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孤木难支,形势岌岌可危。

    李轨回到襄平后一一剖断,令皇甫存选派精兵强将寻找太史慈下落。

    昌黎那边仍以大局为重,暂时稳住公孙氏,化解边境危机。

    向玄菟郡增兵,但有来犯之敌,坚决回击之。

    至于乐浪郡方面,李轨本欲亲征,被劝阻,改由朱骏前往增援。

    分派已定,各处捷报频传。昌黎郡的公孙氏当然不想跟李轨翻脸,但也不敢道出辽东使者意外身亡的真相,遣使来襄平向李轨道歉,并对死难家属进行慰问,同时重申两家和好之意,并拿出三千石粮食、一千头牛、两千口羊来劳军,同时答应平价售给李轨五万石粮食。李轨心虽不满,但也只能暂时忍耐。

    玄菟郡自增兵以后,再无人敢侵犯。

    朝鲜那边得知李轨返回襄平后,围城的土着即成惊弓之鸟,待见朱骏率大军来援,瞬间溃散。

    除了太史慈仍然没有下落,四路危机去了三处。

    这一场几乎让李轨翻船的大风浪总算过去了。

    经过这一场大战,辽河以东李轨再无对手,但辖内经济破坏也很严重,所以朱骏解了朝鲜之围后,李轨没有同意继续追击,而是令其固守朝鲜。

    他得先缓一缓,辽东再也支撑不起连续作战了。

    本章完

第89章 初平元年不太平() 
但偏偏这个时候太史慈回来了,他不仅带回了胜利的消息,还带回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原来太史慈深入扶余境内,追击上千里,斩扶余名将阿知牙,杀敌数万,俘虏生口十万,羊两百万头,牛七万头,马十二万匹。

    逼的扶余各部向北远遁,而那些被扶余压迫的部族则纷纷内附。

    太史慈出征时仅有八千人,回师时所部近四万人。

    李轨又喜又忧,喜的是太史慈不负众望,以一己之力扫平了北方,奠定了北部边境数十年稳定的基石。忧的是一下子多出三万多张嘴,自己拿什么供养他们?

    这帮吃货,不是要把你吃穷,是要直接把你啃死啊。

    太史慈显然不了解这些,他向李轨言道:“这些边民仰慕大汉久矣,一心想着归附,他们都是主动归附的,愿为将军赴汤蹈火。”

    李轨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道:“既然如此,子义可率本部人马驰援朝鲜。”

    太史慈慷慨道:“我当扫平半岛,解除南顾之忧。”

    李轨大喜,即以太史慈为南征各军主帅,统帅三万新附军进军半岛。

    李轨并不期望太史慈能彻底拿下朝鲜半岛,只要仗打下去就好,一则以战养战,解决了军队吃饭问题,二来消耗消耗多余的脂肪,对身体健康有利。

    李轨在辽东浴血奋战之际,他的好兄弟公孙瓒也没闲着。

    初平元年,青徐黄巾残余近三十万涌入冀州,地方官府告急。

    幽州牧刘虞迫于朝廷压力,只得同意公孙瓒率部驰援。公孙瓒在渤海郡大破黄巾,俘虏二十万,选其精锐七万人编入军中。

    公孙瓒原本只是地方枭雄,称雄于幽州,却无力争雄天下,有了这个资本之后,他的野心就不再局限于幽州一地,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南方更为丰腴的冀州、青州。

    这也促使他改变策略,先前他对李轨是既拉拢又打压,此刻变成了必欲除之而后快。

    “公孙伯圭欲要争霸天下,必欲先稳固后方,所以侵犯辽东是早晚的事,而且我断定他会立即动手,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先发制人,趁其兵力部署尚未完成,我主动出击,先灭昌黎境内的公孙氏,没有了这个前哨阵地,他想打辽东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对打昌黎大族公孙氏,众人意见不一。

    公孙氏擅于做公关,辽东上层被他拉拢腐蚀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明里暗里都是保他的。李轨知道这种事只能独裁,于是密令驻守玄菟郡的赵云立即采取行动。

    玄菟郡驻军只有四千人,还要防备北方的鲜卑和扶余残部,所能动用的人马不足两千。所以没谁会想到李轨会用赵云解决公孙氏。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步险棋。

    公孙氏的家兵家将不下万人,为了对抗张氏和防备李轨,弓刀齐整、粮草足备,大本营扶黎县城高池深,防御工事十分完备。

    单凭区区两千人能克敌制胜吗,众人心里都没底,李轨其实也无十分把握。

    但他知道战机稍纵即逝,此刻不动手,要解决公孙氏势必要耗费极大的精力,这个险值得去冒。

    在焦灼中等候了三天两夜,昌黎郡那边终于传来消息,赵云夜袭扶黎城得手,攻破公孙氏的大宅,擒获公孙氏家长公孙锲和其长子公孙鄂。

    这就像那点穴之法,看似轻巧,却是一招制敌。

    公孙氏首脑被擒之后,上万精兵强将不能动用,只能乖乖的俯首称臣。

    如何处置公孙锲父子,李轨听从贾诩的建议,将其家族从扶黎迁出,安置在襄平,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其旧地由李轨派兵保护,财产收益仍归公孙氏享用,但家兵家将就此解散,辽东是王道乐土,昌黎郡也一派祥和太平,养那么多兵干什么。

    公孙锲还能说什么,苟延残喘,仰人鼻息,只能乖乖的听招呼了。

    李轨的突然介入,让盟友昌黎张氏感到很紧张,张家内部磋商之后,认为对抗李轨是不明智的,与其如此不如彻底倒向李轨一边,纵然为马前卒,也还能有立身之地。否则张家下场不会比公孙氏好到哪去,要么被李轨屯兵,要么被公孙瓒搞掉。

    李轨让贾诩去了趟昌黎,安抚张家不要有其他想法,解决公孙氏是出于迫不得已,公孙氏与公孙瓒暗中勾结,想把昌黎郡卖给公孙瓒,李轨为了自保只能先发制人。至于张家,过去是辽东的盟友,现在是将来,将来仍然希望是。

    李轨知道不给张家一点甜头他是不会从命的,就把除扶黎城以外的公孙家地盘都给了张家,在昌黎郡除了驻军防备西方之敌,并不干涉地方政务。

    此举彻底俘获了张家。

    张家彻底倒向李轨之后,昌黎郡就成了李轨对抗公孙瓒的前沿阵地。

    而公孙瓒痛失扶黎公孙家这个前哨阵地后,再想进攻辽东就变得困难重重。

    一旦辽东战事陷入旷日持久,争霸河北的企图就有可能全面落空。

    公孙瓒在犹豫。

    李轨审时度势,遣使往幽州与公孙瓒讲和。

    李轨表示自己的兴趣只在辽东,无意也无力争霸河北,逐鹿中原,他愿意跟公孙瓒订立盟约,两家世代和好,永不侵犯。

    公孙瓒还在犹豫中。

    一鼓作气做掉李轨自然是一劳永逸,但李轨已非吴下阿蒙,失去了扶黎这个前进据点和公孙家这个耳目后,再想图取辽东胜败难测啊。

    但就此与李轨讲和,他又实在担心,李轨崛起速度太快,短短三年就霸取了辽东,若再姑息养奸,不过三五年只怕就是心腹之患。

    现在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就在公孙瓒犹豫不决的时候,

    数千里之外的洛阳却发生了一桩影响整个大汉历史进程的大事。

    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进京了。

    朝堂乱作一团,无暇他顾,过去给幽州牧刘虞的支持突然没了。

    刘虞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慌,若无朝廷的支持他是斗不过公孙瓒的,要想撑下去那就只能玩势力制衡这一套。

    于是生出一计,上奏朝廷正式授李轨辽东太守之职,并改授辽东将军。

    度辽将军和辽东将军都是杂号将军,无所谓高低,但这名字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度辽将军是给尚未成事者的加持,而辽东将军则是承认了李轨在辽东以东霸主的地位。

    刘虞用这种手段在公孙瓒的东面树立起一座高峰,你公孙瓒不是牛吗,李轨也很牛掰,你就不要分点心里提防他吗?

    这就是阳谋,你明明知道我在做什么,却还是无可避免的陷入窘境。

    果然,事发不久,公孙瓒就在临渝县以东,后世山海关的地方屯兵筑堡,做了最坏的打算。

    兄弟之间猜疑到了这种地步,战事一触即发。

    李轨也不客气,以防备张纯为名出兵昌黎郡,把触角伸展到了辽西走廊,正式与公孙瓒对峙起来。

    两军僵持了有一个月,恰逢公孙瓒生日,李轨派遣贾诩前往贺寿,贾诩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公孙瓒不要跟李轨为难。

    公孙瓒当然也不想跟李轨为难,中了刘虞的计谋他也很纠结,既然李轨那边主动说开,他也就借坡下驴,同意从临渝县撤兵。

    贾诩转述李轨的意思,叫公孙瓒不必撤除临渝大营而改由他主动撤兵。

    公孙瓒道:“无忌兄如此宽宏大度,倒显得我这个做兄长的气量狭小了,这样吧,临渝县的大营我就不撤了,为的是防备张纯。河北黄巾未平,我要为朝廷安抚地方,关山以东的事就全拜托无忌兄了。”

    本章完

第90章 辽东之雄() 
公孙瓒的选择其实也不意外,以前他把对手的标签贴在李轨的身上,心心念念要对付李轨却突然发现他真正的敌人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幽州城内那位皇亲国戚,看似没牙的老虎,人畜无害,其实凶狠的紧呢,随便一道计谋就差点葬送他的大业,这个人才是他的对手,自己要想南下争霸中原,首先要清除掉的是这个祸害。

    至于李轨,虽然失去了公孙锲这颗棋子,但牵制他的手段还是有的,先让他蹦跶几年,待将冀州收入囊中回头再来解决他不迟。

    公孙瓒的这个转变让李轨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若公孙瓒倾力来攻,他也只好跑到深山密林里去做山大王了。

    怪不得历史上的公孙瓒最后被袁绍收拾了,果然是格局不够啊。

    去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后,李轨再次把目光投向南方,半岛的战事仍在继续,并且已经打成了一锅糊涂浆。

    半岛多山,地势崎岖,其实并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习惯了指挥千军万马霍霍的太史慈一上来就吃了大亏。

    初平元年,整整一年,太史慈都被地方土着揪着按在地上打,北方来的骁勇汉子在这里完全施展不开手脚。

    这段时间,李轨也没办法给予他太多的支持,先是解决扶黎的公孙氏,然后是与公孙瓒对峙,他自己也是自顾不暇。

    到了初平二年,经过一年的挫折,太史慈学聪明了,他不再追求大兵团作战的形式美感,而学起了化整为零,跟敌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几千只“小猫”被丢进了崇山峻岭,有饿死的,有迷路的,有被“老鼠”咬死的,但大部分还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那些躲藏在山谷密林、阴沟粪坑、犄角旮旯的“老鼠们”在“小猫”的搜寻下,一只只的被揪了出来,撕碎,暴尸荒野。

    但这个时候太史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撒出去的“小猫”对付“老鼠”绰绰有余,但若对付一头“野猪”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对付野猪,猫不行,得请它的徒弟老虎出山。可子义不懂这个道理,或者说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猫奴,盲目地迷信主子。子龙,你跑一趟,专门捡这些野猪打。”

    李轨把一份名单交给赵云,上面列着乐浪郡境内的几个主要的土着势力,要想彻底控制乐浪郡,不打掉这几个刺头是肯定不行的。

    而赵云的特点就是行事缜密,执行了强,把任务交给他李轨放心。

    赵云领命,却又不无担心地谏言道:“襄平城内并不平静,将军要多加小心。”

    李轨点头道:“我明白,你走之后我即刻改革内军,确保万无一失。”

    内军营一直是李轨的贴身保护,但前段时间为了笼络辽东大族、玄菟郡大族、扶黎公孙氏、昌黎张氏、乐浪郡大族,乃至高句丽人。内军营的成分变得复杂起来,这对笼络地方上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警卫安全十分不利。

    期间就发生过有人在后宅井水里下毒等恶性案件。

    所以赵云等人一直建议李轨改革内军营,以确保他的绝对安全。

    但李轨却迟迟没有动作。

    所以他临行之前再次提起,李轨决定正面应对。一方面内军营的警卫力量不能削弱,其次他用以笼络人心的作用也不能降低。贾诩献了一计:把内军营一分为二,分为左右两营,左营地位稍高,但不当实际责任,无实权,充当外围和仪仗之用。

    右营地位稍低,承担实际责任,拥有实权。

    李轨很爽快地批准了这一计划,任命周兴为左营统领,王攀做右营统领。

    上次李轨被围白腊谷,在救李轨还是保襄平这个问题上诸将分歧严重,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