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实验证明鸟铳发射距离有关的因素,如火药多少,火药潮湿,弹丸大小,弹丸与枪管的配合,枪管长度等等。
每次授课,除了进行理论解释之外,杨轩更是通过大量试验进行验证,让每个组每个学员都进行练习,这可让这帮大老粗受益匪浅,很多更是拿着模型回去模仿。
这种实证授课方式一度引领潮流,其他教官看到参将尚且如此,大家纷纷照搬,有的更是专门跑来找杨轩探讨,杨轩也乐得与大家讨论,看到不合理的地方尽量让对方去思考,寻找新的方法去例证。
这其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比如在组装鸟铳的时候,第3大队杨雄牛就是如此,杨雄牛乃土暴子出身,在蓬州战役的时候归顺忠义军。
由于过去没有上个私塾,虽然力气大,作战勇猛,但装备鸟铳这种事情颇为麻烦。
看到全小队其他的兄弟都会装了,而自己装的鸟铳不论如何都不合格,气不过拿去试试,气密性不好,呛出来的火焰烧杀别人。
众人看着大笑不已,恰好被杨轩看到,当即讲明分组的道理,就是让大家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就是让大家帮助。
整个小队被罚,围着山跑了两圈,如此足足用了两柱香功夫,大家气喘吁吁的回到原地。
大家一个个做检讨,然后杨轩站在一边,让小队众人带着杨雄牛装配火铳,放铳测试,效果颇为不错。
军官教导营训练在进行,但外面则显得一点不平静。
第117章 划江而治;乐观的士大夫()
从汉中传来消息,说是清军早已经占领陕西,大顺军汉中守将贺珍率领罗岱、党孟安、郭登先以汉中之地投降清朝,被蛮清英亲王阿济格札授汉中总兵之职。
原来蛮清占领北京城,鸠占鹊巢,居然将蛮清朝廷从关外迁移到大明首都北京,先是分兵攻打山东,北直隶,接着攻打河南、山西,往日威风八面的大顺军居然毫无招架之功,竟然一路溃败,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将丢失华北之地,退回陕西固守。
在崇祯十七年年末,为了彻底消灭大顺军残部,蛮清摄政王多尔衮以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兵出大同,经过蒙古草原,逼近闪避的榆林与保安(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另一路则由蛮清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部,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
大顺军权将军刘宗敏作战不利退回潼关,李自成被迫率领大顺军主力出战,但多铎携带三十门红衣大炮攻城,双方大战十三天,潼关失守,清军逼近西安城。
李自成见势不妙,不顾在陕北的高一功、李锦部的安全,仓皇率部退出西安城,经蓝田、商州,走武关,退入襄阳,宣言将欲水陆并进,直取取南京。
李自成逃走之后,蛮清摄政王多尔衮令阿济格率部追击李自成,而令多铎率领主力沿着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攻打南京。
而看到大顺军败亡,据守汉中的大顺军将领贺珍率部在三个月投降蛮清,而忠义军与汉中还隔着土暴子,一个商人贩卖茶叶,在汉中探得这个消息之后,回到顺庆府向众人说起该消息,地方官员不敢相信,居然以散播谣言为名将其抓起来。
穿越的杨轩当然知道这个消息真实性,一面感慨古代消息闭塞,流言蜚语盛行,如此像蛮清攻占陕西消息在数月之后才传到自己耳朵里面,另一方面一个劲琢磨如何快速传播消息,保证信息的畅通。(这不算夸张,金声桓驻防江西,为蛮清江西提督,隆武帝在江西战死半年居然不知道消息,永历帝朱由榔在广东登基半年多居然不知道其确凿消息)。
想了想,杨轩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令人请来御史、忠义军监军钱邦芑、顺庆府同知范文光、赵司炫等,通报消息。
听到蛮清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然占领华北之地,大顺军首领李自成仓皇溃逃湖广行省,汉中守将贺珍率部投降蛮清之后,众人表情迥异。
钱邦芑、范文光、赵司炫等人显得颇为兴奋,三人纷纷向北,泪流满面,以遥祭崇祯帝。
坐在上首,杨轩感到不可思议,摇头道:“先帝为奸贼所逼,吊死于老槐树下,现在李自成如同历史上黄巢等奸贼一样惶惶不可同日,如此虽然可喜可贺。
但前拒虎,后迎狼,现在大顺军、李自成已经不足道哉,现在我们面临的敌人将比流寇李自成、张献忠更加奸险一百倍的蛮清啊。”
钱邦芑显得不以为然,摇头道:“子修,可以无忧亦。虽然马士英擅权,虽然江北四镇飞扬跋扈,但老夫不相信当今之朝廷还不如当年东晋、南宋。
东晋、南宋尚且可以据守长江以南达百余年,蛮清虽然残暴,我大明难道不能坚守江南之地?”
杨轩呵呵笑了笑,摇头道:“钱先生此言大谬亦,以在下看来,当今不要说比不上南宋初年,就是南宋末年亦不如亦。
不论南宋初年还是南宋末年,都不如亦。
这几年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无论是南宋初年还是南宋末年,地方没有什么大的灾祸。
在南宋初年南宋末年,我汉人内部没有乱,而当今天下,在朝中东林党与其他派别,或者说阉党吧势不两立,大家争权夺利,比起宋高宗朝廷差远亦。
再加上,有李自成、张献忠之乱,朝廷诸公一心想借虏剿寇,大家一个个自恃长江天险,不知道败亡已经不远亦。”
钱邦芑大怒,站起来怒视杨轩道:“杨轩杨子修,大明朝廷没有亏待你,你是蜀王府仪宾,蜀王郡主竟然甘心为你小妾,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居然说得出口,你,你,你真的是丧心病狂。”
杨轩摇了摇头,叹息道:“钱大人,在下只是与三位大人一道沥青时势,商议对敌良策而已。
钱大人为朝廷御史,更是我忠义军监军,我们大家可不是寻常书生,更不是武夫,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钱邦芑还是怒气冲冲的,瞪着杨轩道:“你的未雨绸缪,是不是想象孔有德、尚可喜等无耻小人一般,卖国求荣,连自己的祖宗也不要了。”
杨轩哈哈大笑,摇头道:“钱监军将我杨某人看着什么人了,简直是鸡狗不如的东西。
钱先生,这一个多月相处,我杨某人是什么样的人,忠义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难道各位大人都熟视无睹吗?”
范文光户部出身,不像御史出身的钱邦芑那样,将对方拉着重新落座,然后拱手道:“杨大人,你不要见怪,钱大人就是这个脾气,你说,你有什么想法?”
杨轩尴尬的笑了笑,摇头道:“三位大人,如果过去李自成、张献忠是肘腋之患,那么现在李自成、张献忠已经不足为道。
正如刚才本官所言,如今局势比起南宋初年犹有不及,在南宋初年,岳武穆、韩世忠、吴阶诸位中兴名将浴血苦战,终于挡住金人进攻。
朝廷诸公那位可以做岳武穆、那位可以做韩世忠千古留名在下不知道,但本官定以岳武穆、吴武安(吴阶字晋,武安是死后谥号)自勉,率领蜀人守住西川之地,不叫后金进入我四川半步。”
三人转忧为喜,钱邦芑拱手道:“大人,我等当然当以前朝忠烈之士自勉,大人愿意做岳武穆、吴武安,我等怎么会反对,我等必然鼎力支持啊。”
范文光也拱手称赞道:“大人,老夫也是川人,吴阶吴武安抗金伟业,我等蜀人当然知道。虽然史书说中兴四将为岳飞岳武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但我蜀人当知道吴阶战功虽然不及岳武穆,但比起韩世忠不遑多让,更不论张俊、刘光世诸人亦。
大人想做吴武安,我等深知亦,我等当竭尽全能,定然不让后金进入四川半步。”
赵司炫眼睛眨了眨,笑道:“下官虽非蜀人,但在四川为官多年,对吴武安也颇为敬仰。但大人要做岳武穆、吴武安,必然要有稳固后方啊,必然要从地方募兵,必然要从地方征收粮食啊。
现在张献忠流寇四川,祸乱百姓,大人当与朝廷各路大军共同驱逐流寇,然后再奏明天子,率领大军收复汉中,如此成就吴武安之事业啊。”
杨轩点了点头,笑道:“三位大人所说都是正途,但事急从权,如何将驱逐流寇,如何将后金挡在四川之外,我等将来从长再议吧。”
三人对视一眼,面露不快,这个杨轩虽然看起来年轻气盛,但明显心中早有主意,在意见不合的时候常常如此,大家也拿他没有办法。
大家说什么的都有,有人不以为然,蛮清虽然残暴,但自古以来多次出现南北分治,大家还是自信满满的,有的更是弹冠相庆,到如今为祸大顺军这支流寇看来已经平定了,大顺军逼死崇祯帝尚且如此,那么张献忠离覆灭也不远了啊。
有人说张献忠盘据成都,大军后路都有被偷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出兵汉中呢?
范文光想了想,点头道:“是啊,我们大家何曾没有年少轻狂过?找机会劝劝,只要可行,大人是会听从的。”
三人沉默不语,虽然嘴巴这样说,但知道要想让杨轩改变注意,必然难上加难。
第118章 粗制滥造的兵器()
而此时,坐在案几后面,杨轩也陷入一片沉思,本想借机告诉大家现在最凶暴的敌人是蛮清,是后金,而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现在要保存汉人元气,最好建立抗清统一战线。
但听话听音,看三人种种表现,大概会反对自己的抗清统一战线的。
杨轩暗地感觉颇为奇怪,前世都说张献忠屠川,但自去年开始张献忠入川近一年以来,大西军军纪颇严,除了在重庆因为担心放走的俘虏重新投靠大明而被砍断右臂之外,除了剿灭灌县数万蜀王宗亲之外,除了狠狠打击那些敢于反抗的大明官僚之外,没有什么过火的举动?
除此之外,大西军还颇为可爱,比如对俘虏的读书人,那帮大老粗居然装成斯文人口口声声大骂大明的不是,希望这些读书人能够改弦易辙,能够忠于大西政权。
但很多读书人就是死脑筋,有的更是率部反抗,面对这种敌对势力,大西政权采取暴力手段,这无论如何还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这近一年的观察,至少在大西政权建立之初,大西政权还不算残暴。
虽然现在大西政权正将各地大户豪强读书人迁往成都,大概就是为了就近控制这些反对势力而已。
虽然从三月开始,各地流传大西政权残暴对待再起义的民众,但大概是大西政权准备以革命的暴力手段对付大明势力的反补而已。
难道造成四川全省数百万人灭绝惨剧的罪魁祸首不是大西政权,不是张献忠?那么这罪魁祸首又是谁呢?是龙文光、赵佳伟扒开都江堰,是蛮清,是姚黄,是张献忠,还是明军?
自己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四川人被灭绝的惨剧将重新上演?
还有,看钱邦芑的反应,大概已经猜到自己鼓吹抗清统一战线,自己如何将他不动声色的支走,或者让其陷入具体事务之中不能自拔?
三天后,也就是弘光元年六月初十,这天杨轩正在军械所,与铁匠师傅们一起打造鸟铳,铸造虎蹲炮。
穿越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军械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鸟铳制作非常精美,但很多则颇为简陋,连发四五铳之后全枪发烫,给人感到随时就可能炸膛,将士们根本不敢使用。
经过数月观察了解,杨轩终于找到其中缘由,大明除了施行卫所制度之外,卫所兵丁武器、装备也主要由临近数县、数府供给。
为了保证供给,都指挥使与地方知府、知县达成协议,这个府供给多少军械,这个县供给多少军械,各个府县在摊派给下面工匠作坊,不但各个作坊打造工艺、打造水平千差万别。
各个铁匠作坊师傅平时打造铁器赚钱,现在官府摊派打造什么兵器,各个铁匠作坊不但不能赚钱反而可能贴钱,大家心理早不痛快,打造的军械质量可想而知。
可能大家会问,就像现代工厂一样,即便制造质量甚差,但出厂总有检验吧,只要好好检验,也能够保证枪械质量。
但明朝中后期军队地位甚低,很多卫所指挥使、千总百总被地方读书人压制,现在要想对兵器把关,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就是明朝枪械标准还停留在朱元璋火铳水平,官府规定只要连放三铳不炸膛就可以缴获,两百七十年根本没有改变,如此制造出来的枪械质量可想而知。
总结前世经验教训,在成为仪陇知县的时候,杨轩就在军中建立军械所,委任工匠苟富贵为军械所总办以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