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还能这样?”郑彦卿无语地问道。

    张县爷眼睛一瞪、胡子一吹,“如何不能,贤侄也是年岁小了才不知道的!想当初唐朝李太白一顿酒席下来竟能著诗百十余篇,且篇篇不同,但却都能盛传不衰,这便是古人常说的身怀诗心的了!若是换做其他人就是给他喝上一年的醇酒,他也不见得能作出一篇抵得过李太白随手之作的!而如今,贤侄身怀与李太白相差无二的词心,定然在听完叔父说完思乡之情后,作出与那《清平乐》相差无二的好词了!”

    张县爷说完后,也不待郑彦卿答话,便又不怀好意地看着郑彦卿说道:“哼哼!除非是雁卿贤侄看不上叔父,只愿为你岳家写词,权然不顾叔父的忧伤,才如此推诿应付。啧啧!贤侄这般不觉得有些厚此薄彼了么!”

    郑彦卿闻言后,白眼直翻,求救似的向自家堂兄望去,只是“贤弟,既然叔父都这么说了,你就不要伤了他老人家的拳拳之心才好,赶快作出一阕好词来宽慰一下他老人家吧!再说了,愚兄还没见过贤弟到底是如何填词的呢,你快快作来,也好让愚兄开开眼界!”

    郑彦卿实在无语,一时半会的又实在想不出合景的词来,只得挣扎似的说道:“回禀叔父,不是雁卿不愿为您奉词,实在是雁卿不知你到底如何念家,一时竟不得其法。不若待雁卿此次回家后,好生思量一番,再为您老量身填上一阕如何?”

    张县爷诡异一笑,“咳咳,这个好办!叔父不嫌麻烦这便与你说说我到底是如何离开家乡的便是,你趁着这段时间好生品位就是,叔父等得起的!嘿嘿,你一朝作不得诗词,叔父便留你一日,反正这县衙内宅的客房良多,至于饭菜叔父为官多年倒也积攒了些,总不会饿着你的,你也不必担心家中人担心你的安危,待会叔父便让你堂兄先行回去,告知家中一切,等你作完诗词,叔父便亲自送你回去,再向子厚兄请罪便是!”

    “额!”郑彦卿实在有些不愿意理会这个老无赖,只想安静地回想一会,今天说不得就又要做回文学大盗,窃取下前人的智慧来应对眼前的闹心事了!

    “咳咳!“张县爷喝了口润润嗓子,“贤侄你且仔细听好,叔父是成化十六年中的举人,弘治三年中的副榜二十七名进士,次年便授官至汝阴县任县令一职,自离家乡故土距今都已经两年有余了,唉!人人都说做官好,却不知道做官的苦恼,老夫抛妻弃子,离开故土到这四五百里开外的汝阴赴任,那叫一个孤苦无依啊!直至去岁圣上开恩才让家慈领着一众妇孺与我相见……”

    郑彦卿任由张县爷在那声泪俱下的哭诉他这两年受的苦楚,自己丝毫不为所动,只是一动不动地发呆想到“到底要抄谁的好啊!纳兰性德?郑板桥?亦或是杨慎?”

第三十三章,再填一词() 
堂上张县爷还在那唠唠叨叨地向众人诉说着他为官的这两年是如何勤勉、如何辛苦,一旁陪坐的李师爷和郑雁鸣虽然都有些听得不大耐烦,却还能强忍着装作一副受教的模样仔细聆听着。

    郑彦卿看着眼前滑稽的一幕,不禁觉得有些可笑。看着堂兄的那副窘样,忍不住瞅个空子给他递了个俏皮的眼色,堂兄发现后也只能微微抽搐了下嘴角勉强露出一个苦笑出来。

    郑彦卿其实已经想好了要背那首诗词了,不过他却没有着急打断正把故事讲到兴头上的张县爷。他觉得人家憋了这么久,这好不容易才打开话匣子,这不合时宜的打断人家实在有些不地道,当然了更重要的也是怕再得罪了他。

    张县爷或是许久不曾向外人吐露心事憋坏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科举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务工的故事,在他口参莲花的描述之下竟然要比九九八十一难还要惊心动魄、离奇曲折。郑彦卿和郑雁鸣两兄弟这两个不知内情的,还听的津津有味,觉得怪新奇的。可是人家李师爷是打老家就跟着过来的,啥事不清楚,能忍着厌烦静下心来好好听下去就挺不错的了。可这张县爷倒是奇葩,只顾着自己快活,全然不顾老友的无奈,讲到他刚到汝阴县时,就一个劲的鼓吹自己多么英明识破了前任县官留下的烂摊子,自己如何临危不惧,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好像只要他自己一个人就能运作整个县衙一般;直把自己手下的幕僚们贬低的一无是处。

    听到恩主的言论,李师爷不禁在心中撇了撇嘴,十分不屑这个当初遇到困难就两手摸瞎,只会找自己问计的家伙了!当然了,最让他生气的不是恩主在外人面前抹消自己的功绩这件事,而是他每每说的太过浮夸让两位郑公子都不大相信的时候,还一个劲的让自己给他作证,帮他圆过去,还一副本该如此的模样。

    唉!这都让我该怎么帮你圆啊!老张啊,老张!你倒是把话说的靠谱些啊,没看到那位小郑公子的最都快笑歪了么!

    ………………。

    张县爷总算把自己离开家乡出外为官几年的事巨细无遗的向众人说了一遍。经此一役,郑彦卿等人仿佛有种虎口逃生的感觉,他们实在怕了张县爷的脑洞了,一个故事他能扒开、揉碎,从各个角度分成好几种模式给你说出权然不同的味道来,更可怕的是文采飞扬的张县爷没说三句话总能从话中找出个典故来,还一个劲的以此考校在坐的几人知不知道典故的出处,你要是答对了,他呵呵一笑夸你读书勤勉,然后一番勉励劝学的话还是少不了的;你要是假装不知那也无妨,张县爷有容乃大不会因此斥责你,但是他会耐着性子给你好好地补习下课堂上落下的课业,然后在以一番“我看好你,别让我失望”的复杂目光结尾。

    郑彦卿原本打算把想好的诗词先藏上一会,等张县爷向自己询问几次后,再顺势地给“作”出来,这样也不会显得自己太过妖孽,但是再看到坐在上首猛灌茶水的张县爷又蠢蠢欲动的想要开讲后,他觉得这不是什么明智的抉择。

    “叔父,侄儿听完您老这个让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传奇经历后,已是想到了一阙词来,只是不知是否适合您老的心意。”郑彦卿忙拱手出列说道。

    “奥!当真?”还沉浸在自己编撰的故事当中意犹未尽的张县爷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贤侄可莫要诓叔父,适才老夫才刚把这两年叔父为官的经历提了个头,还没详尽地与你说完。贤侄竟这般急才,这就填好了一阕词?”

    郑雁鸣与李师爷虽然也有些不大相信郑彦卿能在张县爷的呱噪之下这么快就填完一阕词,但实在不像再忍受折磨,看向郑彦卿的眼神却都是充满了期望与鼓励。

    “东翁,既然雁卿公子说已经填好了一阕词,何不让他与我等道来一观,或许雁卿公子如东翁刚刚说的李太白一般身怀词心也说不定呢!”

    “嗯?”张县爷没有想到一惯老成的李师爷竟一反常态地为素未谋面的郑家小儿说话,一时掂不清他这话中深意,“李师爷此言有理,只是雁卿贤侄是否真的领会了老夫的思乡知情呢?万一贤侄只是囫囵的懂了个大概,作的那阙词岂不是要是水准么!”

    郑雁鸣见张县爷还有些不决,赶紧劝道:“唉,叔父此言差矣!吾弟作词向来好急而厌缓,天生脾性如此,就如那李太白与贾岛大师一般,一人杯酒盏茶诗出百篇传天下,一人推敲经日不敢决。若叔父今朝驳了雁卿的此篇诗词,只怕后来者还远不如前呐!”

    “嗯!”张县爷闻言恍然地点了点头,“既然李师爷与雁鸣贤侄都这般的说了,老夫也不好再过坚持,省的再误了观阅雁卿贤侄此阙诗词的良辰可就不美了!既如此,雁卿贤侄这便快快将那阙填好的词与我等道来吧!”

    见张县爷肯定了此事,三人顿时觉得如释负重一般庆幸起来,不约而同地在心中长吁了一口气。

    郑雁鸣与李师爷都怕张县爷再临时变卦,赶紧向还在酝酿情绪的郑彦卿连递眼色。郑彦卿当即心领神会,向上首的张县爷拱手道:“雁卿刚刚从叔父的话中得知您老家乡是在河南郑州,与我汝阴县也有五六百里的路程。虽然不似天涯海角之距,但叔父毕竟在任为官也实难返家。这咫尺天涯一般的愁情,也如牵连这两地的淮水一般寸寸都侵蚀着叔父的心肝。既然叔父允准,那雁卿这便籍此献丑了,山一程,水一程,身坠淮阴彼岸营,夜深百盏灯。”

    “好、好、好!”郑彦卿这才念了上阙,原本还有些怀疑的张县爷脸色就“嗖”地一下涨红了,他神情甚是激动,整个人魔障了一般连道了三个好字,“好一个山一程,水一程,身坠淮阴彼岸营,夜深百盏灯。端是字字都说道老夫的心坎里去了!”

    郑雁鸣有些不可思议的打量着一年多未曾见面的堂弟,实在不敢相信这精妙绝伦的上阙诗词竟出自当年只会缠着自己耍闹的顽童,一时不察竟端起早已空了的茶杯又递到嘴边大口地喝了起来,却不知有没有品出滋味来。

    “嗯!不错、不错、真不错,比起宋人也是不差的!”同样老家是郑州的李师爷毕竟年岁较之张县爷要年长许多,还能克制住情绪,只是通红的双目、哆嗦的嘴唇以及紧攥拳头用力过猛而有些发白指关节,却表露出此人心中的不平静。“雁卿公子这上阕词作得着实不差,字字句句都说道老朽与东翁这两个游子的心坎里去了。只是不知下阙如何,还请雁卿公子不吝相告,这只半阙不上不下的,着实吊足了我等的胃口,让人等的不耐心痒!”

    “李兄说的极是!雁卿贤侄,赶紧的!快将那下阙速速与叔父说来,老夫实在等得急了!”张县爷也附和说道。

    “并不是自己要吊你们胃口,明明是那姓张的大爷突然疯了似的打断自己,干余毛事!”郑彦卿无奈的安安扶额,只是迫于在座众人的压势,只得再次酝酿情绪颂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坠淮阴彼岸营,夜深百盏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李师爷像是癔症了一样,喃喃自语道:“…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张县爷像是痴了一般摇头晃脑地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

    “…。。”郑雁鸣好像活在梦中一般,仍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族弟临场作得,端着空茶杯一个劲的大口吞咽着里面仿佛饮用不尽的茶水。

    “额!”郑彦卿实在不好打搅这些人迥异的沉思,只好也学着堂兄那般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起来,只是他的杯中不似堂兄那般空的便是了。

    郑彦卿为了应付过关,又再次抄袭了纳兰性德的一首《长相思》,只是原词的上阕后两句“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写的是他老人家当年戍守边塞的情景,郑彦卿觉得不大合适,只好照着张县爷讲的故事信手给改了一下,只是这样一来就远不如原句那般大气了,反而透着一股子女性那般的婉约气息。他实在不明白一阙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的劣质产品,为何会让这几人这般失态。

    看惯了李太白、毛太祖那般大气磅礴诗词的郑彦卿觉得这个时代的明朝读书人过的太心塞了!处在这个时代的他们,诗比不过唐人,词比不过宋人,就连曲较之蒙元亦多有不如。唯独留给他们发挥的也仅是《三国》、《西游记》、《金瓶梅》之类前人未曾怎么看重的课外了!

    “看来余又在继明朝神怪话本作家外,不知不觉间竟成为了婉约派骚人了!”

第三十四章,欲带吾弟逛青楼() 
张县爷十分震惊,他甚至都不敢相信刚刚那阙差点令他闻之落泪的诗词,竟是一个不过**岁的稚子顽童谈笑间信手填出来的。可是人家毕竟是在毫无防备之下被自己突然发难,而且当着众人的面作出来的,这可作不得假!

    张县爷觉得郑彦卿真的像他之前说的一样与唐人李太白一般天授“词心”!可是,那不过是自己为了诓他作词信口胡诌的呀!难道,世间竟真有这般神奇的事?是了!普济寺那些个雁过拔毛的秃子,定是发现了雁卿贤侄天赋异禀才想尽办法引他出家,然后好籍此为他们佛家宣扬名头!哼,端是一番好心机啊!

    张县爷觉得自己有必要关心下自己贤侄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了!

    他温言细语地向郑彦卿询问此阙词的词牌,在得知是叫《长相思》后很是感慨地象征性流了几滴眼泪。然后就开始询问郑彦卿有没有蒙学,有没有开蒙的先生。还相当隐晦的提及,如果郑彦卿兄弟二人愿意甚至可以当场拜自己为师的,虽说自己平时公务繁忙无法时时陪在二人身边督促他们进学,但是总会抽出些空档子来给他们传授课业的。只是这番托词直把陪坐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