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好时光-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讲究天人感应的古代,诸多自然现象被认为是天意的表达,对封建王朝,皇家帝王意义重大。
后妃们梦日而孕,皇帝们出生时室有红光,香气四溢,甚至神光照室,龙游屋外,凡帝王降生必有异象,乃二十四史最普遍的祥瑞记载。
祥瑞之兆出现在太平盛世,便是四海承平,天下大治的佐证,为帝王的丰功伟业锦上添花。
某些时候,祥瑞亦是改朝换代的合法凭证,王朝更迭,新君上位总要有个天命呈现的迹象才行。
比如武王伐纣时,有“凤鸣岐山”的瑞兆;曹丕篡汉之时,有麒麟降生、凤凰来仪和黄龙现世等祥瑞。
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基前,亦有洛河献碑之说,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祥瑞最泛滥的年代。
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阻力相当大,但当渔夫从洛河里捞上来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碑时,就成了天命所归的凭证,登基为帝理所应当。
开了这个头,朝野民间跟风者无数,有个叫朱前疑的人上书说:“梦见陛下统治天下八百年。”武则天闻讯十分高兴,立即任命其为“拾遗”,堪称是以梦升迁第一人。
监狱里有个犯人立即被问斩,于是在墙边制造了一个巨人足迹,层层上报后惊动了武则天,并遣内侍询问。
犯人称夜见巨人至,身长三丈,面色金黄,周身溢彩,口称:尔等蒙冤,勿忧,帝必敕令赦天下。
验证巨人足迹之后,武则天将其视为祥瑞,顺从神意,发布大赦令,赦免天下死囚,并将年号改为“大足”。
据说尔还有人在乌龟腹上漆书“皇帝万万年”字样,被识破之后,武则天亦以“初心善意”为名将其赦免。
貌似荒唐,但女皇确实这样做了,她是年老糊涂吗?
说白了,祥瑞其实是一种政治需要。
皇帝需要以此彰显天命所归,臣子借献瑞投机谋利,以至出现“两汉多凤凰,光武信谶书”的奇葩景象。
大宋也有过一段祥瑞泛滥的时期,就是前朝真宗皇帝在位之时,因其父赵光义皇位来路不正,自己能力威望也一般。
出于稳定地位的需要,真宗皇帝授意制造了不少祥瑞,献“嘉禾”,有人称“龙见于云中”,陕州官府竟将“黄河清”作为祥瑞上报,真宗皇帝则借着这些由头,闹腾着泰山封禅。
杨浩低头看了一眼滚滚黄水,忍不住腹诽吐槽,官府献瑞真是毫无节操啊!
不过有什么可说的呢?而今自己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小月东边走,此物一出天下安”,毫无节操,直白至极的奉承,也相当粗糙。一块来不及精雕细刻的石碑,生生被说成了祥瑞。
这是自己的主意,想想杨浩有些脸红。
不过,还是很有必要。
尽管大宋这些年“拨乱反正”,已经鲜少提及祥瑞,但杨浩相信,献瑞的奏疏到了东京,圣明天子赵祯,以及两府正直的宰辅们会欣然接受。
一块祥瑞石碑,安定万千灾民惶惶之心,彻底击败弥勒教图谶惑民的不良用心,绝对物超所值。
那些掘土挖碑,满脸愕然的工匠已经被控制,官府借口他们发现祥瑞,乃是有功之人,要前往东京献瑞受赏。
其他青壮工匠羡慕不已,纷纷叹息这等好事怎么没让自己遇上?全然没有注意到,那几人湿透的后背,以及下意识颤抖的大腿。
尹洙长松了一口气,一个劫难算是过去了。
有此祥瑞,弥勒教就很难再捣鬼了,祥瑞现世,若再生出现什么图符谶语,完全就是笑话。
手段无甚差别,但先来后到很重要。
祥瑞现世,白发老者也身着官府来到现场,信誓旦旦一番称赞,命人即可将石碑运往东京,向官家献瑞。
随后赶去灾民营地,声称代表皇帝来慰问灾民。
直到此时,杨浩才彻底搞清楚白发老者的身份。
京西路宣抚使李迪,两朝老臣,两度官拜宰相,真宗朝便是太子太傅,为当时的太子,而今的官家赵祯讲学授课。
祥瑞现世的氛围下,宰相、帝师这两重德高望重的身份,以及白发苍苍的年龄,和蔼可亲的态度很有“治愈功效”。
李迪只是在营地转了一圈,如沐春风地几句笑语慰问,并允诺朝廷会妥善安置,灾民们顿时安心不少。
好消息接二连三,些许不着根基的流言蜚语顿时烟消云散。
毕竟朝廷官府施粥发粮,安营扎寨,赈灾救助是不争的事实,何况年过七十的宰相亲自前来慰问,足以说明问题。
待秩序井然之后,沈放与杨浩陪着李迪回了沈家庄,救灾安民之事彻底交给尹洙。到了这个地步,他要是再办不好,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沈放喜滋滋道:“外公啊,阿姐说的没错,您亲自出马,效果非比寻常……早知如此,该让您早些来慰问的。”
李迪叹道:“你呀,想的忒简单……你以为没有那个祥瑞,老夫跑一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不是吧?外公曾是宰相,难道宰相的身份还比不上一块破石板?”
沈放感慨之际,难免有些口不择言,话音落地这才反应过来,讪笑道:“啊,外公勿怪,孙儿失言了。”
“知道就好,平素好好跟你姐姐学学,还有这位杨小哥…”李迪目光悠悠,若有所思地看向杨浩。
沈放笑道:“是啊,杨三郎,你不错,连我阿姐都夸你聪明了,这次多亏了你发现端倪,想出这祥瑞的主意…”
“哪里?沈公子谬赞了,这也是令姐的计策…”杨浩笑道:“最重要的是李公德高望重,出面安定人心。”
“此事要紧的是料敌于先,后发制人,否则老夫出面作用也有限。”
李迪看着杨浩,笑道:“其实放儿说的没错,有些时候,宰相之名是不如一块破石板管用。”
第二十一章 很聪明,很奇怪()
宰相岂能不如一块破石板?
杨浩心里清楚,李迪除了自谦之外,还有敬畏之故。
因为那不是一块普通的石板,自从刻上“小月东边走,此物一出天下安”这句话开始,这块石板便代表着上天,隐含着皇权。
宰相又岂能逾越于皇权和苍天之上?
老头子年纪虽大,但一点不糊涂,言辞格外谨慎。
此番倒也多亏有李迪在,没有他这份资历威望,单单一个尹洙很难掌控局面,安抚民心。
官家赵祯派他前来,甚有道理,虽然大部分时间待在沈家庄喝茶养神,但只要出面,那就是定海神针。
不过,一路上李迪深沉的目光不时看过来,“心里有鬼”的杨浩只觉压力山大。
等回到沈家庄,杨浩才发觉,不知何时后背竟冒出一身汗来。
看来自己还是不够淡定,不够自信啊!
李迪到底年纪大了,折腾了大半天,劳累在所难免,由沈放照应着前去休息。杨浩如蒙大赦,快速回到自家房中休息。
刚坐下灌了口清水,杨雪便喜滋滋地跑了进来,只消看一眼鼓鼓的口袋,就知道她又沦陷在沈媛的美食攻势下。
“雪儿,今天漂亮姐姐又说什么了?”杨浩没好气地问道。
“她说三哥你很聪明。”
“是吗?”杨浩想起沈放似乎也这么说过,据说这位沈小娘子自小饱读经史典籍,乃是心思通透的才女,眼界甚高。
能得她一句称赞不容易啊!反正据沈放自己说,自打记事以来,从未得到过姐姐的真心夸赞。
“嗯!”杨雪信誓旦旦地点点头,然后问道:“那三哥要对漂亮姐姐说什么吗?”
“就说…你很漂亮,冰雪聪明。”
沈媛的聪慧,杨浩早有领教。那日在小河边的近距离接触,以及昨夜厅角烛光下的柔姿倩影,亦是印象深刻。
杨雪眨着小眼睛,狐疑地看了一眼杨浩,突然问道:“三哥,你是不是喜欢漂亮姐姐?”
“嗯?”
杨浩顿时惊诧,同样狐疑地眼神看着杨雪,然后语重心长道:“雪儿啊,你虽然还小,但不能乱说话,尤其是刚才那种话,知道吗?”
杨雪目光纯净,平静道:“三哥心里是不是想说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咦?小家伙怎么门清啊?
“别以为我什么不懂?”杨雪微有不悦,神气道:“以前大哥喜欢村东李叔家的秀秀姐,就常夸她漂亮,冰雪聪明,娘亲也这么夸的。”
“呃…”
杨浩顿时满头黑线,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表达失当,以至于引起误会?
杨雪嘟着小嘴,轻声道:“三哥,漂亮姐姐可能也喜欢你。”
什么乱七八糟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杨浩脸色一沉:“雪儿,不许胡说。”
杨雪傲然道:“我没胡说,漂亮姐姐总是问三哥的事情,以前秀秀姐也是这样,偷偷问大哥的事情,还会脸红…”
呃……
杨浩很无奈,小家伙都经历了些什么啊?脑袋瓜里净是些与年龄不相称的奇怪东西,还总是“自作聪明”。
沈媛喜欢自己?
怎么可能!
曾经的宰相、帝师李迪的外孙女,已然出身非比寻常,她们沈家更是非同小可。
杨浩也是今日才知晓,沈媛的曾祖父曾是太宗朝的宰相沈(义)伦,虽已亡故,但好歹是宰相之家,门第高贵。
沈媛之父,以及叔伯都是在朝为官,虽不是高官显爵,但都算得上清流名士。
沈媛的姑母则是真宗妃嫔,当年险些将刘娥比下去成为皇后。而今随着章献太后刘娥,皇帝赵祯生母李宸妃,养母杨淑妃亡故,沈太妃乃是宫中地位最尊崇的长辈。
沈媛如此尊贵的出身,又生的漂亮聪慧,才貌双全,怎么可能看得上自己这个乡野穷小子呢?
杨浩不喜欢白日做梦,也不想吃天鹅肉,至少眼下不想。
除非,某日一飞冲天,鱼跃龙门……
……
“一飞冲天,鱼跃龙门并非不能。”
出乎意料,李迪回去之后并未立即休息,而是与外孙(女)一起吃饭闲聊,并非对杨浩给出了很高评价。
沈放诧然道:“那个杨三郎……果真如此厉害?”
“事情你都看着,一两件事或许是偶然,但很多事连贯来看,可就不是好运那么简单。今次要没有此人,陕州之事恐怕没这么顺利。”
李迪悠悠道:“老夫不会看错人,此子才具见地非凡,少年老成,如果不生波折,前程可期。”
“嗯,外公所言不错,尹洙对杨三郎似乎也颇为看重。”
沈放道:“对了,今日尹洙与他谈了许久,似乎是要给杨三郎请功,没想到他竟然——推让,拒绝了。”
“推让拒绝?”
沈媛微微诧然,看着李迪道:“外公,尹洙该不会是想……这未免有些…”
“也许吧,范仲淹和韩琦他们在东京已经开始有动作,不拘一格求人才嘛!”
李迪皱眉疑惑道:“不过,杨三郎竟拒绝了…”
“勘破弥勒教私造图谶,图谋不轨,并献计破之,功劳上报,朝廷若有奖赏,出身立即会有所变动,他为何拒绝呢?”
沈媛不解道:“他是无心仕途?担心弥勒教报复?顾虑骤然出头,木秀于林?还是不看好……”
顷刻之间,沈媛已然道出了四五种推测,却把握不准。
“不好说,拭目以待吧!”
李迪叹道:“说起来,我更好奇其出身,一个乡野少年,如何能有如此才学见地?”
沈媛道:“这几天我旁敲侧击,已经确认他不是杨田氏的侄子,是杨家母女从河里救上来的。因为恰好同姓,为感谢救命之恩,这才认亲。”
沈放赞同道:“嗯,杨三郎是个知恩图报之人,那条黄狗救过他,他为了护狗可以与人拼命,幸好遇到我!”
“那条狗确实是关中常见的细腰狗,杨浩言谈之中亦有关中口音,关中渭北人的说法倒也可信。”
沈媛续道:“不过渭北有很多村落毁于洪水,全村覆没者不在少数,已经很难查证。”
李迪悠悠道:“渭北农家子弟,才学智计出类拔萃,除非是天生妖孽,无师自通…否则若无名师教导,断无可能。”
“名师不曾听说,不过他似一度出家为僧,因寺中无粮又还俗了。”
沈媛沉吟道:“对了,杨浩有一黑色背囊,材质形状见所未见,我曾想一观,但杨田氏护的很紧,未能成功。
后从杨家小女雪儿口中得知,杨浩对背囊十分重视,称其中是安身立命之物,是一个白须白发的道人所赠。”
“白须白发的道人?”沈放看着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