些特殊技巧,都是一等一的好,否则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明着安排在护卫名单里肯定不行,但是给皇帝安排一次艳遇,既能暗中护卫,又能给皇帝减轻压力。而因为训练时一些不人道的特殊过程,也不用担心会有皇室血脉外流,没有什么隐患。所以骆养性答道:“公公明鉴,锦衣卫在册人员肯定没有女性,毕竟卫所也是军营。但合适的人选肯定有,公公您放心吧。”
骆养性去挑选明面上的六个护卫,以及暗中跟随保护的人选。曹化淳回来向崇祯复命:“陛下,骆都督安排了一个千户,五个小旗。另外,骆都督说,从京城到苏州,走运河比陆路方便快捷。明天他会安排一艘商船,届时陛下微服出行,身份路引他都能安排好。”
崇祯点点头,笑道:“养性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他那武艺,随行的话不一定朕保护他,还是他保护朕。”
曹化淳赔笑,只是笑得有些苦:“当年若非魏贼逼得紧,陛下也不用练武吃那么些苦。”
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日盛,对于对他大有威胁的信王朱由检,明里暗里,没少针对。只不过明里,天启与崇祯毕竟是亲兄弟,虽然宠信魏忠贤,却也不会对不会威胁自己皇位的亲兄弟动手;暗里虽然有派刺客截杀,但王府毕竟守卫森严,所以有惊有险但无恙,最危险的一次曹化淳为崇祯挡了刀,所以崇祯没有受伤,但曹化淳落下了病根。崇祯因为担惊受怕,皇弟的身份又不能私自募兵,只好自己苦练武艺,以期能够自保。曹化淳正是想起了两人当年在信王府时吃的苦,笑得有些苦涩。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三章 事成于三功名就()
崇祯也想起当年信王府时,被魏忠贤欺压的岁月,想起曹化淳为他挡的那一刀。那一刀虽然砍在曹化淳并不致命的位置上,但如果没有曹化淳挡那一下,那一刀是向年纪还小的崇祯的脖子砍去的,崇祯为此甚至做了好几晚上的噩梦。即便是如今想来,也觉得后怕不已。
“大伴你看现在多好,就不要想那些不开心的日子了。”
曹化淳听到这个,笑得更苦了:“陛下即位以来,又何曾享乐过,每一天还不都是那样辛苦。如今还要千里迢迢,奔赴苏州,这一路上山高水长,老奴又不能陪伴陛下”
崇祯这才明白,曹化淳还是想劝他打消南下的主意:“好了,大伴,朕南下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别说朕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就说养性给朕安排的锦衣卫,怎么也比当年信王府的护卫武艺高强吧?且不说这次知道朕南下的,没理由派人行刺。就算真的有,难道那不知道有没有的刺客,还能比魏忠贤安排的刺客更强?”
曹化淳想想,也认可崇祯说的,只是这些年看着崇祯从小长大,他颇有一种——虽然这么想大不敬——为人母的感觉。知道自己劝不住崇祯,曹化淳找王承恩交代路上该怎么照顾崇祯去了。
陈子龙和吴伟业都参加了崇祯四年的会试,吴伟业成为了当届的会元,而陈子龙因为卷面有涂抹的原因,主考官周延儒担心录取他会被温体仁当作把柄弹劾他,所以尽管有两个阅卷的考官很看好他的试卷,他还是落榜了。
陈子龙当时虽然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应该落榜,但也没太当回事,一次考试没被录取很正常,谁都不敢说自己每次考试的答案都被考官看上,尤其是这种作文的考试和填空题不同,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陈子龙回去之后该复习复习,该饮酒作诗也不耽误。
三年之后,崇祯七年,陈子龙又来参加会试,这一次他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可惜遇上温体仁亲自操刀,将复社成员几乎全都踢出榜单。陈子龙当年和几个好友一起,组织了一个学习氛围很浓郁的学生团体,叫“几社”,后来,“几社”和其他一些社团联合起来,就叫“复社”。复,既有很多的意思,又有复兴的意思。复社因为传承和理念的关系,几乎被认为是东林党的延伸,或者预备役。而温体仁跟东林党是死对头,当然不可能让复社的骨干成员顺顺利利从他手中通过会试。所以陈子龙毫无悬念的落榜了。他落榜不是因为差,相反,因为在复社里他也算是骨干,自然被温体仁针对。
这一次对陈子龙的打击很大,一次失败是失误,第二次又拿什么理由说服自己呢?陈子龙对科举心灰意冷,开始意志消沉,回家闭门谢客,自称“专意于学问”,实际上饮酒作诗依旧,八股文章却几乎不看了。除了诗词,他还有别的学问可做。他和其他专心一意学习八股文写作的其他生员不同。陈子龙的理念是“经世致用”,他跟老师徐光启学了很多文章以外的东西,天文历法,农务政事,皆有涉猎。
这次科举之前,陈子龙在吊唁刚去世的恩师徐光启时,从徐光启的孙子徐尔爵处,要来了徐光启所作的农书草稿十余卷,想要完成恩师未竟的事业,将书整理付梓。如今恰好科举失败,陈子龙干脆在家中整理农书的草稿,日夜抄录,乐此不疲。
到了今年又到了科举之年。这些年陈子龙虽然诗没少做,农书也整理了不少,但几乎没怎么练习八股文。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陈子龙三年没怎么复习八股,自然有些手生,不过好在他之前底子好,所以今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来考试。也是家中母亲对于他中举有着殷切希望,为了不使母亲失望,他也只好来京参加考试。可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次他自己都不抱希望了,反而考上了。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