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演业-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说沙摩柯一走,武陵总督石韬便赶紧让人清点郡内损失,有农田被践踏或是房屋、设施、家畜什么的被破坏、损失的,皆一一登记,自然要做出一些补偿。
听说战争损失,辰河商会竟然还会补偿,这让县民们皆欢欣鼓舞,这才是真正的仁政。
周泰至汉寿,兵马未进城,只领警卫营二十余人,入城了解情况。
当听了潘濬以一些工人、农人等普通县民,在数量只敌方一半的情况下,挡住了沙摩柯进攻时,周泰也不禁多打量了这个小小县治安局局长几眼。
周泰代表军方感谢了总督石韬等人,又感谢了汉寿大学学生代表们几人。汉寿大学在此次抵抗五溪蛮叛乱中,也有学生主动参与了义兵,并还有两名大学生当场战死,杨锡特意吩咐石韬、周泰,要表彰一番。
周泰第一次真正统兵独当一面,这可是两万军马的差事,说实话也有些小兴奋。
这五溪蛮若是平了,那自己怕是可以得个金质奖章,为以后军衔上的晋升积累资粮。
周泰不知道杨锡为什么放着吕蒙在江北的兵马不调,偏偏要将自己从襄阳调往南方,来平五溪蛮。
周泰自然不知道,沙摩柯本应死于其刀下。
处理好战后事宜,周泰便邀请武陵总督石韬、汉寿治安局长潘濬列席军事会议。
照规矩,他们是不能参与军事会议的,但军队的行动,需要地方配合,又有官方邀请,于是二人以列席方式,参与军事研讨。同时列席会议的,还有武陵郡交通、农业、建设等部门骨干,可以随时给周泰的团参谋部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军事会议,于曹操刘备等的已然全然不同,全然是现代化的军事会议了。
周泰命人将武陵郡沙盘推出,于是整个武陵郡地貌,基本呈现于众人眼前。
“此乃荆南战区吕蒙司令坐镇荆南数年,遣数千人于武陵郡勘测出的地形图,各位请看清楚,零阳县、充县皆位于澧水之边,今其周围数县,皆被五溪蛮占领。原本县中官署与各类人员,皆被五溪蛮控制,我军此次出征,公子特别交代,必须击败沙摩柯,但同时,亦要保证各县治理官员与交通、医院等人员安全。各位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讲出来,团参谋部和本团,都会认真参考。”
(本章完)
第384章 批示()
武陵山平乱团团长周泰发话,让地方各部门专家们发表意见,果然提意见者颇多。
这些信息让周泰具体了解了许多武陵山中人的状况。
原来武陵郡人口这么多年来,都只发展至六十万人,原因便是武陵山人不服管教,藏于深山。其五溪蛮各有首领,共尊一人为番王,崇尚自然经济。
武陵总督石韬道:“五溪蛮百姓野蛮,但也有些服我辰河商会管教。但还有一些不服者,便自己组织武装,吕司令坐镇荆南时,曾派过数起军马想剿灭,但只要军马一到,他们便躲入深山,根本无从下手。”
武陵建设部长刘茂道:“我建设部门在对五溪蛮人分布区进行公路规划时,也遇到不少阻力。公子曾经说,要从洞庭湖修一公路,经汉寿,入零阳县,再沿澧水西进至酉阳县(重庆东南,武陵山区腹地,东与湘西接壤),便可打通由武陵入蜀之康庄大道。此公路本已经陆续开始投入修建,但自从吕司令兵马被调走,往北袭取南郡后,便搁置下来。原因便是其民见我大军调走,五溪蛮便开始不服管教,偶尔还有数十上百一股的土匪出没,抢掠沿途修路民力粮草。”
周泰听着,对此地状况基本有了些了解,又有自然灾害调度的专家告诉周泰,如今十月,再有一个多月,便要下雪,武陵山路途难走,大军若要进入,只怕粮草辎重,更是难以补给。
周泰有些为难了,吕蒙六万大军,尚且没有解决五溪蛮问题,自己才二万。当然,吕蒙的六万荆南军马,负责荆南四郡,为修各郡之间的公路,人手便已然拙荆见肘,自然不能单独调来对付武陵山区。
忽然,坐在角落一直未发话的汉寿县治安局长潘濬举手,表示有话要说。
这会议本来说话便要举手,这是规矩,但潘濬乃是县治安局长,对于在场诸位来说,自然职位最低。
如果说武陵郡算一个省的话,汉寿县只能算一个市,在场都是省级高官,潘濬只能算市里的治安局局长。
周泰知道此人,示意让潘濬说话。
潘濬站起来道:“周团长,要剿灭五溪蛮,其实按照常规办法,几乎乃不可能之事。就算今日周团长击杀其番王沙摩柯,尽灭其军主力,那又如何?过七八年,其照样会卷土重来。今有公子榜样在先,我武陵郡为何却弃之不用?”
潘濬来了一个反问,在场人都没听明白,周泰道:“愿闻其详?”
潘濬整理喉咙,正色道:“公子为入蜀,以路定秭归,水陆并进,征服群山,更动用三十万人力,修建入蜀公路,此一举却是一举两得,日后既成内外沟通之要道,带动发展,又可兵马直入蜀中,加强军事控制,自此,再无独立之蜀。我们可否将武陵山区,当作一个小型蜀中,以大军为后盾,调集民力,全力建设。若是总督大人与周团长两相合作,明年夏,必能成此事。”
总督石韬与周泰听了潘濬之言,皆心中大动。
周泰转过头对建设部长刘茂道:“不知道建设部有何意见?”
周泰要做此事,军方只能是个辅助,真正的施行规划,上报项目,却是武陵郡。
只是合则两利,其实总督府若是上报此事,获得杨锡批准,令军方配合,那此事,周泰也得执行。
刘茂道:“吕司令在时,这公路其实早规划完毕,也召集一些人手修筑了基础,甚至往北至作唐县和孱陵县的公路,都已然开通,成为除长江外的交通要道。但汉寿至零阳县,虽只有八十公里,却还只修了十余公里便搁置了。不过公路规划,具体路线测量已经全部完成。”
刘茂摇着头,表示遗憾。
虽然只有八十公里,在此时算起来,不足二百里,但要进山,却也不容易。
虽然这山比不得秭归北,但也属于丘陵地区,一百多里路程,弯来绕去,得有二百多里左右。
武陵石韬忍不住站起来道:“刘部长,若是周团长全力配合,郡中给你全力征召人手,要将公路修至零阳城,你多久完成?”
刘茂脸色为难的道:“一年!”
“不行!太慢了!”
“十个月!”刘茂略犹豫道。
但石韬还是觉得太慢了,练练摇头道:“不行,最多给你五个月,要人,我给你调人,要物料,我给你全郡动员,甚至求助隔壁长沙郡张机,此事直接递交申请,请会长批示,你能多久?”
刘茂见石韬这是急了,苦着脸,心中默默算计,良久才郑重点头到:“若是全郡动员,我可在六个月将公路修至零阳县县城脚下。”
周泰鼓掌,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今日便请石总督传书给公子,让公子下达******。我周泰这两万兵马,但凭调遣,就算是入冬,除了大雪封山,我两万大军绝不休息。”
武陵郡由于地势高,比江南其他地方却要冷些,但一年大雪,也就那么几日。眼下过一个来月,便会下一场雪,石韬与周泰等人,想在大雪之前,抢修一段,在石韬飞鸽传出申请的同时,武陵郡各个部门,便已然开始具体规划起来。
潘濬在此次大战中,建功不小,石韬在给杨锡的申请中特别提出,并请调其往郡中,作为郡中治安署代理署长,负责战后整个战场的物料押运工作。
收到石韬的申请,杨锡没考虑多久,便批示可行,只叮嘱了周泰,建设的同时,一定要组织好保卫工作,防备沙摩柯的偷袭。
杨锡看了石韬等人规划的公路路线,觉得不够,于是直接指示,让其不仅仅将公路修至零阳县,再往西几十公里至充县,然后往南一百多公里至沅陵县,最后经沅水旁又绕回汉寿。
这工程就大了,无异于将武陵腹地绕了一个圈。加起来总路程不得四五百公里。
但杨锡告诉他们,人力物力,无非总结起来,便是财力,商会批这个项目,你们只管去做,咱们有钱。
要论有钱,辰河商会肯定要比曹操有钱,曹操都敢修许都至敦煌的铁轨,杨锡修几条公路,有什么要考虑的。
至于铁轨,辰河商会从未停止过,如今零陵、桂阳、长沙已然全部铁轨于辰河城贯通,就连武陵郡,汉寿城也与长沙、零陵二郡有沟通。
(本章完)
第385章 会债()
建安十六年十月,武陵郡总督石韬石广元,徐庶的老乡,这位在辰河商会呆了十多年的同志,开始爆发。
一生名声不显,小心谨慎的他,终于做了一件大事。
在辰河商会会长杨锡的批示下,在原本人口便只有六十五万的武陵郡,征召劳工十五万,进行各地交通建设,并打出了全国都没有打出过的口号。
“半年修通汉零水泥公路,两年修通武陵郡所有县际公路,三年水渠至每乡!”
杨锡给其出了一个主意,让其在县中建筑、各乡学校,甚至其他显眼路段,全部打上长条红布标副,全郡宣传。
武陵县民报也将此事大肆宣传,并公招劳力,表现好者,将来有机会成为辰河商会正式员工。甚至,在这中间表现突出者,将会积累政治资粮,将来选举各级官员,政治名声是可以拉来选票的。
冬,十一月,汉寿(常德)至零阳县(慈利)公路停工一年后强势开工,路宽最低标准为四米,脚踏三轮来往畅通无阻,四轮马车会车不需让道。
汉零公路不按照直线距离算,弯弯曲曲达到了一百九十六公里,从洞庭湖边行军两日,便可达到武陵山脉腹地,这在此时,简直神奇。
这只是开始。
武陵郡建设轰轰烈烈进行,其他郡县没有太大动静。
因其他郡县地势平坦,县通公路,早就已然做到,现在是在作着公路至乡的项目。
杨锡核算了一下,整个辰河区,包括东南亚,缅甸等边远之地,辰河商会如今每年同时动用的劳力,达二百万,再加上军队、管理、教育等,辰河商会人员达三百万人。
每个月工资三百万两,什么概念?
杨锡知道,就算如今缅甸淘金,一个月也只能解决八十至一百万两的问题,其他各项一个月要收到两百万两,还有些问题。
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果然,汉零公路开工没几天,杨邵来找杨锡了。
杨邵二十多年前便是管后勤,财政一直都是他在管理,他主动来见杨锡,准没好事。
“哥!你这样大搞,怕是有些难运作了。今年出征南郡,二十万大军,五万后勤,二十五万人不事生产,后来又动用三十万大军修筑夷姊公路,今又差不多二十万人修汉零公路,现在财务已经捉襟见肘了。”
“有多少入不敷出?”杨邵看杨锡表情,就知道他早知道此事,只是具体数据问题。
“本来如果只有南郡夷陵一处大建设,各地按照年前规划开支的话,应该是打平,但接下来的武陵郡大搞,我们就估计一个月要亏空三十万两!”
杨邵故意将三十万两这字眼说的比较重,是他自己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但又想不到办法。
早在几年以前,杨锡便已经使用了通货膨胀这一招了。
当时大鲜卑城、庞统远征等大事需要用钱,杨锡命杨邵铸造铜钱时,按照当年预计的全区总产值,多铸造了百分之五的钱币,以后每年都多铸造百分之三,钱多物少,自然购买力降低,物价提升。
这是统治阶级向百姓以通货膨胀来搜刮的一种方式。
你工资没涨,但物价涨了。你发现你赚钱多了些,但开支更大了些。
现在辰河区,每年货物大概涨价百分之三,这已经是社会经济正常情况能接受的最高了,如今辰河商会普通员工一个月工资从二十多年前的零点九两银子,涨到了快二两,涨了一倍,但实际物价涨了两倍。
以前一百钱一石米,现在三百钱。
杨邵以为杨锡没有办法了,但杨锡不慌不忙的道:“你放心吧,我有办法,这事,迟早要发生。以我们辰河商会现在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可以发行一种票卷,这个票券,我叫他会债!这样,你以辰河商会名义,通过辰河银行,发行一种票券,这种票券,要有银行统一印刷,银行总行盖章,分行行长签字签章,统一向所有区发行。购买这种会债,等于将商家和县民的钱,以定期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