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说书人-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就跟老夫子一个感觉,这样,百官跟仆人,有什么区别。
陈进才冷笑:“我若想平天下,何需阴谋诡计,若谁不服,平推过去,打服为止”
他想说的是自己或者说和平谷实力高强,想弄谁,完全没有二话。
天下还有谁可阻挡,没有必要搞些小心思,弯弯绕阴谋诡计啥的。
可是他话没说完就又让眼前这个老夫子打断了:“谁不知道和平谷陈白牛强势,只要想平谁天下间无人敢挡!
然而老朽却不怕,国无百官如何运作?
兵法老朽也看过一些,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你陈进才眼馋大宋很久了吧!大宋之地繁华,比你那和平谷苦寒之地,要强上许多许多。
所以你早就想把大宋收入囊中,但大宋却不是这般好收的。
因为就算你和平谷强盛强大,兵强马壮,但有一点是你的硬伤,那就是怎么也改不了,和平谷的人口只有十来万。
就算是你用强悍的兵力,把大宋皇室给灭了,你那十来万人,就算是全部是兵马人才,也统治不了我大宋一万万两千万的人口!”
老夫子说到这儿的时候,明白人都知道了他要说的意思。
上兵伐谋啊!
既然,和平谷,就算每一个都是人才。
分摊到整个大宋,也不过是把一瓢水泼到大海里。
那么如果假设陈进才真的对大宋有吞并的意思。
那么,如果自己是他会怎么做呢?
在场的读书人都是精英,不是精英也上不了整个大宋最厉害的六家书院。
所以,聪明人一般看问题,通常是一点就透。
有上兵伐谋,做点醒,有陈进才要吞并大宋为假设。
这般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好像事情的脉络就清楚了。
陈进才这是要把大宋的皇室,与大臣之间的关系搞对立并分化,然后,国将不国!
这样才方便他的出手,果然好手段,不愧是神仙子弟!
如此一来,事情就明了,原来今天这一切并不是陈进才好心好意为了化解大宋皇帝,或者大宋朝廷的危机而来。
而是,不知道怎么利用天书编造出一个大宋要被金国覆灭的一个假事实,大宋官家以后的悲惨命运。
一次来哄骗,威吓官家以及在场所有读书人。
用心良苦哇!
老夫子说着说着,就真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胸腔里更是充斥的一种悲壮的情绪!
老朽是为了这个国家,是为了大宋,哪怕是丢了这条命也是值了。
人一旦把情绪全部代入进去,可以在话语中带有很强的感染力。
所以现在老夫子说的话,可以很清楚的样在场所有人感觉到他心中的悲壮!
更能感觉到他心中的呐喊: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大宋!
在场的所有学子看向陈进才的眼神变了,看向在场所有和平谷的士兵的眼神也变了!
如果说前一刻,他们看向陈进才的目光是尊重和敬畏。
那么现在,就是一种看透一切伪装的厌恶,以及愤恨,当然还有警惕!
就连宋徽宗看向陈进才的目光也变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傻瓜被耍的团团转,月也是,难道嫁出去了就一定要随着自己的夫君,来骗自己的父亲吗?
(大年初一的想大家拜个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感谢,马路上的杀手还有sherrys两位的打赏支持!)。
,
第265章 东西多了就挑了()
“老夫子现在气急败坏,实在是全无必要,进才只是说出一个事实!”
陈进才对于赵佶的质疑目光视而不见,作为一个皇帝,不会权衡形势,那么也就再没资格做这个位子,免得以后死得很难看。
“帝王之道,在于道家之阴阳之论,亦是平衡之术,在于朝堂之上设文武两方官员。
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少一方则势大,势大则难制,难制之则皇族危,皇族危则国殆矣!
然大宋立国以来,文官一方势大难制,武将少有与之抗衡之辈,皇帝更是在文官势大之后还偏向之,更是压制武官到了极点。
此等阴盛阳衰之举,导致文官将国之权柄视为囊中之物,不舍得与之旁人。
家国天下,家在国前无可厚非,为了家族之利益,士大夫互为朋党,置国之兴衰于不顾。
只因为就算是改朝改代,只要家学不败,新朝还得用他们!
前提就是,这块肉不能让太多人分!
于是他们便将目光投向先贤之教诲,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陈进才笑说:“这句话出之论语泰伯篇,因断句问题在七八百年后被解释成了若民可日使便由他去,不可让民智之!”
意思是百姓可用就可以了,不可以让他们得到智慧。
“而因为这句话,让你们的至圣先师孔仲尼在那个时代被天下人唾弃!
儒家学说也在那时候差一点点断绝,尔后式微,所为者何也?
还不是尔等前人之所做所为,让后世人在精读史书之中,找到尔等些许士大夫之误天下生民之原由,方有此结论!”
这句话可是狠狠击在在场所有读书人心里,儒家在几百年后道统差点断了?式微?
这不可能吧!
所有人傻傻地看向陈进才,
“胡说八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言,并非如此解法,此乃天大之谬误也!”
老夫子气得大叫道:“此言意为,古之以来,读书人少之又少,明理者更甚。
然天下之道,世人通常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圣人因明理,通常走一步看五步,看十步之遥。
世人愚昧者多也,圣人之意如何可与之分说,若想分说明白,怕是要费天大之功夫!
是以,为上者使民,使其便可,无需使其知之此事是何道理!
此乃圣人言之原意,后人岂能误我士大夫也!”
其实,还真是如此,就跟现代人说的,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话是没错的,就像是治病,你去医院,医生会告诉你得了什么病,然后吃什么药,要做什么辅助治疗的运动。
而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病原子是怎么样繁殖寄生才让你得了这个病,为什么用这个药,用这个药是什么作用,为什么用这个份量。
然后还告诉你,从哪个案例里有你一样的病症,对方用的什么药,与你这个案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个不同之处又导致治疗方案的哪些改变。
这些都不会告诉你,医生告诉你的就是,好好吃药,没什么大事,放松心情配合治疗。
因为告诉了你,你也不懂,还会瞎猜,最后有自己错误的理解。
要是这么容易做医生的还用去学几年,再跟几年医师实习才能正式获得职称?
就如一个士兵,上面军令下来了,要去守某个城池,士兵说不去。
你还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守这个城池,守这个城池有什么好处,对国家有什么意义,对战略战役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你不说我就不去!
这样行吗?
那不是你了解的事,你想了解,是可以的,但需要很多时间去学习才会理解上层决策之人为何会发出这般指令。
而不是决策层每发一个指令都要对你解释一番这个命令的全部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发这个指令。
这都是多余的。
圣人之意让百姓听之则可,不用去解释完了才令之行事。
这才是此言之愿意,却不是**百年之后,批孔之时对此言之解释。
不过,陈进才拿出这句话的目的却并非辩论此言之正解为何,而是为自己接下来的话作一个引申。
他说:“正解与原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者,不外乎言行而已。
夫子敢扪心自问,你刚刚站出来质疑陈某,并非出乎对士大夫阶层之维护,而是出自为国为民之公心?”
老夫子竟无言以对,他没有出去做官,就是没有将脸皮修练到家,所以对陈进才之质问,他只有铁青着脸不发一言。
陈进才又继续说道:“夫子刚刚用以质疑陈某,便是将大宋打下来之后也无法掌控,这便是你们士大夫掌控一个国家之手段!
打天下,守天下需武将,可治天下却是缺文官不可!
于是你们便是掌控了读书人之升迁,名望,以及学识,此等手段一出,便是皇帝,亦惧尔等三分!
至圣先师孔仲尼,有教无类,三千余门生七十二弟子十贤人于门下问道,士农工商皆有,为的便是教化万民,与天下人以智慧。
孔仲尼拜于老子门下学礼,老子曾言,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而孔仲尼一生亦尊师之言,不贵难得之货,此难得之货便为智慧。
有教无类,方是儒家之道,人人拥有智慧方是不贵难得之货。
你们而今之士大夫,仗着身为治国之不可或缺之读书人,为一己之私纵横朝堂之上。
若天下皆是读书人,你们却有何尊贵之处?
许是你们明白此等道理,才会将先贤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曲解成现在之言行。
物以希为贵,读书人亦如此,士大夫亦如此,如此皇帝才不敢随意将尔等更换!”
陈进才说到这里,赵佶哪里又会不明白是何意。
他的意思是,其实找个给自家当官的读书人不难,只要天下都是读书人。
东西多了,就有得挑了!
其实他已经认可了皇帝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这一点,刚刚陈进才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大臣们的利益却不一定是国家的利益。
“真是如此吗?”
,
第266章 每一个大宋皇帝都是炎黄子孙的罪人()
“在800多年后,一个王朝的太祖爷曾说过那么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陈进才冷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从来没有过一个新生的政权找不到读书人去辅助治国。
只要自己有强大的攻击力,长刀所向挡着披靡!
那就谁也挡不住自己建立一个国家,至于说在中原大地建立一个国家之后找不到治国的人才,那就是一个笑话!
“若是我想用武力打下大宋,平了天下之后,谁敢反我?
用得着跟你们再走弯弯绕吗?”
陈进才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不屑,这是他应该摆出来的态度。
他现在摆出来的姿态就是,一个极为高端的姿态!
因为他把自己摆到一个先知的位置。
而一个先知是不会对世俗的皇权动心的。
他本来就没打算,当皇帝。
“在后世华夏逐渐堕落,每一个清楚的知道以后的史走向的炎黄子孙都会为此而痛心,
轩辕一族从世界之中心,到了七八百年后,居然,被西方蛮夷称之为,蛮荒之地。
要知道,现在西方那些白人们还生活在黑暗的教廷底下,像猴子还处于蒙昧之中!
可是几百年后,他们居然用枪炮敲开了我们的国门,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羞辱。
顺便还带给了我们,长达百多年自卑的心态,从此世界的中心,不再是中华大地。
而本来以文明而自傲于世界炎黄子孙,居然被别人看成愚昧的民族,何其之悲哀也!”
陈进才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点激动了:“你们都说我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其实我不止前知五百年,我还前知九百年。”
“从现如今到九百年后的事我都可以前知,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别人都在进步,都在探索中进步的时候我们炎黄子孙都在固步自封。”
陈进才走到台上,找到其中一幅世界地图上面。
那是一幅南宋地图,那上面清楚地标示着南宋的疆域,金国的疆域,西夏的疆域以及蒙古人的疆域。
那时候的蒙古人只有一点点,没错,只有一点点!
“蒙古人崛起,他们什么都不会,只有一腔血勇,还有跟草原上狼群学来并经过多次战争验证的战术!
他们打赢了金国人,赢得了金国的土地。
知道蒙古人是怎么打的过金国人吗?
是南宋的君臣都跟你们一样傻蛋,他们就像你们现在资助金国一样,资助蒙古人好的兵器弓箭。”
“而蒙古人就像现在的金国人一样,发现南宋人就是些懦弱的包子,于是他们也是毁了盟约,悍然南下。
现在的金国,也就是明天的蒙古人!
相信现在没有耶律大石坐镇的燕京城已经被金国人拿下了,而正在与他们接触的童贯应该不知道对方正准备拿下辽国之后顺便南下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