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一品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相公,寿春城墙高大坚固,只要敢战,守住问题不大。只是”

    见他面露难色,康允之心头雪亮,叹道:“你不说本府也清楚,厢军平时也就干点迎来送往,跑腿打杂的勾当,真要说杀敌,哼哼。”

    见知府相公如此不屑,梁成后头的话便不知如何出口,只能把目光投向那位年轻官人。

    李昂见状,鼓励道:“你既敢说大话,想必是有办法的,既召你来,直说无妨。相公素来仁厚,说错了也不怪你。”

    “是。”梁成应一声,这才继续道。“厢军虽大多不堪用,但其中也不乏剽悍亡命之徒,只要许以重赏,他们绝不怕拿起刀枪杀人。只是厢军中敢战者毕竟有数,要挡住贼寇,还须本地壮士配合。”

    康允之听罢,似乎有些动心,手指头在书案上敲了半天,忽问道:“招募壮丁不难,但他们大多是老实本分的农夫,怎敢杀人?”

    听此一问,梁成本来满是谦卑的脸上竟浮现出一股决然:“万般无奈之时,莫说杀人,便是吃”

    李昂一听不对,赶紧截断:“承平时自然不敢。但如今退无可退,只为保护妻儿老小免遭屠戮,也得咬着牙上。”

    康允之咳两声,盯着梁成看了半晌,总算点了头:“罢,本府信你一回。暂且任命你为府城四壁守御使,无论厢军壮丁都归你节制。但记住,事无大小,只要不是十万火急,都得先报我定夺,切不可自作主张。否则”

    大宋历来都有“将从中御”的传统,皇帝如此,文官也有样学样,跟防贼一般防武人。

    梁成诺诺连声,不敢有丝毫异议。

    当下,康允之亲笔写下任命状,又盖上印信,拈着一个角递过去,待对方躬身低头双手接过后,便大袖一甩:“去吧。”

    梁成走后,他还始终觉得不踏实,又问李昂:“这人真用得?”

    “用得,比学生有见识。”

    “他这点伎俩能跟你比?怎这般妄自菲薄?”

    就人家这点伎俩已比你我强多了,从头到尾没半点好脸色,也没一句暖心提气的话李昂暗地里腹诽着,面上却是淡淡的笑容。

    计议已定,既然丁一箭不稀罕那些本打算用来“犒师”的金帛,康允之索性拿来激励士气。官府当天便出榜招募“敢战士”,只要你报名领取武器上城,便现给一贯,每过十天再加一贯,若贼寇强攻,打退一次又是一贯。

    斩获另计!

    榜文一出,应募者蜂拥而至!

    吓得负责的吏人们慌忙护住了钱再三申明,这上去可是要打仗的,打仗是要死人的!要敢临阵脱逃,可是要军法从事的哟!

    倒也有少许混子被吓退,但更多的人报上自己的姓名住址,接过一贯钱转手交给老婆,另一手接过刀枪,对孩子说一句“听娘的话”,便默默走向城头。

第二十五章 缺粮() 
战斗,在正月二十日上午爆发。

    贼寇四面攻城,丁一箭将他的“精锐”,也就是那些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军贼”摆在了寿春城地势最高的西面,并配给云梯飞桥,打算以此为突破口,一举登上城头。

    寿春四壁守御使梁成在缺少弓弩压制,长兵器也不足的情况下,亲率三百厢军敢战士在西城城头与来犯军贼抵近肉搏。

    他在康允之和李昂面前所说“厢军中也不乏剽悍亡命之徒”确实不假,尤其外地刺配来的罪犯,在官府许诺重赏和放其返乡的双重激励下,拼死反击!一时间杀声震天,哀号四起!

    反倒是其他三面,因多由壮丁把守,只一个上午的时间便传出十余次险情。

    农民毕竟本分惯了,虽有保护家小,上城迎敌的勇气,奈何平时扛的都是锄头犁钯,几时拿过刀枪?当看到贼人手持明晃晃的器械攀上城头时,本能反应便是往后退

    梁成说丁一箭这伙人马十有**都是裹胁的平民,其实不完全对。能拉起几万人的队伍,光靠裹胁肯定是办不到的。其起事之初,必然有自愿前往入伙的恶徒。这些人既横了心要作乱,那便不忌惮杀人放火!

    血战至下午,梁成指挥着厢军左支右绌,方才保得城防不破。

    外头,丁一箭万没料到一个寿春府竟这般难啃。之前打毫州,前后也没用了三天。有心继续强攻吧,却见连自己的“精锐”都畏缩不前,更不用说那些自称“先登”的泼皮无赖了。

    没奈何,只得悻悻罢兵。

    黄昏时分,康允之在府县两衙官员陪同下,穿紫袍扎金带,头顶乌纱上城慰问,并现场支付了赏钱,且当着所有守城壮士的面,再次向那些浴血奋战的“配军”允诺,一旦寿春之围解除,便立即开释,决不食言!

    这些举动,确实大大鼓舞了士气。

    而李昂蒋缜两个也在官府无暇顾及之时,首倡义举:出粮出钱,组织人手,照顾那些城上壮士的家属,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府城里的大家富户见状,也迅速跟进响应,便连普通人家也打开了家门,让进城避难的百姓不至于在寒意仍浓的初春露宿街头。

    不两日,官府腾出手来,终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百姓得以在学宫寺庙之类的公共场所暂时栖身,并专门拨出粮食,接济那些没有口粮的难民。

    灾祸面前,寿春官民百姓空前团结。

    可正当举城振奋,打算同甘苦共患难时,丁一箭却不按套路来了。

    正月二十一战之后,贼寇就再也没有来攻过城,只是四面把住,断绝内外交通联系。

    康允之找梁成来问,得到的回答是,丁一箭怕是打算长期围困。

    他这一说,让康知府想起李昂之前的提醒,不怕强攻,就怕围困。盖因下蔡作为寿春府城,本身并不出产任何东西,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都靠城外运进来。

    从七月十五到现在,市面上新鲜蔬菜已经绝迹,你出一贯钱一斤也买不到。粮店也全都关了门,要是正遇上那没计划的人家,说话就得断炊,只能吃官府的救济。

    好在,刚过完年,绝大多数人家都在年前准备了充足的物资,维持个十天半月还不难。

    但,十天半月之后,若贼寇还不撤围,如之奈何?

    康允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命令范同将全城粮店的存粮征用,和府库里余粮集中起来一算,如果平摊到全城每一个人的头上,只够五天之用

    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就这么点存粮?大宋官府都不存粮备荒的么?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那便是路一级的“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其主要职责中就有“储粮备荒”这一条。

    但大宋朝廷为防地方势力勾结坐大,路一级的常设机构往往分布在境内不同城市。淮西的仓司就不在寿春府城,只有一坐“常平仓”在这,可里头莫说粮食,连耗子屎都没一颗。

    倒不是康允之们中饱私囊搬自己家去了,而是被朝廷挪用充作了军费。

    因为宋代经常出现“常平积有余,而三司兵食不足”的情况,所以地方官员对此习以为常,再加这两年金军南侵,朝廷要挪用,你敢说个不字?

    康允之无可奈何,只能一面下令封锁消息,一面派人去城中大户借粮。这其实与掩耳盗铃无异,你只要去借粮,就不可能再保密。

    果然,粮没借到多少,常平仓饿死老鼠的消息倒是传了个满城皆知。

    这一下,麻烦大了

    先是城头上的厢军闹了起来,因为府库里的存粮有部分是他们的军粮,如今说不得要拿出一些来救济平民。那咱们怎么办?饿着肚子守城?万一贼寇再来,怕我一刀过去头砍不下来,只当给人修个面!

    然后是官学生员们不干了,他们也是吃皇粮的。你不能说现在学里停课,便把口粮也给咱们停了吧?

    最后,最不该闹的官吏们也跟了一把风,个个跑去跟府县两位长官哭诉,说我上有老,下有小,儿媳妇肚子里还揣着双胞胎,这一断粮可怎么活?

    气得进士出身的康知府也爆了粗口,你怎知是双胞胎?你生的?

    八月初一,知府衙门内宅。

    巧云端着个瓦盆从回廊转角处一出来,便瞧见李昂在另一头撑着柱子,耷拉着脑袋。心头一紧,快步赶过去问道:“李官人?”

    “哎,妹儿啊。”

    巧云却不似平常那般跟他拌嘴,见他脸色有些不对头,关切道:“这是怎么了?”

    “唉,早上就喝了碗稀粥,又去跟人费了好一通口舌,再来回走这几趟路,实在”话还没说完,便见巧云麻利地掀开瓦盆上的盖子,拿出两块饼来。

    李昂方要伸手,忽又缩了回来。

    巧云见状,却会错了意:“这是二娘让我拿去给外头巷子里那些人的,官人既吃不惯,回头我让”

    “不是,我有急事要去见相公,吃得一嘴渣不合适。”

    “那,我给官人留两块吧。”

    “你这一端出去哪还有剩?算了,快去吧。”李昂说罢,便强打起精神投黄堂去。

第二十六章 城外来人() 
李昂时常出入知府官邸,知道作息,因此这回是掐着时间来的,估计康允之应该在内宅。不想却在堂前碰到那老管事,说知府相公一整天都在前头,至今没有回来。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胡思乱想一阵,也不得要领,只好在黄堂上等着。

    哪知这一等直接就等到了黄昏时分,饿得他手脚发软直冒冷汗,要不是中途巧云送了一回吃的,只怕得饿晕在知府衙门。

    掌灯前,康允之总算现身了。他早就得报,因此一露面便道:“荩臣来得正好,省得我使人去唤你。”

    行完礼落座之后,李昂问道:“相公唤学生有何吩咐?”

    康知府摆摆手没说话,侍女奉上茶水,他长饮一气,又待呼吸平缓了才开口道:“城外来人了。”

    李昂一听,这时候派人来是什么套路?思量一阵,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遂试探着问道:“相公,来人可是索要钱粮?”

    康允之大为诧异:“你早料到了?”

    李昂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不知那使者是怎生说法?”

    “丁进来使一张口便索要白银一万两,粮五万石,允诺一旦银粮到手,便立即撤围离境。我与府县官员在前头商议半日,银两倒还好办,这粮却是万万凑不出来的。”康允之叹息着。

    李昂心中已有定计,不动声色地问道:“那相公打算如何处置?”

    “还能怎样?再募使者出城,看能不能多给些黄白之物,只把这粮省下来。”康允之说话间又叫来侍女添了水,一口饮尽,看来在前头是没少废口舌。

    李昂等他喝完后,正色道:“相公,不管是银也罢,粮也罢,一两一粒也不能给。”

    康允之正要放下茶杯,闻言手中动作一停,错愕道:“这是为何?”

    “那丁一箭前番杀害官府使者,便说明此人毫无道义可讲。即使如数给他银粮,他也未必会撤围离境。”

    康知府一时竟无言以对。

    可眼下城里情况越发艰难,好不容易有所转机,怎能轻易放弃?闷了一阵,摇头道:“不至于吧?”

    “相公试想,丁一箭所部本就是流寇,既无落脚之地,也没处补充粮秣,全靠抄掠州县维持。此前他破了毫州,所得想必有限,围寿春至今已有二十余日,他手下可是至少几万张嘴在等着吃饭。学生猜测,他要银是假,要粮才是真!”

    康允之吸了口气:“你是说,他也缺粮?”

    “正是!”李昂语气十分肯定。“他若是想要钱财,又何必绞杀官府使者?再者,如今局势混乱,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粮,更不消说他拥众作乱,谁肯卖粮给他?”

    康允之忽然起身,神情颇有些激动。既然贼寇也缺粮,那自己即便如李荩臣所言一两一粒也不给,到时丁一箭维持不住,早晚也会撤围而去。

    但这股兴奋劲只持续了片刻,他便又颓然落座回去,直视着李昂道:“荩臣,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请相公明示?”

    “如果贼寇也缺粮,他们会怎么办?”

    李昂一琢磨,也变了脸色。没错,自己确实疏忽这一点,城外的贼寇如果断粮,与其舍近求远另寻他处,不如死磕寿春。彼时,为了粮食,为了活命,他们必然会拼命进攻!

    而且据梁成所言,这十多天以来,不时有贼抵近城池窥探,想必是为寻找城防弱点。一旦再开战,也许就没有上回那般幸运了

    见他沉默,康允之也不催问。在他看来,此子见识远超其年龄,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哪还奢望他想出退敌之策来?遂岔开话题:“忘了问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