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哟我,我冤枉呐。”

    把人的嘴堵上不让人说话,这其实很容易办到,但问题是光堵嘴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越是堵嘴,越是能制造恐慌。

    专横永远是阴谋论、谣言和恐慌的温床,这一点李轨很快就意识到了。

    所以他撤回了散布在街头巷尾的“包打听”们。

    这其实还是一场经济仗,只是升级了,筹码更大而已。

    李轨让宋嘉组织人力财力,土着们抛售多少他们接多少,稳定物价,稳定人心。

    一番残酷激烈的较量之后,太原的房地产价格稳中有升,土着大豪们弹尽粮绝。

    他们失去了公开叫板的资本,但背地里的小动作还是搞个不停。

    当年在辽东的时候,李轨为了获取地方土着的拥护早日在辽东站稳脚跟,大量使用地方土着大族子弟充当小吏,给他们参与地方治理的机会,这个措施在当时的效果很好,辽东土着大户接纳了李轨,李轨就有了纵横辽东的实力和底气。

    入关之后,这项制度被更大规模的推广开来,成了李轨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效果是显着的,但由此也造成了地方土着势力的尾大不掉。

    郡县吏员都是本地人,他们互相勾结,串通一气,欺上瞒下,鱼肉百姓,手段利索的很,而流官们浮在上面,根本动不了他们。

    李轨检讨过往政策,果断地在太原废止了这一政策。

    凡官府吏员必须通过官府组织的考试或官办学堂的举荐,地方土着大族无权再向官府举荐人才。

    这一政策一出台,整个太原郡就瘫痪了,全体吏员几乎同时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李轨没有屈服,在郡设督军府,在县设督军处,太守、县令兼任军职,利用军队的力量治理地方。

    然后从中央和各州学堂大量征调学生充实进官府充当吏员。

    同时向社会招考吏员,承诺吏员优秀者可以做官。

    郡县官府的架子是搭了起来,但触角却伸不下去,地方土着大族抱团抵制,李轨无奈只得一面用计分化瓦解,搞地方地势平衡,一面重金打造一个忠于官府的地方豪绅阶层。

    太原土着仗着经济上的优势不把李轨这个丞相放在眼里,同样的道理,他们也不会把官府其他什么人放在眼里。

    而一个没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在对抗地方土着大户时总是底气不足。

    现在,李轨决定打破它。

    大量筹办公营工农商实体,在经济上自立,摆脱对地方土着豪门的依赖。

    然后一点就是持续对地方的高压政策,律法森严,绵密不透风,什么都要管,讲公事公办,不讲人情世故,执法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这一轮的打击之后,太原的土着豪门,再一次掀起了抛售资产的狂潮,他们受够了,这一回是真的准备走了。

    李轨兑现承诺,开给他们路条,抛售的资产无人接盘,价格越来越低,低到地板的时候再由官府出面接盘,房舍改造之后作为长租房,低价租给城中贫民;田地作为公田,按户口分给无地少地的百姓耕种,耕者有其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个人,向国家缴纳赋税服兵役就行了。

    官府就成了太原最大的地主,势力骤然增强,对资源的整合调动能力成倍增长,而获得房屋、土地的百姓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一人参军全家免税,战场立功耕地就能变为永业田,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参军报国成为有志青年的追求。

    整个社会被动员了起来。

    李轨下令将太原的经验在各地推广。

    贾诩闻讯急忙从长安赶到了太原。

    

第183章 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李轨道:“先生以为不妥?”

    贾诩道:“丞相以为妥当?”

    李轨笑道:“有何不妥,失一二大户,却得到成千上万的百姓的拥戴,既有粮饷又有兵源,且士气高涨,如此,天下何愁不定?”

    贾诩道:“丞相有钱有粮又有兵马,可指着谁去领兵一统江山呢?丞相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吗?”

    李轨的眉头拧了起来。

    追随他起兵的将领中绝大多都是和他一样的寒门子弟出身,但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是家财万贯,骡马成群的新朝新贵了,身份地位不同了,跟那些被他打翻在地又踹上一脚的土豪劣绅们有什么两样。

    贾诩的这个问题提的尖锐啊,有钱有粮又有兵马了,可指着谁去领兵一统江山呢?

    事必躬亲?就算有三头六臂精力也不够,就算是精力够,能力也不够,打天下怎么可能是一个人的事?

    难道自己在这件事上真的做错了?

    李轨道:“李轨糊涂,还请先生明示。”

    贾诩道:“不避生死万里觅封侯,图的是什么?真的是为了青史留名吗?不,大部分人其实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搏得一份可以传之子孙的产业。丞相如此打压地方土着大族,万一寒了将士们的心岂非得不偿失?”

    李轨反问;“任由地方土着大族坐大,难道就有利于一统江山?如此统一的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何况均田确实能最大程度的挖掘社会的战争潜力。”

    贾诩道:“土着坐大绝非朝廷之福,应当予以抑制,但丞相的做法我实在不能苟同,丞相这是在赶尽杀绝!地方土着大族垮了,官府的确可以取一时之功,但乡村的凋敝旋踵而至,长久的看并不利于地方的复兴,且给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极恶劣的榜样。追随丞相创业多年,到头来却可能保不住自己的基业,那谁还费这个劲呢。丞相以半个天下的力量击垮一郡,胜不足以立威,反易滋长骄纵之心——天下敢不服者即以此法处置,天下谁人不胆颤心寒?丞相常说要以德服人,以诚待人,以信立业。丞相忘了初心了吗?”

    一席话说的李轨冷汗直冒。

    贾诩又道:“丞相适才所言均田有利于动员大众的战争潜力,乃是极高明的论断。但与其费尽心力与地方周旋,倒不如组织人力多开垦荒地,然后化公为私,普济众生,广收恩德,为朝廷积蓄力量。多年战争,地方荒地多的是呢。”

    李轨茅塞顿开,想了想,起身谢道:“差点酿成大错,多亏先生提点。”

    于是撤回了推广令,并在不同的场合不厌其烦地对外解释说之所以在太原这么折腾,主要是太原这个地方的土着大族实在闹的过分,他是忍无可忍,不得不出手敲打一下。

    然后李轨又谆谆教导麾下的高级将领们,不可为富不仁,不可虐待百姓,要与人为善,要夹着尾巴做人做官。

    将这件害的几百户太原土着大族破产的激烈改革轻轻地掩盖了过去。

    李轨虽然取消了高压政策,但遭到残酷打击之后的太原地方势力却也再无力对抗官府。

    在这之后,李轨就在地方推行一种比较温和的改革,总结起来就是“抑制豪强,奖励实业,公平公正,官民和谐。”

    理顺官府、富人、平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打造一个稳固的三角。

    天气稍凉一些的时候李轨回到长安。

    荀谌密报袁绍已经跟刘备结盟,准备攻打吕布。

    内军厅也报告说刘备确实在跟袁绍接触,两家准备闪击吕布在兖州的地盘。

    这让李轨很气愤,打吕布你们不带上我,还当我是自己人吗,再说了老子不出手,你们打的过吕布吗?

    李轨生了一通闷气,就在最后一刻把情报抖给了吕布。

    致使刘备和袁绍联军惨败。

    吕布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上天在眷顾他,既然老天如此厚待自己,那自己有什么理由懈怠呢。建安七年,秋,吕布率五万大军再战彭城。

    刘备一面遣关羽挂帅迎敌,一面向袁绍求救。

    袁绍问计于荀谌,荀谌认为青州与徐州现在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唇亡齿寒,不能不救。

    于是袁绍遣大将颜良率两万兵马猛攻济北国,又令张合率偏师进攻泰山郡。

    吕布现在对袁绍很轻视,只派大将高顺去济北国迎敌,对张合却是不屑一顾。

    张合大怒,欲率主力好好教训一下吕布。

    荀谌却劝张合去向袁绍面辞,推荐副将袁尚为主将。

    张合不解其意,荀谌道:“吕布主力在彭城,大将高顺去了济北国,泰山并无大将,将军出兵必可全胜,这是明摆着的功劳,却为何要便宜了将军呢?”

    被这一说,张合心中也疑惑起来,当初他在冀州东武城率部迎击公孙瓒,以区区两千老弱打的公孙瓒找不到北,一时威震河北,但结果还是以失城之罪被一撸到底,若非荀谌帮他说好话,只怕性命难保。

    后来青州形势危急,袁绍不得不听从荀谌的举荐重新重用他,但对他一直很提防,颇多限制,这次突然启用他为大将,叫他带着袁氏家兵去打泰山,这不是叫他白捡一份天大的功劳吗?张合觉得幸福来的太猛,自己完全招架不住啊。

    于是道:“张合愚钝,尚请先生明示。”

    荀谌呵呵笑道:“主公年纪大了,世子功绩不多,也没什么领兵经验,所以嘛,呵呵。”

    荀谌始终不肯把话说透,张合也不好追问。

    回头就去找自己的小舅子叶期讨教,叶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劝道:“将军有心抬举世子,恐众人不服,故而叫你挂帅。回头又安排三公子随行,到时候苦劳是你的,功劳是公子的,若出了岔子,嘿嘿。”

    张合又不傻,这么说哪还能不明白。

    隔日便向袁绍上表称病,举荐副将袁尚为主将,并将所部精锐统统交给袁谭去指挥。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小儿子袁尚。

    按照宗法礼制应当由长子袁谭继承他的事业,但袁绍最喜欢的儿子却是老幺袁尚,这些年一直在苦心栽培他。

    这次他派跟袁谭要好的颜良去济北啃硬骨头,却把泰山这块肥肉给了小儿子袁尚,只是袁尚资历太浅,他担心众人不服,这才扯上了张合。

    张合是个很纯粹的军人,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倒是荀谌不忍他掉坑里,所以及时伸出了援手。

    袁绍见张合知难而退,心中欢喜,于是改派袁尚为将军,率精锐两万兵发泰山。

    结果却是一连串的惨败。

    原来这次吕布使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谋,一面高调宣称高顺将率主力迎击颜良,一面却让臧霸率精兵在泰山设伏。

    陈宫看破了袁绍急于扶立袁尚的心思,巧施一计便大获全胜。

    袁绍渡河之后苦心积攒的一点家底被坑爹霸王袁老幺一把全给败光了。

    袁绍捶胸顿足,偷偷地抹了一鼻子眼泪。

    不过还是赦免了小儿子的罪过,找了几个替罪羊杀了了事。

    张合吓出一身冷汗,若无荀谌的点拨,他傻傻呼呼的带兵去打泰山,弄好了也就是一个全身而退,无功无过,稍有差池这条命就算完了,不丢在战场上,也得死在袁绍的手里。

    一时既感念荀谌的救命之恩,又深刻领会了在青州混世的不易,从此对荀谌言听计从。

    

第184章 大事去矣() 
臧霸的辉煌胜利却无法挽回吕布的失败,吕布在彭城连吃败仗,灰头土脸地退了回来。一时恼羞成怒,转而向袁绍开战。

    颜良战败,各军如潮水般的退下去。

    袁绍惊慌失措,急忙向李轨、刘备求救。

    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长安内部争论很大。

    李轨一时也不能决断,最后去向贾诩求教。

    贾诩的屋子湿气太大,感染了风寒,躺在床上起不来,李轨坐在床边给他喂药。

    贾诩喘息了一阵,对李轨说:“丞相若是没有做好灭亡吕布的准备,就不要出兵了。让他们闹去,纵然青州丢了,还有徐州嘛,斗来斗去,两败俱伤。而若已有取中原的计划,那就出兵吧。一旦出兵,必须拿下中原。”

    李轨收回递出去的药勺,沉吟道:“先生以为吕奉先气数已尽?”

    贾诩道:“中原虽然富庶,却也经不住他这么折腾。民力尽了,他的气数也就尽了。”

    李轨遂下了攻灭吕布的决心。

    吕布虽然不擅内政,空守着中原却无所作为,反而越混越差,但十万雄兵可不是吹的,要想灭掉吕布至少得动员十五万人马,这个兵力几乎是李轨的极限了。

    这场豪赌比当初攻打公孙瓒时还要大,但这次跟上次不同的是,李轨的家底更厚实了,信心也更足了。

    那就打吧,机会女神是个很任性的姑娘,人家来了,你不好好招待,弄不好转身就走。

    要抓住机会啊。

    李轨下令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