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喳!”
三个汉奸都单膝跪倒,大声答应着。
同一时候,曲阜城头上的史可法听着红夷大炮的轰鸣声嘎然而止,也大大松了口气。
“大人,丙字号堡基本完好。。。。。。鞑子的红夷大炮没什么用啊!”
史德威很快就向史可法报告了最新得到的损失情况!
被他称为丙字号堡的土木堡垒奇迹般的扛住了红夷大炮的轰击——其实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座堡垒的外墙分为三层,内层是一根根插入地下的圆木,围成了一个圆圈,只有在靠着曲阜城的方向上留了个口子。中层是一丈宽的封土,不是夯土,只是将挖掘壕沟所得的泥土堆上去。而外层则是下宽上窄堆积起来的沙袋——这样堆放的沙袋会形成一个倾斜面。而摆放在几百步外的红夷大炮射出的炮弹飞行轨迹其实是呈弧形的,有一个抛物线,也就是从上方砸下来的。它们当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砸破沙袋,但是冲击力却被松软的泥土给吸收了,而且也无法再弹跳起来形成新的伤害。
所以仅凭10门红夷大炮的轰击,是根本不可能摧破这种“沙袋堡垒”的防御——就算多铎手里的大炮再多十倍也没多大用处!
不过这种些沙袋堆成是堡垒高度不够,也就是一丈出头,因为外侧墙面呈斜面,很容易攀爬,而且也不像棱堡那样可以形成交叉火力。所以面对步兵的直接攻击,反而不容易防御。
实际上在曲阜外围再修筑这九个圆堡根本,是外行人干的事情,修这几个堡垒还不如再曲阜城外围再修一圈棱堡呢。
不过外行人也有外行人的打法!
“德威,”外行史可法拈着胡须,显得胸有成竹,“鞑虏用炮轰击不动,接下去就该强攻了,你马上从为父的督标和孔家的族兵中挑选3000敢死士,再准备好虎蹲炮和斑鸠脚火铳,随时准备出击逆袭。”
“孩儿知道了!”史德威顿了顿又问,“不知每个敢死士该放多少赏?”
“初战必须告捷,”史可法道,“不分官兵,一人给5两银子。也不数人头了,只要能取胜,就再给10两。。。。。。银子就从孔家的库房中出吧!”
第392章 孔子保佑,刀枪不入 一()
“弟兄们,打进曲阜城,要银子有银子,要娘们有娘们啦!”
“打曲阜啦!发大财啦!”
“发大财啦!”
“大清万胜。。。。。。”
天色蒙蒙方亮的时候,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就在曲阜城西面的旷野上震天而起。6000绿营兵以营为单位,已经摆出了十二个方阵,盾车在前,步卒居后,持着弓箭、刀牌和长枪,在军官们的煽动下大声欢呼起来了。
和分了旗田,拿了北京户口,得了北京房产,还有二十四个前程可以往上爬的八旗老爷兵不一样,绿营兵在如今的大清是没什么前程可言,也不是腹心部,连军饷都非常微薄。他们跟着八旗主子冲锋陷阵,很多时候居然打得不错,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是八旗兵的震慑;二是放抢!
前者是威逼,后者是利诱。少了一个,绿营兵就没什么战斗力了。特别是放抢着一条,那是万万不能少的,否则八旗兵自己都没劲头了,还逼别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许多明军投清后就牛逼哄哄,再次反正后则没有了锐气,原因就在于此。
而面对红夷大炮都打不动的曲阜城,大清“摸金王爷”多铎也只好祭出“烧杀抢掠”的招术来激励部下斗志了。
哪怕真把曲阜给屠了,也比兵败来得强!所以他现在也不提什么“少杀少抢”了。。。。。。
看见一群绿营兵又“疯”起来了,多铎笑着点点头,回头对何洛会说:“就是要这样的劲头。。。。。。何洛会,你带五个牛录督战!”
“喳!”
何洛会也喜气洋洋的应着。
反正是拿绿营兵的命去拼,拼赢了八旗兵也跟着一起抢。拼输了,八旗兵的损失也不太大,何乐而不为?
。。。。。。
“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抬出来!”
同一时间,换上了一身儒服的史可法史大儒,正站在曲阜城内的孔庙外面,大声呼喊。
在他的跟前,3000敢死士已经全副武装,列队整齐,就等着出战了。
十几个儒生打扮的孔氏子弟(大部分是刚刚才改姓孔的佃户子弟)已经抬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从孔庙里面出来了,人人都是一脸神圣庄重的表情。
史可法转向牌位,躬身行礼,口中大声呼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保佑我等旗开得胜!”
三千死士也一同行礼,人人大喊:“孔子保佑!旗开得胜!”
好啊,孔子成武圣了。。。。。。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个扛着火铳的孔子像?
史可法拜完了牌位,接着又大喊道:“今天本官就抬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与尔等共赴名教之难!孔子孟子在天英灵一定会保佑我等的。。。。。。便是战死,也是为名教捐躯,可以配享孔庙,世世代代享用后世香火供奉,虽死犹生!”
为了保住孔子的坟头,史可法也是拼了,什么招都使出来了,不仅大把发银子,连死士们战死后去哪儿都安排好了。。。。。。战死成圣,配享孔庙,以后都是儒家的圣人了!
还别说,孔子在曲阜一带那真是比神灵还灵啊!配享孔庙,战死封圣那一套的效果,比放赏白银都强。
三千“儒家死士”顿时就沸腾起来了,人人大呼:“孔圣人保佑我等!圣人保佑。。。。。。”
这时候,绿营兵们已经推着盾车,扛着云梯,如同潮水一样扑向了被红夷大炮轰了一天一样的丙字号堡。
红夷大炮的轰击其实是有点效果的,虽然没有摧毁由沙袋、泥土、圆木组成的堡垒墙壁。但还是打破了上百个沙袋,有不少泥沙从沙袋中漏了出去,让壁垒有些松动。如果多铎有更多的大炮,也更有耐心,打上半个月或者更久,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不过多铎没有那么多炮,也没那样的耐心。就算他有,他手下的八旗绿营,也没耐心再等了。
曲阜城里面有金山银山啊。。。。。。孔家千年的搜刮,都在曲阜城里面装着呢!要是打破了,还不得有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可以抢?
史可法部下的援剿总兵刘肇基在昨天白天就带人入驻丙字堡了,他入堡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挤在堡垒里面的难民和民团自己溃散。
史可法、孔胤植守曲阜的办法多少也有点不地道,他们把收容的难民当成了炮灰,摆在曲阜城外的九个堡垒当中。不仅把编成民团的精壮摆在堡垒里面,连妇孺老弱都不让进曲阜大城——曲阜大城也没多大,现在已经收容了曲阜县的十余万百姓,挤得不行了,根本容不下更多的人。而且一旦没有了家眷需要保护,难民中的精壮就不拼命了。。。。。。
而刘肇基带进丙字堡的,则是曲阜当地的团练,家眷都在曲阜大城里面——谁要是临阵脱逃,家眷就会被赶出城堡,自生自灭!
所以也不得不跟着拼命!
不过刘肇基并没有把自己带来的一千多人摆在第一线,而是放在了丙字堡唯一的城门周围。把城门,也就是堡垒内一万余难民唯一的出路给堵了。。。。。。
现在他们要么等敌人来杀,要么就是拼命吧,就算把命拼没了,还可以去见孔子,那是无上的光荣啊!
几个换上了自制的布面甲的难民中的头面人物,都被带到了刘肇基的跟前——他们的家眷都被转移进了曲阜大城,成了史可法手中的人质。
事儿办得很不好看,但却绝对必要!这些难民中的头面人物,说穿了就是因为害怕而逃跑的。怕死、怕大清。。。。。。如果大清能饶他们一命,投降什么的也没啥不行的。
扣着他们的家眷,多少是个保证!
这几个不知道是秀才还是举人的老爷也没办法,家眷被扣,家产败光,有两个还在讨胡虏檄上署了名,不拼命也没出路啊!
在他们的努力下,丙字堡内的难民总算有了一些组织,挑出了大约2000名身强力壮的男子,配了刀盾长枪,还有少量的弓箭。
丙字堡的城头上也摆满了各种各样可以往下丢的杂物,城墙下面还架起了大锅,熬着臭哄哄的金汁(粪汁)。身强力壮的大脚妇女也都组织了起来,或者拿着木桶准备运送金汁上城,或者拿着铁锹铲土填麻袋准备修补城墙。
“鞑子没有什么可怕的!有孔圣人保佑咱们,咱们怕什么?他n的就是死了,也和孔圣人在一起!你们都是读书人,能见着孔圣人一定很高兴吧?读书不就是为这个吗?”
听着刘肇基这个粗逼说着读书为了见孔圣人的话,几个举人、秀才也真是欲哭无泪了。
读书为的是升官发财,不是为了见孔圣人。。。。。。
“总戎爷,总戎爷,鞑子兵上来啦!”这个时候刘肇基的一个家丁飞也似的奔上来报信了。
“是真鞑子?”刘肇基马上问。
“不是,是绿营兵。”
刘肇基大笑道:“莫怕,是绿营,不是真鞑子。。。。。。行了,你们都上城去吧!本镇就在这里督战,祝你们旗开得胜!”
一个四十来岁的山东举人跺跺脚,咬着牙喊:“那就借总戎吉言了,来人,把咱的大旗打起来,也叫鞑子知道咱山东好汉的厉害!”
他们还有大旗呢!
就是一大块白布,上面写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保佑”这十个大字儿。。。。。。
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枪不入 二()
“至圣先师孔子保佑。。。。。。”
多铎从望远镜里看见这十个字儿都有点目瞪口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还有孔子保佑。。。。。。今天是打仗,不是考考科举,要保佑也该找关二爷啊,怎么找孔子啊?你们这些没文化的尼堪到底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啊?
“杀啊!都给我杀!”
“杀进曲阜,抢银子,抢娘们!”
“杀光姓孔的。。。。。。”
绿营兵们呐喊着向前,很快就到了丙字堡的壕沟外围。他们大多不识字儿,也不知道孔子的厉害——孔子那可是身高九尺,力大无穷,剑不离身的一个儒!要不然他怎么周游列国和人讲道理?春秋那时候的华夏人凶着呢,如果孔子真的手无缚鸡之力,谁会和他好好说理?
另外,孔子的爸爸叔梁纥那是手托千斤闸的勇士,那得多大力气啊?他的儿子会没个二三百斤的力气?
不过身为孔子后代传人的(也许是冒充的)孔胤植是没有那么大力气的,也不会玩剑,更加托不动千斤闸。
当丙字堡攻防战开始的时候,他只是躲在孔府大宅内,跪在老祖宗的牌位前发抖。。。。。。也不知道孔子的在天之灵瞧见以后会有什么感想?
也许孔夫子的在天之灵,根本不会看一眼孔胤植,因为血腥的战斗,已经在丙字堡西城上下展开了。
圆环状的壕沟外侧,几十辆盾车歪歪扭扭的排列着,盾车后面全是绿营兵的弓箭手,列出了松松垮垮的队形,一波波的往城头上抛射羽箭。羽箭的密度并不高,但还是压得城上的守军抬不起头,根本射不出几支反击的箭镞。
在他们的掩护下,其他的绿营兵则将填满了泥土的麻袋不断丢进壕沟,很快就填出了几条通道。
刘良佐的兄弟刘良臣领着百余正黄旗的汉军,押着一千多绿营兵上了一线,这一千余人,约有半数都披着身破破烂烂布面铁甲,看着就是能战一战的。
这些绿营兵虽然是明军的底子,但是却比原来“有规矩”。因为绿营兵的将领上面有八旗大爷管着,不大敢克扣军饷和吃空额了,所以这些投降大清的明军在变成绿营兵后,待遇普遍有了提高!此外他们手里拿着的家伙也比原来要管用!那种乱七八糟,只能用来吓唬人的火器都扔了,换成了真正能杀人的冷兵器。甲胄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且好甲好盔不再是家丁和将领们专用的,而是给了真正冲锋陷阵的战士。
另外,他们现在还有了更多放抢的机会!
虽然这年头的明军大部分也纪律败坏,走到哪儿祸害到哪儿的队伍可不少。可问题是大明朝廷现在还占据着中国最富裕的地盘,明朝的军队也不好撒开了抢朝廷的地盘啊!
而且现在还出了个抚军太子朱慈烺,他拉出了一支分地足饷的克难新军,把大明东南最好的地盘都圈起来不给杂牌军去祸害了,这可真是太不上路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投靠了大清朝后,刘良佐、许定国的兵将可比原先有干劲儿多了。
而多尔衮也挺够意思,并没有因为这两位“污蔑平西王”就拿他们问罪,反而把一些在北直隶和山西收编来的小股明军都塞进他们俩的队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