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古书生-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二章 西湖诗会 (十四)()
“《江城子》幽庭小院也风光,牡丹香,吊兰长。一树梨花,远看淡如霜。蝴蝶馋红蜂惹翠,痴画女,醉诗郎。无限忧怜,岂是惜春狂。总借春伤长婉叹,情几许,望谁量?”
叶青眉的一首《江城子》咏的哀婉,忧怜,是听者不免沉浸其中带有几分幽怨,
“台上的这位女子看起来好生眼熟!”
“叶,叶青眉!”一名少年书生突然叫道,
少年书生的话顿时让下面炸起了锅,
张大少爷听到议论声向台上的叶青眉望去,
叶青眉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叶青眉在台上慢慢的来回渡着步子,好似一只可爱的精灵,
这小妞长的真俊俏!张大少爷咽了口口水。
“《燕子令》碎翠晴波云渡处,柳林才把风扶,小桥东畔杏花酥,清音忽起落,恰恰似鹧鸪,纤巧汀兰惊动起,二三闲鹭轻凫,沙洲依旧客如初,去年双燕子,今不见江湖!”
叶青眉咏完三马诗的《江城子》并未下台,而是有吟诵了一首《燕子令》,
“快看,又是一首三马诗,”
众人向跑马台上望去,果然又有三匹马来到了跑马台,
“叶青眉。叶青眉1”
叶青眉的追随者一起喊着叶青眉的名字,与唐婉儿出现时的场面如出一辙,
“《春风令》”
叶青眉又要开始吟诗了,
本来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好似生怕错过叶青眉的每一首诗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一般。
“旧巢檐下燕子双,漪染平湖春雨凉。晓梦更残云鬓惹,玉镜朱砂艳抹妆。鸢纸醉,风拂窗,青阶深巷凝暗香。知是风流应有意,桃花新漫三尺墙。”
“好,”
“好诗!!!”
叶青眉刚吟完台下就传出一片的喝彩之声,
“叶青眉何许人也?”董小倩好奇的问道,
“哗……”
“四马诗,快看,是四马诗!!!”
台下的才子们都踮起脚展望着跑马台,
“叶青眉与刚才的唐婉儿都是江南四才女之一!”楠竹钰说道,
“江南四才女?江南四才女是,”
就在董小倩想询问四才女都是谁的时候台上的叶青眉又开始吟诵诗作了,
“《花枝瘦》花枝瘦,风裁柳,相思不尽烟雨楼,弄古弦,轻拂袖,楼台伊人绣花愁,柔面醉了窗前柳,梧桐梦,月柳头,三更无眠独自忧,回首去年明月夜,轻风青梅负兰舟,谁解绣花意,泼墨笺幽寂,笔落词更愁,年华绕指似水流。”
“江南四才女分别是金陵柳家的柳红烟,苏州唐家的唐婉儿,钱塘李家的李芙蓉,和台上的这位西陵叶家的叶青眉。”
“四才女果然名不虚传!排在最末的叶青眉就有如此诗才!”董小倩看着台上的叶青眉感叹道,
“如所料不错此首《花枝瘦》必定也是四马诗的诗作!”苏九儿说话道。
“快看,四匹马!!!”台下突然有人叫了一声,
台下顿时喝彩非凡,
“《满庭芳西湖春光》拂岸垂杨,清流曲水,翠剪芦竹苇芽。暖风迟日,无处不飞花。几许青梅酸杏,檐前扰、分味谁家。空闻那、莺声渐老,乳燕又啼纱。情赊,凭远道、烟销物外,人在天涯。念肠断秦关,目尽长纱。任是前程万里,还寄语、风笛云笳。分明下、青钱白璧,流水散红霞。”
叶青眉最后以一首《满庭芳西湖春光》的四马诗结束了她的咏春,
叶青眉下台后上台的是一位少年,
少年唇红齿白,身穿一身惨绿罗衣,头发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于兰麝的木头的香味。天边晚云渐收,淡天琉璃。惨绿少年的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少年瞳仁灵动,水晶珠一样的吸引人。
少年走上台后微微一笑,向十位夫子躬身一礼:“学生金陵马志文拜见诸位夫子!”
“免礼吧!”苗凤一摆手,
马志文挺身来到台前高声说道:“《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子、王献子,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云等文化巨匠。虽然乌衣巷后来败落但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国朝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乌衣巷是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谢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后来,乌衣巷沦为废墟。
诗中的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闹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听者想到其中包含深意。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你仅用一抹斜晖,便写出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好,此诗不错,”苗凤赞道:“你此首《乌衣巷》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苗凤也是金陵人,对乌衣巷比较了解,所以对此诗感触颇深,
“快看,四马诗,”
台下有人叫了一声,
跑马儒生向台上望了望并没有走上台去,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确认马志文不再吟诗之后才太不上台,对着夫子们一礼,又对着执笔人一礼,接过马志文的诗作回到马车上高声读道:“马志文,四马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志文下台后,又上台一位少年书生开始了他的吟诗,
“《春倾》一钩残月东窗挂,几盏孤星北岸明。柔情俯耳悄悄话,红杏隔墙默默容。一树开出花两色,娇娇欲滴伴粉红。柳吐千丝春染绿,痴心片片梦君同。十里桃花香春雨,千江柳色醉柔情。青山泼墨诗千丈,山水长流永向东。春风过处桃花醉,明月来时笑春风。一纸相思绣春透,两行热泪恨不成。含情脉脉诉无语,满腹痴情话谁听。竹篱已被柔泪染,爱恨痴心万点红。清荷雨后含苞影,红酒庭前醉梧桐。都说前世情缘动,怎教十八守空城。”
苏九儿看着台上意气风发吟诗作词的才子们感慨道:“江南真是卧虎藏龙之地!”
苏九儿平时自恃才高,清冷孤傲,现在心中也有些举步维艰的感觉,
“自古江南多才子,这些恐怕还只是江南才子们的冰山一角而已。”董小倩说道,
“是啊,现如今参加西湖诗会的只限十六岁之下,十六岁之上的可还有很多,江南七大才女,八大才子,都还不算,这些可不就是冰山一角么,”楠竹钰也感慨道,
“好了,不说这些了,”苏九儿调整一下情绪,“苗凤苗夫子此次出题咏春,几位公子可有良诗佳作?”
第四十三章 西湖诗会 (十五)()
“佳作谈不上,我倒有一首粗略之作,”钟旭说道,
“喔~不知钟兄是何诗作呢?”梅盛林问道,
“你们听好,”钟旭说吧,
站起身度了两步,开口吟道:“《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钟兄这首《春日偶成》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不过,”苏九儿话语一转,“不过钟公子的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学的的确不怎么样,你我本来就是弱冠之年,何须学少年一说,如若改正将谓偷闲正少年,却是极为不错的。”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正少年。”钟旭细细品味了一番果然要比学少年更有意境,
钟旭叹服道:“早就听闻醉花楼的苏九儿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才知传言果然不虚!”
“钟公子过奖了,”苏九儿谦虚道,
“不知我等是否有耳福能听九儿姑娘也吟诵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伍宇说话道,
“小女子才情薄浅,流传千古的佳作九儿是万万作不出的,”苏九儿说道,“但粗糙之作还是有一首的。”
这苏九儿也有不服输的傲性啊,说是粗糙之作定是费劲心思的细腻诗作,文人爱名,此言一点不虚。
“九儿姑娘所作是何雅作,何不吟出来让我等一饱耳福。”顾平说道,
“公子想听,九儿唯有从命了!”
苏九儿娇柔的扶着桌角慢慢站起,如若柳扶风般摇晃了两下,
开口轻吟道:“《阳春曲春景》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